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室秘錄》~ 卷五(書集) (5)
卷五(書集) (5)
1. 失治法
天師曰:失治者,不能知病之真假,症之虛實與陰陽寒熱,而妄治之也。信口雌黃,全無見識。喜攻人之短,炫自己之長。不識藥味之溫和,動言可用;何知方法之大小,輒曰難投。視熟地。人參為冤家仇敵;珍黃柏、知母為親子嬌兒。用寒涼之品,全無畏忌之心;見平補之施,頓作驚疑之色。
喜攻喜散,矜消導為神奇;怒抑怒揚,薄通塞為怪涎。但明瀉火,而不悟從治之妙,鄙茱萸為無用之材;僅曉益水,而不曉變症之方,笑甘遂為可棄之物。消痰而不消痰之本,詫病難攻;瀉火而不瀉火之原,嘆方可廢。奇平之法,原未曾熟究於胸中;正變之機,安能即悟於指下。
白話文:
天師說:「醫術不精者,無法辨別病症的真假,症狀的虛實和陰陽寒熱,便胡亂治療。他們信口開藥,毫無見識,喜歡貶低別人的短處,誇耀自己的長處。不懂藥性溫和與否,就隨便說可以用;也不知治療方法的輕重緩急,就隨口說難治。他們把熟地和人參視為仇敵,卻把黃柏、知母當作親密無間的伙伴。使用寒涼藥物毫不忌諱,見到平補的藥方就驚疑不定。
他們喜歡攻伐,喜歡散瘀,自誇消導之術神奇;又喜歡抑制,喜歡揚散,輕視通塞之法,認為是怪異的偏方。只懂得瀉火,卻不懂得從根本治療的妙法,輕視茱萸認為它沒有用處;只懂得益水,卻不懂得應對病症的變化,嘲笑甘遂是可棄之物。消痰卻不消痰之本,便驚嘆病症難治;瀉火卻不瀉火之根源,便感慨藥方無用。奇平之法,他們根本沒有用心學習;正變之機,又怎能瞬間悟透呢?」
無怪動手即錯,背謬殊多,舉意全非,失亂不少。以致冤鬼夜號,藥櫃中無非黑氣,陰魂慘結,家堂上盡是啼聲。願學醫者,見失以求得,庶可改過以延祥。然則求得延祥之法奈何?見寒藥投之而拒格,即當改用大熱之方;見熱藥投之而燥煩,即當改用清涼之劑:見消導之而轉甚者,宜改溫補;見祛邪之則更加者,宜用平調;見利水而水益多者,補腎為先;見散邪而邪益盛者,助正為急。此皆補過之文,抑亦立功之術,臨症切須詳審,慎弗忽略。
白話文:
難怪一出手就錯,錯誤百出,想法完全錯誤,亂七八糟的事情不少。結果導致冤魂在夜晚哀嚎,藥櫃裡充滿了黑氣,陰魂纏繞,家裡到處都是哭聲。希望學習醫術的人,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,或許就能改正錯誤,延續福祥。那麼如何才能找到延續福祥的方法呢?看到病人服用寒涼藥物卻出現抵抗,就應該改用溫熱的方子;看到病人服用溫熱藥物卻感到燥熱煩躁,就應該改用清涼的藥物;看到病人服用消導藥物反而病情加重,就應該改用溫補藥物;看到病人服用祛邪藥物反而邪氣加重,就應該改用平調藥物;看到病人服用利水藥物卻水腫加劇,就應該先補腎;看到病人服用散邪藥物卻邪氣更盛,就應該急於扶正。這些都是改正錯誤的方法,也是建立功績的技巧,臨症時一定要仔細觀察,不可輕易忽略。
2. 意治法
