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1)

1. 1.六經總論

傷寒治法以六經分篇,然手足各有六經,實則十二經也。手足之經既有十二,而《傷寒論》但分為六經者何也?按《內經》之論十二經也,凡言某經而不明言其為手經、足經者皆系足經,至言手經則必明言其為手某經。蓋人之足經長、手經短,足經大、手經小,足經原可以統手經,但言足經而手經亦恆寓其中矣。《傷寒論》之以六經分篇,此遵《內經》定例,寓手經於足經中也。

彼解《傷寒論》者,謂其所言之六經皆系足經,是猶未明仲景著傷寒之深意也。

經者,氣血流通之處也。人之臟腑與某經相通,即為某經之府,其流通之氣血原由府發出,而外感之內侵遂多以府為歸宿。今將手足十二經及手足十二經之府詳列於下。

手足雖有十二經,其名則分為六經,因手足經之名原相同也。其經有陰有陽,其陽經分太陽、陽明、少陽,其陰經分太陰、少陰、厥陰。其陰陽之經原互相表裡,太陽與少陰為表裡,陽明與太陰為表裡,少陽與厥陰為表裡。凡互為表裡者,因其陰陽之經並行,其陽行於表,陰行於里也。

至於經之分屬於府者,足太陽經之府在膀胱,足少陰經之府在腎,足陽明經之府在胃,足太陰經之府在脾,足少陽經之府在膽,足厥陰經之府在肝,此足之三陰、三陽經與府也。

手之太陽經其府在小腸,手之少陰經其府在心,手之陽明經其府在大腸,手之太陰經其府在肺,手之少陽經其府在三焦,手之厥陰經其府在心胞,此手之三陰、三陽經與府也。

陽經為陰經之表,而太陽經又為表中之表。其經之大都會在背,而實則為周身之外廓,周身之營血衛氣皆賴其衛護保合,且具有充分之熱力,為營衛御外感之內侵,是以《內經》名之為巨陽。推原其熱力之由來,不外君、相二火,君火生於心之血脈與肺相循環,而散熱於胸中大氣(一名宗氣)以外通於營衛,此如日麗中天有陽光下濟之熱也,是以其經名為太陽。

相火生於腎中命門,腎原屬水,中藏相火,其水火蒸熱之氣,由膀胱連三焦之脂膜以透達於身之外表,此猶地心水火之氣(地中心有水火之氣)應春令上透地面以生熱也,為其熱力發於水中,故太陽之經又名太陽寒水之經也。為太陽經之熱力生於君、相二火,是以其經不但以膀胱為府,而亦以胸中為府,觀《傷寒論》陷胸諸湯、丸及瀉心諸湯,皆列於太陽篇中可知也。

至於人病傷寒,其六經相傳之次第,詳於《內經》素問熱論篇,謂「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,一日巨陽受之,故頭項痛、腰脊強;二日陽明受之,陽明主肌肉,其脈俠(同夾)鼻絡於目,故身熱目疼,而鼻乾不得臥也;三日少陽受之,少陽主膽,其脈循脅絡於耳,故胸脅痛而耳聾;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;四日太陰受之,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(咽喉),故腹滿而嗌乾;五日少陰受之,少陰脈貫腎絡於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乾而渴,六日厥陰受之,厥陰之脈循陰器而絡於肝,故煩滿而囊縮。」經絡受病入於府者,故可下而已,此《內經》論六經相傳之次第也。

至《傷寒論》六經之次序,皆以《內經》為法,而未明言其日傳一經,至愚生平臨證之實驗,見有傷寒至旬日,病猶在太陽之府者,至他經相傳之日期,亦無一定,蓋《內經》言其常,而病情之變化恆有出於常例之外者,至傳至某經,即現某經之病狀,此又不盡然,推原其所以然之故,且加以生平臨證之實驗,知傳至某經即現某經之病狀者,多系因其經先有內傷也。若無內傷則傳至某經恆有不即現某經之病時,此在臨證者細心體察耳。

至於六經之命名,手足皆同,然有因手經發源之府而命名者,有因足經發源之府而命名者。如太陽經名為太陽寒水之經,此原因足太陽之府命名,而手太陽亦名太陽寒水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他如陽明經名為陽明燥金之經,是因手陽明之府命名(手陽明府大腸屬金,其互為表裡之肺亦屬金),而足陽明經亦名陽明燥金之經者,是以手經而連帶其足經也。

少陽經名為少陽相火之經,此因足少陽之府命名(膽中寄有相火),而手少陽經亦名為少陽相火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太陰經名為太陰濕土之經,此因足太陰之府命名(脾為濕土),而手太陰經亦名太陰濕土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少陰經名為少陰君火之經,此因手少陰之府命名(心為君火),而足少陰經亦名少陰君火之經者,是以手經而連帶其足經也。

