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室秘錄》~ 卷五(書集) (10)
卷五(書集) (10)
1. 十六論子嗣
雷真君曰:人生子嗣,雖曰天命,豈盡非人事哉。有男子不能生子者,有女子不能生子者。男子不能生子有六病,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。六病維何?一精寒也,一氣衰也,一痰多也,一相火盛也,一精少也。一氣鬱也。精寒者,腎中之精寒,雖射入子宮,而女子胞胎不納,不一月而即墮矣。
氣衰者,陽氣衰也,氣衰則不能久戰,以動女子之歡心,男精已泄,而女精未交,何能生物乎。精少者,雖能射,而精必衰薄,胞胎之口大張,細小之入,何能饜足,故隨入而隨出矣。痰多者,多濕也,多濕則精不純,夾雜之精。縱然生子,必然夭喪。相火盛者,過於久戰,女精已過,而男精未施,及男精既施,而女興已寢,又安能生育哉。
氣鬱者,乃肝氣抑塞,不能生心包之火,則懷抱憂愁,而陽事因之不振,或臨爐而興已闌,對壘而戈忽倒,女子之春思正濃,而男子之浩嘆頓起,則風景蕭條,房幃岑寂,柴米之心難忘,調笑之言絕少,又何能種玉於蘭田,毓麟於蘭室哉。
故精寒者溫其火,氣衰者補其氣,痰多者消其痰,火盛者補其水,精少者添其精,氣鬱者舒其氣、則男子無子者可以有子,不可徒補其相火也,十病維何?一胎胞冷也,一脾胃寒也,一帶脈急也,一肝氣鬱也,一痰氣盛也,一相火旺也,一腎水衰也。一任督病也,一膀胱氣化不行也,一氣血虛而不能攝也。
胎胞之脈,所以受物者也,暖則生物,而冷則殺物矣。縱男子精熱而射入,又安能茹之而不吐乎。脾胃虛寒,則帶脈之間必然無力,精即射入於胞胎,又安能勝任乎。帶脈宜馳不宜急,帶脈急者,由於腰臍之不利也,腰臍不利,則胞胎無力,又安能載物乎。肝氣鬱則心境不舒,何能為歡於床第。
痰氣盛者,必肥婦也,毋論身肥則下體過胖,子宮縮入,難以受精,即或男子甚健,鼓勇而戰,射精直入,而濕由膀胱,必有氾濫之虞。相火旺者,則過於焚燒,焦乾之地,又苦草木之難生。腎水衰者,則子宮燥涸,禾苗無雨露之潤,亦成萎黃,必有墮胎之嘆。任督之間,倘有疝瘕之症,則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。
膀胱與胞胎相近;倘氣化不行,則水濕之氣必且滲入於胎胞,而不能受妊矣。女子懷胎,必氣血足而後能養。倘氣虛則陽衰,血虛則陰衰,氣血雙虛,則胞胎下墜而不能升舉,小產之不能免也。
故胎胞冷者溫之,脾胃寒者暖之;帶脈急者緩之;肝氣鬱者開之,痰氣盛者消之;相火旺者平之,腎水衰者補之;任督病者除之;膀胱氣化不行者,助其腎氣;氣血不能攝胎者,益其氣血也。則女子無子者,亦可以有子,不可徒治其胞胎也。種子方,莫妙用岐天師之方,故不再定。
張真君曰:男女之病,各各不同,得其病之因,用其方之當,何患無子哉。以男子六病,女子十病,問人之有無,即可知用藥之宜也。
白話文:
雷真君說:一個人是否能擁有子孫,雖然我們常說是天命註定,但這其中豈非也與人的身體狀況息息相關呢?有些男性無法生育,有些女性同樣面臨此問題。男性無法生育的原因有六種,而女性則有十種。那六種原因分別是:精子寒涼、元氣衰弱、痰液過多、相火旺盛、精子數量不足以及氣鬱不暢。精子寒涼指的是腎臟中精子的溫度過低,即便進入女性的子宮,胚胎也不會被接受,一個月內就會自然流產。
元氣衰弱指的是陽氣不足,氣力衰弱就無法持久,以激起女性的情慾,男性在還沒等到女性達到高潮就已射精,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孕育生命?精子數量不足,雖然能射精,但精子的質量和數量都太差,子宮的入口大開,這樣的精子進入,怎麼可能滿足子宮的需求,往往是一進去就隨即排出。痰液過多,表示濕氣太重,精子純度不高,即使能成功受孕,胎兒也很容易夭折。相火旺盛,指的是性愛時間過長,女性已經高潮,但男性還未射精,或是男性射精後,女性的興致已經消退,這樣又怎能生育?