天師曰:醫者,意也。因病人之意而用之,一法也;因病症之意而用之,又一法也;因藥味之意而用之,又一法也。因病人之意耐用之奈何?如病人喜食寒、即以寒物投之,病人喜食熱,即以熱物投之也。隨病人之性,而加以順性之方則不違而得大益。倘一違其性,未必聽信吾言,而肯服吾藥也。
所以古人有問可食蜻蜒、胡蝶否?而即對曰可食者,正順其意耳。因病症之意而用之奈何?如人見弓蛇之類於懷內,必解其疑:見鬼祟於庭邊,必破其惑是也。因時令之意而用之奈何?時當春寒而生疫病,解散為先;時當夏令而生瘟症,陰涼為急之類是也,因藥味之意而用之又奈何?或象形而相制,或同氣而相求,或相反而成功,或相畏而作使,各有妙理,豈曰輕投。此意治之入神,人當精思而制方也。
白話文:
天師曰:醫者,意也。
天師說:醫術的精髓,在於「意」。
一、因病人之意而用之:
- 了解病人的喜好,投其所好。
- 舉例:病人喜歡吃寒涼食物,就用寒涼藥物;病人喜歡吃溫熱食物,就用溫熱藥物。
- 遵循病人的本性,給予相應的藥方,才能順應自然,收到最佳療效。
- 若違反病人喜好,他們可能不信服你的醫術,也不願服用你的藥物。
二、因病症之意而用之:
- 針對病症的症狀,消除病人的疑慮。
- 舉例:病人夢到蛇,就解惑安撫;病人看見鬼魅,就破除迷信。
三、因時令之意而用之:
- 根據季節變化,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。
- 舉例:春天寒氣未退,容易生疫病,需以溫散寒邪為先;夏天炎熱,容易生瘟病,需以清熱解暑為急。
四、因藥味之意而用之:
- 藥物之間相互作用,各有妙用。
- 例如:有些藥物形態相似,可以互相制約;有些藥物氣味相同,可以相互助益;有些藥物性質相反,可以相互抵消;有些藥物互相畏懼,可以互相配合。
- 這些都是藥物運用的妙理,不能輕易地隨意使用。
總結:
- 醫術的精髓在於「意」,要用心去理解病人、病症、時令、藥物之間的關係。
- 只有用心思考、精準用藥,才能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。
3. 神治法
天師曰:神治者,通神之治,不可思議,而測度之以人謀也。或剖腹以洗腸,或破胸以洗髓,或決竇以出鳥雀,或用藥以化龜蛇,此尤不經之奇,未足以取信也。惟是尋常之中,忽然鬥異,死亡之刻,頓爾全生。藥品是人之同施,功效實世之各別。非學究天人之奧理,通鬼神之玄機,何能至此哉。
洞垣之術,飲之上池之水:刮骨之療,得之青囊之書。遠公既神授於今朝,豈難通靈於他日。願寢食於茲編,為天下萬世法。
岐天師載志於篇終,欲遠公極深而研幾之也。冬至後六日書於客邸。
白話文:
天師說:神治法,是通神之治,不可思議,卻用凡人的思維去衡量它。有些人剖腹洗腸,有些人破胸洗髓,有些人開刀取出鳥雀,有些人用藥化去龜蛇,這些都是不尋常的奇事,不足以令人信服。然而,在平凡之中,突然出現奇異之處,死亡之際,瞬間起死回生。藥品是人人皆可使用的,但功效卻因人而異。如果不了解天人奧秘,不洞悉鬼神玄機,怎麼能做到這些呢?
