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石室秘錄》~ 卷六(數集) (2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(數集) (28)

1. 內傷門

神方也。愈後用六君子湯調治。此等症因火盛之極,挾水穀之味,一直下行,不及傳導,所以完穀而出也。若認作脾氣之虛,以止塞之,則火益旺而勢益急,我乘其勢而利導之,則水氣分消,火勢自散,所以奏功能神。

喘症與短氣不同,喘乃外感,短氣乃內傷也。短氣之症,狀似乎喘而非喘也。喘必抬肩,喉中作水雞之聲;短氣則不然,喘不抬肩,喉中微微有息耳。若短氣之症,乃火虛也,作實喘治之立死矣。蓋短氣乃腎氣虛耗,氣衝於上焦,壅塞於肺經,症似有餘而實不盡。方用歸氣定喘湯。

人參二兩,牛膝三錢,麥冬一兩,熟地二兩,山茱萸五錢,北五味一錢。枸杞子二錢,胡桃一個,破故紙一錢,水煎服。一劑而氣少平,二劑而喘可定,三劑而氣自平矣。此方妙在用人參之多,下達氣原,以挽回於無何有之鄉。其餘純是補腎補肺之妙品,子母相生,水氣自旺,水旺則火自安於故宅,而不上衝於咽門。

此治短氣之法,實有異於治外感之喘症也。

喘症不同,有虛喘,有實喘。實喘看其症若重而實輕。用黃芩二錢,麥冬三錢,甘草五分,柴胡一錢,蘇葉一錢,山豆根一錢,半夏一錢,烏藥一錢,水煎服。一劑喘止,不必再服也。然實症之喘,氣大急,喉必作聲,肩必抬起,非若虛喘,氣少急而喉無聲,肩不抬也。虛喘乃腎氣大虛,脾氣又復將絕,故奔沖而上,欲絕尚未絕也。

方用救絕止喘湯:人參一兩,山茱萸三錢,熟地一兩,牛膝一錢,麥冬五錢,五味子一錢,白芥子三錢,水煎服。一劑輕,二劑喘止,十劑全愈。此病實死症也,幸幾微之氣,流連於上下之間,若用涼藥以平火,是速其亡也;然用桂、附以補火,亦速其亡。蓋氣將絕之時,宜緩續而不宜驟續,譬如爐中火絕,止存星星之火,宜用薪炭引之,若遽投之以硫黃之類,反滅其火矣。更以寒溫之物動之,鮮有生氣矣。

方中妙在一派補腎補肺之藥,與人參同用,則直入於至陰之中,而生其氣,腎氣生而脾氣亦生,自能接續於無何有之鄉。況人參又上生肺,以助腎之母。子母相生,更能救絕也。

消渴之症,雖分上中下,而腎虛以致渴,則無不同也。故治消渴之法,以治腎為主,不必問其上中下之消也。吾有一方最奇,名合治湯。熟地三兩,山茱萸二兩,麥冬二兩,車前子五錢,元參一兩,水煎服。日日飲之,三消自愈。

此方補腎而加清火之味,似乎有腎火者宜之,不知消症非火不成也,我補水而少去火,以分消水濕之氣,則火從膀胱而出,而真氣仍存,所以消症易平也,又何必加桂、附之多事哉。惟久消之後,下身寒冷之甚者,本方加肉桂二錢,亦響應異常。倘不遵吾分兩,妄意增減,亦速之死而已,安望其有生哉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子。病好之後,用六君子湯來調理。這種病是因為體內火氣太過旺盛,夾雜著沒有消化完全的食物殘渣,直接向下排出,沒有經過正常的傳導過程,所以會看到食物原樣排出。如果誤以為是脾氣虛弱,用藥去阻止它,反而會讓火氣更旺,病情更急。我們應該順著它向下走的趨勢,用藥引導它,這樣水氣就會被分散,火氣自然消散,所以效果才會如此神奇。

