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石室秘錄》~ 卷一(禮集)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(禮集) (6)

1. 偏治法

論治心痛,論上熱下寒,論兩脅脹滿,論胃氣,痛脾不化食,論痿,論厥,論吐血,論治頭痛,腰背手足痛,論夢遺,喘嗽,口眼歪斜,目痛

天師曰:偏治者,乃一偏之治法。譬如人病心痛,不治心而偏治肝;譬如病在上,而偏治下:譬如病在右,而偏治左;譬如病在四肢手足,而偏治其腹心也。心痛,人以為病在心也,不知心乃神明之宰,一毫邪氣不可干犯,犯則立死。人病心痛,終年累月而不愈者,非心痛也,乃包絡為心之膜,以障心宮,邪犯包絡,則心必痛。包絡名為膻中,乃心之臣也。

相為賊所攻,君有不振恐者乎?臣辱則君憂,此心之所以痛而不寧也。然則宜治包絡,何以必責之肝也?肝屬木,包絡屬火,肝木生心火,治其肝木之寒,則心火有養,而包絡之寒邪自散。況肝木之氣既溫,生心之餘,必能來生包絡,故不必救包絡,而必先救肝。肝木得寒,則澀而不舒,散肝中之邪,即所以散包絡之邪也。

白話文:

天師曰:

偏治,指的是只針對病症的某一方面進行治療的方法。就像一個人得了心痛,卻不去治療心臟,反而偏重治療肝臟;或者病症在上半身,卻偏重治療下半身;或者病症在右側,卻偏重治療左側;或者病症在四肢手足,卻偏重治療腹部和心臟。

心痛,人們以為病在心臟,其實不然。心臟是神明的主宰,一絲邪氣都不能侵犯,一旦侵犯,就會立即死亡。人得了心痛,即使年復一年都無法治癒,這也不是真正的“心痛”,而是包絡(心臟的外膜)受了邪氣侵犯,阻礙了心臟,導致心痛。包絡又稱為膻中,是心臟的臣子。

就像臣子受到敵人的攻擊,君主會感到恐懼不安。臣子受到侮辱,君主也會憂慮。這就是心臟疼痛不安的原因。

既然如此,應該治療包絡,為什麼一定要責怪肝臟呢?因為肝臟屬木,包絡屬火,肝木生心火。治療肝臟的寒氣,就能滋養心火,讓包絡的寒邪自然散去。而且,肝木的氣溫和起來,滋養了心臟後,必然也能生發包絡,因此不必直接救治包絡,而是要先救治肝臟。

肝木受寒就會收縮而不舒展,散去肝臟的邪氣,就能散去包絡的邪氣。

方用蒼朮二錢,白芍五錢,當歸一兩,肉桂一錢,良薑一錢,水煎服。(〔批〕定痛至聖丹)。此寒邪犯包絡之方如此。更有熱邪來犯包絡奈何?寒邪之犯,必惡寒,見水則如仇讎,手火燠之則快。熱邪之犯,見水喜悅,手按之轉痛是也。故熱痛之病,必然呼號,不能安於床蓆,治法亦責之肝。

蓋包絡之熱,由於肝經之熱也。瀉其肝木之旺,而去其鬱熱之火,不必救包絡之焚,而包絡之火自衰矣。方用白芍一兩,炒梔子三錢,甘草一錢,當歸三錢,生地五錢,陳皮八分,水煎服。(〔批〕解熱至聖丹。)二劑即安然如故。此偏治之一端也。病在上者,乃上焦火熱之盛,吐痰如湧泉,面赤喉痛,上身不欲蓋衣,而下身冰涼,此上假熱而下真寒也。

白話文:

藥方使用蒼朮二錢,白芍五錢,當歸一兩,肉桂一錢,良薑一錢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這是針對寒邪侵入包絡的處方。若熱邪侵入包絡該如何應對呢?寒邪入侵會使人畏寒,碰到水就像遇到仇敵一樣,用手加熱則感到舒適。熱邪入侵時,會喜歡碰到水,但用手按壓時反而會感到疼痛。因此,對於熱痛的病症,通常會有叫喊的情況,無法安睡在牀上,治療方法也應該針對肝臟。