洞垣之術,是喝上池之水得到的;刮骨之療,是從青囊之書中學來的。遠公既然今天得到了神授,何愁他日不能通靈呢?希望後人能夠以此書為法,造福天下萬世。
岐天師將這篇文章寫在卷末,是想讓遠公能夠深入研究,精益求精。冬至後第六日,寫於客邸。
4. 傷寒相舌秘法
天師曰:我有傷寒相舌法。凡見舌系白苔者,邪火未甚也,用小柴胡湯解之。舌系黃苔者,心熱也,可用黃連、梔子以涼之。凡見黃而帶灰色者,系胃熱也,可用石膏。知母以涼之。凡見黃而帶紅者,乃小腸膀胱熱也,可用梔子以清之。見舌紅而白者,乃肺熱也,用黃連、蘇葉以解之。
見舌黑而帶紅者,乃腎虛而挾邪也,用生地,元參,又入柴胡以和解之。見舌紅而有黑星者,乃胃熱極也,用石膏以治之,元參、乾葛亦可,終不若石膏之妙。見舌紅而有白點者,乃心中有邪也,宜用柴胡、黃連以解之,心肝同治也。見舌紅。而有大紅點者,乃胃熱而帶濕也,須茵陳五苓散以利之。
白話文:
天師曰:我有傷寒相舌法。
凡見舌系白苔者,邪火未甚也,用小柴胡湯解之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上附著白色苔蘚,表示邪火還不是很嚴重,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。
舌系黃苔者,心熱也,可用黃連、梔子以涼之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上附著黃色苔蘚,表示心火旺盛,可以用黃連和梔子來降火。
凡見黃而帶灰色者,系胃熱也,可用石膏、知母以涼之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上的黃色苔蘚帶有灰色,表示胃火旺盛,可以用石膏和知母來降火。
凡見黃而帶紅者,乃小腸膀胱熱也,可用梔子以清之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上的黃色苔蘚帶有紅色,表示小腸和膀胱有熱,可以用梔子來清熱。
見舌紅而白者,乃肺熱也,用黃連、蘇葉以解之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呈現紅色,但帶有白色,表示肺部有熱,可以用黃連和蘇葉來治療。
見舌黑而帶紅者,乃腎虛而挾邪也,用生地,元參,又入柴胡以和解之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呈現黑色,但帶有紅色,表示腎虛,同時夾雜著外邪,可以用生地、元參和柴胡來治療。
見舌紅而有黑星者,乃胃熱極也,用石膏以治之,元參、乾葛亦可,終不若石膏之妙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呈現紅色,但出現黑色斑點,表示胃火非常旺盛,可以用石膏來治療,元參和乾葛也可以,但石膏的效果更好。
見舌紅而有白點者,乃心中有邪也,宜用柴胡、黃連以解之,心肝同治也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呈現紅色,但出現白色斑點,表示心火旺盛,並且夾雜著外邪,可以用柴胡和黃連來治療,同時也要調理心肝。
見舌紅。而有大紅點者,乃胃熱而帶濕也,須茵陳五苓散以利之。
意思是說,如果舌頭呈現紅色,並且出現大紅點,表示胃火旺盛,並且帶有濕氣,可以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。
蓋水濕必歸膀胱以散邪,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,但止可用一二分,不可多入。見舌白苔而帶黑點,亦胃熱也,宜用石膏以涼之。見舌黃而有黑者,乃肝經實熱也,用柴胡、梔子以解之。見舌白而黃者,邪將入里也,急用柴胡、梔子以解之,不使入里;柴胡乃半表半裡,不可不用之也。見舌中白而外黃者,乃邪入大腸也,必須五苓散以分水,水分則泄止矣。
