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中 (17)
卷之中 (17)
1. 耳(五十)
因風熱、氣虛火勝、風耳痛,全蠍(一兩)、生薑(三兩)切作方塊同炒熟去姜,末之,湯點
聤耳出膿,桑螵蛸(一介火炙),麝(一字另研摻之),又加染坯枯礬吹之。
蟲入耳中,麻油灌耳中,蟲出。
耳痛甚,茱萸、烏附尖、大黃,同為末,盒湧泉即腳底心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因為風熱、氣虛火旺導致耳朵疼痛,可以用全蠍一兩、生薑三兩切成方塊,一起炒熟,去除薑,磨成粉,用湯送服。
如果耳朵流膿,可以用桑螵蛸一節,用火烤一下,再研磨成粉,加入麝香(另研磨成粉,再混合),然後用染布的枯礬吹入耳中。
如果有蟲子進入耳中,可以用麻油灌入耳中,蟲子就會出來。
如果耳朵疼痛非常厲害,可以用茱萸、烏附尖、大黃一起研磨成粉,用它來擦湧泉穴,也就是腳底心。
2. 鼻(五十一)
肺竅也,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。有寒、有熱。
寒則表之,羌活,獨活,防風,升麻,乾葛,白芷,黃耆,蒼朮,甘草,川椒
熱則清之,黃芩,黃連
酒皶鼻乃血熱入肺,四物加酒芩、酒紅花煎服。
敷,乳香,硫黃(酥調敷)。蘿蔔內煨烏尖。又鴨嘴、膽礬敷。
白話文:
鼻子是肺的竅,心肺有病就會導致鼻子不適。鼻病分為寒性和熱性,寒性則要用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升麻、乾葛、白芷、黃芪、蒼朮、甘草、川椒來治療;熱性則要用黃芩、黃連來清熱。酒糟鼻是血熱入肺引起的,可以用四物湯加黃芩、紅花煎服。敷藥方面,可以用乳香、硫黃混合調製後敷用,也可以用蘿蔔內部煨烏頭,或者用鴨嘴、膽礬敷用。
齆鼻乃肺氣盛也,枯礬研為面,脂綿裹塞自消。
瓜蒂末,綿裹塞亦可。
又,木通,細辛,附子(炮蜜和綿裹塞鼻亦可。)
服用防風通聖散。加好山稜、茱萸、海藻並酒浸,炒乾為末,每一錢五分,任湯下。
鼻淵乃膽移熱於腦,通聖散,加薄荷、黃芩、黃連、辛夷。又孩兒茶服妙。
白話文:
鼻子流鼻涕是因為肺氣旺盛,可以用枯礬研磨成粉末,用油脂棉花包裹塞入鼻孔,自然就會消退。
用瓜蒂研磨成粉末,用棉花包裹塞入鼻孔也可以。
另外,可以用木通、細辛、附子(炮製後用蜂蜜和好,再用棉花包裹塞入鼻孔)治療。
服用防風通聖散,再加入好山稜、茱萸、海藻,用酒浸泡,炒乾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五分,可以用湯藥送服。
鼻淵是膽熱移至腦部造成的,服用通聖散,再加入薄荷、黃芩、黃連、辛夷。另外,服用孩兒茶效果也很不錯。
3. 齒(五十二)
夫齒腎之標,骨之餘,上齦胃絡貫也,喜熱惡寒;下齦大腸絡也,惡熱喜寒。
蓋因腎衰則豁。
大腸壅,齒為之浮。大腸虛,齒為之宣露。熱甚則齒動齦脫,作痛不已;寒邪氣邪客腦則腦痛,袒露疼痛。
羌活散
麻黃(去根節),羌活(一錢),防風(三錢),細辛,升麻,柴胡,當歸,蒼朮(一錢五分),白芷(三錢),黃連,骨灰(二錢),桂枝
白話文:
牙齒是腎氣的表現,也是骨頭的剩餘部分,上牙齦與胃經相連,喜熱惡寒;下牙齦與大腸經相連,惡熱喜寒。
腎氣衰弱,牙齒就會鬆動。
大腸積滯,牙齒就會浮起;大腸虛弱,牙齒就會露出。
熱邪過盛,牙齒就會搖動、牙齦脫落,疼痛不止;寒邪氣邪入侵腦部,就會引起頭痛,頭部疼痛難忍。
上為末,先以湯嗽口淨,擦之漱之。
又,蒺藜(五錢),青鹽(三錢),漿水二碗,煎半,熱漱。
又,烏豆,熟艾,蔥,川椒,濃煎漱,有濃痰出則安。
治蟲散氣,蓽茇,木鱉,同研搐鼻。
因氣走注,藁本,煎草,細辛,熱漱。
治骨槽風,皂角,不蛀者去子,入杏仁在子位上。
上燒存性,每兩入青鹽一錢,揩用。
治風蛀牙,北棗一個去核,入巴豆一粒,合成,文武火上炙焦成灰樣,放地上良久,研細,以紙捻入蛀孔十次。
白話文:
首先,用湯水漱口,將口腔清潔乾淨,再用藥物擦拭或漱口。
另外,可以將蒺藜五錢、青鹽三錢和兩碗漿水一起煎煮,煎至一半時,趁熱漱口。
也可以將烏豆、熟艾、蔥、川椒一起濃煎後漱口,如果能排出濃痰,就表示有效。
治療蟲牙氣,可以將蓽茇和木鱉一起研磨成粉,然後塞入鼻孔。
如果因氣血運行不順而造成疼痛,可以用藁本煎煮,再加入細辛,趁熱漱口。
治療骨槽風,可以將皂角(挑選沒有蟲蛀的,去除種子)放入杏仁的種子位置,一起燒成灰燼,每兩灰燼加入青鹽一錢,用來塗抹患處。
治療風蛀牙,可以將北棗去核,放入一粒巴豆,合成後用文火慢慢炙烤,烤成灰燼後,放置地上一段時間,再研磨成細粉,用紙捻將藥粉塞入蛀牙孔,重複十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