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震亨

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下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下 (7)

1. 三因論六證

,因胃寒傷食,四肢厥冷,脈弱,宜四逆湯。(又云,今吐先覺咽酸,然後吐食,脈滑小者,是傷寒汗下過多,食久反吐,亦屬於冷也。)

,食入即吐,煩躁,脈數,柴胡湯下主之。(又云:聞穀氣則嘔,藥下則吐,關脈洪,亦屬於熱,宜涼藥。)

,昔肥今瘦,腸間有聲,食與飲並出,宜半夏人參湯。(又云:痰食脈沉伏,宜吐之。)

,因胃虛,寒氣在上,憂氣在下,朝食暮吐不消,宜養胃湯

,因瘀蓄,冷血聚於胃口,憂怒氣攻,血隨食出。宜茯苓湯

,胃者陽明,合榮於足,今隨氣上逆,心膈脹滿,嘔吐卻快,宜人參茱萸。

噦,有二證,胃中虛甚,鬲上熱也,陳皮竹茹湯主之。

陳皮竹茹,人參,甘草

痰則半夏湯主之;

嘔而心下痞,半夏瀉心湯

嘔吐病在鬲上,豬茯苓湯;

乾嘔而利者,黃芩半夏湯

胃反,吐而渴者,茯苓澤瀉湯

嘔吐谷不得入者,小半夏湯

似嘔不嘔,似噦不噦,無奈,薑汁半夏

食已則吐者,大黃甘草湯

先吐卻渴,為水停心下,五苓主之;

有傷寒瘥後嘔者,當去餘熱;

有酒嘔者,當解酒;

有腳弱脾疼而嘔者,依腳氣治;

有中毒而嘔者,解毒治之;

有懷孕惡阻者,從痰治。

有漏氣,病則身背熱,肘臂攣痛,其氣不續,鬲間厭悶,食入則先吐而後下,名曰漏氣。此由上焦傷風開其腠理,經氣失道,邪氣內著,麥門冬湯主之。

麥門冬,生蘆根,葳蕤,竹茹,陳皮,甘草,茯苓,參朮

有走哺,病者下焦實熱,大小便不通,氣逆不續,嘔逆不禁,名曰走哺,人參湯主之。前方內去竹茹、麥門冬,加知母石膏黃芩、山枝。

有人噁心吐蟲數條後,乃屢作,服殺蟲藥,吐蟲愈多,六脈皆細,此非蟲也,乃藏寒而蟲不安矣。

有人嘔,飲食皆不進,治嘔愈嘔,此胃風也。

2. 不治證

脈弱小便複利,身有微熱,見厥者死。

脈緊而澀者難治。

趺陽脈浮,胃虛不食,恐怖,死;寬,緩生。

3. 噎膈(十一)

脈澀小,血不足。大而弱,氣不足。又脈同胃反。

蓋因脈虛火起,氣虛火熾,血液既耗,腸胃津涸,傳化失宜。或因痰隔,妨礙升降,氣不交通,皆令食而復出也。大概因津血俱耗,胃脘亦槁,在上近咽之下,水飲可行,食物難入,間或可入,入亦不多,曰噎。其槁在下,與胃為近,食雖可進,難盡入胃,良久復出,曰膈,即翻胃也。

大便秘如羊屎,小便熱,各雖不同,病則一也。三陽結,謂之膈(三陽,大腸、小腸、膀胱也。)小腸結熱則血脈燥;大腸結熱則後不通;膀胱結熱則津液涸。三陽既結,前後閉,必反而上。

治宜,潤血降火解結。牛羊乳、韭汁、竹瀝、童便、蜜(潤燥),薑汁(去穢,)甘蔗汁(解酒毒),氣虛以四君子為君,血虛四物為君。或加桃仁紅花,驢溺(防其生蟲)。

三因有五噎五膈

氣噎者,心悸上下不通,噫噦不徹,胸背痛。

憂噎者,遇天陰冷,手足厥冷不能自溫。

勞噎者,氣上鬲,脅下支滿,胸中填塞,攻背痛。

思噎者,心怔忡,喜忘,目視慌慌。

食噎者,食無多少,胃中苦寒痛,不得喘息。

憂膈者,胸中氣結,津液不通,飲食不下,羸瘦短氣。

思膈者,中脘逆滿,噫則酸心,飲食不消,大便不便。

怒膈者,胸膈逆滿,噫塞不通,嘔則筋急,惡聞食臭。

喜膈者,五心煩熱,口舌生瘡,四肢倦重,身常發熱,胸痹引背,食少。

恐膈者,心腹脹滿,咳嗽氣逆,腹中逆冷雷鳴繞臍痛,不能食。

有人血耗,便如羊屎,病胃反半年,脈澀不勻,先服六君子湯,加甘蔗汁、附子大黃、童便。便潤,服牛乳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