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術堂
《醫學指歸》~ 卷下 (1)
卷下 (1)
1. 肝經第十二
(是經起於大敦穴,終於期門穴。)
肝足厥陰之脈,起於大趾叢毛之際,上循足跗上廉,去內踝一寸,上踝八寸,交出太陰之後,上膕內廉,循股陰入毛中,過陰器,抵小腹,挾胃屬肝絡膽,上貫膈,布脅肋,循喉嚨之後,上入頏顙,連目系,上出額,與督脈會於巔。其支者,從目系下頰裡,環唇內。其支者,復從肝別貫膈,上注肺。
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,丈夫㿉疝,婦人少腹腫,甚則嗌乾,面塵脫色。是主肝所生病者,胸滿嘔逆飧泄,狐疝遺溺閉癃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僅小於人迎也。
白話文:
這條經絡起始於大敦穴,終止於期門穴。
肝經,也就是足厥陰肝脈,起源於大腳趾旁邊的毛髮之間,向上沿著腳背的內側邊緣行走,離開內踝一寸的位置,再往上八寸處,交叉到脾經後方,再上行至膝蓋內側,沿著大腿內側進入大腿根部的毛髮中,經過生殖器官,抵達小腹,夾住胃部,屬於肝臟並聯繫膽囊,向上穿透膈肌,分佈於脅肋部位,沿著喉嚨後方,向上進入頭頂,連結眼球的神經系統,再向上穿出額頭,與督脈在頭頂最高點會合。它的分支,從眼球神經系統向下延伸到頰部內側,環繞嘴脣內部。另一個分支,再次從肝臟分出,穿透膈肌,向上注入肺臟。
如果這條經絡有問題,可能會出現腰痛,無法前彎或後仰,男性可能有疝氣,女性可能有小腹腫脹,嚴重時咽喉乾燥,面色晦暗無光澤。這條經絡主管肝臟相關的疾病,例如胸部飽脹、噁心反胃、餐後腹瀉、疝氣、尿失禁或排尿困難。對這些病症,經絡過旺就施以針刺放血,經絡不足就進行補養,有熱症就快速針刺,有寒症就留針,若經絡下陷就用灸法,既非過旺又非不足的情況,則按常規針刺治療。如果經絡過旺,寸口脈搏比人迎脈大一倍;如果經絡不足,寸口脈搏比人迎脈小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