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1)

1. 1.六經總論

傷寒治法以六經分篇,然手足各有六經,實則十二經也。手足之經既有十二,而《傷寒論》但分為六經者何也?按《內經》之論十二經也,凡言某經而不明言其為手經、足經者皆系足經,至言手經則必明言其為手某經。蓋人之足經長、手經短,足經大、手經小,足經原可以統手經,但言足經而手經亦恆寓其中矣。《傷寒論》之以六經分篇,此遵《內經》定例,寓手經於足經中也。

彼解《傷寒論》者,謂其所言之六經皆系足經,是猶未明仲景著傷寒之深意也。

白話文:

《傷寒論》以六經分類,但手足都有六經,實際上共有十二經絡。既然手足經絡有十二條,為什麼《傷寒論》只分為六經呢?

根據《內經》,十二經絡如果只說某一個經絡,而不特別說明是手經還是足經,那通常是指足經。只有說到手經時,才會明確說明是手某經。這是因為人體的足經較長,手經較短;足經較寬,手經較窄。足經本來就可以概括手經,所以說足經時,手經也包含在內。

《傷寒論》以六經分類,遵循了《內經》的既定規則,將手經包含在足經中。

經者,氣血流通之處也。人之臟腑與某經相通,即為某經之府,其流通之氣血原由府發出,而外感之內侵遂多以府為歸宿。今將手足十二經及手足十二經之府詳列於下。

白話文:

經絡是人體氣血流動的通道。人的內臟與特定的經絡相通,並稱為該經絡的府臟。從府臟發出來的氣血在經絡中運行,而外在致病因素侵入人體時,也會多從府臟作為入口。以下是手足十二經和其府臟的詳細清單:

手足雖有十二經,其名則分為六經,因手足經之名原相同也。其經有陰有陽,其陽經分太陽、陽明、少陽,其陰經分太陰、少陰、厥陰。其陰陽之經原互相表裡,太陽與少陰為表裡,陽明與太陰為表裡,少陽與厥陰為表裡。凡互為表裡者,因其陰陽之經並行,其陽行於表,陰行於里也。

白話文:

雖然手足有十二條經絡,但它們的名字分為六條經絡,因為手足經絡的名稱原本相同。這些經絡有陰經和陽經之分,陽經分為太陽、陽明、少陽,陰經分為太陰、少陰、厥陰。陰經和陽經本來就是相互表裡,太陽經與少陰經表裡相合,陽明經與太陰經表裡相合,少陽經與厥陰經表裡相合。凡是相互表裡的經絡,是因為它們的陰陽經絡並行,陽經行於體表,陰經行於體內。

至於經之分屬於府者,足太陽經之府在膀胱,足少陰經之府在腎,足陽明經之府在胃,足太陰經之府在脾,足少陽經之府在膽,足厥陰經之府在肝,此足之三陰、三陽經與府也。

白話文:

至於經絡分屬於臟腑的,足太陽經的腑在膀胱,足少陰經的腑在腎,足陽明經的腑在胃,足太陰經的腑在脾,足少陽經的腑在膽,足厥陰經的腑在肝,這些都是足部三陰三陽經與它們相對應的腑。

手之太陽經其府在小腸,手之少陰經其府在心,手之陽明經其府在大腸,手之太陰經其府在肺,手之少陽經其府在三焦,手之厥陰經其府在心胞,此手之三陰、三陽經與府也。

白話文:

手太陽經的內臟腑藏是小腸。 手少陰經的內臟腑藏是心。 手陽明經的內臟腑藏是大腸。 手太陰經的內臟腑藏是肺。 手少陽經的內臟腑藏是三焦。 手厥陰經的內臟腑藏是心包。 這些就是手部的三陰三陽經和它們對應的內臟腑藏。

陽經為陰經之表,而太陽經又為表中之表。其經之大都會在背,而實則為周身之外廓,周身之營血衛氣皆賴其衛護保合,且具有充分之熱力,為營衛御外感之內侵,是以《內經》名之為巨陽。推原其熱力之由來,不外君、相二火,君火生於心之血脈與肺相循環,而散熱於胸中大氣(一名宗氣)以外通於營衛,此如日麗中天有陽光下濟之熱也,是以其經名為太陽。