因為包絡的熱度源自於肝經的熱度。清除肝木的過旺,並且消滅積聚的熱氣和火勢,無需拯救包絡的燃燒,包絡的熱度自然就會減弱。藥方使用白芍一兩,炒梔子三錢,甘草一錢,當歸三錢,生地五錢,陳皮八分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這是針對熱邪侵入的處方,服用兩劑後就能恢復如常。這是其中一種治療方式。若病竈在上部,通常是上焦火熱過盛,吐出的痰像湧泉一樣多,臉色紅潤,喉嚨疼痛,上身不想覆蓋衣物,但下身卻感到冰冷,這是表面看似熱度但實際為深層寒意的表現。

方用附子一個,熟地半斤,山茱萸四兩,北五味一兩,麥冬一兩,茯苓三兩,澤瀉三兩,丹皮三兩,山藥四兩,肉桂一兩,水十餘碗,煎四碗。探涼與病人服之,二刻內四碗服盡,立刻安靜,此病在上而下治之法也。(〔批〕增減地黃湯。雷公曰:上熱下寒,予更有方,用熟地三兩,山萸一兩,車前子三錢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用附子一個,熟地黃半斤,山茱萸四兩,北五味子一兩,麥冬一兩,茯苓三兩,澤瀉三兩,丹皮三兩,山藥四兩,肉桂一兩,用水十多碗煎煮至四碗。等藥汁涼了之後,給病人服用,在兩刻鐘內服完四碗藥。服用後病人立刻安靜下來,這是針對上熱下寒的病症,從上而下進行治療的方法。(註:此方為增減地黃湯。)

雷公說:對於上熱下寒的病症,我還有個方子,用熟地黃三兩,山茱萸一兩,車前子三錢。

肉桂三錢,牛膝五錢,麥冬五錢,北五味三錢,水煎冷服,一劑即安。可佐六味湯也。天師曰:此方奇妙)。蓋此病乃下焦腎中水火俱耗盡真陰,而元陽無可居之地,於是上騰而作亂。倘以寒藥救之則愈熾,以補氣藥救之則反危。必須用八味地黃湯,大劑與服,加麥冬、五味,少救其肺金之氣,下治而上自安,子不見天地之道乎。冬至之時,地下大熱,則天道自寒;夏至之時,地下大寒,天上自熱。

人身亦如是也。腎經熱,則頭目咽喉心肺皆寒,安享其清肅之氣;腎經寒、則頭目咽喉心肺反生其拂逆之躁矣。此亦上病下治之一法也。

白話文:

肉桂三錢、牛膝五錢、麥冬五錢、北五味三錢,用水煎煮後放涼服用,一劑即可見效。也可以配合六味湯一起服用。天師說:這個藥方真是奇妙!因為這個病症是下焦腎臟中的水火精華都耗竭了,真陰消失,元陽無處安放,於是向上蒸騰而造成紊亂。如果用寒涼的藥物治療,反而會加重病情;如果用補氣的藥物治療,反而會更加危險。必須要用八味地黃湯,大量服用,再加入麥冬、五味,稍微救助一下肺金之氣,從下治療,上焦自然就會安定。你看,天地之道不也是這樣嗎?冬至的時候,地底下非常熱,所以天上的氣候自然就寒冷;夏至的時候,地底下非常寒冷,所以天上的氣候自然就炎熱。人體也是一樣的道理。腎經熱,就會導致頭目咽喉心肺都寒涼,享受著清肅之氣;腎經寒,就會導致頭目咽喉心肺反而是燥熱不安。這也是上病下治的方法之一。

病在左者,如兩脅脹滿,不可左臥者,此病在肝也,法亦專治肝矣。今偏不治肝,而兼治肺。蓋肝木之旺,由於肺經之虛。金不能制木,則木愈盛,木盛則脾土更無所養,肺金益虛,則肝木益旺,而病無已時也。方用人參一錢,黃芩三錢,麥冬三錢,甘草一錢,白芍三錢,當歸三錢,柴胡一錢,茯苓一錢,陳皮五分,水煎服。一劑知,二劑愈,四劑全瘥。

