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三字經》~ 卷之一 (2)
卷之一 (2)
1. 中風第二
人百病,首中風,《內經》云:風為百病之長也。昔醫云:中臟多滯九竅,有唇緩、失音、耳聾、目瞀、鼻塞、便難之症;中腑多著四肢;中經則口眼喎斜;中血脈則半身不遂。
驟然得,八方通,中風病驟然昏倒,不省人事,或痰湧、掣搐、偏枯等症。八方者,謂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北、西北、東南、西南也。
閉與脫,大不同,風善行而數變,其所以變者,亦因人之臟腑寒熱為轉移。其人臟腑素有鬱熱,則風乘火勢,火借風威,而風為熱風矣。其人臟腑本屬虛寒,則風水相遭,寒冰徹骨,而風為寒風矣。熱風多見閉症,宜疏通為先;寒風多見脫症,宜溫補為急。
開邪閉,續命雄,小續命湯,風症之雄師也。依六經見症加減治之,專主驅邪。閉者宜開,或開其表,如續命湯是也;或開其里,如三化湯是也;或開其壅滯之痰,如稀涎散、滌痰湯是也。
固氣脫,參附功,脫者宜固,參附湯固守腎氣,朮附湯固守脾氣,耆附湯固守衛氣,歸附湯固守營氣。先固其氣,次治其風。若三生飲一兩加人參一兩,則為標本並治之法。正虛邪盛,必遵此法。
顧其名,思其義,名之曰風,明言八方之風也;名之曰中,明言風自外入也。後人議論穿鑿,俱不可從。
若舍風,非其治,既名中風,則不可舍風而別治也。
火氣痰,三子備,劉河間舉五志過極,動火而卒中,皆因熱甚,故主乎火。大法:用防風通聖散之類;亦有引火歸源,如地黃飲子之類。李東垣以元氣不足而邪湊之,令人卒倒如風狀,故主乎氣虛。大法:補中益氣湯加減。朱丹溪以東南氣溫多濕,有病風者,非風也;由濕生痰,痰生熱,熱生風,故主乎濕。大法:以二陳湯加蒼朮、白朮、竹瀝、薑汁之類。
不為中,名為類,中者,自外而入於內也。此三者,既非外來之風,則不可仍名為中,時賢名為類中風。
合而言,小家伎,虞天民云:古人論中風,言其症也。三子論中風,言其因也。蓋因氣、因濕、因火,挾風而作,何嘗有真中、類中之分。
喑喎斜,昏仆地,喑者,不能言也。喎斜者,口眼不正也。昏仆地者,不省人事,猝倒於地也。口開、目合,或上視、撒手、遺尿、鼾睡、汗出如油者,不治。
急救先,柔潤次,柔潤熄風,為治中風之秘法。喻嘉言加味六君子湯、資壽解語湯甚妙。
填竅方,宗金匱,《內經》云:邪害空竅。《金匱》中有侯氏黑散、風引湯,驅風之中,兼填空竅。空竅滿則內而舊邪不能容,外而新風不復入矣。喻嘉言曰:仲景取藥積腹中不下,填竅以熄風。後人不知此義,每欲開竅以出其風。究竟竅空而風愈熾,長此安窮哉?三化湯、愈風湯、大秦艽湯皆出《機要方》中,云是通真子所撰,不知其姓名。然則無名下士,煽亂後人見聞,非所謂一盲引眾盲耶。
白話文:
標題:[中風第二]
內容:
人體可能遭受的百種疾病中,首先就是中風,《內經》說:風是百病之首。古時醫生說:如果風邪侵入臟腑,通常會滯留在身體九竅,可能出現嘴脣鬆弛、聲音嘶啞、耳朵聾、眼睛模糊、鼻子堵塞、排便困難等症狀;如果風邪侵入腑部,常會影響四肢;如果侵入經絡,會出現口眼歪斜;如果侵入血脈,則可能導致半身不遂。
突然發作,無處不在,中風病突然間讓人昏迷倒地,失去知覺,或者出現大量痰液、抽搐、偏癱等症狀。所謂的八方,是指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北、西北、東南、西南。
閉症與脫症,有很大的區別,風邪變化無常,它的變化也取決於人體臟腑的寒熱狀況。如果臟腑平時就有積熱,那麼風邪就會藉助火勢,火勢也會藉助風力,形成熱風。如果臟腑原本就虛寒,那麼風水相逢,寒冷刺骨,形成寒風。熱風常表現爲閉症,應以疏通爲首要治療;寒風常表現爲脫症,應以溫補爲緊急治療。
開邪閉,續命雄,小續命湯,是治療風症的強效藥。依據六經症狀進行加減治療,主要作用是驅除邪氣。閉症應以開竅爲主,或是開表,如續命湯;或是開裏,如三化湯;或是開痰,如稀涎散、滌痰湯。
固氣脫,參附功,脫症應以固氣爲主,參附湯可以鞏固腎氣,術附湯可以鞏固脾氣,耆附湯可以鞏固衛氣,歸附湯可以鞏固營氣。先固氣,再治風。如果使用三生飲,加上一兩的人參,就是標本兼治的方法。在正氣虛弱,邪氣旺盛的情況下,必須遵循這個方法。