白話文:

陽經是陰經的外側,而太陽經又是陽經中最外層的經絡。太陽經的主要部位在背部,但實際上它是人體最外層的保護層。人體的營血、衛氣都依賴太陽經的保護和維持,而且太陽經具有充足的熱量,可以幫助營衛抵禦外邪的入侵。因此,《內經》將其稱為「巨陽」。太陽經的熱量來源於君火和相火。君火來自於心血和肺氣的循環,散發於胸中大氣(又稱宗氣)之外,通達營衛,就像白天太陽當空的陽光普照一樣。因此,太陽經才被命名為「太陽」。

相火生於腎中命門,腎原屬水,中藏相火,其水火蒸熱之氣,由膀胱連三焦之脂膜以透達於身之外表,此猶地心水火之氣(地中心有水火之氣)應春令上透地面以生熱也,為其熱力發於水中,故太陽之經又名太陽寒水之經也。為太陽經之熱力生於君、相二火,是以其經不但以膀胱為府,而亦以胸中為府,觀《傷寒論》陷胸諸湯、丸及瀉心諸湯,皆列於太陽篇中可知也。

白話文:

相火源於腎臟命門,腎屬水,內藏相火,水火蒸發產生的熱氣,通過膀胱連接三焦的脂肪層,傳遞到身體表面。這就像地心的水火之氣(地中心有水火之氣),隨著春天的到來,上升到地面產生熱量。由於熱力從水中產生,因此太陽經又稱為太陽寒水之經。太陽經的熱力來自君火和相火,所以其不僅以膀胱為主要臟腑,也以胸中為腑。在《傷寒論》中,陷胸諸湯、丸和瀉心諸湯都列於太陽篇中,說明瞭這一點。

至於人病傷寒,其六經相傳之次第,詳於《內經》素問熱論篇,謂「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,一日巨陽受之,故頭項痛、腰脊強;二日陽明受之,陽明主肌肉,其脈俠(同夾)鼻絡於目,故身熱目疼,而鼻乾不得臥也;三日少陽受之,少陽主膽,其脈循脅絡於耳,故胸脅痛而耳聾;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;四日太陰受之,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(咽喉),故腹滿而嗌乾;五日少陰受之,少陰脈貫腎絡於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乾而渴,六日厥陰受之,厥陰之脈循陰器而絡於肝,故煩滿而囊縮。」經絡受病入於府者,故可下而已,此《內經》論六經相傳之次第也。

白話文:

至於人患傷寒,六條經脈傳播病邪的順序,詳見《內經》素問熱論篇,其中說:「人受寒氣侵襲就會生病發熱,第一天太陽經受邪,所以頭項疼痛、腰脊強直;第二天陽明經受邪,陽明經主司肌肉,其經脈經過鼻樑連接到眼睛,所以身體發熱、眼睛疼痛,鼻子乾燥、不能入睡;第三天少陽經受邪,少陽經主司膽,其經脈循著脅肋連接到耳朵,所以胸脅疼痛、耳朵失聰;這三條陽經經脈都受到病邪侵襲,但還沒有深入臟腑,所以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;第四天太陰經受邪,太陰經經脈分佈於胃中,連接到咽喉,所以腹滿、咽喉乾燥;第五天少陰經受邪,少陰經經脈貫穿腎臟,連接到肺,繫著舌根,所以口乾、舌燥、口渴;第六天厥陰經受邪,厥陰經經脈循著陰器連接到肝臟,所以心煩、腹脹、陰囊收縮。」經脈受到病邪侵襲,邪氣已經進入臟腑,所以只能用瀉下的方法治療。這是《內經》論述六條經脈傳播病邪順序的內容。

