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室秘錄》~ 卷五(書集) (4)
卷五(書集) (4)
1. 瘴癘治法
天師曰:瘴癘者,乃兩粵之氣鬱蒸而變之者也。其氣皆熱而非寒,其症皆頭痛而腹滿,土人服檳榔無礙者,辛以散之也。蓋火氣得寒,反抑鬱而不伸,檳榔氣辛。同氣易入,其味卻散,故適與病相宜。然止可救一時之急,終不可恃之為長城也。今立一方,可長治瘴癘之侵。
人參一錢,白朮五錢,茯苓三錢,陳皮五分,甘草五分,半夏一錢,檳榔一錢,枳殼五分,柴胡五分,五味子五粒,麥冬三錢,水煎服。此方之妙,全非治瘴癘之品,而服之自消。蓋健脾則氣旺,氣旺則瘴癘不能相侵,即既感者,方中已有去瘴癘之藥,豈有不奏功立應者乎。此瘴癘治法,又宜知之也。
或人有感癘而成大麻風者,又不可如是治法。蓋大麻風純是熱毒之氣,裹於皮膚之間,濕氣又藏遏於肌骨之內,所以外症皮紅生點,鬚眉盡落,遍體腐爛,臭氣既不可聞,人又安肯近而與治。予心痛之,乃立一奇方。用元參四兩,蒼朮四兩,熟地四兩。蒼耳子四兩,薏仁四兩,茯苓四兩,名為四六湯。
各為末,蜜為丸。每日吞用一兩,二料必然全愈。蓋此方之妙,能補腎健脾、而加入散風去濕,正補則邪自退,不必治大風,而大風自治矣。急宜先刻一張,廣行施捨,功德又何可量哉。止忌房事而已。
華君曰:傳予方不同。用檳榔一錢,白芍三錢,柴胡八分,白朮三錢,茯苓三錢,車前子二錢,枳殼五分,白芥子三錢,水煎服。有火,加黃連五分,水煎服。二劑即瘴消,亦妙方也。
大麻風,予有奇方。用蒼朮二兩,熟地二兩,元參二兩,蒼耳子二兩,車前子二兩,生甘草二兩,金銀花十兩,蒲公英四兩,白芥子二兩,各為末、蜜為丸,料全愈。此方中和之中有妙理,似勝天師傳方也。尚有論二篇,並傳之。
一論真假。病有真假,則藥豈可無真偽。蓋假對假,而真乃現。苟必真以治假,則假症反現真病以惑人。故必用假藥以治假症也。如上焦極熱,而雙足冰涼,此下寒乃真寒而上熱乃假熱也。設我以涼藥投之,下喉自快,及至中焦,已非其所喜。必且反上而不納。況藥又不肯久居於中焦,勢必行至下焦而後已。
乃下焦冰涼世界,以寒入寒,雖同氣相通、似乎可藏,殊不知陰寒之地、又加冰雪,必然積而不流,成冰結凍,何有已時,必得大地春回,陽和有氣而後化。人身假熱之症。亦正相同,倘以寒藥投之,自然違背,先以熱藥投之,亦未必遂順其性。法當用四逆湯,加人尿、膽汁,調涼與服。
則下喉之時,自覺寬快,不致相逆其拂抑之氣。及至中焦,味已變溫,性情四合。引入下焦,則熱性大作,不啻如貧子得衣、乞兒逢食。下既熱矣,則龍雷之火有可歸之宅,自然如蜃之逢水,龍之得珠,潛返於淵,不知不覺,火消烏有矣。四逆湯,熱藥也。亂之以人尿、膽汁,則熱假為寒,以騙症之假寒作熱,實有妙用。
倘執定以熱攻寒之說,而不知以假紿熱之方,則腎且坐困。盡以真熱之藥,遽治假熱之病,必至扞格而不入。此真假之宜知,予所以特為作論。此一端之法,可通之以治假寒之症矣。
二論內外治法。內病治內,外病治外,人皆知之矣。不知內病可以外治,而外病可以內攻也。夫外病徒於外治之,必致日久而難效,必須內治之,可旦夕奏功也。如癰疽結毒之類是也。人見癰疽等症之發於外,以鐵箍散圍之,以刀圭刺之,以膏藥貼之,以末藥敷之,縱然藥神,亦不能速效必用內藥內散,不過一二日之間,便為分消烏有,然則何可徒治其外哉。至於內病以藥內散,實多奇功,不比外症之難愈。
然而內外兩施,表裡兼治,其功更捷。如引導之奇,按摩之異,又不可不急講也。
天師曰:二論俱欠明快警切,似不必傳。
白話文:
[瘴癘治療方法]
