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石室秘錄》~ 卷二(樂集)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(樂集) (10)

1. 虛治法

論氣虛血虛

天師曰:虛症亦多,我舉一二以概其餘。虛治者,非氣虛,即血虛也。氣虛如人不能飲食,食之而不能化者是;血虛者,面色黃瘦,或出汗盜汗,或夜眠常醒,不能潤色以養筋者是也。蓋飲食入胃,必須胃氣充足,始能化糟粕而生津液,氣既自餒,何能化飲食也。方用人參二錢,黃耆三錢,白朮三錢,陳皮五分,甘草一錢,麥芽五分,神麯五分,山楂五粒,炮姜一錢,茯苓三錢,水煎服。

此方參、苓、耆、術,純是健脾開胃之品;又恐飲食難消,復加山楂、神麯、麥芽之類以消之。則胃氣既旺,又何愁飲食之不化,津液之不生耶。

血虛自當補血,舍四物湯又何求耶。余今不用四物湯,用麥冬三錢,熟地一兩,桑葉一片,枸杞子三錢,茜草一錢,當歸五錢,水煎服。此方妙在用桑葉以補陰而生血,又妙加入茜草,則血得活而益生,又況濟之熟地、麥冬、當歸,大劑以共生之,則血足色潤而筋舒也。外症既見改觀,則內自安而寐適,心氣得養,又寧有盜汗之生哉。此虛治之法也。

張公曰:虛治亦不止補氣補血,蓋此二方,實可統治之。甚矣,天師立方之妙也。別有加減之法:氣虛方中,倘傷米食,加麥芽五分;傷肉食,加山楂十粒;傷麵食,加蘿蔔子五分:有痰,加半夏一錢,白芥子一錢;咳嗽,加蘇子一錢,桔梗二錢;傷風,柴胡二錢;夜臥不安,加炒棗仁二錢;胸中若微疼,加枳殼五分。血虛方中,亦同前加減法治之。

華君曰:尚有一方,並傳子。有氣血兩虛之人,飲食不進,形容枯槁,補其氣而血益燥,補其血而氣益餒,助胃氣而盜汗難止,補血脈而胸膈阻滯,法當氣血同治。方用人參一錢,白朮一錢,甘草八分,陳皮五分,茯苓二錢,當歸二錢,白芍三錢,熟地三錢,川芎一錢,神麯五分,麥冬五錢,穀芽一錢,水煎服。此方氣血雙補,與八珍湯同功,而此更妙於八珍者也,妙在補中有調和之法耳。

2. 實治法

論治實邪

天師曰:實病亦不同,亦甚多,今亦舉其一二。如人終歲終年,不畏勞役,不辭辛苦,寒涼之品,可以多餐,辛熱之味,不能上口者是也。至於邪氣之入,不可同觀。吾言實病之多,皆邪氣之多也。人實者少而虛者多。邪氣之入,別有治法,不可混入於此門。倘人有強壯之容顏,過於熱甚,欲求方者與之。

方用陳皮一錢,神麯一錢,麥芽一錢,黃芩一錢,厚朴一錢,天花粉一錢,甘草五分,芍藥二錢,山楂十粒,枳殼五分,當歸二錢,茯苓一錢,水煎服。此等方,止可備用,以治有餘之人,不可據之以概治天下之人也。蓋實者,一百中一二人,而虛者遍天下。天地之氣,何能過厚。

況培植者少,而琢削者多乎。今定此方,亦定一門之治法,非教醫者,執此以消導之耳。

張公曰:仁心仁術,於此方並見。實病甚少,天師言多者,乃言邪氣之實,非言正氣之實也。邪氣之實,傷寒門最多。天師言有專門者,說有傷寒之書也,倘人病邪氣之實。幸於傷寒門查而治之,無差毫髮。傷寒書卷繁多,茲不能備載耳。

華君曰:予未傳。

3. 寒治法

論吐血衄血,目腫,口舌生瘡

天師曰:寒治者,乃火盛而正折之也。如人病目痛,口舌生瘡,鼻中出血,口中吐血是也。此等之症,乃火氣鬱勃於上焦,不能分散,故重則上衝,而為吐血衄血,輕者目痛而口舌生瘡也,法當用寒涼之品,以清其火熱燎原之勢,並瀉其炎上巔頂之威。方用生地一兩,當歸一兩,川芎五錢,元參五錢,黃芩三錢,三七根末三錢,甘草一錢,荊芥炒一錢,水煎服。此方妙在不純用寒涼以逐火,而反用微寒之藥以滋陰,蓋陰氣生則陽氣自然下降。

尤妙用荊芥引血歸經,用三七末以上截其新來之路,又加黃芩以少清其奔騰之勢,誠恐過於寒涼,恐冷熱相戰,又加甘草以和之,此治熱之最巧、最妙法也。若竟用寒涼折之,非不取快一時。然火降而水不足,則火無所歸,仍然焰生風起,必較前更勝,而始以清補之藥救之,則胃氣已虛,何能勝任,予所以乘其初起,即用之為妙也。

目腫而痛,亦是火症,然必看其眵多淚多,紅腫而痛,如有物針觸二般。用柴胡三錢,甘草一錢,炒梔子三錢,半夏一錢,白蒺藜三錢,水煎服。此方之妙,全在直散肝膽之鬱火,火散則熱自退。不攻之攻勝於攻,不下之下勝於下也。一劑即可奏功,正不必再服。

口舌生瘡,又不可如是治之。乃心火鬱熱,而舌乃心苗,故先見症。法用黃連二錢,菖蒲一錢,水煎服。一劑而愈,神方也。此方不奇在黃連,而奇在菖蒲。菖蒲引心經之藥,黃連雖亦入心經,然未免肝脾亦入,未若菖蒲之單入心也。況不雜之以各經之品,孤軍深入,又何疑哉,此所以奏功如響也。

倘不知用藥神機,輕混之以肝脾之藥,雖亦奏功,終不能捷如桴鼓,此治熱之又一法也。

張公曰:寒治之法,世人最多,予皆不取。今天師之法,不容予不首折也。用寒而又遠寒,用散而又遠散,真奇與巧並行,而攻與補兼用也,予又何必多言哉。無已,則更有一方。在治火初起之時,尚未現於頭目口舌之際,亦可化有為無。方用柴胡二錢,白芍三錢,甘草一錢,炒梔子三錢,半夏一錢,羌活五分,茯苓三錢,水煎服。一劑可以散火。

方名先解湯。乘外症之不見,而先解之。亦爭上流法,醫者宜留意焉。

華君曰:亦無有傳我。

孫真人曰:予有吐血方傳子。生地汁一碗,無鮮生地處,用乾者一兩,煎湯半碗,調三七根末三錢,炮姜灰末五分,服一劑即止,吐血神效,衄血亦可治,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