見舌中黃而外白者,乃邪在內而非外,邪在上而非下,止可加柴胡、枳殼以和解,不可驟用大黃以輕下也:天水加五苓亦可,終不若柴胡、枳殼直中病原,少加天水則更妥,或不加,用天水加五苓散亦可也。見根黃而光白者,亦胃熱而帶濕也,亦須用石膏為君,而少加去水之品,如豬苓、澤瀉之味也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水濕之氣最終會積聚在膀胱,需要借助肉桂來引導它排出體外。但肉桂用量不可過多,一兩分即可,過量反而有害。
當舌苔呈現白色,並帶有黑色斑點時,這表示胃熱,需要用石膏來清熱降火。如果舌苔呈現黃色,並伴隨黑色斑點,則表示肝經有實熱,需要用柴胡、梔子來解熱。如果舌苔呈現白色,但舌尖發黃,則表示邪氣要往內入侵,需要緊急用柴胡、梔子來解毒,防止邪氣深入內臟。柴胡具有半表半裡的功效,不可缺少。
當舌頭中間是白色,外圍是黃色時,表示邪氣已入侵大腸,必須使用五苓散來利水消腫,將水分排出,才能停止泄瀉。
如果舌頭中間是黃色,外圍是白色,表示邪氣在內不在外,在上不在下,此時只能用柴胡、枳殼來調和解毒,不能急著使用大黃瀉下。當然,也可以用天水加五苓散,但效果不及柴胡、枳殼直接針對病因。少量加入天水更妥,也可以不加。如果舌根部是黃色,而舌頭表面是白色,表示胃熱並伴隨水濕,需要用石膏為主藥,並加入一些利水滲濕的藥材,比如豬苓、澤瀉等。
見舌黃而隔一瓣一瓣者,乃邪濕已入大腸,急用大黃、茵陳下之,不必用抵當、十棗湯也,若下之遲,則不得不用之。然須辨水與血之分,下水用十棗,下血用抵當也。見舌有紅中如蟲蝕者,乃水未升而火來乘也,亦須用黃連、柴胡以和解之。見舌紅而開裂如人字者,乃邪初入心,宜用石膏、黃連以解之。
見舌有根黑而尖帶紅者,乃腎中有邪未散,宜用柴胡、梔子以解之。見舌根黑而舌尖白者,乃胃火乘腎,宜用石膏、知母、元參以解之,不必論其渴與不渴不必問其下利也。舌根黑而舌尖黃者,亦邪將入腎,須急用大黃下之。然須辨其腹痛與不痛,按之腹痛而手不能近者,急下之,否則,只用柴胡,梔子以和解之。
白話文:
如果看到舌頭發黃,而且表面有明顯的裂痕,就表示邪氣濕氣已經侵入大腸,要趕緊用大黃、茵陳來瀉下,不需要使用抵當湯或十棗湯。如果遲遲不瀉下,就不得不用這兩種藥方了。但是要分清楚是水濕還是血瘀,瀉水用十棗湯,瀉血用抵當湯。
如果看到舌頭上有紅色區域,像是被蟲子咬過一樣,就表示水氣沒有上升,火氣卻趁虛而入,需要用黃連、柴胡來調和解毒。如果看到舌頭通紅,並且有裂紋像是人字形,就表示邪氣剛侵入心臟,應該使用石膏、黃連來解毒。
如果看到舌頭根部發黑,而舌尖帶紅色,就表示腎臟裡有邪氣尚未散去,應該用柴胡、梔子來解毒。如果看到舌根發黑,而舌尖發白,就表示胃火上炎,侵犯了腎臟,應該使用石膏、知母、元參來解毒,不必考慮病人是否口渴,也不必詢問是否腹瀉。如果看到舌根發黑,而舌尖發黃,就表示邪氣將要侵入腎臟,必須趕緊用大黃來瀉下。但是要判斷病人腹痛與否,如果按壓腹部疼痛,而且手不能靠近,就趕緊瀉下,否則只用柴胡、梔子來調和解毒就可以了。
見舌純紅而獨尖黑者,乃腎虛而邪火來乘也,不可用石膏湯,腎既虛而又用石膏,是速之死也,當用元參一兩或二兩以救之,多有能生者。見舌有中心紅暈,而四圍邊防純黑者,乃君相之火炎騰,急用大黃加生地兩許,下而救之,十人中亦可救五六人。
見舌有中央灰黑,而四邊微紅者,乃邪結於大腸也,下之則愈,不應則死;以腎水枯槁,不能潤之推送,此時又不可竟用熟地補腎之藥;蓋邪未散不可補,補則愈加脹急,適所以害之也;必邪下而後以生地滋之則可,然亦不可多用也。見舌有純灰色,中間獨兩暈黑者,亦邪將入腎也,急用元參兩許,少加柴胡治之。
白話文:
如果看到舌頭通紅但只有舌尖發黑,這是腎虛導致邪火入侵的表現。不能用石膏湯,因為腎虛再用石膏,等於加速死亡。應該用元參一兩或二兩來救治,很多患者因此得以活命。
如果看到舌頭中心有一圈紅色,周圍邊緣全黑,這是君相之火熾盛的徵兆。要趕緊用大黃加生地兩味藥來瀉火救治,十個人中可以救活五到六個。
如果看到舌頭中央灰黑,周圍邊緣微紅,這是邪氣積聚在大腸的表現,應該用瀉藥治療,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死亡。由於腎水枯竭,無法潤澤推動邪氣,此時不能用熟地補腎。因為邪氣未散不能補,補反而會加重脹滿,反而有害。必須先把邪氣瀉掉,再用生地滋潤,但也不可過量。