至《傷寒論》六經之次序,皆以《內經》為法,而未明言其日傳一經,至愚生平臨證之實驗,見有傷寒至旬日,病猶在太陽之府者,至他經相傳之日期,亦無一定,蓋《內經》言其常,而病情之變化恆有出於常例之外者,至傳至某經,即現某經之病狀,此又不盡然,推原其所以然之故,且加以生平臨證之實驗,知傳至某經即現某經之病狀者,多系因其經先有內傷也。若無內傷則傳至某經恆有不即現某經之病時,此在臨證者細心體察耳。

白話文:

關於《傷寒論》六經傳變的順序,都是根據《內經》的說法,但《內經》並沒有明確提到每天傳變一經。我根據自己的臨牀經驗,發現有些傷寒病人在十天後,病情仍然停留在太陽經。至於傳變到其他經絡的時間,也沒有固定的規律。

《內經》所描述的傳變順序是普遍規律,但病情變化經常有超出規律的情況。當傳變到某個經絡時,不一定會立刻出現該經絡的病狀。根據我的臨牀經驗和推論,傳變到某個經絡後立即出現該經絡病狀的情況,大多是因為該經絡原本就存在內傷。

如果沒有內傷,那麼傳變到某個經絡時,不一定會立刻出現該經絡的病狀。這需要臨牀醫師仔細觀察才能發現。

至於六經之命名,手足皆同,然有因手經發源之府而命名者,有因足經發源之府而命名者。如太陽經名為太陽寒水之經,此原因足太陽之府命名,而手太陽亦名太陽寒水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他如陽明經名為陽明燥金之經,是因手陽明之府命名(手陽明府大腸屬金,其互為表裡之肺亦屬金),而足陽明經亦名陽明燥金之經者,是以手經而連帶其足經也。

白話文:

至於六條經絡的名稱,手部和足部的經絡名稱都相同,但有的經絡是根據手部經絡發源的穴位而命名,也有的是根據足部經絡發源的穴位而命名。例如:太陽經的名稱是「太陽寒水之經」,這是因為足太陽經的發源穴位而得名,而手太陽經也叫做「太陽寒水之經」,這是因為手太陽經和足太陽經相連接的緣故。其他的經絡也是如此,例如:陽明經的名稱是「陽明燥金之經」,這是因為手陽明經的發源穴位而得名(手陽明經的發源穴位是大腸穴,大腸屬金,而大腸的表裡經絡肺也屬金),而足陽明經也叫做「陽明燥金之經」,這是因為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相連接的緣故。

少陽經名為少陽相火之經,此因足少陽之府命名(膽中寄有相火),而手少陽經亦名為少陽相火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太陰經名為太陰濕土之經,此因足太陰之府命名(脾為濕土),而手太陰經亦名太陰濕土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少陰經名為少陰君火之經,此因手少陰之府命名(心為君火),而足少陰經亦名少陰君火之經者,是以手經而連帶其足經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陽經被稱為少陽相火經,這是因為足少陽經的腑膽中寄宿著相火;而手少陽經也被稱為少陽相火經,這是因為足少陽經與手少陽經相連帶的緣故。

太陰經被稱為太陰濕土經,這是因為足太陰經的腑脾屬於濕土;而手太陰經也被稱為太陰濕土經,這是因為足太陰經與手太陰經相連帶的緣故。

少陰經被稱為少陰君火經,這是因為手少陰經的腑心屬於君火;而足少陰經也被稱為少陰君火經,這是因為手少陰經與足少陰經相連帶的緣故。

厥陰經名為厥陰風木之經,此因足厥陰之府命名(肝屬木而主風),而手厥陰經亦名厥陰風木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此手足十二經可併為六經之義也。

白話文:

厥陰經被命名為「厥陰風木之經」,因為足厥陰經的臟腑是肝(肝屬木而主風),而與足厥陰經相連的手厥陰經也被稱為「厥陰風木之經」。手足十二經可以歸納為六經。

2. 2.太陽病桂枝湯證

病名傷寒,而太陽篇之開端,實中風、傷寒、風溫並列,蓋寒氣多隨風至,是中風者傷寒之誘起也。無論中風、傷寒,入陽明後皆化為溫,是溫病者傷寒之歸宿也。惟其初得之時,中風、傷寒、溫病,當分三種治法耳。為中風為傷寒之誘起,是以太陽篇開始之第一方為桂枝,其方原為治中風而設也。

