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下 (5)
卷之下 (5)
1. 腫脹(九)
脈弦而滑者脹。盛而緊者曰脹(陽中有陰也,可下之愈。)
脈浮而數(浮則虛,數則熱。)
趺陽緊而浮(緊為痛則堅滿,浮為虛則腸鳴。)
脈虛緊澀者脹(乃憂思結連,脾肺氣凝,大腸與胸不平而脹。)
脈浮(為風水、皮水。)
脈弦而遲,必心下堅(乃肝木克脾,土鬱結涎,閉於臟氣,腑氣不舒,胃則脹閉。)
脈沉(為心下黃汗)。
脈沉而滑(亦名風水)。
脈浮而遲(浮熱,遲潛,熱潛相搏名曰沉,為水必矣。)
脈弦而緊(弦則衛氣不行,水走腸間。)
蓋水腫因脾虛不能制腎水,腎為胃關,胃關不利則水漬妄行,滲透經絡,其始起也,目窠上微腫,頸脈動,咳,陰股間寒,足脛脹大,水已成矣。按其腹隨手而起,如裹水之狀。
白話文:
脈搏摸起來又像弦一樣緊繃,又滑溜,就代表身體有脹滿的狀況。脈搏強勁且緊繃,也代表脹滿,這表示陽氣中含有陰氣,可以用瀉下藥物治療。
脈搏浮在表面且跳動頻繁,表示身體虛弱且有熱症。
腳背上的陽脈緊繃而浮起,代表疼痛、堅硬、脹滿,也表示虛弱、腸鳴。
脈搏虛弱、緊繃、澀滯,也代表脹滿,這是因為憂慮思慮導致脾肺氣凝結,大腸和胸部不協調而引起的脹滿。
脈搏浮在表面,表示風水或皮水。
脈搏像弦一樣緊繃,而且跳動緩慢,表示心下堅硬,這是因為肝木克制脾土,脾土鬱結,導致涎液阻塞臟腑之氣,腑氣不舒暢,胃部脹滿阻塞。
脈搏沉在裡面,表示心下有黃色的汗。
脈搏沉在裡面,而且滑溜,也稱為風水。
脈搏浮在表面,而且跳動緩慢,表示浮熱、沉潛,熱邪和寒邪互相搏鬥,叫做沉,這是水腫的徵兆。
脈搏像弦一樣緊繃,而且強勁,表示衛氣運行不暢,水氣停留在腸道之間。
水腫的原因是脾虛弱,不能控制腎水,腎是胃的關口,胃關不利,水氣就任意流動,滲透到經絡,一開始時,眼窩上方會略微腫脹,頸部脈搏跳動,咳嗽,陰股處冰冷,小腿腫大,水氣就已經形成。按壓腹部,會隨著手勢起伏,就像裹著水一樣。
氣短不得臥為心水;
小腸急滿為小腸水;
大便溏泄為肺水;
乍寒乍實為大腸水;
兩脅滿為汗水;
口苦咽乾為膽水;
四肢重為脾水;
小便澀為胃水;
腰痛足冷為腎水;
腹急肢瘦為膀胱水。
風水,脈浮惡風,歸之肝;
皮水,脈浮不惡風,不喘渴,按之沒指,歸之肺;
石水,脈沉而惡風,歸之腎;
黃汗,脈沉遲,發熱而多涎,歸之脾。
蓋脹滿因脾土極虛,轉輸失職,胃雖受谷,不能運化精微,隧道壅塞,清濁相混,濕鬱為熱,熱又生濕,遂成脹滿。
又有寒濕抑遏於脾土之中,積而不散而脹,經云:藏寒生病滿是也。
白話文:
呼吸急促無法平躺,是心臟積水;
小腸脹滿,是小腸積水;
大便稀軟,是肺部積水;
時冷時熱,是大腸積水;
兩側肋骨下方脹滿,是汗液積水;
口苦咽喉乾燥,是膽汁積水;
四肢沉重,是脾臟積水;
小便排泄困難,是胃部積水;
腰部疼痛、腳部冰冷,是腎臟積水;
腹部脹痛、四肢消瘦,是膀胱積水。
風水,脈搏浮在表面,怕風,歸屬於肝臟;
皮水,脈搏浮在表面,不怕風,不喘不過來也不口渴,按壓下去指頭陷進去,歸屬於肺臟;