蓋參、耆乃補氣之味,與肝木不相干也;雖用柴胡舒肝,然而柴胡亦是肺經主藥,一味而兩用之;白芍、當歸,雖專入肝經,然亦能入肺。所以同群入肺以助氣,而非逐隊以平肝,此左病治右之一法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症表現在左側,例如兩肋脹滿,無法左側躺臥,這是肝臟有病,治療方法也應該專注於肝臟。現在卻偏離了治療肝臟,反而加入了治療肺臟的藥物。這是因為肝木旺盛,是因為肺經虛弱。金無法克制木,木就會越來越旺盛,木旺盛則脾土就更無法滋養,肺金更加虛弱,肝木就更加旺盛,病情就無法痊癒。藥方用人參一錢、黃芩三錢、麥冬三錢、甘草一錢、白芍三錢、當歸三錢、柴胡一錢、茯苓一錢、陳皮五分,水煎服用。一劑見效,兩劑痊癒,四劑徹底康復。

這藥方中,人參、黃耆都是補氣的藥物,跟肝木無關。雖然用柴胡疏肝,但柴胡也是肺經的主要藥物,一味藥物同時兼顧兩經。白芍、當歸,雖然主要入肝經,但也能入肺經。因此,這些藥物共同入肺以助氣,而不是分別入經以平肝,這就是左病治右的治療方法。

右病治左,可以悟矣,予再傳一方。人病胃氣痛,或脾氣不好,不能飲食,或能飲食而不能化,作痛作滿,上吐下瀉者,此乃肝經來剋土也。平其肝木,則脾胃之土得養、而前症俱愈矣。方用白芍三錢,甘草一錢,當歸二錢,柴胡二錢,茯苓三錢,白芥子一錢。有火者,加炒梔子二錢;無火者,加肉桂一錢,水煎服。

此方再加白朮三錢;有食者,加山楂二錢;傷米食者,加枳殼一錢,麥芽一錢;有痰者,加半夏一錢。此方雖白朮、茯苓乃脾胃之品,然其性亦能入肝。白芍、當歸、柴胡,則純是肝經之正藥;有此三味,直入肝經,則各藥無不盡入肝以平木,木平則脾胃之土安然。況有食則化食,有痰則祛痰,有火則散火,有寒則去寒,有不功效立奏者乎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左側出現問題,就應該治療右側,道理很簡單,我再傳授一個方子。如果有人患有胃氣痛,或是脾氣不好,吃不下東西,或者吃得下但消化不了,肚子痛脹,還伴隨嘔吐腹瀉,這都是肝經剋制脾土造成的。只要調理好肝木,脾胃之土就能得到滋養,這些症狀自然就會好了。這個方子要用白芍三錢、甘草一錢、當歸二錢、柴胡二錢、茯苓三錢、白芥子一錢。如果患者有火氣,就加炒梔子二錢;沒有火氣就加肉桂一錢,水煎服用。

這個方子還可以加白朮三錢;如果患者有食積,就加山楂二錢;如果傷了米食,就加枳殼一錢、麥芽一錢;如果患者有痰,就加半夏一錢。雖然白朮、茯苓是健脾胃的藥,但它們也能入肝經。白芍、當歸、柴胡都是專治肝經的藥,有了這三味藥,就能直達肝經,其他藥物也能順利入肝平木。肝木平和了,脾胃之土就安穩了。而且,如果有食積就化食,有痰就祛痰,有火就散火,有寒就祛寒,怎麼會沒有效果呢?

