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上 (20)
卷之上 (20)
1. 舌上胎(三十九)
熱也,津液結搏為膜在舌上。
白滑者,邪氣初傳入里,客於胸中,梔子豉湯主之。
又陽明誤下,白胎者,同治。
半表半裡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
不滑而澀,是結熱在裡,表裡俱熱,口大幹,舌上乾燥,白虎湯加參主之。
黃者熱邪入里,可下之。
黑者熱極也死。
白話文:
這是因為身體內有熱,導致津液在舌上凝結成一層膜。
如果舌上的膜呈現白色且滑潤,表示病邪剛開始進入身體內部,停留在胸部,可用梔子豉湯來治療。
另外,若屬陽明經誤用下法後出現白色的舌胎,同樣適用上述治療。
若是處於半表半里的病情,應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。
如果舌苔不滑反而粗糙,代表體內有熱結,表裡皆有熱象,會感到口非常乾燥,舌頭也很乾,這種情況可用白虎湯加人參來治療。
舌苔呈黃色,表示熱邪已深入體內,需用瀉下法治療。
舌苔轉為黑色,代表熱毒極重,預後不良。
2. 不治證
藏結白胎滑者死,其候如結胸,飲食如故,時時下利。
白話文:
「如果病人的腹部有硬塊且表面光滑像有羊膜包裹,這通常是死亡的徵兆。這種病症的表現類似於結胸症,但是患者飲食正常,只是會不定時地出現腹瀉的情況。」
3. 衄(四十)
熱在表也,是經絡熱盛,陽氣擁,重迫血妄行,衄乃自解,忌汗。
白話文:
「這是體表有熱的症狀,表示經絡中的熱氣過盛,陽氣積聚,導致血液受到過大的壓力而失控,從而造成鼻出血的情況,這種情況下鼻出血是身體自行調節的方式,應該避免用出汗的方式來退熱。」
4. 不治證
衄,頭汗出,身無汗,死。及汗出不至足者死。
發衄家汗,則額上陷,脈緊急,直視不得眴,不得眠。
少陰病,但厥無汗,強汗之,因致衄者,難治,名曰下厥上竭。
白話文:
[無法救治的情況]
-
若是鼻血不止,且只有頭部出汗,身體其他部位不出汗,這情況是致命的。以及,若出汗但汗不及腳部,同樣會導致死亡。
-
對於有鼻血傾向的人,若其出汗,可能會出現額頭凹陷,脈搏緊張急促,眼睛直視不能眨動,甚至無法入睡的現象。
-
少陰病症狀,只見四肢冰冷無汗,如果強行發汗導致鼻子出血,這種情況非常難以治療,我們稱之為「下厥上竭」。
以上描述了在特定症狀下,病情可能難以控制或救治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