氣鬱不暢,指的是肝氣阻塞,無法產生心包之火,導致心情憂鬱,性功能因此受到影響,可能在臨近高潮時興致全無,或是面對佳人卻突然失去了慾望,女性情慾正濃時,男性卻突然陷入深深的感嘆,房間裡充滿了寂寥,生活瑣事的煩惱無法忘懷,調情的語言少之又少,在這種情況下,又怎能讓女性懷孕?
對於這些問題,精子寒涼的要溫補,元氣衰弱的要補氣,痰液過多的要化痰,相火旺盛的要滋陰,精子數量不足的要增加精子,氣鬱不暢的要疏肝解鬱,這樣男性無法生育的問題就能解決,但不能單純地補充相火。那十種女性無法生育的原因分別是:子宮寒冷、脾胃虛寒、帶脈緊繃、肝氣鬱結、痰氣過盛、相火旺盛、腎水衰竭、任督二脈疾病、膀胱氣化失調以及氣血兩虛。
子宮的脈絡是受孕的地方,溫暖的環境才能孕育生命,而寒冷的環境則會扼殺生命。就算男性精子溫暖且進入子宮,子宮又怎能接受並留住它呢?脾胃虛寒,則帶脈的力量必然不足,即便精子進入子宮,子宮又怎能承受得住呢?帶脈應該寬鬆而不是緊繃,帶脈緊繃通常是因為腰部和肚臍部位的血液循環不良,這會導致子宮力量不足,又怎能承載胚胎呢?
肝氣鬱結則心情不好,又怎能享受性愛的樂趣?痰氣過盛的通常是肥胖的女性,不僅身體過胖使得子宮收縮,難以受精,即便男性精力旺盛,勇猛地進行性行為,精子直達子宮,但由於膀胱濕氣過重,仍有可能導致子宮炎癥。相火旺盛,過度的高溫會使子宮乾燥,就像乾旱的土地上很難生長草木。腎水衰竭,子宮會變得乾燥,就像禾苗缺乏雨水的滋潤,最終會枯萎,很可能導致流產。如果任督二脈有疾病,則精子的運行受到阻礙,無法正常施放。
膀胱和子宮位置相近,如果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,那麼濕氣可能會滲入子宮,從而影響受孕。女性懷孕,必須有充足的氣血才能孕育胎兒。如果氣血雙虛,子宮的力量就會下降,胎兒可能會下墜,導致小產。
對於這些問題,子宮寒冷的要溫暖,脾胃虛寒的要保暖,帶脈緊繃的要放鬆,肝氣鬱結的要開導,痰氣過盛的要消除,相火旺盛的要平息,腎水衰竭的要補充,任督二脈疾病的要治療,膀胱氣化失調的要補腎,氣血雙虛的要補充氣血,這樣女性無法生育的問題就能解決,但不能單純地治療子宮。
張真君說:男性和女性的疾病各有不同,找出病因,使用適當的治療方法,何愁沒有子孫呢?以男性六種疾病,女性十種疾病來詢問他人是否有這些症狀,就可以知道應使用的藥物了。
2. 十七論瘟疫
雷真君曰:古人云疫來無方,非言治疫之無方,乃言致疫之無方也。然亦未嘗無方。疫來既有方,而謂治之無方可乎。大約瘟疫之來,多因人事之相召,而天時之氣運,適相感也。故氣機相侵,而地氣又復相應,合天地之毒氣,而瘟疫成焉。侵於一鄉,則一鄉之人病;釀於一城,則一城之人病;流於千里,則千里之人病。
甚且死亡相繼,闔門闔境,無不皆然,深可痛也。此等病必須符水救之,然而符水終不浪傳於世,今別定一法,用管仲一枚,浸於水缸之內,加入白礬少許,人逐日飲之,則瘟疫之病不生矣。真至神之法也。
張真人曰:妙方。此先制瘟疫之法也。
白話文:
雷真君說:古人常說瘟疫的來臨無法預測方向,這並不是說治療瘟疫沒有方法,而是指導致瘟疫的原因千變萬化,難以捉摸。但事實上,還是有方法可以應對。既然瘟疫的來臨都有其原因,我們怎能說治療它沒有方法呢?大體來說,瘟疫的出現,多是因為人類行為引發,同時受到天時氣候影響,兩者相互作用所造成的。因此,當這種不正常的氣候影響到一個地方,該地的人就會生病;如果這種情況擴散到一座城市,那麼全城的人都會受影響;如果更進一步擴散,整個區域的人們都會被感染。
更嚴重的情況下,死亡接踵而至,無論是家家戶戶,還是整個地區,無一倖免,這是極為悲慘的事。這種疾病必須要用符咒和水來救治,但是,這種方法並不會隨便傳播在世上。現在我另外提供一個方法,那就是在水缸裡放入一根竹管,再加入少量的白礬,人們每天飲用這樣的水,就能防止瘟疫的發生。這是一個非常神奇且有效的方法。
張真人說:真是個絕妙的方法。這就是提前防範瘟疫的策略。
3. 岐天師兒科治法
天師曰:兒科得其要,無難治人。今傳一法門,使萬世小兒盡登仁壽。法在先看氣色,後看脈。小兒有疾,某顏色必鮮豔,以鼻之上眼之中間,中正精明穴上辨之。色紅者,心熱也,紅筋橫直現於山根,皆心熱也。色紫者,心熱之甚,而肺亦熱也。色青者,肝有風也;青筋直現者,乃肝熱也;青筋橫現者,亦肝熱也;直者風上行,橫者風下行也。色黑者,風甚而腎中有寒。
色白者,肺中有痰。色黃者,脾胃虛而作瀉,黃筋現於山根,不論橫直,總皆脾胃之症。止有此數色,無他顏色,故一覽而知小兒之病矣。大人看脈於寸關尺,小兒何獨不然,但小兒不必看至數,止看其數與不數耳。數甚則熱,不數則寒也。數之中,浮者風也,沉者寒也,緩者濕也,澀者邪也,滑者痰也,如此而已。
七表八里,俱不必去看。自知吾訣,則《脈訣》亦不必讀也。有止歇者,乃痛也,余亦不必再談。小兒症,大約吐瀉厥逆、風寒暑熱而已,其餘痘疹喑,余無他病。或心疼腹痛,或有痞塊,或有瘡疔,可一覽而知也。然而,小兒之病,虛者十之九,實者十之一,故藥宜補為先。
今立三方,通治小兒諸症。第一方:人參三分,白朮五分,茯苓一錢,甘草一分,陳皮二分,神麯三分,半夏一分,此六君子加減也,通治小兒脾胃弱病,神效。如傷肉食者,加山楂五粒;傷米食者,加麥芽五分;傷麵食,加蘿蔔子三分;吐者,加白豆蔻一粒,去甘草,加生薑三片;瀉者,加乾薑三分,豬苓五分。第二方治外感也。
或傷風傷寒,或咳嗽,或發熱,或不發熱,或頭痛,或鼻塞,或痰多,或驚悸,或角弓反張,皆以此方通治之,無不神效。方用柴胡七分,甘草三分,桔梗五分,半夏三分,黃芩三分,白芍二錢,白朮二錢,當歸五分,陳皮二分,茯苓五分,水煎服。
頭痛,加蔓荊子三分;心痛手不可按者,乃實火也,加梔子一錢,按之不痛者,乃虛火也,加甘草八分,貫仲五分,廣木香三分,乳香一分;脅痛者,加芍藥三錢;腹痛者,以手按之,手按而疼甚者,乃食也,加大黃一錢;按之而不痛者,乃寒也,非食也,加肉桂三分,乾薑三分;有汗出不止者,加桑葉一片;眼痛而紅腫者,乃火也,加黃連三分,白蒺藜一分;喉痛者,加山豆根三分。
第三方:治虛寒之症,夜熱出汗、夜啼不寐、怔忡、久嗽不已、行遲語遲、龜背狗肚、將成癆瘵等症,方用熟地三錢,山茱萸二錢,麥冬二錢,北五味五分,元參二錢,白朮二錢,茯苓一錢,薏仁三錢,丹皮一錢,沙參二錢,地骨皮二錢,水煎服。倘兼有外感,少加柴胡五分,白芍三錢,白芥子一錢。
余無可加減矣。
白話文:
天師說:「掌握了兒科的精髓,治療就沒有困難。現在傳授一個方法,讓萬代的孩子們都能享有長壽。關鍵是先觀察面色,然後看脈象。孩子生病時,某種顏色會顯得特別鮮艷,我們可以從鼻子上方,兩眼之間的中正精明穴位來辨識。面色紅潤,代表心臟過熱;如果紅色的血管在鼻樑上橫向或垂直出現,也是心臟過熱的徵兆。面色呈紫色,表示心臟極度過熱,同時肺部也可能過熱。面色青綠,可能是肝臟有風熱;青色的血管直線呈現,代表肝臟過熱;青色血管橫向呈現,同樣表示肝臟過熱;直線顯示風向上行,橫線則顯示風向下移。面色烏黑,表示風邪嚴重,且腎臟可能有寒氣。
面色蒼白,肺部可能有痰。面色黃,可能是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,黃色的紋路在鼻樑上無論橫直,都是脾胃疾病的表現。只有這些顏色,不會有其他顏色,所以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病情。成人診斷脈搏通常看寸關尺,孩子也不例外,只是孩子不需要看整個脈搏,只看其快慢即可。脈搏非常快,說明體內有熱;脈搏慢,則表示有寒氣。在快的脈搏中,浮動的是風邪,沉下去的是寒氣,緩慢的是濕氣,滯澀的是邪氣,滑順的是痰。就這樣。
七表八里的脈象,都不需要看。只要理解我的訣竅,《脈訣》也不必讀。如果脈搏有停頓,那可能是疼痛。其他就不用再談。兒童疾病,大概就是嘔吐、腹瀉、厥逆、風寒、暑熱等,其他的如痘疹、啞病,基本沒有其他疾病。或是心痛腹痛,或是有硬塊,或是有膿瘡,都可以一眼看出。然而,兒童的病,十分之九是虛弱,十分之一是實證,因此治療應以補充為主。
現提供三個配方,統治兒童各種病症。第一個配方:人參3分,白朮5分,茯苓1錢,甘草1分,陳皮2分,神麯3分,半夏1分,這是六君子湯的變體,通治兒童脾胃虛弱的疾病,效果神奇。如果因為肉食過量,可加入5粒山楂;因米食過量,可加入5分麥芽;因麵食過量,可加入3分蘿蔔籽;嘔吐,可加入1粒白豆蔻,去掉甘草,加入3片生薑;腹瀉,可加入3分乾薑,5分豬苓。第二個配方用於外感病。
不管是風邪、寒邪,或是咳嗽、發燒、頭痛、鼻塞、多痰、驚悸、角弓反張,都可用這個配方統治,效果神奇。配方包括:柴胡7分,甘草3分,桔梗5分,半夏3分,黃芩3分,白芍2錢,白朮2錢,當歸5分,陳皮2分,茯苓5分,用水煎服。
頭痛,可加入蔓荊子3分;心痛不能按壓,是實火,可加入梔子1錢;按壓不痛,是虛火,可加入8分甘草,5分貫眾,3分廣木香,1分乳香;脅痛,可加入3錢芍藥;腹痛,用手按壓,按壓疼痛加重,是食物積累,可加入1錢大黃;按壓不痛,是寒氣,不是食物積累,可加入3分肉桂,3分乾薑;出汗不止,可加入一片桑葉;眼睛紅腫,是火氣,可加入3分黃連,1分白蒺藜;喉嚨痛,可加入3分山豆根。
第三個配方:用於虛寒症狀,如夜間發熱出汗、夜哭失眠、怔忡、長期咳嗽、行走和說話遲緩、龜背狗肚、即將成為消耗性疾病等,配方如下:熟地3錢,山茱萸2錢,麥冬2錢,北五味5分,元參2錢,白朮2錢,茯苓1錢,薏仁3錢,丹皮1錢,沙參2錢,地骨皮2錢,用水煎服。如果同時有外感,可少量加入柴胡5分,白芍3錢,白芥子1錢。 其餘無需增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