如果看到舌頭呈現灰白色,中間有兩處黑色斑點,這是邪氣將要侵入腎臟的徵兆,要趕緊用元參兩味藥,再加上少許柴胡來治療。
見舌有外紅而內黑者,此火極似水也,急用柴胡、梔子、大黃、枳實以和利之;若舌又見刺,則火亢熱之極矣,尤須多加前藥。總之,內黑而外白,內黑而外黃,皆前症也,與上同治,十中亦可得半生也。惟舌中淡黑,而外或淡紅,外或淡白,內或淡黃者,較前少輕,俱可以前法治之,十人中可得八人生也。
見舌有純紅而露黑紋數條者,此水來乘火,乃陰症也,其舌苔必滑,必惡寒惡水,下喉必吐。倘現純黑之舌,乃死症也,不須治之。水極似火,火極似水,一帶純黑,俱不可治。傷寒知舌之驗法,便有把握,庶不至臨症差誤耳。
白話文:
如果看到舌頭外邊是紅色,裡面卻是黑色,這表示火氣很旺盛,已經接近水火相濟的狀態,需要趕緊用柴胡、梔子、大黃、枳實來調和緩解。如果舌頭上還出現刺狀物,代表火氣已經達到極度亢熱,就更需要加重前述藥物的使用。總之,舌頭內黑外白、內黑外黃,都屬於上述症狀,可以用相同的藥物治療,十個人中可以救活一半。
但如果舌頭顏色是淡黑色,外邊是淡紅色或淡白色,內部是淡黃色,就比上述情況輕微,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,十個人中可以救活八個人。
如果看到舌頭是純紅色,上面出現幾條黑色的紋路,這表示水氣已經開始入侵火氣,屬於陰症,舌苔一定很滑,患者一定會怕冷、怕水,吞嚥時會感到嘔吐。如果舌頭呈現純黑色,那就屬於絕症,沒有必要治療。水氣過盛就像火氣過盛一樣,整個舌頭都變成純黑色,就都是不可治療的。在治療傷寒時,只要能觀察舌頭的變化,就能掌握治療的關鍵,這樣就不會在診斷時出現錯誤了。
傷寒得仲景而大彰,今又得天師而大著,又得吾子之補論,而無遺蘊矣。茲相舌法,正天師所傳,較《金鏡錄》更備,且無誤治之虞,誠濟世之慈航,救生之實錄也。願世人細心觀之,保無有操藥殺人之禍矣。呂道人書於燕市。
(傷寒大成中,相舌法較備,可參看。李子永識)
雷公真君曰:我受廣成夫子之傳,深知醫道。世人止推我炮製,可慨也。今得遠公陳子,可以盡泄吾秘。汝注《內經》,無微不揚,無隱不出,雖岐公之助,然亦妝之靈機足以發之也。第其中止可因經發明,不能於經外另出手眼秘奧。雖岐公傳汝《石室秘錄》,實為醫術之奇,而其中尚有未備,我今罄予子,附於《石室秘錄》之後,以廣岐天師之未備,使後世知我醫道之神,不止以炮製見長,亦大快事也。當詳言之,子細記之可耳。
白話文:
傷寒醫學因為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而大放異彩,如今又因為天師(指葛洪)的著作而更加發揚光大,再加上我兒子(指作者呂道人)的補充論述,可以說已經無所遺漏了。
這本關於相舌法的書,正是天師傳授的,比《金鏡錄》更加詳盡,而且不會有誤診的風險,真是救世濟民的慈航,拯救生命的實錄。希望世人仔細研讀,避免誤用藥物而造成殺人的悲劇。
(傷寒大成中,關於相舌法內容更加完整,可以參考。李子永識)
雷公真君說道:我承襲了廣成夫子的醫道精髓,對醫學之道非常精通。世人只知道我擅長炮製藥材,真是可惜啊!如今遇到了遠公陳子(指作者),終於可以將我的秘傳醫術全部傳授給你。你注解《內經》,沒有任何細節遺漏,所有隱藏的知識都一一揭示出來,雖然得益於岐伯的指點,但你本身也具有敏捷的智慧足以發掘這些知識。只是你在注解中只不過是依據經文來闡明,無法在經文之外另闢蹊徑,展現更深奧的秘術。雖然岐伯傳授給你《石室秘錄》,這確實是醫術的奇書,但其中依然有一些不足,我現在將我的全部知識傾囊相授,附在《石室秘錄》之後,以補充岐天師的不足,讓後世明白我的醫道精妙,不僅僅在於炮製藥材,這也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情。我將詳細講解,你仔細記住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