此右病而左治之一法也。

治在腹心者,乃人生瘍生癰,或痿厥之類是也。癰瘍不治癰瘍,而內治其中氣,少加以祛邪散火之品是也。備有專門,茲不再贅。如痿症、厥症甚多,不能枚舉,止舉一二之病,可觸類而通。人有痿症,終年不能起床,面色光鮮,足弱無力,不能舉步者,人以為兩足之無力也,不知乃陽明火盛。不必去治兩足,止平其胃火,則火息而足自堅凝。

若不平胃火,而徒用補陰之劑,則飲食愈多,而兩足益弱。法當用元參三兩,麥冬一兩,甘菊花三錢,人參一錢,熟地一兩,菟絲子一錢。水數碗,煎湯四碗,恣其吞飲,則胃火漸平,而兩足自然生力。此不治足而正所以治足也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種「右病而左治」的方法。

治療位於腹心的病症,指的是人體生瘡長癰,或者痿厥等病症。治療這種病症時,不直接治療瘡癰,而是從內部調理其氣,並適量加入清熱解毒的藥物。具體的治療方法有很多,這裡不再贅述。像痿症、厥症等病症,種類繁多,無法一一列舉,只舉一兩個例子,可以以此類推。

有些人患有痿症,整年都無法起床,面色紅潤,雙腳無力,無法行走,人們以為是雙腳無力,卻不知道這是陽明火盛的症狀。不必直接治療雙腳,只要平息胃火,火勢減弱,雙腳自然就會恢復強健。

如果不及時平息胃火,而只用滋補陰氣的藥物,就會越吃越胖,雙腳反而更加無力。正確的治療方法是:用元參三兩,麥冬一兩,甘菊花三錢,人參一錢,熟地一兩,菟絲子一錢,用水煎煮,服用四碗藥湯,這樣就能漸漸平息胃火,雙腳自然會恢復力量。這是不直接治療腳,而是從根本上治療腳的方法。

厥病,一時手足厥逆,痛不可忍。人以為手足四肢之風症也,不知乃心中熱蒸,外不能泄,故四肢手足則寒,而胸腹皮熱如火。方用柴胡三錢,當歸二錢,荊芥一錢,黃連二錢,炒梔子二錢,半夏一錢,枳殼一錢,水煎服。一劑即平,二劑即全愈。(〔批〕雷公治厥,方用白芍一兩,炒梔子三錢,陳皮一錢,柴胡一錢,天花粉二錢,水煎服。治熱厥最妙,以其入肝而平木也。

妙。)蓋厥症多是火病,厥之甚。則熱之甚也。故舒其內熱,而四肢手足自溫矣。方中妙在用柴胡為君,用諸寒涼之藥,直入心肝之內,又不凝滯於胸膈之間,蓋柴胡能散半表半裡之邪,又善疏泄鬱悶之氣。若止治其四肢手足之風,而不直搗其中堅,則賊首不擒,餘黨安息?故不治四肢手足,而專治其心胸也。以上三法,亦偏治之一法也。

白話文:

厥病,就是突然手腳冰冷,痛得受不了。很多人以為這是手腳四肢的風症,其實是因為心火太旺,熱氣無法散發出去,所以四肢手腳才會冰冷,而胸腹卻熱得像火燒一樣。可以用柴胡三錢、當歸二錢、荊芥一錢、黃連二錢、炒梔子二錢、半夏一錢、枳殼一錢,水煎服。喝一劑就會好轉,喝兩劑就能完全康復。

(雷公治厥,方用白芍一兩、炒梔子三錢、陳皮一錢、柴胡一錢、天花粉二錢,水煎服。治療熱厥效果最好,因為它能入肝平木。)

厥症大多是火症,厥病嚴重,就表示火氣很旺。所以要疏散內熱,手腳自然就會暖和起來。這方子妙在用柴胡做君藥,用其他寒涼藥直達心肝,不會停留在胸膈之間,因為柴胡能散發表裡之邪,又善於疏通鬱悶之氣。如果只治療手腳的風寒,而不去直接解決根本問題,就好像賊首沒抓,餘黨還能安心嗎?所以不治手腳,而專治心胸。以上三種方法,都是偏方之一。

張公曰:此一門余無可贊高深。無已,則再言厥症、痿症。痿症中有不是陽明之痿,不可不辨。其症亦不能起床,亦能善飯,亦骨無力不能起立。人以為此痿症也。而不知非痿症也。此腎寒極而火沸騰,似痿而非痿也。初起之時,未嘗不是陽明火熾而來,用寒涼折服之,則胃火息矣。