白話文:

疾病的名稱是傷寒,但《傷寒論·太陽篇》開頭所提到的中風、傷寒和風溫三者,實質上是並列的。這是因為寒氣常常伴隨著風而來,中風就是導致傷寒發生的誘因。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,只要進入陽明經後,都會轉化為溫病,因此溫病是傷寒最終的歸宿。不過,在疾病初期,中風、傷寒和溫病應該分別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。由於中風是傷寒的誘因,所以《太陽篇》開始所記載的第一個方劑是桂枝湯,這個方劑最初是設計來治療中風的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太陽病,發熱,汗出,惡風,脈緩者(緩脈與遲脈不同,脈搏以一息四至為準,脈遲者不足四至,若緩脈則至數不改似有懶動之意),名為中風。

白話文:

在太陽病階段,患者出現發熱、出汗、怕風的症狀,並且脈搏較緩慢(緩脈與遲脈不同,正常的脈搏每分鐘約四次,遲脈脈搏少於四次,而緩脈脈搏頻率不變,只是跳動較為遲緩),這種情況稱為中風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太陽中風,陽浮而陰弱(脈法關前為陽,關後為陰,其浮脈見於關前,弱脈見於關後,浮者著手即得,弱者不任重按)。陽浮者熱自發,陰弱者汗自出,嗇嗇惡寒。(單弱不勝寒之意),淅淅惡風(為風所傷恆畏風聲之意),翕翕發熱(其熱蘊而不散之意),鼻鳴乾嘔者,桂枝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太陽中風時,陽氣浮在表,陰氣虛弱。脈象上,關脈之前為陽,關脈之後為陰。浮脈出現在關脈之前,弱脈出現在關脈之後。浮脈一摸就會發現,而弱脈則按下去會感覺很虛弱。

陽氣浮在表,會自動發熱;陰氣虛弱,會自動出汗。畏寒、出汗不多;怕風、總是怕風聲;發熱但熱度不散;鼻鳴和乾嘔。出現這些症狀,可以使用桂枝湯來治療。

【桂枝湯方】,桂枝三兩去皮,芍藥三兩,炙甘草二兩,生薑三兩,大棗十二枚擘。上五味㕮咀,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適寒溫,服一升。服須臾,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,溫復令一時許,遍體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。若一服汗出病瘥(愈也),停後服,不必盡劑;若不汗,更服依前法;又不汗,後服小促其間,半日許,令三服盡;若病重者,一日一夜服,周時觀之;服一劑盡,病證猶在者,更作服;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。禁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惡等物。

白話文:

桂枝湯的配方是:桂枝三兩去皮,芍藥三兩,炙甘草二兩,生薑三兩,大棗十二枚掰開。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,用七升水以微火煮至三升,去渣,調整至適宜的溫熱度,服用一升。服用後不久,再喝一升多的熱稀粥以助藥力,溫暖覆蓋身體約一小時,全身微微出汗,似有汗意最佳,切勿汗流浹背,這樣病症就無法消除。如果服用一劑後出汗,病症有所好轉,可以停服,不必服用完所有藥劑;若不出汗,再服用一次,依之前方法;若仍不出汗,下次服用時縮短時間間隔,約半日,服用三次即可;若病症嚴重,則可一日一夜連續服用,觀察病況;服用完一劑後,病症仍未消失,可以再服用一劑;若服用後不出汗,則要服用到第二三劑。服用期間禁止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惡等食物。