厥陰經名為厥陰風木之經,此因足厥陰之府命名(肝屬木而主風),而手厥陰經亦名厥陰風木之經者,是以足經而連帶其手經也。此手足十二經可併為六經之義也。

2. 2.太陽病桂枝湯證

病名傷寒,而太陽篇之開端,實中風、傷寒、風溫並列,蓋寒氣多隨風至,是中風者傷寒之誘起也。無論中風、傷寒,入陽明後皆化為溫,是溫病者傷寒之歸宿也。惟其初得之時,中風、傷寒、溫病,當分三種治法耳。為中風為傷寒之誘起,是以太陽篇開始之第一方為桂枝,其方原為治中風而設也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太陽病,發熱,汗出,惡風,脈緩者(緩脈與遲脈不同,脈搏以一息四至為準,脈遲者不足四至,若緩脈則至數不改似有懶動之意),名為中風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太陽中風,陽浮而陰弱(脈法關前為陽,關後為陰,其浮脈見於關前,弱脈見於關後,浮者著手即得,弱者不任重按)。陽浮者熱自發,陰弱者汗自出,嗇嗇惡寒。(單弱不勝寒之意),淅淅惡風(為風所傷恆畏風聲之意),翕翕發熱(其熱蘊而不散之意),鼻鳴乾嘔者,桂枝湯主之。

【桂枝湯方】,桂枝三兩去皮,芍藥三兩,炙甘草二兩,生薑三兩,大棗十二枚擘。上五味㕮咀,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適寒溫,服一升。服須臾,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,溫復令一時許,遍體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。若一服汗出病瘥(愈也),停後服,不必盡劑;若不汗,更服依前法;又不汗,後服小促其間,半日許,令三服盡;若病重者,一日一夜服,周時觀之;服一劑盡,病證猶在者,更作服;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。禁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惡等物。

人之營衛皆在太陽部位,衛主皮毛,皮毛之內有白膜一層名為腠理,腠理之內遍布微絲血管即營也。其人若衛氣充盛,可為周身之外圍,即受風不能深入(此受風,不可名為中風),其人恆多汗閉不出,迨其衛氣流通,其風自去,原可不藥而愈也。至桂枝湯所主之證,乃衛氣虛弱,不能護衛其營分,外感之風直透衛而入營,其營為風邪所傷,又乏衛之保護,是以易於出汗。其發熱者,因營分中之微絲血管原有自心傳來之熱,而有風以擾之,則更激發其熱也。

其惡風者,因衛虛無御風之力,而病之起點又由於風也。推原其衛氣不能衛護之故,實由於胸中大氣之虛損。《靈樞》五味篇曰:「谷始入於胃,其精微者,先出於胃之兩焦,以溉五臟,別出兩行營衛之道,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,積於胸中,命曰氣海。

」由斯觀之,營衛原與胸中大氣息息相通,而大氣實為營衛內部之大都會,愚臨證實驗以來,見有大氣虛者,其營衛即不能護衛於外而汗出淋漓,夫大氣原賴水穀之氣時時培養,觀服桂枝湯者當啜熱粥以助藥力,此不惟助其速於出汗,實兼欲助胸中大氣以固營衛之本源也。

或問:桂枝湯提綱中原謂陰弱者汗自出,未嘗言陽弱者汗自出也。夫關後為陰主血,關前為陽主氣,桂枝湯證,其弱脈惟見於關後,至關前之脈則見有浮象,未見其弱,而先生竟謂桂枝湯證之出汗,實由於胸中大氣之弱,不顯與提綱中之言相背乎?答曰:凡受風之脈多見於關前,提綱中所謂陽浮者,其關前之脈因受風而浮也,所謂陰弱者,知其未病之先其脈原弱,至病後而仍不改其弱也,由斯而論,其未病之先,不但關後之脈弱,即關前之脈亦弱,既病之後,其關前脈之弱者轉為浮脈所掩,而不見其弱耳。然其脈雖浮,必不任重按,是浮中仍有弱也,特古人立言尚簡,未嘗細細明言耳。

是以愚用桂枝湯時,恆加黃耆以補其胸中大氣,加薄荷以助其速於出汗,不至若方後所云,恆服藥多次始汗也。又宜加天花粉助芍藥以退熱(但用芍藥退熱之力恆不足),即以防黃耆服後能助熱也(黃耆天花粉等分並用,其涼熱之力相敵,若兼用之助芍藥清熱,分量又宜多用)。

若遇乾嘔過甚者,又宜加半夏以治其嘔,惟此時藥房所鬻之半夏,多制以礬(雖清半夏亦有礬),若用以止嘔,必須用微溫之水淘淨礬味,用之方效。

愚治桂枝湯證,又有屢用屢效之便方,較用桂枝湯殊為省事,方用生懷山藥細末兩半或一兩,涼水調和煮成稀粥一碗,加白糖令適口,以之送服西藥阿斯匹林一瓦,得汗即愈。

桂枝湯證之出汗,不過間有出汗之時,非時時皆出汗也,故必用藥再發其汗,始能將外感之風邪逐出。然風邪去後,又慮其自汗之病不愈,故方中山藥與阿斯匹林並用,一發汗、一止汗也,至於發汗與止汗之藥並用而藥力兩不相妨者,此中原有深義,蓋藥性之入人臟腑,其流行之遲速原迥異,阿斯匹林之性其發汗最速,而山藥止汗之力則奏效稍遲,是以二藥雖一時並用,而其藥力之行則一先一後,分毫不相妨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