而腎水熬干,夜必咳嗽吐痰,而日間轉覺少輕。呻吟床蓆,飲食少遲,更覺難堪。方用元參一兩,麥冬三兩,熟地二兩,水煎。服。若有肝火者,加白芍五錢,水煎服。四劑可以起床。後用六味湯,大劑煎飲。加麥冬一兩,五味一錢,熟地一兩,山茱萸四錢,山藥三錢,丹皮三錢,澤瀉二錢,茯苓二錢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張公說:「這一門學問,我實在是無話可說,實在高深莫測。既然如此,就再談談厥症、痿症吧。痿症中有些不是陽明經的痿症,不可不加辨別。它的症狀也是不能起床,也能吃飯,但骨頭無力無法站立。人們以為這是痿症,卻不知道它不是痿症。這是腎寒極了,而火氣沸騰,看似痿症,實則不然。剛開始的時候,不一定是陽明經火氣旺盛所致,用寒涼藥物來壓制,胃火就熄滅了。

而腎水被熬乾,晚上一定咳嗽吐痰,白天卻覺得稍微輕鬆些。患者呻吟在床蓆上,飲食減少,吃東西也變得遲緩,更覺得難以忍受。治療方法可以用元參一兩,麥冬三兩,熟地二兩,水煎服。如果有肝火,就加白芍五錢,水煎服。服用四劑就可以起床。之後可以用六味湯,加大劑量煎煮飲用。再加麥冬一兩,五味子一錢,熟地一兩,山茱萸四錢,山藥三錢,丹皮三錢,澤瀉二錢,茯苓二錢,水煎服。」

此方妙在用元參、麥冬,滋肺金而去心間之遊火,又妙在用熟地以補腎水,則水足而胃火自堅矣。肺金自然下生腎水,則腎水藏於腎宮,不上衝咽門,不必止嗽,而嗽自除矣。

厥症雖多是火,然亦有非火而亦厥者,乃直中陰經也。陰寒直入於腎宮,則必挾腎水上犯心君之火。君弱臣強,犯上自所不免。若不用大熱之藥,急救心君,則危亡頃刻。方用人參三錢,白朮一兩,附子一錢,肉桂一錢,吳茱萸一錢,水煎服。一劑即愈。(〔批〕急救寒厥湯。

)然寒厥與熱厥大相懸絕,不可不辨。寒厥手足必青,飲水必吐,腹必痛,喜火熨之。若熱厥,手足雖寒,而不青紫,飲水不吐,熨火則腹必加痛是也。能辨症清而用藥者,下喉即定,便是神醫,何必用追魂之符錄哉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妙就妙在用元參、麥冬滋養肺金,消除心火,同時又用熟地補腎水,水足了胃火自然就強壯了。肺金自然滋養腎水,腎水就會藏在腎宮,不會上衝咽喉,不用止咳,咳嗽自然就會好了。

雖然厥症大多是火,但也有一些不是火,而是直中陰經的。陰寒直接進入腎宮,就會帶著腎水衝擊心火。心火弱而腎水強,自然就會犯上。如果不用大熱的藥物急救心火,就會很快危及生命。這個方子用人參三錢、白朮一兩、附子一錢、肉桂一錢、吳茱萸一錢,水煎服,一劑就能痊癒。

但是寒厥和熱厥完全不同,一定要辨別清楚。寒厥手腳一定是青色的,喝水會吐,肚子會痛,喜歡用火熨。而熱厥,手腳雖然冰冷,但不會發青紫色,喝水不會吐,用火熨肚子就會更痛。能夠辨別清楚症狀,對症下藥的醫生,藥物下喉就能治好疾病,這就是神醫,何必用什麼追魂符錄呢?