顧其名,思其義,稱爲風,明確表示這是八方的風;稱爲中,明確表示風是從外部進入體內的。後人的議論過於複雜,都不應該聽從。
若舍風,非其治,既然命名爲中風,就不能捨棄風邪而另尋治療方法。
火氣痰,三子備,劉河間指出五志過極,動火而卒中,都是因爲熱度過高,因此主要治療火。大法:使用防風通聖散之類的藥物;也有引火歸源,如地黃飲子之類的藥物。李東垣認爲元氣不足,邪氣趁虛而入,讓人突然倒地,像被風吹倒一樣,因此主要治療氣虛。大法:補中益氣湯加減。朱丹溪認爲東南地區氣溫高,溼度大,有人患病,不是風邪,而是溼氣產生痰液,痰液產生熱,熱產生風,因此主要治療溼氣。大法:使用二陳湯加蒼朮、白朮、竹瀝、薑汁等藥物。
不爲中,名爲類,中風是從外部進入內部的。這三種情況,既不是外來風邪,就不應該被稱爲中風,現在稱之爲類中風。
合而言,小家伎,虞天民說:古人討論中風,說的是病症。三位醫生討論中風,說的是原因。因爲氣、溼、火,夾雜風邪而發,哪有真中、類中的分別。
喑歪斜,昏仆地,喑,就是不能說話。歪斜,就是口眼不正。昏仆地,就是失去知覺,突然倒地。如果口張開、眼睛閉合,或者向上看、撒手、遺尿、打呼嚕、出汗如油,就是無法治療。
急救先,柔潤次,柔潤熄風,是治療中風的祕密方法。喻嘉言的加味六君子湯、資壽解語湯非常有效。
填竅方,宗金匱,《內經》說:邪氣傷害空竅。《金匱》中有侯氏黑散、風引湯,在驅風的同時,還填充了空竅。空竅滿了,體內舊邪無處容身,體外新風無法侵入。喻嘉言說:張仲景取藥積累在腹中不下,填充空竅以熄滅風邪。後人不知道這個道理,總是想開竅以驅風。結果空竅越空,風邪越熾烈,這樣下去怎麼得了?三化湯、愈風湯、大秦艽湯都出自《機要方》中,說是通真子所撰寫,但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。然而,無名之輩誤導後人,這不是所謂的盲人引路嗎?
2. 虛癆第三
虛癆病,從何起,咳嗽、吐血、五心煩熱、目花、耳鳴、口爛、鼻乾、氣急、食不知味、羸瘦、驚悸、夢遺、往來寒熱、怠惰、嗜臥、疲倦、骨蒸、不寐、女子不月等症,皆成癆病。
七情傷,上損是,扁鵲謂損其陽自上而下,一損肺、二損心、三損胃,過於胃則不可治。其說本於《內經》:二陽之病發心脾,有不得隱曲,為女子不月。按心脾上也,至不得隱曲,女子不月,則上極而下矣。
歸脾湯,二陽旨,即《內經》二陽之病發心脾之旨也。此方為養神法,六味丸為補精法,高鼓峰並用之。
下損由,房幃邇,扁鵲謂損其陰自下而上,一損腎、二損肝、三損脾,過於脾則不可治。其說本於《內經》:五臟主藏精也,不可傷,傷則失守而無氣,無氣則死矣。按精生於五臟而統司於腎,如色欲過度,則積傷而下損;至於失守無氣,則下極而上矣。
傷元陽,虧腎水,腎氣,即元陽也。元陽傷,為困倦、食少、便溏、腰痛、陽痿等症。腎水,即元陰也。元陰虧,為蒸熱、咳嗽、吐血、便血、遺精、喉痛、口瘡、齒牙浮動等症。
腎水虧,六味擬,六味地黃丸為補腎水之主方,景岳左歸飲、左歸丸亦妙。推之三才湯、八仙長壽丸、都氣丸、天王補心丹,皆可因症互服。
元陽傷,八味使,崔氏腎氣丸,後人為八味地黃丸。立方之意,原為暖腎逐水,非補養元氣。明·薛立齋及趙養葵始用以溫補命火,時醫遂奉為溫補腎命之主方。景岳右歸飲、右歸丸皆本諸此。如火未大衰者,以還少丹代之;陽虛極者宜近效白朮湯。
各醫書,伎止此,苦寒敗胃及辛熱耗陰,固無論已。即六味、歸脾,何嘗非流俗之套法。
甘藥調,回生理,扁鵲云:針藥莫治者,調以甘藥。仲景因之。喻嘉言曰:壽命之本,積精自剛;然精生於穀,谷入少則不能生血,血少則不能化精。《內經》云: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味者,五穀之味也,補以味而節其勞,則積貯漸富,大命不傾也。
建中湯,金匱軌,小建中湯及加黃耆、加人參、加當歸、加白朮等湯,皆急建其中氣,俾飲食增而津液旺,以至充血生精,而復其真陰之不足。但用稼穡作甘之本味,而酸辛苦鹹在所不用,蓋舍此別無良法也。按炙甘草湯即此湯化為潤劑,喻氏清燥湯即此湯化為涼劑。
薯蕷丸,風氣弭,《金匱》薯蕷丸。自注云:治虛癆諸不足,風氣百疾。
䗪蟲丸,乾血已,《金匱》大黃䗪蟲丸。自注:治五癆諸傷,內有乾血,肌膚甲錯。
二神方,能起死,尤在涇云:風氣不去,則足以賊正氣而生長不榮,以薯蕷丸為要方。乾血不去,則足以留新血而灌溉不周,以䗪蟲丸為上劑。今之醫輩,能夢見此二方否?
