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震亨

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中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中 (12)

1. 小便不禁(二十八)

膀胱不約為遺溺。

小便不禁韭子丸,出《三因方》,治腎冷。

韭子(六兩),蓯蓉,鹿茸,牛膝,菟絲子,巴戟,石斛杜仲,川歸,地黃,桂

上隨分酌用為丸。

阿膠散,治失禁。

阿膠(炒二兩),牡蠣(煅),鹿茸(酥炙四兩任下)

茯苓丸,治心腎虛淋瀝。

赤白茯苓(各二兩),地黃汁,好酒熬成膏丸,鹽酒任下。

大小便閉者,外有骨熱不同。

關格者,外有肝實熱、心實熱。

便利不禁,外有中風濕、肝脾不同。

2. 結燥便閉(腎臟風附二十九)

結燥便閉,火邪伏於血中,耗散真陰,津液虧少。夫腎主大便為津液,津液潤則大便潤。熱燥,脾脈沉數,下連於尺,藏中有熱。亦有吐瀉後,腸胃虛,服熱藥多者,宜承氣下之。

又大便秘,小便數者,謂之脾約。脾血耗燥,肺金受邪,無所攝脾津液枯竭,治宜養血潤燥。

風燥,肺受風邪入腸中,右尺脈浮,宜麻仁丸

陰結,陰燥欲坐井中,兩尺脈按之虛,或沉細而遲者是。

如有陰證,脈堅實,湯藥中亦少加苦寒,以去燥熱,宜黃柏知母附子

氣燥,尺脈伏也,宜溫補之。

老人產婦,氣弱津液不足而結者,並宜地黃丸

治法,腎惡燥,以辛潤之。脾結燥,以苦瀉之,如食傷腹滿、腹響是也。

陽結者,散之。陰結者,熱之。

如能食,小便赤,為實,有物秘也,宜麻仁丸、七宣等主之。如不能食者,小便清,為虛,乃氣秘也,宜用厚朴湯主之。

潤腸丸

麻仁,桃仁(一兩),羌活,歸尾,大黃(煨各半兩)

上蜜丸梧子大。

如大便全秘,加酒製大黃;如血燥大便乾燥,加桃仁、大黃;如風結大便不行,加麻仁、大黃;如風濕,加皂角仁、秦艽、大黃;如脈澀身覺氣短,加郁李仁、大黃;如陰結,加姜附。

厚朴,治氣。

厚朴,半夏甘草(三兩),白朮(五兩),枳實陳皮(一兩)

外有腳氣虛寒,氣實亦大便不通。

腎臟風,濕也。陰莖癢痛不忍。

苦參,大黃,荊芥,皂角,洗熏。海螵蛸末敷。

陰包癢蟲蝕

狗脊黃連,黃柏,水銀,光粉,赤石脂,為末敷,又加黃丹

3. 頭痛(三十)

太陽頭痛,兼項與攢竹,脈浮緊或關前緊數,惡風寒,宜羌芎活主之。

陽明頭痛,自汗發熱,胃熱上攻,脈浮緩長,或關洪數,石膏、葛、芷主之。

少陽頭痛,額角偏疼,往來寒熱,脈弦細,黃芩柴胡主之。

太陰頭痛,有濕痰,體重腹痛,脈沉緩,半夏、南星、蒼朮主之。

少陰頭痛,足寒氣逆,為寒厥,脈沉細,細辛麻黃附子主之。

厥陰頭痛,頂痛,吐涎沫,厥冷,脈浮緩,吳茱萸湯主之。

氣虛頭痛,耳鳴,九竅不和,尺脈虛浮,參、耆主之。

血虛頭痛,魚尾上攻,芎、歸主之。

風涎冷痰在鬲上,或嘔吐,脈弦細出寸口,為痰厥,宜吐。

火作痛,痛甚,清之、散之。

濕熱頭痛證,則心煩。

傷風頭痛,半邊偏痛,皆因冷氣所吹,遇風冷則發,寸浮。

食積頭痛,因胃中有陰冷,宿食不化,上衝,右寸緊盛,左屬風,浮為風;右屬痰,滑為痰。

半夏白朮天麻湯,治痰厥頭痛。

半夏(二錢),白朮(一錢),天麻(一錢半),人參(一錢),黃耆,蒼朮,陳皮黃柏茯苓(一錢半),神麯(炒),澤瀉乾薑(二錢)

清空膏,治風濕熱諸般頭痛,惟血虛不治。

黃芩(二錢),羌活川芎黃連防風甘草(錢),柴胡(七分)

上為末,白湯下。

玉壺丸,治風濕痰頭痛。

雄黃,白朮,天麻,南星,半夏

茶調散,吐痰頭痛。

家珍方,治偏頭痛連睛。

石膏,黍黏子(炒)

香芎散,治一切頭風。

香附(二兩炒),甘草,川芎(一兩),石膏(五錢),細茶,荊芥,點服二錢,細辛,防風,川烏,草烏,白芷,荊芥,羌活,煎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