天師說:瘴癘這種疾病,是由兩廣地區的悶熱氣候所引起。其氣候特徵是炎熱而非寒冷,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痛和腹部脹滿的症狀。當地人服用檳榔沒有問題,因為檳榔的辛辣可以散熱。如果火氣遇到寒涼反而會被抑制,無法得到舒緩,而檳榔的辛辣性質使其容易進入人體,並且有助於散熱,因此特別適合用來治療這種病症。然而,這只能解決短暫的危急情況,長期依賴檳榔並不是明智之舉。
現在提供一個治療方案,可以長期防治瘴癘的侵害:
人參3克,白朮15克,茯苓9克,陳皮2.5克,甘草2.5克,半夏3克,檳榔3克,枳殼2.5克,柴胡2.5克,五味子5粒,麥冬9克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這個處方的妙處不在於針對瘴癘的特定成分,但服用後瘴癘自然消失。強壯脾胃可以使氣血旺盛,氣血旺盛則瘴癘無法入侵,即使已經感染,處方中已包含去除瘴癘的藥物,必定能迅速見效。這是瘴癘的治療方法,值得了解。
有人因感染瘴癘而發展成嚴重的麻風病,這種情況不能採用前述的治療方式。因為嚴重的麻風病完全是熱毒所致,聚集在皮膚之下,同時濕氣滲透到肌肉和骨骼中,導致皮膚紅斑、眉毛脫落、全身腐爛,散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惡臭,人們往往不敢接近並治療。我深感悲痛,因此創立了一個奇效處方。使用玄參、蒼朮、熟地、蒼耳子、薏仁和茯苓各120克,稱為「四六湯」。
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再以蜂蜜製成丸狀。每天服用60克,兩次療程必然痊癒。這個處方的妙處在於補腎健脾,並加入祛風除濕的成分,正氣強盛則邪氣自然退散,無需專門治療麻風病,麻風病便自行康復。應立即刻印此處方,廣泛分發,功德無量。唯一的禁忌是避免性行為。
華君表示:我傳授的處方有所不同。使用檳榔3克,白芍9克,柴胡6克,白朮9克,茯苓9克,車前子6克,枳殼2.5克,白芥子9克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若有火氣,可加入黃連2.5克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服用兩劑後瘴癘即可消除,這也是一個奇效的處方。
對於嚴重的麻風病,我有一個奇效的處方。使用蒼朮、熟地、玄參、蒼耳子、車前子、生甘草、金銀花、蒲公英、白芥子各60克。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再以蜂蜜製成丸狀。服用後必定痊癒。這個處方在中和之中蘊含奧祕,可能比天師傳授的處方更勝一籌。還有兩篇論述,一同傳授。
第一篇論述真假病症。疾病有真假之分,那麼藥物豈能沒有真偽?假病症對應假藥物,真實病症才會顯現。若用真實藥物治療假病症,假病症反而會呈現真實疾病的症狀,使人迷惑。因此,必須使用假藥物來治療假病症。例如,上半身極度燥熱,但雙腳卻冰冷,這表示下半身真正寒冷,而上半身的燥熱是假象。如果使用清涼藥物治療,雖然吞下後感覺舒爽,但到了胃部就不會受到歡迎。藥物可能會反覆上下,無法被吸收。況且,藥物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胃部,勢必向下移動至下腹部。然而,下腹部是冰冷的世界,將寒涼藥物送入寒冷環境,雖然看似可以藏匿,實際上卻會導致藥物積聚不散,形成冰凍,無法溶解,直到春天回暖,陽氣充足才能化解。人體的假熱病症也是同樣道理,若使用寒涼藥物治療,身體自然會抗拒。先使用溫熱藥物治療,也不一定能夠順應其性質。應該使用四逆湯,加上人尿和膽汁,調和後服用。
