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中 (7)
卷之中 (7)
1. 目(四十九)
因風熱、血少、神勞,腎虛。
病在腑,則為表,除風散熱。在臟則為里,宜養血安神。
如暴失明,昏澀,翳膜,眵淚,班入眼,皆表也,宜發表以去之。
如昏弱不欲視物,內障見黑花,瞳散,皆虛也,血少、神勞、腎虛也,宜養血、補水、安神。
撥雲湯
羌活,防風(錢半),藁本,川芎,荊芥(一錢),葛根,細辛,柴胡,升麻(五分),川歸,知母,黃柏,黃耆,甘草(一錢)
內障是虛火盛,加四君子湯、五味、茯苓。
濕熱加黃芩、黃連、生地。
睛痛加四物湯。
胸中不利加槐子。
水翳加羚羊角,大府秘加大黃。
凡目暴赤腫,以防風、黃芩為君以瀉火,黃連、當歸為佐以養血,使以羌活、升麻、柴胡、白芷、甘草。白睛紅加白豆蔻少許。
凡目久病昏暗,以熟地、川歸為君,以羌活、防風、干菊之類為佐。
退云丸,治一切翳暈、內外障昏無睛,屢效。
川歸(酒洗),川芎(兩半),犀角,楮實,蟬蛻,黃連,薄荷(各五錢),乾地黃(酒浸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羌活(一兩),川木賊(一兩半童便浸一宿去節火乾用之)
上煉蜜丸,米飲下,婦人川歸湯下,有氣木香湯下。
瀉青丸,治風熱。
熟地黃丸,治血少。
駐景丸,補腎水。
車前子(三兩),熟地(三兩),菟絲子(五兩)
槐子散,治體肥氣盛,風熱上行,目昏澀。
槐子,黃芩,木賊,蒼朮,末之,茶點服之。
桔梗丸,治太陽衛虛血盛,瞳人腫痛,眼黑肝風盛。
桔梗(一斤),牽牛(頭末三兩),蜜丸水下。
羊肝丸,治一切目病,不問盲障。
白乳羊肝(一具以竹刀去膜),黃連(一兩),川歸,干菊,防風,薄荷,荊芥,羌活,川芎(三錢)
上為末,羊肝搗丸,漿水下。
地芝丸,治不能遠視,能近視,此除風熱。
地黃,天門冬(四兩),枳殼(炒),干菊(二兩)
上蜜丸,茶酒任下。
定志丸,治不能近視,能遠視。
人參,遠志,菖蒲,茯苓,蜜為丸下。
治瞳子散大,此辛熱之為也。
黃芩,黃連(除風熱),歸身,地黃(養血涼血),地骨皮,五味(收散),天門冬(瀉熱補氣)
點方,百點膏
黃連(二錢,水大碗以火熬至一半),加川歸(六分),防風(三分),蕤仁(去皮尖三分)
上熬水中不散,加蜜少許點之。蔓荊子、椒根、地黃、甘草、荊芥、麻黃、升麻,隨所長加之。
金絲膏,七寶膏
真珠,珊瑚,蘆干石(二味俱煅七次以連水浸七次),辰砂,腦,麝,蕤仁(去殼)
上研末點。
眼稍赤,白礬(飛過三錢),銅綠(五分),蜜陀僧(一錢),輕粉少許末貼之。
豆後上翳,穀精草,蛇殼,綠豆粉,天花粉
上等分,粟米泔浸煮蜜服。
白話文:
標題:[眼睛問題(四十九)]
內容:眼睛問題可能是由風熱、血液不足、精神疲勞或腎虛引起。
如果問題出在身體的腑部,這會表現在外表,應採用去除風熱的方法來治療。若問題在臟腑內部,就需從內部調理,養血安神。
如果突然間視力下降,眼睛感到混濁或有異物感,或出現眼屎和淚水,這些都是表徵,應使用方法將其排出。
如果眼睛模糊,看東西無力,甚至出現內障看到黑色斑點,瞳孔散大,這些都是虛弱的徵兆,可能由血液不足、精神疲勞或腎虛造成,應通過養血、補水和安神來治療。
接下來是一些藥方:
「撥雲湯」:羌活、防風、藁本、川芎、荊芥、葛根、細辛、柴胡、升麻、川歸、知母、黃柏、黃耆、甘草等。
對於虛火旺盛的內障,可加入四君子湯、五味子、茯苓。
對於濕熱,可加入黃芩、黃連、生地。
對於眼睛疼痛,可加入四物湯。
對於胸部不適,可加入槐子。
對於眼睛有水翳,可加入羚羊角,對於大腸便祕,可加入大黃。
對於眼睛突然紅腫,防風和黃芩可以降火,黃連和當歸可以養血,羌活、升麻、柴胡、白芷、甘草作為輔助。
對於長期昏暗的眼睛,可使用熟地、川芎作為主要成分,輔以羌活、防風、幹菊花等。
「退雲丸」:川芎、犀角、楮實、蟬蛻、黃連、薄荷、乾地黃、栝蔞根、羌活、川木賊等。
「瀉青丸」:治療風熱。
「熟地黃丸」:治療血液不足。
「駐景丸」:補充腎水。
「槐子散」:治療肥胖和氣喘,因風熱導致的眼睛混濁。
「桔梗丸」:治療太陽衛虛血盛,瞳孔腫痛,眼睛黑肝風盛。
「羊肝丸」:治療所有眼睛疾病,不論是否失明。
「地芝丸」:治療無法遠視但能近視,用於消除風熱。
「定志丸」:治療無法近視但能遠視。
對於瞳孔擴大的問題,這可能是由辛熱造成的。使用黃芩、黃連、歸身、地黃、地骨皮、五味子、天門冬等藥材。
「百點膏」:黃連、川歸、防風、蕤仁等,將其熬製後,加入少量蜂蜜使用。
「金絲膏」、「七寶膏」:珍珠、珊瑚、蘆幹石、辰砂、腦、麝、蕤仁等,研磨成末後使用。
對於眼睛微紅,可用白礬、銅綠、蜜陀僧、輕粉等磨成粉末敷在眼睛周圍。
對於豆後上翳,可用穀精草、蛇殼、綠豆粉、天花粉等,等量混合後,用粟米泔浸煮後服用。
對於爛翳,可用茜藤灰、燈草,先點在眼睛上,然後會感到劇烈的疼痛,再用百節草刮掉。同時食用柿子乾。
「春雪膏」:朴硝放在豆腐上蒸,等到它流下時,用瓦器接住,用於紅眼。黃丹、白礬也可用於紅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