人之營衛皆在太陽部位,衛主皮毛,皮毛之內有白膜一層名為腠理,腠理之內遍布微絲血管即營也。其人若衛氣充盛,可為周身之外圍,即受風不能深入(此受風,不可名為中風),其人恆多汗閉不出,迨其衛氣流通,其風自去,原可不藥而愈也。至桂枝湯所主之證,乃衛氣虛弱,不能護衛其營分,外感之風直透衛而入營,其營為風邪所傷,又乏衛之保護,是以易於出汗。其發熱者,因營分中之微絲血管原有自心傳來之熱,而有風以擾之,則更激發其熱也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營氣和衛氣都屬於太陽經所管轄。衛氣主管皮毛的保護,皮毛之下有一層白色薄膜,叫做腠理。腠理之中佈滿著細小的血管,這就是營氣。

如果一個人衛氣充足,就像身體周圍有一層保護膜,風邪就不能侵入。(這種情況不能稱為中風)這樣的人往往會出汗,但汗出不暢。等到衛氣通暢了,風邪自然就會消散,不需要用藥就能痊癒。

至於桂枝湯所治療的證狀,是衛氣虛弱,不能保護營氣,外界的風邪會直接穿透衛氣,侵襲營氣。營氣受到風邪侵襲,又缺少衛氣的保護,因此容易出汗。發熱是因為營氣中的細小血管原本就有從心臟傳來的熱氣,而風邪會擾動這些熱氣,導致熱氣更加激發。

其惡風者,因衛虛無御風之力,而病之起點又由於風也。推原其衛氣不能衛護之故,實由於胸中大氣之虛損。《靈樞》五味篇曰:「谷始入於胃,其精微者,先出於胃之兩焦,以溉五臟,別出兩行營衛之道,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,積於胸中,命曰氣海。

白話文:

容易受風寒侵襲的人,是因為衛氣虛弱,無法抵禦風寒。而疾病的起因也是風寒。追究其原因,衛氣無法保護身體,是因為胸中的大氣受損。《靈樞》五味篇說:「食物剛進入胃部,食物中的精微部分,會先從胃部的兩焦部位排出,滋養五臟,並且分出兩條通道來運送營氣和衛氣。而大氣的團塊無法運轉,就積聚在胸部,稱為氣海。」

」由斯觀之,營衛原與胸中大氣息息相通,而大氣實為營衛內部之大都會,愚臨證實驗以來,見有大氣虛者,其營衛即不能護衛於外而汗出淋漓,夫大氣原賴水穀之氣時時培養,觀服桂枝湯者當啜熱粥以助藥力,此不惟助其速於出汗,實兼欲助胸中大氣以固營衛之本源也。

白話文:

從這方面觀察,營衛原本就與胸腔中的大氣息息相關,而大氣其實是營衛體系的核心。多年來我臨牀上觀察到,有的大氣虛弱的人,營衛就無法在外層保護身體,導致大汗淋漓。大氣是靠食物中的氣息不斷滋養的。觀察一下,服用桂枝湯時需要喝熱粥來幫助藥力發揮作用,這不僅可以幫助發汗,還兼具了滋養胸腔大氣、鞏固營衛根基的功效。

或問:桂枝湯提綱中原謂陰弱者汗自出,未嘗言陽弱者汗自出也。夫關後為陰主血,關前為陽主氣,桂枝湯證,其弱脈惟見於關後,至關前之脈則見有浮象,未見其弱,而先生竟謂桂枝湯證之出汗,實由於胸中大氣之弱,不顯與提綱中之言相背乎?答曰:凡受風之脈多見於關前,提綱中所謂陽浮者,其關前之脈因受風而浮也,所謂陰弱者,知其未病之先其脈原弱,至病後而仍不改其弱也,由斯而論,其未病之先,不但關後之脈弱,即關前之脈亦弱,既病之後,其關前脈之弱者轉為浮脈所掩,而不見其弱耳。然其脈雖浮,必不任重按,是浮中仍有弱也,特古人立言尚簡,未嘗細細明言耳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桂枝湯提綱裡說「陰弱者自汗」,沒有說「陽弱者自汗」。關後屬陰主血,關前屬陽主氣,桂枝湯症狀的脈象只在關後出現弱脈,而關前脈象卻有浮像,不見弱脈,而先生卻說桂枝湯症狀的出汗,實際上是因為胸中大氣衰弱所致,這不是與提綱中的話相矛盾嗎?

