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震亨

《丹溪手鏡》~ 卷之上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上 (6)

1. 脈(七)

(圖附後)

浮,在皮膚,按之不足,舉之有餘,虛也。

人迎(風邪在表。),氣口(陰陽耗散)

左寸(因風頭痛心昏有熱。),右寸(宿食滯氣肺風逆喘。)

左關(因脅下滿。),右關(脾食傷胃風。),趺陽(胃滯。)

左尺(如經。),右尺(腰腫腳弱。)

芤,與浮相似,血虛也。

人迎(風熱血湧。),氣口(積血在胸。)

左寸(衄血。),右寸(血。)

關上(脾胃虛熱腸癰便血。),尺中(血淋。)

滑,浮中如有力,漉漉如欲脫,與數相似,為實,下陽氣衰。

左寸(伏痰外熱。),右寸

左關(蓄血在肝。),右關(痰積。),趺陽(胃氣不行。)

左尺(因邪相干,腰痛。),右尺(便精遺瀝滯下。)

實,大長微弦強。為痛,嘔,風寒。

人迎(風寒熱盛。),氣口(喘嗽上迫。)

左寸(氣壅咽喉,胸中痛;尿血不利。),右寸(如經身熱大便秘。)

左關(肝實血多肋下痛。),右關(胃實脾虛,為痛為嘔,食不消,大便不利。)

左尺(小腹痛,小便不禁。),右尺

弦,浮緊為弦。為水氣、中虛、寒癖、拘急、飲瘧。

左寸(風寒相侵,頭痛心痛。),右寸(痰飲宿食。)

左關(筋急、瘧疾、忿怒、血聚。),右關(胃脘寒痛。)

左尺(如經。),右尺(腰痛,小腹拘急。)

緊,數如切繩,為寒。

人迎(感寒。),氣口(頭痛拘急。)

左寸(心痛或虛。),右寸(咳嗽喘急。)

左關(兩肋痛滿。),右關(胃痛,蛔。)

左尺(如經。),右尺(寒濕在下焦。)

洪,與浮大相似。為氣、熱。

人迎(寒壅諸陽。),氣口(氣實攻搏。)

左寸(實熱。),右寸(疝氣燥結傷食。)

左關(風熱在肝。),右關(反胃,胃熱。)

左尺(如經。),右尺(熱在下焦。)

微,極細而軟,似有似無,按之欲盡,輕手乃得,一日小,一日薄,一日手下快,與澀相似,為虛。

左寸(亡汗。),右寸(吐血。)

左關(肝虛少血。),右關(如經。)

左尺(如經。),右尺(失氣遺泄。)

沉,為水實。鬼疰。

左寸(血實。),右寸(氣實。)

人迎(寒搏陰經。),氣口(血滯而凝。)

左關(血癖在肋下。),右關

左尺(如經。),右尺(腿膝疼。)

緩,浮大而軟,與遲相似。為虛。

人迎(風、虛煩、喘。),氣口(怒極傷筋。)

左寸(血虛頭痛眩暈。),右寸(肺風乘脹如經。)

左關(風痹、血耗、筋脈弛張。),右關(風熱燥結。)

左尺(遺瀝。),右尺(如經,腎虛。)

澀,細而遲,往來難,且或一止復來,浮而短,又短而止。為少血,寒濕。

左寸(短氣,心血少。),右寸(如經。)

左關(如經。),右關(胃氣不足,如經。)

左尺(如經,困憊。),右尺(大便難,小便數。)

白話文:

脈象(七)

浮脈: 感覺在皮膚表面,輕輕按壓感覺空虛,稍微用力按壓反而感覺明顯,這種脈象代表身體虛弱。

  • 人迎脈(頸動脈):代表有風邪侵襲體表。
  • 氣口脈(手腕橈動脈):代表身體陰陽之氣耗散。
  • 左寸脈(左手手腕寸口處):代表有風邪引起的頭痛、心神昏迷、發熱等症狀。
  • 右寸脈(右手手腕寸口處):代表有宿食積滯,導致肺氣逆行,出現氣喘。
  • 左關脈(左手手腕關部):代表脅肋脹滿。
  • 右關脈(右手手腕關部):代表因飲食不當損傷脾胃,並有風邪侵襲。
  • 趺陽脈(足背動脈):代表腸胃積滯。
  • 左尺脈(左手手腕尺部)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右尺脈(右手手腕尺部):代表腰部腫脹、腿腳虛弱。

芤脈: 與浮脈相似,但更空虛,表示身體血液不足。

  • 人迎脈:代表風熱邪氣導致血湧上逆。
  • 氣口脈:代表胸腔內有積血。
  • 左寸脈:代表有流鼻血的症狀。
  • 右寸脈:代表出血。
  • 關脈:代表脾胃虛熱、腸道膿腫、便血等症狀。
  • 尺中脈:代表小便淋漓帶血。

