《醫學摘粹》~ 雜證要法 (30)
雜證要法 (30)
1. 經脈
艾葉姜苓湯
(方見上),治經水先期
姜苓阿膠湯
丹皮(三錢),甘草(二錢),桂枝(三錢),茯苓(三錢),乾薑(三錢),川芎(三錢),當歸(三錢),阿膠(三錢),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治經水後期。
苓桂丹參湯
桂枝(三錢),甘草(二錢),生薑(三錢),茯苓(三錢),丹皮(三錢),丹參(三錢),當歸(三錢),川芎(二錢),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治經前腹痛。
歸地芍藥湯
當歸(三錢),地黃(三錢),芍藥(三錢),甘草(二錢),桂枝(三錢),茯苓(三錢),首烏(三錢),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治經後腹痛。
柴胡地黃湯
柴胡(三錢),黃芩(二錢),甘草(二錢),芍藥(三錢),丹皮(三錢),地黃(三錢),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治熱入血室,表未解者,加蘇葉、生薑。
溫經湯
人參(三錢),甘草(二錢),生薑(三錢),桂枝(三錢),茯苓(三錢),丹皮(三錢),當歸(三錢),阿膠(三錢),半夏(三錢),芎藭(二錢),吳茱萸(二錢),芍藥(三錢),水煎一杯,溫服。治婦人帶下及少腹寒冷,久不受胎。或崩漏下血,或經來過多,或至期不來者。如陰精流瀉加牡蠣,瘀血堅硬加桃仁、鱉甲。
苓桂柴胡湯
茯苓(三錢),甘草(二錢),丹皮(三錢),桂枝(三錢),芍藥(三錢),柴胡(三錢),半夏(三錢),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治婦人骨蒸,如熱蒸不減,加生地、黃芩。蒸退,即用乾薑、附子、以溫水土。
白話文:
經脈
艾葉姜苓湯
(這個方子之前有提到),用來治療月經提前。
姜苓阿膠湯
牡丹皮(9克),甘草(6克),桂枝(9克),茯苓(9克),乾薑(9克),川芎(9克),當歸(9克),阿膠(9克),加水煎煮至大半杯,溫熱服用。用來治療月經延後。
苓桂丹參湯
桂枝(9克),甘草(6克),生薑(9克),茯苓(9克),牡丹皮(9克),丹參(9克),當歸(9克),川芎(6克),加水煎煮至大半杯,溫熱服用。用來治療經期前的腹痛。
歸地芍藥湯
當歸(9克),生地黃(9克),芍藥(9克),甘草(6克),桂枝(9克),茯苓(9克),何首烏(9克),加水煎煮至大半杯,溫熱服用。用來治療經期後的腹痛。
柴胡地黃湯
柴胡(9克),黃芩(6克),甘草(6克),芍藥(9克),牡丹皮(9克),生地黃(9克),加水煎煮至大半杯,溫熱服用。用來治療外感發熱,熱邪入侵血室,表證還沒解除的情況。如果表證明顯,可以加入紫蘇葉、生薑一起煎煮。
溫經湯
人參(9克),甘草(6克),生薑(9克),桂枝(9克),茯苓(9克),牡丹皮(9克),當歸(9克),阿膠(9克),半夏(9克),川芎(6克),吳茱萸(6克),芍藥(9克),加水煎煮至一杯,溫熱服用。用來治療婦女白帶過多、小腹寒冷、長期不孕,或是有崩漏下血、月經量過多、或月經遲遲不來等症狀。如果陰液流失嚴重,可以加入牡蠣;如果體內有瘀血堅硬的結塊,可以加入桃仁、鱉甲。
苓桂柴胡湯
茯苓(9克),甘草(6克),牡丹皮(9克),桂枝(9克),芍藥(9克),柴胡(9克),半夏(9克),加水煎煮至大半杯,溫熱服用。用來治療婦女骨蒸(類似潮熱的發熱),如果發熱持續不退,可以加入生地黃、黃芩。如果潮熱退去,可以用乾薑、附子來溫補脾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