華君曰:偏治法多有未全,予為補之。人有病吐血者,似乎胃經之病,而不知非胃,乃腎火之衝上也。若止治胃,則胃氣益傷,胃傷則無以輸精於腎,而腎水益虛,腎火愈熾,吐血無已時也。法當峻補腎水,水足而火不上沸矣。方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、五味,大劑吞飲,血症可痊。否則,用寒涼之品,暫時止血,而血之沖決,安能止抑哉。

如人病頭痛者,人以為風在頭,不知非風也,亦腎水不足,而邪火衝入於腦,終朝頭暈,似頭痛而非頭痛也。若止治風,則痛更甚。法當大補腎水,而頭痛頭暈自除。方用熟地一兩,山茱萸四錢,山藥三錢,北五味二錢,麥冬二錢,元參三錢,川芎三錢,當歸三錢,葳蕤一兩,二劑即愈。(〔批〕定風去暈丹)。

白話文:

華君說道:偏治之法,常有不足之處,我來補充說明。人若患病吐血,看似胃經之病,其實並非胃病,而是腎火上衝所致。若只治胃,則胃氣受損,胃傷則無法將精氣輸送到腎,而腎水更虛,腎火更旺盛,吐血將無休止。應當大力補益腎水,腎水充足,火氣便不會上炎。可用六味地黃湯加上麥冬、五味子,大量服用,血症可治癒。否則,使用寒涼藥物,只能暫時止血,但血氣衝擊之勢,又如何能完全抑制呢?

如同人患頭痛,常以為是風邪入侵頭部,卻不知並非風邪,而是腎水不足,邪火上衝入腦,導致終日頭昏,看似頭痛卻非真正頭痛。若只治風邪,則疼痛更甚。應當大力補益腎水,頭痛頭昏便會自然消失。方用熟地一兩,山茱萸四錢,山藥三錢,北五味子二錢,麥冬二錢,元參三錢,川芎三錢,當歸三錢,葳蕤一兩,服用兩劑即可痊癒。 (批註:定風去暈丹)。

此方妙在治腎而不治風,尤妙在治腎而兼治肝也。肝木不平,則肺金失化源之令,而腎水愈衰。今補肝又補腎,子母相資,自然上清頭目。況又入麥冬、五味,以滋肺金之清肅乎,所以下喉即安然也。

如人患腰痛者,人以為腎之病也,不知非腎,乃脾濕之故,重如系三千文。法當去腰臍之濕,則腰痛自除。方用白朮四兩,薏仁三兩,水六碗,煎湯一碗,一氣飲之,一劑即痛如失。此方不治腎,而正所以治腎,世人未知也。

如人患背痛者,人以為心病,而非心也,乃膀胱之氣化不行,故上阻滯而作痛。法當清其膀胱之火。背痛自止。蓋膀胱乃腎之府,腎虛膀胱亦虛。夾脊乃河車之路,膀胱借腎道而行,所以腎脊作楚耳。方用熟地一兩,茯苓五錢,肉桂三分,車前子三錢,澤瀉三錢,薏仁五錢,芡實五錢,水煎服。二劑,膀胱之水道大通,而背脊之疼亦愈矣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妙處在於治腎而不治風,更妙的是治腎同時也能兼治肝。肝木不平衡,就會影響肺金的運化,導致腎水更加衰弱。現在補肝又補腎,子母相生相依,自然就能清頭目。而且還加入麥冬、五味子滋養肺金的清肅之氣,所以一服下去就能感到安然。

如果有人腰痛,人們通常認為是腎臟的毛病,其實不是,而是脾濕造成的,沉重得像繫了三千文一樣。應該去除腰臍的濕氣,腰痛自然就會消失。藥方用白朮四兩,薏仁三兩,水六碗,煎成一碗,一口氣喝下去,一劑就能痛如失。這個藥方不治腎,卻是真正治療腎的方法,世人卻不知道。

如果有人背痛,人們通常認為是心臟的毛病,其實不是,而是膀胱的氣化不通暢,所以向上阻塞而引起疼痛。應該清熱膀胱之火,背痛自然就會停止。因為膀胱是腎的府,腎虛膀胱也會虛。夾脊是腎氣運行通道,膀胱借腎道而行,所以腎和脊背會相互影響。藥方用熟地一兩,茯苓五錢,肉桂三分,車前子三錢,澤瀉三錢,薏仁五錢,芡實五錢,水煎服。兩劑之後,膀胱的氣化水道暢通,背脊的疼痛也就好了。

