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石室秘錄》~ 卷三(射集)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(射集) (11)

1. 同治法

論四物、逍遙、六君、歸脾、小柴胡、參蘇。

補中益氣、四君子諸湯加減法。

天師曰:同治者,同是一方而同治數病也。如四物可治吐血,又可治下血;逍遙散可治木鬱,又可治數郁;六君子湯可治飲食之傷,又可治痰氣之積。然而方雖同,而用之輕重有別,加減有殊,未可執之以治一病,又即以治彼病耳。如吐血宜加麥冬、甘草,便血宜加地榆、黃芩之類於四物湯中也。

白話文:

論四物、逍遙、六君、歸脾、小柴胡、參蘇,補中益氣、四君子諸湯加減法。

天師曰: 同治者,指的是用同一張方子,可以治療多種疾病。例如,四物湯可以治療吐血,也可以治療下血;逍遙散可以治療肝氣鬱結,也可以治療脾氣鬱結;六君子湯可以治療飲食不調,也可以治療痰氣積聚。

然而,雖然方子相同,但使用時要注意輕重緩急,加減藥物也不同,不能一成不變地用來治療所有疾病。

例如,治療吐血,要在四物湯中加入麥冬、甘草;治療便血,則要在四物湯中加入地榆、黃芩等等。

如丹皮、梔子,宜加於木鬱之中,黃連宜加火鬱之中,黃芩、蘇葉宜加於金鬱之中,石膏、知母宜加於土鬱之中,澤瀉、豬苓宜加於水鬱之中也。傷肉食,宜加山楂;傷米食,宜加麥芽、枳殼;傷麵食;宜加蘿蔔子之類於六君子湯內也。同治之法,可不審乎。

白話文:

如丹皮、梔子,適合加入木氣鬱結的情況;黃連適合加入火氣鬱結的情況;黃芩、蘇葉適合加入金氣鬱結的情況;石膏、知母適合加入土氣鬱結的情況;澤瀉、豬苓適合加入水氣鬱結的情況。

如果飲食過於偏嗜肉類,應該加入山楂;如果飲食過於偏嗜米飯,應該加入麥芽、枳殼;如果飲食過於偏嗜麵食,應該加入蘿蔔子等,加入六君子湯中。

這些同治之法,是不是非常值得參考呢?

張公曰:同治法不止三方,予再廣之。歸脾湯可治鬱怒傷肝之人,又可治心虛不寐之症。小柴胡湯可治傷風初起之病,又可和傷寒已壞之病。參蘇飲可治風邪之侵,又可治氣鬱之悶。補中益氣湯可升提陽氣,又可補益脾陰,兼且消食於初傷,祛邪於變後,瘧症藉之以散邪,瀉症資之以固脫也。四君子湯可以補氣之不足,又可以瀉火之有餘,諸如此類,不可枚舉,亦在人善悟之耳。

華君曰:余未傳。

白話文:

張公說道:同治法不止三種,我再把它們擴展一下。歸脾湯可以治療鬱怒傷肝的人,也可以治療心虛失眠的症狀。小柴胡湯可以治療傷風初起,也可以調和傷寒已發展惡化後的病症。參蘇飲可以治療風邪侵襲,也可以治療氣鬱導致的胸悶。補中益氣湯可以提升陽氣,也可以補益脾陰,並且還可以消除初次傷寒的積食,祛除病邪於疾病轉變之後,瘧疾藉此散除病邪,腹瀉借助此方固護元氣。四君子湯可以補氣不足,也可以瀉去過多的火氣,諸如此類,實在是太多無法一一列舉,全靠個人善於領悟了。

華君說:我沒有傳授過這些。

2. 異治法

論中濕,論中暑,論中寒

天師曰:異治者,一病而異治之也。如人病中濕也,或用開鬼門之法,或用泄淨府之法是也。雖同是水症,何以各施治法而皆效?蓋開鬼門者,開人毫毛之孔竅也;泄淨府者,泄大小之二便也。治法雖殊,而理歸一致。其一致何也?蓋水腫之症,原是土氣之郁,土鬱則水自壅滯而不流,開鬼門者,如開支河也,泄淨府者,如開海口也,故異治之而皆效也。方已備載前文,茲不再談。

願人即此以悟其餘之異治耳。

張公曰:異治甚多,天師太略,予再廣之。如人中暑也,或用熱散,或用寒解;傷寒之法,或用桂枝,或用麻黃是也。桂枝與麻黃,寒熱各殊,如何用之而皆效?蓋二物總皆散藥,風寒初入於營衛之間,熱可散於初,寒可散於後。風寒初入於皮毛,將入胃經,則風邪尚寒,所以可用桂枝以熱散。

白話文:

論中濕,論中暑,論中寒

天師曰:所謂異治,指的是針對同一種疾病,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。例如,人患了中濕症,有的用開鬼門之法,有的用泄淨府之法,都是有效的。雖然都是水症,為何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奏效?這是因為,開鬼門是指打開人體毛髮的孔竅,泄淨府是指排出大小便。雖然治療方法不同,但原理卻是一致的。一致的道理是什麼呢?水腫的病症,本是土氣鬱結所致,土氣鬱結,水分就會淤積不流通,開鬼門就像開通河流,泄淨府就像打開海口,所以不同的治療方法都能奏效。詳細的藥方已經在之前的文章中列舉,這裡就不再贅述。

願大家以此悟出其他病症的異治方法。

張公曰:異治的方法很多,天師講述得過於簡略,我再詳細說明一些。例如,人中暑了,有的用熱散,有的用寒解;治療傷寒的方法,有的用桂枝,有的用麻黃。桂枝和麻黃,寒熱性質不同,為什麼都能奏效呢?這是因為,這兩種藥物都是散藥,風寒初入營衛之間,熱可散於初期,寒可散於後期。風寒初入皮毛,將入胃經,此時風邪尚寒,所以可以用桂枝以熱散。

風寒既由皮毛而入營衛,則寒且變熱矣。蓋正氣逃入於府、而皮毛軀殼聽邪外據,而成內熱之症,所以可用麻黃而寒散之也。治法雖有不同,祛邪則一,故用之而皆效耳。

中暑,或用香薷以熱散之,或用青蒿以涼散之。似乎有異,不知非異也。蓋中暑之症,感夏令之熱邪也。邪入臟腑,必須祛散。香薷與青蒿,同是祛暑熱之聖物,性雖有寒熱之分,而祛逐無彼此之異也。此異治之宜知耳。其餘異治之法,不可因此以更通之哉。

華君曰:余亦不傳。

白話文:

風寒從皮膚和毛髮進入營衛,就會變得又寒又熱。這是因為正氣逃到內府,而皮膚和毛髮則任由外邪入侵,導致內熱,所以可以用麻黃來驅寒散熱。治療方法雖然有所不同,但驅除邪氣的目標是一致的,因此使用麻黃都能有效。

中暑,可以用香薷來散熱,也可以用青蒿來涼散。看似方法不同,其實並無差異。因為中暑是感受夏季熱邪所致,邪氣入侵臟腑,必須驅散。香薷和青蒿都是祛除暑熱的良藥,雖然性寒熱有別,但驅逐暑熱的效果卻是一樣的。這就是治療方法不同的道理。其他治療方法的差異,也不能因此而推廣到所有情況。

華君說:我也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傳授。

3. 勞治法

論久坐,論久臥

天師曰:勞治者,使之身勞而後治之也。如人久坐則血滯筋疏,久臥則肉痿而骨縮,必使之行走於途中,攀援於嶺上,而後以藥繼之也。方用當歸一兩,白芍三錢,黃耆一兩,甘草一錢,陳皮五分,防風五分,半夏一錢,水煎服。此方原是補血湯而變之者也。蓋久坐、久臥之人,其血甚滯,若再補血,則血有餘而氣不足,未免血勝於氣矣,似宜急以補氣之藥補之。

白話文:

論久坐,論久臥

天師說:勞治法,就是讓病人先勞動,然後再用藥治療。就像人久坐會導致血脈瘀滯、筋骨鬆弛,久臥則肌肉萎縮、骨骼縮短,必須讓他們在路上行走,攀爬山嶺,然後再用藥物輔助。

方劑採用當歸一兩、白芍三錢、黃耆一兩、甘草一錢、陳皮五分、防風五分、半夏一錢,水煎服用。此方原本是補血湯,但經過修改。因為久坐、久臥的人,血氣運行遲緩,如果再補血,會造成血氣不平衡,血勝於氣。所以應該以補氣的藥物為主,緊急地補益元氣。

今仍補血者何也?蓋氣之能生,必本血之能養,吾反驅之於奔走攀援之際,而後以補血之藥繼之者,使氣喘則氣更不足,而血愈加有餘,仍以補血之藥加之,則血喜氣之怯,轉憐其匱乏,損己之有餘,以益氣之不足,則血氣和平。而滯者不滯,痿者不痿矣。此勞治之所以妙也。

張公曰:不必增。

華君曰:余亦未傳。

白話文:

為何現在還要補血呢?