滑脈: 感覺浮在表面,按壓時有彈性,如流水般滑利,又像要脫離指下,和數脈相似,屬於實證,但表示下半身陽氣衰弱。

  • 左寸脈:代表有潛伏的痰液,並且有體表發熱的症狀。
  • 右寸脈:內容未描述
  • 左關脈:代表肝臟有瘀血。
  • 右關脈:代表痰液積聚。
  • 趺陽脈:代表胃氣運行不暢。
  • 左尺脈:代表邪氣干擾,導致腰痛。
  • 右尺脈:代表大便排出精液、小便淋漓不盡等症狀。

實脈: 脈搏跳動幅度大且長,按壓時感覺有力,略帶弦的感覺,表示身體有疼痛、嘔吐、風寒等症狀。

  • 人迎脈:代表風寒邪氣過盛。
  • 氣口脈:代表喘息咳嗽。
  • 左寸脈:代表氣機壅滯,導致咽喉、胸部疼痛;尿血、小便不暢。
  • 右寸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,身體發熱、大便秘結。
  • 左關脈:代表肝臟氣血過盛,導致脅肋疼痛。
  • 右關脈:代表胃氣實,脾氣虛,導致疼痛、嘔吐、消化不良、大便不通暢。
  • 左尺脈:代表小腹疼痛,小便失禁。
  • 右尺脈:內容未描述

弦脈: 脈搏浮而繃緊,像琴弦一樣,代表身體有水氣、中焦虛弱、寒性疾病、抽搐、飲邪、瘧疾等症狀。

  • 左寸脈:代表風寒侵襲,導致頭痛、心痛。
  • 右寸脈:代表痰飲、宿食積滯。
  • 左關脈:代表筋脈拘急、瘧疾、易怒、氣血瘀積。
  • 右關脈:代表胃脘寒冷疼痛。
  • 左尺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右尺脈:代表腰痛、小腹拘攣。

緊脈: 脈搏跳動急促,如按壓扭動的繩索,代表身體受寒。

  • 人迎脈:代表感受寒邪。
  • 氣口脈:代表頭痛、拘急。
  • 左寸脈:代表心痛,或心氣虛弱。
  • 右寸脈:代表咳嗽、氣喘急促。
  • 左關脈:代表兩脅疼痛脹滿。
  • 右關脈:代表胃痛、有蛔蟲。
  • 左尺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右尺脈:代表下焦有寒濕。

洪脈: 與浮脈相似,但脈搏跳動幅度更大,代表身體有氣盛、發熱等症狀。

  • 人迎脈:代表寒邪阻塞全身陽氣。
  • 氣口脈:代表氣盛導致氣機攻衝。
  • 左寸脈:代表實熱。
  • 右寸脈:代表疝氣、大便乾燥結塊、飲食損傷。
  • 左關脈:代表風熱侵犯肝臟。
  • 右關脈:代表反胃、胃熱。
  • 左尺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右尺脈:代表下焦有熱。

微脈: 脈搏極其細軟,似有似無,按壓時幾乎感覺不到,輕輕按壓才能觸及,脈搏跳動時而微弱,時而快,時而慢,與澀脈相似,代表身體虛弱。

  • 左寸脈:代表大量出汗。
  • 右寸脈:代表嘔吐出血。
  • 左關脈:代表肝虛血少。
  • 右關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左尺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右尺脈:代表氣機耗散、遺精等症狀。

沉脈: 脈搏深沉,按壓才能觸及,代表身體有水濕積聚、實邪等,有鬼疰病(類似於傳染病)。

  • 左寸脈:代表血實。
  • 右寸脈:代表氣實。
  • 人迎脈:代表寒邪侵襲陰經。
  • 氣口脈:代表血脈瘀滯凝結。
  • 左關脈:代表瘀血積聚在脅肋下。
  • 右關脈:內容未描述
  • 左尺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右尺脈:代表腿膝疼痛。

緩脈: 脈搏浮大而柔軟,與遲脈相似,代表身體虛弱。

  • 人迎脈:代表感受風邪、虛煩、氣喘。
  • 氣口脈:代表情緒過於激動而損傷筋脈。
  • 左寸脈:代表血虛導致頭痛、眩暈。
  • 右寸脈:代表肺受風邪侵襲而脹滿,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左關脈:代表風濕痹痛、血虛耗損、筋脈鬆弛。
  • 右關脈:代表風熱導致乾燥結滯。
  • 左尺脈:代表遺尿、淋漓不盡。
  • 右尺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,代表腎氣虛弱。

澀脈: 脈搏細而遲緩,跳動不流暢,或時斷時續,浮而短促,時而消失,代表身體血液不足、寒濕等症狀。

  • 左寸脈:代表氣短、心血不足。
  • 右寸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左關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右關脈:代表胃氣不足,與正常情況相同。
  • 左尺脈:與正常情況相同,感到疲憊困乏。
  • 右尺脈:代表大便困難、小便頻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