(〔批〕護背丹。)蓋熟地乃補腎之聖劑,腎足而膀胱之氣亦足;況又有茯苓、車前、薏仁等類,以瀉其水;而肉桂又引入諸藥,直達膀胱。以通其氣。自然化行而水泄,水泄而火散,上行之鬱結有何不除,此痛之所以立效也。

如人手足痛者,人以為脾經之熱,不知非脾也,乃肝木之鬱結也。散其鬱氣,則手足之痛自去。方用逍遙散加梔子三錢,半夏二錢,白芥子二錢,水煎服。二劑即痛如失。蓋肝木作祟,則脾不敢當其鋒,氣散於四肢,結而不伸,所以作楚。今一旦平其肝氣,而脾氣自舒,脾舒而痛在手足有不盡除者乎。

白話文:

護背丹以熟地補腎,腎氣充足,膀胱之氣也足。茯苓、車前、薏仁等藥物則利水,肉桂引導藥力直達膀胱,通其氣。因此水氣自然排出,熱氣消散,上半身的鬱結自然消除,所以能快速止痛。

人手足疼痛,很多人以為是脾經熱,其實是肝氣鬱結。散掉肝氣鬱結,手足疼痛自然消失。方用逍遙散加梔子、半夏、白芥子水煎服,兩劑即可止痛。因為肝氣作祟,脾氣受到壓制,氣散佈到四肢,阻塞不通,所以疼痛。只要平復肝氣,脾氣自然舒展,手足疼痛怎麼會不消失呢?

如人病在兩足之弱,不能步履,人以為腎水之虧,不知非腎也,蓋氣虛不能運用耳。方用補中益氣湯加牛膝三錢,金釵石斛五錢,黃耆一兩,人參三錢治之。二劑即足生力。四劑可以步履矣。蓋人參、耆、術,皆補氣之聖藥,而牛膝、石斛,亦健足之神劑,所以兩用之而成功。

如人病夢遺者,人以為心氣之虛,不知非心也。蓋腎水耗竭,上不能通於心,中不能潤於肝,下不能生於脾土,以致玉關不關,無夢且遺。徒責之夢中之冤業,誰任其咎。法當大劑補腎,而少佐以益心、益肝、益脾之品,自然漸漸成功,不止而止也。方用熟地一兩,山茱萸四錢,北五味一錢,茯苓三錢,生棗仁五錢,當歸三錢,白芍三錢,薏仁五錢,白朮五錢,白芥子一錢,茯神二錢;肉桂三分,黃連三分。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因為雙腳無力,無法行走,人們以為是腎水不足,其實不是腎的問題,而是氣虛導致無法運作。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,再加入牛膝三錢、金釵石斛五錢、黃耆一兩、人參三錢治療。兩劑藥就能恢復體力,四劑藥就可以行走自如了。因為人參、黃耆、白朮都是補氣的聖藥,而牛膝、石斛也是強健腳力的神藥,所以把這兩種藥材一起使用,就能治好疾病。

如果有人患有夢遺症,人們以為是心氣虛弱,其實不是心臟的問題。這是因為腎水耗竭,無法向上通達心臟,無法潤澤肝臟,也無法滋養脾土,導致玉關不閉,無夢而遺精。只怪罪於夢中的冤孽,誰能擔當這個責任呢?應該大量補腎,再佐以益心、益肝、益脾的藥材,自然就能逐漸康復,不再出現夢遺。可以使用熟地一兩、山茱萸四錢、北五味一錢、茯苓三錢、生棗仁五錢、當歸三錢、白芍三錢、薏仁五錢、白朮五錢、白芥子一錢、茯神二錢;肉桂三分、黃連三分,水煎服。

(〔批〕斷夢止遺丹。)一劑即止夢遺,十劑即全愈。此方妙在心肝腎脾肺五臟兼補,不止止其遺,安其夢;尤妙在黃連、肉桂同用,使心腎兩交,自然魂魄寧而精竅閉。若不補其五臟,而惟是止澀之,則精愈旺而夢益動,久則不須夢而自遺矣。此方之所以奇妙而入神也。