因為氣的生成,必須依靠血液的滋養。我們卻反過來在奔走攀援的時候,耗盡氣力,然後再用補血藥物來補充。這樣一來,氣喘不過來,氣力就更加不足,而血液卻更加充盈。我們又繼續用補血藥物,於是血液就同情氣力不足,轉而將自己的充盈之處,去補充氣力的不足,最終血氣就能夠達到平衡。因此,那些停滞不前的,就不再停滞;那些萎靡不振的,也就不再萎靡。這就是勞治之法的妙處。

張公說

這些內容已經很完整了,不需要再增加。

華君說

我也沒有其他要傳授的。

4. 逸治法

論過勞,論治氣勞,論治血勞

天師曰:逸者,因人之過勞,而勸其安閒,而後以湯丸之藥繼之者也。凡人太勞,則脈必浮大不倫,按之無力,若不勸其安閒作息,必有吐血損症之侵,故逸治不可不講也。或遨遊于山水,或習靜於房圍,或養閒於書史琴玩,或偷娛於笙簫歌板,是隨地皆可言歡,而生人無非樂境,自足轉火宅而清涼,變勞心為暇豫也。後以滋補之方繼之,自然開懷,飲食易於消磨矣。

方用人參三兩,白朮五兩,茯苓三兩,熟地五兩,山茱四兩,砂仁五錢,當歸八兩,白芍五兩,黃耆五兩,麥冬三兩,北五味二兩,陳皮五錢,神麯一兩,各為末,蜜為丸。每日早晚服,各五錢。此方乃補氣補血補精之妙品也,有斡旋之力,可以久服滋人,不致有偏勝之禍也。

白話文:

天師說:休息,是針對人們過度勞累而勸導他們放鬆,之後再用湯藥丸劑來輔助。凡是過度勞累的人,脈象必定浮大無規律,按壓時無力,如果不好好勸導他們休息,必定會有吐血損傷的疾病侵襲,所以休息的治療不可不重視。可以到山水間遊玩,也可以在房裡靜心養神,或者在書史琴玩中尋求安逸,或者沉浸在笙簫歌板的娛樂中,這些都能讓人在任何地方都感到歡樂,人生本就不該缺少樂趣,自然就能轉換心火帶來清涼,讓勞心變成休閒。之後再用滋補的藥方來輔助,自然就會心情舒暢,飲食也更容易消化。

藥方用人參三兩、白朮五兩、茯苓三兩、熟地五兩、山茱四兩、砂仁五錢、當歸八兩、白芍五兩、黃耆五兩、麥冬三兩、北五味二兩、陳皮五錢、神麴一兩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丸藥。每天早晚各服五錢。這個藥方是補氣補血補精的極品,具有調和的力量,可以長期服用滋養身體,不會造成偏盛的副作用。

逸治之方,惟此最佳,幸為留意。

張公曰:勞逸得宜,方劑有法,吾無間然。吾方雖有。不及天師,汝言亦是有理。予再傳二方,一治氣之勞,一治血之勞。勞氣方:人參三兩,黃耆三兩,茯苓四兩,白朮八兩,白芍三兩,陳皮一兩,炙甘草八錢,麥冬二兩,北五味一兩,遠志一兩,白芥子一兩,各為末,蜜為丸,早服五錢。此方乃補氣藥也。

人有傷氣而右脈大者,最宜服此方。倘左手脈大於右手者,乃傷血也。另立一方,用熟地八兩,白芍八兩,當歸四兩,山茱萸四兩,麥冬三兩,五味子一兩,遠志一兩,生棗仁一兩,茯神三兩,砂仁五錢,白芥子一兩,橘紅三錢,肉桂五錢,各為末,蜜為丸。晚服一兩。此方專治血之不足也。

白話文:

逸治之方,惟此最佳,幸為留意。

張公曰: 勞逸要適度,用藥也有章法,我沒有什麼意見。雖然我的方子可能不如天師的方子,但你說得也有道理。我再傳授兩個方子,一個治氣虛勞累,一個治血虛勞累。

勞氣方: 人參三兩,黃耆三兩,茯苓四兩,白朮八兩,白芍三兩,陳皮一兩,炙甘草八錢,麥冬二兩,北五味一兩,遠志一兩,白芥子一兩,各研成粉末,用蜜做成丸子,早上服用五錢。這個方子主要是補氣的。

人如果因勞累而右脈搏較大,最適合服用這個方子。 如果左手脈搏比右手脈搏大,那就是血虛了。

另立一方, 用熟地八兩,白芍八兩,當歸四兩,山茱萸四兩,麥冬三兩,五味子一兩,遠志一兩,生棗仁一兩,茯神三兩,砂仁五錢,白芥子一兩,橘紅三錢,肉桂五錢,各研成粉末,用蜜做成丸子。晚上服用一兩。這個方子專門治療血虛不足。

如身夜熱者,加地骨皮五兩,去肉桂。無血人服之,實有奇功。可並載之,以供世人之採擇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夜晚感到熱度,請加入五兩的地骨皮,並將肉桂去除。對於沒有血的人來說,服用這種藥方確實有奇效。這些信息可以作為參考,供大眾選擇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