石水,脈搏沉在裏面,卻怕風,歸屬於腎臟;
黃汗,脈搏沉而遲緩,發熱且流口水多,歸屬於脾臟。
一般來說,脹滿是因為脾臟虛弱,運輸功能失常,雖然胃部能接收食物,卻無法將精華物質轉化,消化管道阻塞,清濁混在一起,濕氣鬱積變成熱,熱又生濕,於是就形成脹滿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寒濕停留在脾臟,積累不散而脹滿,經書中說:寒邪積累會導致身體脹滿,就是這個道理。
又有五積痰飲,聚而不散,或宿食不化,皆成脹滿。
煩心短氣,臥不安,為心脹;
虛滿咳逆為肺脹;
脅痛引小腹為肝脹;
善噦,四肢悅,體重不勝衣,臥不安,為脾脹;
腰髀痛引背為腎脹;
腹滿胃脘痛,妨食,聞焦臭,大便難,為胃脹;
腸鳴痛,冬寒飧泄為大腸脹;
小腹䐜滿引腰痛,為小腸脹;
小腹滿而氣癃,為膀胱脹;
氣滿於膚硜硜然,為三焦脹;
脅痛口苦,善太息,為膽脹;
寒氣客於膚中,鼓空空不堅,腹身大,色不變,按之不起,為膚脹;
腹脹,身背大,色蒼黃,腹筋起,為鼓脹。
治法
白話文:
五種積聚的痰飲,聚集而不散,或是宿食不化,都會導致腹脹。
煩躁心慌,呼吸短促,難以平躺,稱為心脹;
虛弱飽滿,咳嗽逆氣,稱為肺脹;
脅肋疼痛,牽連小腹,稱為肝脹;
容易反胃,四肢乏力,體重減輕,難以平躺,稱為脾脹;
腰部和髖部疼痛,牽連到背部,稱為腎脹;
腹部飽滿,胃脘疼痛,影響食慾,聞到焦臭味,大便困難,稱為胃脹;
腸鳴腹痛,冬天容易腹瀉,稱為大腸脹;
小腹脹滿,牽連腰部疼痛,稱為小腸脹;
小腹飽滿,排尿困難,稱為膀胱脹;
氣體充盈於皮膚,摸起來硬硬的,稱為三焦脹;
脅肋疼痛,口苦,容易嘆氣,稱為膽脹;
寒氣入侵皮膚,鼓鼓囊囊,不堅實,腹部和身體很大,顏色沒有變化,按壓沒有感覺,稱為膚脹;
腹部脹滿,身體和背部很大,顏色蒼黃,腹筋隆起,稱為鼓脹。
治水腫,先使補,脾氣實能健運。腰以上腫,汗之;腰以下腫,宜利小便,主以參朮,佐以黃芩、麥門冬。
制肝木腹脹加樸;氣不運加沉木香,使其通利為兩全矣。
外則濕腫,脈則沉細,用附子。
又有腫痛,乃中寒也,亦加附子。
治脹滿,宜大補脾氣,行濕散氣,主以參朮,佐以平胃、五苓;熱加芩連;血虛加四物;有死血加桃仁。
如風寒自表入里變為熱脹胃滿,宜大承氣下之;如積痰宿食脹滿,宜消導之、下之。
白話文:
治療水腫,首先要補脾氣,脾氣充足才能健運。腰部以上腫脹,應該發汗;腰部以下腫脹,應該利尿,主要用人參、白朮,輔以黃芩、麥門冬。
治療肝木氣滯導致的腹脹,可以加入厚朴;如果氣機不暢,可以加入沉香,使其通利,達到雙重效果。
如果水腫伴隨脈象沉細,表示外濕內寒,應該用附子。
還有一些腫痛,是因寒邪入裡造成的,也應該加附子。
治療脹滿,應該大補脾氣,行濕散氣,主要用人參、白朮,輔以平胃散、五苓散;如果伴隨發熱,可以加黃芩、黃連;如果血虛,可以加四物湯;如果有瘀血,可以加桃仁。
如果風寒從表入裡,轉化成熱脹胃滿,應該用大承氣湯瀉下;如果積痰宿食導致脹滿,應該消導和瀉下。
又論治胕腫七證:
有肺氣膈於膜外,運行不得,遍身浮腫,脈浮,宜調肺通氣。
有男子臟虛,婦人血虛,傷於冷毒之物成積,凝滯氣道不通,腹急氣喘,亦有隻腹脹者,脈弦,治宜化積。
有脾寒久年不愈,傳為浮腫,且云內有伏熱,因於瀉利,及其熱乘虛入脾,致胸腹急脹,脈數,治宜解熱。
有肉如泥,按之不起,脾土濕病也,脈沉,治宜燥脾。
有脾虛不能制腎水,脾濕如泥,脈沉遲,治宜暖脾元、利水道。
有傷風濕冷濕而腫,氣血凝澀,脈浮緩,治宜發散風濕,有久病後浮,是氣虛也。
有婦人產後,或經後,是血虛也。其脈虛弱。
白話文:
治胕腫七證之論述
以下論述七種胕腫病症的治療方法:
一、肺氣阻隔於膜外:患者因肺氣鬱結於胸膜外,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全身浮腫,脈象浮緩。治療宜調和肺氣,暢通氣機。
二、臟虛血虛:男性因臟腑虛弱,女性因血虛,皆因受寒毒侵襲,積聚成塊,阻礙氣血流通,導致腹痛、氣喘,甚至腹部單側脹滿,脈象弦緊。治療宜化解積聚。
三、脾寒久病:脾寒積久不愈,轉化為浮腫,並伴隨內熱,常因長期瀉痢所致,熱邪乘虛侵入脾臟,導致胸腹脹滿,脈象數快。治療宜清熱解毒。
四、肉如泥狀:患者肌肉鬆軟如泥,按壓後不立即恢復,這是脾土濕氣過重的表現,脈象沉細。治療宜燥濕健脾。
五、脾虛不能制腎水:脾虛不能約束腎水,脾濕如泥,脈象沉遲。治療宜溫補脾陽,利水通竅。
六、傷風濕冷:因受風寒濕邪侵襲而致腫脹,氣血凝滯,脈象浮緩。治療宜發散風寒濕邪。久病後浮腫者,多屬氣虛。
七、婦人產後或經後:因血虛導致浮腫,脈象虛弱。
消腫丸
活石,木通,黑醜,茯苓,半夏,瞿麥,陳皮,木香,丁香
上酒糊丸,麥門冬湯下。
小胃丸,治腫。
變水湯,治腫。
白朮,茯苓,澤瀉(二兩),郁李仁(一錢)
白話文:
活石、木通、黑醜、茯苓、半夏、瞿麥、陳皮、木香、丁香,用酒糊成丸,服用時用麥門冬湯送服。小胃丸也治腫。變水湯也治腫,用白朮、茯苓、澤瀉(各二兩)、郁李仁(一錢)組成。
上煎,入薑汁,調四君子湯之類。
木香散,治腫。
木香,大戟,白牽牛(各等分)
為末,三錢,以豬腰一雙批片摻末,煨熟,空服。更塗甘遂末於臍,飲甘草水。
五皮散,治皮水。
大腹皮,桑白皮,茯苓皮,生薑皮,陳皮,木香
白話文:
將藥材煎煮,加入薑汁,再調配四君子湯之類的藥方。
木香散,用於治療腫瘤。
取木香、大戟、白牽牛,各等分,研磨成粉末。取三錢粉末,與一雙批成片的豬腰混合,一起煨熟,空腹服用。同時將甘遂粉末塗抹於肚臍,並飲用甘草水。
五皮散,用於治療水腫。
取大腹皮、桑白皮、茯苓皮、生薑皮、陳皮、木香,等量混合。
海金砂丸,治腫。
牽牛(生五錢,炒五錢),甘遂(五錢),海金砂(三錢),白朮(一兩)
中滿分消丸,治熱脹、氣脹、鼓脹。
黃芩,黃連(炒),薑黃,人參,白朮,豬苓,甘草,厚朴(各一兩),茯苓,宿砂,陳皮(各三錢),枳殼(炒五錢),半夏(五錢),知母(炒),青皮,澤瀉,生薑(各四錢),炊餅丸。
白話文:
海金砂丸可以治療腫脹,藥方為:牽牛(生五錢,炒五錢)、甘遂(五錢)、海金砂(三錢)、白朮(一兩)。中滿分消丸則用於治療熱脹、氣脹、鼓脹,藥方為:黃芩、黃連(炒)、薑黃、人參、白朮、豬苓、甘草、厚朴(各一兩)、茯苓、宿砂、陳皮(各三錢)、枳殼(炒五錢)、半夏(五錢)、知母(炒)、青皮、澤瀉、生薑(各四錢)、炊餅丸。
楮實子丸,治脹。
木香塌氣丸,治脹。
蘿白子(炒),青皮,陳皮(各五錢),草豆蔻(麵裹煨),木香(三錢),胡椒,蠍梢(二錢半去毒)
廣茂潰堅丸,治脹,有積塊如石,上喘,浮腫。
厚朴,草豆蔻,歸尾,黃芩,益智(各五錢),甘草,莪朮,柴胡,神麯,黃連,澤瀉(各三錢),吳茱萸,青皮,陳皮(二錢),紅花(一錢),半夏(七錢),桃仁,蘇木,木香
白話文:
楮實子丸,治脹。
楮實子丸,用來治療腹脹。
木香塌氣丸,治脹。
木香塌氣丸,用來治療腹脹。
蘿白子(炒),青皮,陳皮(各五錢),草豆蔻(麵裹煨),木香(三錢),胡椒,蠍梢(二錢半去毒)
此方使用蘿蔔子(炒)、青皮、陳皮(各五錢)、草豆蔻(麵裹煨)、木香(三錢)、胡椒、蠍梢(二錢半去毒)等藥材。
廣茂潰堅丸,治脹,有積塊如石,上喘,浮腫。
廣茂潰堅丸,用來治療腹脹,以及腹中有如石頭般的積塊、氣喘、水腫等症狀。
厚朴,草豆蔻,歸尾,黃芩,益智(各五錢),甘草,莪朮,柴胡,神麯,黃連,澤瀉(各三錢),吳茱萸,青皮,陳皮(二錢),紅花(一錢),半夏(七錢),桃仁,蘇木,木香
此方使用厚朴、草豆蔻、歸尾、黃芩、益智(各五錢)、甘草、莪朮、柴胡、神麯、黃連、澤瀉(各三錢)、吳茱萸、青皮、陳皮(二錢)、紅花(一錢)、半夏(七錢)、桃仁、蘇木、木香等藥材。
十水丸,先服。次服尊重丸。
甜葶藶(炒),澤瀉(去毛),大戟(醋炒),芫花(醋炒),桑白皮,漢椒,茯苓,雄黃,甘遂
上為末三錢,用出絲水狗先去一邊末,入五更水下,以肉壓之,免噁心。
尊重丸,治腫脹喘乏,小便澀,大府閉,虛危甚效。
沉香,丁香,木香,青皮,陳皮,檳榔,枳實(炒),白醜,參,車前子,苦葶藶(各四錢),青木香(四錢),赤茯苓(四錢),海金砂,胡椒,蠍尾,白豆蔻,活石(二錢五分),蘿白子(炒六錢),白丁香(一錢半),郁李仁(一兩五錢)
上薑汁糊丸。
白話文:
首先服用十水丸,之後再服用尊重丸。
十水丸的藥材包括:甜葶藶(炒過),澤瀉(去除毛),大戟(醋炒),芫花(醋炒),桑白皮,漢椒,茯苓,雄黃,甘遂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三錢份量,用出絲水狗先去除一邊的粉末,再加入五更水,用肉壓住,避免引起噁心。
尊重丸用於治療腫脹喘乏、小便澀、大便秘結、虛弱等症狀,效果顯著。
尊重丸的藥材包括:沉香,丁香,木香,青皮,陳皮,檳榔,枳實(炒過),白醜,人參,車前子,苦葶藶(各四錢),青木香(四錢),赤茯苓(四錢),海金砂,胡椒,蠍尾,白豆蔻,活石(二錢五分),蘿白子(炒過六錢),白丁香(一錢半),郁李仁(一兩五錢)。
將以上藥材用薑汁糊成丸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