如人病喘嗽者,人以為肺虛而有風痰,不知非然也。乃氣虛不能歸元於腎,而肝木挾之作祟耳。法當峻補其腎,少助引火之品,則氣自歸元,而痰喘可息,方用人參一兩,熟地二兩,山茱萸四錢,麥冬五錢,五味子一錢,牛膝一錢,枸杞子一錢,菟絲子一錢,茯苓三錢,白芥子一錢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斷夢止遺丹,只要一劑就能止住夢遺,十劑就能完全治癒。這個方子神奇之處在於同時補益心、肝、腎、脾、肺五臟,不僅能止住遺精,還能安穩夢境;尤其妙在黃連和肉桂的搭配,使心腎交匯,自然魂魄安寧,精竅閉合。如果只注重收澀而不補五臟,精氣反而會更加旺盛,夢遺更加頻繁,久而久之,甚至會在沒有夢的情況下自行遺精。這就是這個方子奇妙而神效的原因。

就像人患了喘咳,很多人以為是肺虛導致風痰,其實不然。真正的原因是氣虛無法歸元於腎,肝木乘虛作亂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峻補腎氣,少用引火之品,這樣氣就能歸元,痰喘自然消退。因此,這個方子使用人參一兩、熟地二兩、山茱萸四錢、麥冬五錢、五味子一錢、牛膝一錢、枸杞子一錢、菟絲子一錢、茯苓三錢、白芥子一錢,用水煎服。

此方妙在多用人參於補腎之中,使其直走丹田氣海,而生元陽之神,而火自歸元,不致上沸。一連數劑,必獲奇功。倘以四磨、四七等湯,治其風痰,一線元陽,必致斷絕不救矣。以上諸治,皆偏治之最奇最效者,不可不補入也。

如人病口眼歪斜、人以為胃中之痰,不知非也,乃心中虛極,不能運於口目之間,輕則歪斜,重則不語。方用人參一錢,白朮五錢,茯苓三錢,甘草一錢,陳皮一錢,肉桂一錢,菖蒲五錢;半夏一錢,當歸五錢,白芍五錢治之。一劑少愈,二劑全愈。此方之妙,全不去祛風法邪一味補正,而歪斜自愈,此方之所以為妙也。

如人病目痛而澀,無淚紅赤,人以為熱,不知非熱也,乃腎水虧而虛火衝上耳。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柴胡一錢,白芍三錢,當歸三錢,甘菊花三錢治之。一劑輕,二劑全愈。此亦上病治下之法,可以參觀並傳之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厲害之處在於,大量使用人參補腎,讓藥力直達丹田氣海,生出元陽之氣,讓腎火歸元,不會上浮。連續服用幾劑,必定能收到奇效。如果用四磨、四七等湯劑來治療風痰,就會傷及元陽,導致病情難以挽回。以上這些治療方法都是偏方,效果奇特且有效,不可不記住。

如果有人患病出現口眼歪斜,人們以為是胃中痰濕,其實不然,這是因為心氣虛弱,無法運送到口眼,輕則歪斜,重則不語。治療方法是用人參一錢,白朮五錢,茯苓三錢,甘草一錢,陳皮一錢,肉桂一錢,菖蒲五錢,半夏一錢,當歸五錢,白芍五錢。一劑見效,兩劑痊癒。這個方子的精妙之處在於,不走祛風除邪的傳統路子,只補益正氣,就能讓歪斜自愈,這就是這個方子的妙處。

如果有人患病眼睛疼痛澀癢,沒有眼淚,眼白紅赤,人們以為是熱症,其實不是熱症,而是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所致。治療方法是用六味地黃湯加柴胡一錢,白芍三錢,當歸三錢,菊花三錢。一劑見輕,兩劑痊癒。這也是上病治下的方法,值得參考和傳承。

(始發熱,漸至壯熱。而後厥者,為熱厥:始不發熱,而厥者:為寒厥,李子永識。)

白話文:

開始出現發熱的情況,逐漸演變為高熱。如果之後出現顛倒的現象,這稱為熱厥。即原本未有發熱,但卻出現顛倒現象的,則稱為寒厥。這個知識由李子整理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