吞下時會感到舒適,不會逆反或抑制藥效。當藥物到達胃部,味道已變得溫和,性質四合,引導至下腹部,熱性開始發作,就像窮人獲得衣物、乞丐找到食物一樣。下半身既然已經暖和,龍雷之火就有歸宿之所,自然像蜃看到水、龍得到珍珠一樣,潛回深處,不知不覺中,火氣就會消失無蹤。四逆湯是溫熱藥物,加入人尿和膽汁後,溫熱藥物偽裝成寒涼,以此騙取假寒病症,使其認為是溫熱,實際上具有妙用。
如果堅持用熱藥物攻擊寒症的說法,卻不瞭解使用偽裝熱藥物的方法,腎臟就會陷入困境。使用真正熱性的藥物,突然治療假熱病症,必定會遭到排斥,無法發揮效果。真假病症的區別應加以瞭解,因此我特別撰寫這篇論述。這種方法可用於治療假寒病症。
第二篇論述內外治療法。內科疾病應從內部治療,外科疾病應從外部治療,這一點眾所周知。然而,不知道內科疾病也可以通過外部治療,外科疾病也可以通過內部治療。單純從外部治療外科疾病,必定會導致病情延誤,難以見效,必須結合內部治療,才能在短期內見效。例如,瘡瘍結毒之類的疾病。當看到瘡瘍等症狀出現在外部,使用鐵箍散包紮,用刀圭刺破,用膏藥貼敷,用藥粉塗抹,即使藥物效果神奇,也無法迅速見效。必須使用內部藥物,通常在一二日內,病情就會大幅改善,那麼何必只從外部治療呢?至於內科疾病使用內部藥物治療,確實能取得驚人的效果,不像外科疾病那樣難以痊癒。
然而,內外雙管齊下,表裡兼治,效果更加迅速。例如,引導氣血運行的技巧,按摩的特殊效果,都值得我們積極研究。
天師表示:這兩篇論述缺乏明確、有力的警示,似乎不必傳授。
2. 得治法
天師曰:得治者,言治之得法也。如傷寒而得傳經、直中之宜,傷暑而得中暑、中暍之宜,中風而得中氣、中火、中痰之宜;中濕而得中水、中氣、中食、中蟲之宜,中燥而得中涼、中熱之宜:中寒而得中肝、中腎、中心、中脾、中臟、中腑之宜。因病下藥,又何至殺人頃刻哉。
雖得之治,無方之可言,而得之鑑,實為人之幸也。吾存得之一門者,欲人知得則有功,不得則有過也。
得治之法,看病人色澤之真偽,看病人脈息之實虛,有神無神,問病人之喜好若何,飲食若何,有痰無痰若何,痰之色若何,再察病人舌之顏色若何,滑與不滑若何,能食不能食,心腹之間痛不痛。觀其情意,詳審其從違,徐聽其聲音,再聞其氣息,病之症瞭然於心中,又何患不得哉。
白話文:
天師說:所謂得到適當的治療,就是指治療方法正確。比如得了風寒病,知道該如何根據傳經或是直中的情況來適切治療;得了暑病,知道該如何區分是中暑還是中暍;中風病,知道該如何判斷是中氣、中火或中痰;中濕病,知道該如何判斷是中水、中氣、中食或中蟲;中燥病,知道該如何判斷是中涼或中熱;中寒病,知道該如何判斷是中肝、中腎、中心、中脾、中臟或中腑。根據病情開藥,又怎麼會瞬間就害人性命呢?
即使治療方法正確,但若無適當的藥方,那也是枉然,但能得到正確的診斷,確實是病人的幸運。我在此列舉出「得治」這一項,就是希望人們瞭解,治療得當就會有效果,若治療不得法就會有過失。
得到適當治療的方法,首先要觀察病人的面色是否真實反映病情,判斷病人的脈象是實是虛,看病人是否有精神,詢問病人有何偏好,飲食狀況如何,是否有痰,痰的顏色是什麼,進一步檢查病人的舌頭顏色,舌苔是否光滑,病人能否進食,心腹部位有無疼痛。觀察病人的神情,詳細判斷他們的順從或反抗,細心聆聽他們的聲音,再次嗅聞他們的氣息,這樣一來,病人的病情在心裡就會一目瞭然,又何必擔心找不到適當的治療方法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