白話文:
[虛勞第三],虛勞病,起源何處?如咳嗽、咯血、手腳心與胸口煩熱、視力模糊、耳鳴、口腔潰瘍、鼻子乾燥、呼吸困難、食之無味、體重減輕、驚恐不安、夢中遺精、忽冷忽熱、倦怠乏力、喜臥、疲憊不堪、夜間盜汗、失眠、女性月經不調等症狀,皆可診斷為虛勞病。
七情傷害,主要損傷上部器官,扁鵲認為損傷從上至下,一損肺、二損心、三損胃,一旦胃受損,病情則難以治療。此說源自《黃帝內經》:二陽之病,首先影響心脾,若情志受抑,會導致女性月經失調。心脾位於上部,直至情志受抑,女性月經失調,則表明上部極度受損,影響至下部。
歸脾湯,是對《內經》二陽之病發心脾的解讀,此方能養心安神,六味丸則能補腎填精,高鼓峯將兩者結合使用。
房事過度,則損傷下部,扁鵲認為,損傷從下至上,一損腎、二損肝、三損脾,一旦脾受損,病情則難以治療。此說源自《內經》:五臟主管精氣,若受損,則精氣散失,生命終結。精氣由五臟生成,由腎掌控,若房事過度,則積累損傷,導致下部受損;一旦精氣散失,則下部極度受損,影響至上部。
腎氣,即元陽,元陽受損,會出現疲憊、食慾減少、腹瀉、腰痛、性功能障礙等症狀。腎水,即元陰,元陰虧損,會出現潮熱、咳嗽、咯血、便血、遺精、咽喉疼痛、口腔潰瘍、牙齒鬆動等症狀。
腎水虧損,首選六味地黃丸,此方為補腎水的主方,張景嶽的左歸飲、左歸丸亦有奇效。推廣至三才湯、八仙長壽丸、都氣丸、天王補心丹,均可根據症狀交替服用。
元陽受損,則需用八味地黃丸,崔氏腎氣丸,後人改為八味地黃丸。此方原本用於溫暖腎臟,驅除水分,並非補養元氣。明代薛立齋和趙養葵開始用於溫補命門之火,成為溫補腎臟的主方。張景嶽的右歸飲、右歸丸皆由此方衍生。若火氣未嚴重衰竭,可用還少丹替代;若陽虛極度,則宜用近效白朮湯。
各種醫書,技止於此,過度使用苦寒藥物傷胃,或過度使用辛熱藥物耗陰,已不論。即使六味地黃丸、歸脾湯,又何嘗不是流於俗套。
甘藥調理,恢復生理,扁鵲認為,針灸和藥物無法治療的情況下,應使用甘藥調理。張仲景沿襲此法。喻嘉言說:生命的基礎,在於精氣充足,然而精氣由食物生成,攝入食物量少,則無法生成血液,血液量少,則無法轉化為精氣。《內經》指出:精氣不足,應用滋補品補充。滋補品指的是五穀的味道,通過補充滋補品和節制勞動,精氣逐漸充足,生命得以延續。
建中湯,出自《金匱要略》,小建中湯及其衍生方如加黃耆、加人參、加當歸、加白朮等湯,皆能迅速建立中氣,使飲食增加,津液旺盛,從而充盈血液,生成精氣,恢復真陰的不足。僅使用甘味的五穀作為基礎,而酸、苦、辣、鹹等味道不適用,因為除此之外,沒有更好的方法。炙甘草湯即此湯轉化為滋潤劑,喻氏清燥湯即此湯轉化為涼潤劑。
薯蕷丸,可抑制風氣,《金匱要略》中的薯蕷丸,用於治療虛勞各類不足,以及風氣引起的各種疾病。
䗪蟲丸,可清除乾血,《金匱要略》中的大黃䗪蟲丸,用於治療五勞損傷,體內有乾血,皮膚粗糙。
二神方,能起死回生,尤在涇認為:風氣不去,會損害正氣,導致身體衰弱,薯蕷丸是重要的方劑。乾血不去,會阻礙新血生成,導致血液循環不暢,大黃䗪蟲丸是最有效的藥物。如今的醫生,是否能夢見這兩個方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