喘和短氣不一樣,喘是外感引起的,短氣是內傷造成的。短氣的症狀看起來好像是喘,但又不是真正的喘。喘的時候一定會聳肩膀,喉嚨裡有像水雞叫的聲音;而短氣則不會這樣,喘的時候不會聳肩膀,喉嚨裡只是微微有些呼吸聲。短氣這種症狀,是因為身體裡火氣虛弱,如果當成實喘來治療,會馬上送命的。短氣是因為腎氣虛耗,氣向上衝到上焦,堵塞在肺部,症狀看起來好像是多餘的,但實際上是不足的。可以用歸氣定喘湯來治療。

藥方:人參二兩,牛膝三錢,麥冬一兩,熟地二兩,山茱萸五錢,北五味一錢,枸杞子二錢,胡桃一個,破故紙一錢,用水煎服。吃一劑藥,氣就會稍微平穩一些,吃兩劑藥,喘息就可以平定,吃三劑藥,氣就會完全平復。這個方子的奧妙之處在於用了大量的人參,使藥力向下到達氣的根源,把快要消散的氣挽救回來。其他的藥物都是補腎補肺的佳品,就像母子互相滋養一樣,水氣自然會旺盛,水旺盛了,火氣就會安穩地待在它原來的地方,不會向上衝到咽喉。

這個治療短氣的方法,和治療外感引起的喘症有很大的不同。

喘症有很多種,有虛喘,也有實喘。實喘看起來症狀很嚴重,但實際上病情比較輕。可以用黃芩二錢,麥冬三錢,甘草五分,柴胡一錢,蘇葉一錢,山豆根一錢,半夏一錢,烏藥一錢,用水煎服。吃一劑藥喘就會停止,不用再吃。實症的喘,氣很急,喉嚨一定會發出聲音,肩膀一定會聳起,不像虛喘,氣不那麼急,喉嚨沒有聲音,肩膀也不會聳起。虛喘是因為腎氣大虛,脾氣也快要耗盡,所以氣向上奔衝,好像快要斷絕又沒有完全斷絕。

可以用救絕止喘湯來治療:人參一兩,山茱萸三錢,熟地一兩,牛膝一錢,麥冬五錢,五味子一錢,白芥子三錢,用水煎服。吃一劑藥會感覺輕微好轉,吃兩劑藥喘就停止了,吃十劑藥就可以痊癒。這種病其實是屬於死症,幸好還有微弱的氣在上下之間流動,如果用寒涼的藥物來平息火氣,是會加速死亡的;但是用桂枝、附子來補火,也會加速死亡。因為氣快要斷絕的時候,應該慢慢地補充,不應該急著補充。就像爐子裡的火快要熄滅的時候,只剩下星星之火,應該用木柴慢慢地引燃,如果突然投入硫磺之類的東西,反而會把火滅掉。如果再用寒涼或溫熱的藥物去刺激它,就很少有活命的機會了。

這個方子的奧妙在於使用了一系列補腎補肺的藥物,和人參一起使用,可以直接進入到陰氣最盛的地方,產生氣。腎氣產生了,脾氣也會跟著產生,自然就能把快要消散的氣接續起來。而且人參又可以向上滋養肺部,幫助腎的母親。母子互相滋養,更能挽救危亡的狀況。

消渴症,雖然分為上消、中消、下消,但是因為腎虛而導致的口渴,都是一樣的。所以治療消渴的方法,要以治療腎為主,不用管它是哪一種消。我有一個很神奇的方子,叫做合治湯。藥方:熟地三兩,山茱萸二兩,麥冬二兩,車前子五錢,元參一兩,用水煎服。每天都喝,上、中、下三消自然會痊癒。

這個方子是補腎的,又加入了一些清火的藥物,似乎適合腎有火氣的人服用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消渴症如果沒有火就無法形成,我們用補水的辦法來稍微去除一些火氣,用來分散體內多餘的水濕之氣,這樣火氣就可以從膀胱排出,而身體真正的元氣仍然可以保存下來,所以消渴症就容易被治好,又何必使用桂枝、附子來多此一舉呢?只有在消渴症很久之後,下半身非常寒冷的人,本方可以加入肉桂二錢,也會有非常好的效果。如果沒有按照我所說的分量,隨意增減藥量,也會加速死亡,怎麼可能期望能夠活命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