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震亨

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上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上 (1)

1. 不治證

脈微小者死。小疾者死。虛者死。四肢逆冷脈長者死。

榮衛俱絕,面目浮腫者死。

腹滿青筋起,為腎敗者死。

手掌腫無紋為心敗死。

臍突出為脾胃敗死。

卒腫面蒼黑者死。陰囊莖俱腫者死。口張足腫脈絕者死。足趺腫膝如斗死。面腫黑點肺敗死。

腳跟腫肝敗死。

唇黑傷肝;背平傷心;足平傷胃;喘急傷肺。

唇腫齒焦者死。

有腸覃,乃寒氣客於腸外與胃傷相搏,氣不得榮,因而所繫癖而內著,其始大也,如雞子,至其成,如懷胎,按之則堅,推之則移,月事不以時下,為腸覃。

有石瘕,乃寒氣結於子門,子門閉塞不通,惡血當瀉不去,血以留止,日以益大如胎,月事不時,此生於胞中,為石瘕,此二證生於女子,治法可導而去。

有腹脹而且泄,乃胃寒腸熱也,故胃寒則氣收不行為脹,腸熱則水穀不聚為泄,宜木香萸連、大黃、厚朴、茯苓、青皮。

有痛而且脹,乃胃熱腸寒也。

有氣分者,病為涎結水飲所鬲,榮衛不利,腹滿脅鳴相逐,氣轉膀胱,榮衛俱勞,陽氣不通則身冷;陰氣不通則骨疼。陽前通則惡寒;陰前通則痹而不仁。陰陽得其氣乃行,實則失氣,虛則遺溺。寸口脈遲則澀,遲則氣不足,澀則血不足,氣故涎結水飲所作,曰氣分。

有血分,婦人先經斷,後病水,曰血分。既病水,後經斷,曰水分。

有結陽者,腫四肢。夫熱勝則腫,四肢為諸陽之本,大便閉澀是熱也,非水也。犀角、玄參、連翹、升麻、木通、麥門冬、芒硝主之。

有脅支滿或腹滿痛或腹脹,亦有經氣聚而不行,如脅肢滿,小陽經不行也(余仿此)。

有頭腫、膺腫、胸脹,皆氣不順,有餘於上。

有身腫而冷,胸塞不能食,病在骨節,汗之安。

䐜脹,有胃中風、脾中寒、中濕、脾傷、肝虛、心痹、飲聚、女疸。

小腹脹,有腎熱、腸癰、三焦虛寒、女勞疸。

面腫,有肺中風、胸中風、肺水、胃寒。

白話文:

[無法救治的情況]

脈搏微弱的人會死亡。患有小病症狀嚴重的人會死亡。身體虛弱的人會死亡。四肢冰冷且脈搏長的人會死亡。

當氣血都耗盡,臉部和眼睛出現浮腫時,這個人會死亡。

腹部膨脹且青色靜脈突起,顯示腎臟功能衰竭,這個人會死亡。

手掌腫脹且沒有紋路,顯示心臟功能衰竭,這個人會死亡。

肚臍突出顯示脾胃功能衰竭,這個人會死亡。

突然面部腫脹且皮膚呈深黑色,這個人會死亡。陰囊和生殖器都腫脹,這個人會死亡。嘴巴張開、腳部腫脹且脈搏消失,這個人會死亡。腳踝腫脹且膝蓋像鬥一樣大,這個人會死亡。面部腫脹且有黑色斑點,顯示肺部功能衰竭,這個人會死亡。

腳跟腫脹,顯示肝臟功能衰竭,這個人會死亡。

嘴脣發黑傷害肝臟;背部平坦傷害心臟;腳掌平坦傷害脾胃;呼吸急促傷害肺臟。

嘴脣腫脹且牙齒乾燥的人會死亡。

有腸覃這種病,是因為寒氣侵襲腸道外部,與受損的胃部相互作用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因而形成固著於體內的腫塊,剛開始大小像雞蛋,到成熟時,就像懷孕一樣,按壓它會感覺堅硬,推它會移動,月經不會按時來,這是腸覃。

有石瘕這種病,是因為寒氣凝結在子宮入口,子宮入口被堵塞,導致惡血無法排出,血液留在體內,日漸增大,像懷孕一樣,月經不會按時來,這是發生在子宮中的石瘕。這兩種病發生在女性身上,治療方法可以通過引導排出來。

有腹脹且拉肚子,這是因為胃寒腸熱,因此胃寒會導致氣收縮無法運行造成脹氣,腸熱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造成腹瀉,應該使用木香、茱萸、黃連、大黃、厚朴、茯苓、青皮。

有疼痛且脹氣,這是因為胃熱腸寒。

有氣分的病,病因為唾液和水飲所引起的膈膜,導致氣血不順暢,腹部飽脹,肋骨響聲相隨,氣轉移到膀胱,氣血都會感到疲勞,陽氣無法流通就會感到寒冷;陰氣無法流通就會感到骨頭疼痛。陽氣先通會感到寒冷;陰氣先通會感到麻木無感。陰陽得到平衡才能運行,實證會失去氣息,虛證會尿失禁。寸口脈搏緩慢表示血液不夠,緩慢表示氣力不夠,血液不夠表示氣力被唾液和水飲所引起,稱為氣分。

有血分的病,婦女先是月經中斷,後有水腫,稱為血分。已經有水腫,後月經中斷,稱為水分。

有結陽的病,會使四肢腫脹。熱氣過盛會導致腫脹,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,大便閉塞是熱氣導致的,並非水腫。犀角、玄參、連翹、升麻、木通、麥門冬、芒硝是主要治療藥物。

有脅肋脹滿或腹部脹痛或腹部膨脹,也是經絡氣血聚集而無法流通,例如脅肋脹滿,是小陽經無法運行(其他類似)。

有頭部腫脹、胸部腫脹、胸部脹氣,都是因為氣血不順暢,上半身氣血過剩。

有全身腫脹且寒冷,胸部堵塞無法進食,病因在骨節,出汗就能康復。

腹脹,有胃風、脾寒、濕氣、脾傷、肝虛、心痹、飲酒過量、黃疸。

小腹部脹氣,有腎熱、腸癰、三焦虛寒、勞累性黃疸。

面部腫脹,有肺風、胸風、肺水、胃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