答:凡是受風邪的脈象,大多出現在關前。提綱中所謂「陽浮」,指的就是關前脈因受風而浮。所謂「陰弱」,是說在生病之前,脈象原本就弱,生病之後仍不改變這種弱象。由這個角度來說,在生病之前,不僅關後脈弱,關前脈也弱。生病之後,關前脈的弱象被浮脈掩蓋,所以看不見弱脈。

然而,雖然脈浮,但一定經不起重按,這是因為浮脈中仍然有弱脈,只是古人說話比較簡潔,沒有詳細說明罷了。

是以愚用桂枝湯時,恆加黃耆以補其胸中大氣,加薄荷以助其速於出汗,不至若方後所云,恆服藥多次始汗也。又宜加天花粉助芍藥以退熱(但用芍藥退熱之力恆不足),即以防黃耆服後能助熱也(黃耆天花粉等分並用,其涼熱之力相敵,若兼用之助芍藥清熱,分量又宜多用)。

白話文:

因此,我使用桂枝湯時,總是加入黃耆來補充胸中的元氣,並加入薄荷以幫助出汗更順暢,避免像方劑後文所說的,服用多次後纔出汗。此外,我也會加入天花粉來輔助芍藥清熱(只用芍藥退熱的效果往往不足),同時也是為了防止黃耆服用後助陽生熱(黃耆和天花粉等量使用,它們的寒熱性質互抵,若再搭配清熱的芍藥,份量宜多用)。

若遇乾嘔過甚者,又宜加半夏以治其嘔,惟此時藥房所鬻之半夏,多制以礬(雖清半夏亦有礬),若用以止嘔,必須用微溫之水淘淨礬味,用之方效。

白話文:

如果頻繁乾嘔,建議加入半夏來治療。但現在藥房賣的半夏,大多用礬加工過(即使是清半夏也有礬)。如果用來止嘔,必須用微溫水洗淨礬味纔能有效。

愚治桂枝湯證,又有屢用屢效之便方,較用桂枝湯殊為省事,方用生懷山藥細末兩半或一兩,涼水調和煮成稀粥一碗,加白糖令適口,以之送服西藥阿斯匹林一瓦,得汗即愈。

白話文:

我在治療桂枝湯證時,還有一個屢試屢效的便捷方子,比使用桂枝湯省事得多。這個方子只需要用生淮山藥細末兩半至一兩,用涼水調和煮成一碗稀粥,加白糖調味,再用它送服阿斯匹林一瓦(約 1 公克)。只要出汗就能治癒。

桂枝湯證之出汗,不過間有出汗之時,非時時皆出汗也,故必用藥再發其汗,始能將外感之風邪逐出。然風邪去後,又慮其自汗之病不愈,故方中山藥與阿斯匹林並用,一發汗、一止汗也,至於發汗與止汗之藥並用而藥力兩不相妨者,此中原有深義,蓋藥性之入人臟腑,其流行之遲速原迥異,阿斯匹林之性其發汗最速,而山藥止汗之力則奏效稍遲,是以二藥雖一時並用,而其藥力之行則一先一後,分毫不相妨礙也。

白話文:

桂枝湯的症狀是出汗,但不是一直出汗,而是間歇性出汗。因此,必須用藥再次發汗,才能將外感的風寒之邪逐出體外。然而,風寒之邪去後,又擔心自汗的病症不愈,所以方中使用山藥和阿斯匹林,一發汗、一止汗。至於發汗與止汗的藥物同時使用,藥效卻不會互相妨礙,這裡面有深刻的道理。因為藥性進入人體臟腑,其運行速度有很大的差異。阿斯匹林發汗最快,而山藥止汗的功效顯現得較慢。所以,雖然兩種藥物同時使用,但它們的藥效發揮卻是一前一後,互不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