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97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97)

1. 7.通變白虎加人參湯

一人,年五十餘,於暑日痢而且瀉,其瀉與痢俱帶紅色,下墜腹疼,噤口不食。醫治兩旬,病勢浸增,精神昏憒,氣息奄奄。診其脈,細數無力,周身肌膚髮熱。詢其心中亦覺熱,舌有黃苔,知其證夾雜暑溫。暑氣溫熱,瀰漫胃口,又兼痢而且瀉,虛熱上逆,是以不能食也。

遂用生山藥兩半、滑石一兩、生杭芍六錢、粉甘草三錢,一劑諸病皆見愈,可以進食。又服一劑全愈。此證用滑石不用石膏者,以其證兼瀉也。為不用石膏,即不敢用人參,故倍用山藥以增其補力。此就通變之方,而又為通變也。

痢證,又有肝膽腸胃先有鬱熱,又當暑月勞苦於烈日之中,陡然下痢,多帶鮮血,脈象洪數,此純是一團火氣。宜急用大苦大寒之劑,若芩、連、知、柏、膽草、苦參之類,皆可選用。亦可治以白虎湯,方中生石膏必用至二兩,再加生白芍一兩。若脈大而虛者,宜再加人參三錢。若其脈洪大甚實者,可用大承氣湯下之,而佐以白芍、知母。

有痢久而清陽下陷者,其人或間作寒熱,或覺胸中短氣。當於治痢藥中,加生黃耆、柴胡以升清陽。脈虛甚者,亦可酌加人參。又當佐以生山藥以固下焦,然用藥不可失於熱也。有痢初得,兼受外感者,宜於治痢藥中,兼用解表之品。其外邪不隨痢內陷,而痢自易治。不然,則成通變白虎加人參湯所主之證矣。

痢證初得雖可下之,然必確審其無外感表證,方可投以下藥。其身體稍弱,又宜少用參、耆佐之。

痢證忌用滯泥之品,然亦不可概論。外祖母,年九旬。仲夏下痢赤白甚劇,脈象數而且弦。愚用大熟地、生杭芍各一兩煎湯,服下即愈。又服一劑,脈亦和平。

痢證間有涼者,然不過百中之一耳,且又多系純白之痢。又必脈象沉遲,且食涼物,坐涼處則覺劇者。治以乾薑、白芍、小茴香各三錢,山楂四錢,生山藥六錢,一兩劑即愈。用白芍者,誠以痢證必兼下墜腹疼。即系涼痢,其涼在腸胃,而其肝膽間必有伏熱,亦防其服熱藥,而生熱也。

凡病人酷嗜之物,不可力為禁止。嘗見患痢者,有恣飲涼水而愈者,有飽食西瓜而愈者。總之,人之資稟不齊,病之變態多端,尤在臨證時,精心與之消息耳。曾治一少年,下痢,晝夜無數,裡急後重。投以清火通利之藥數劑,痢已減半,而後重分毫不除。疑其腸中應有阻隔,投以大承氣湯,下燥糞長數寸而愈。

設此證,若不疑其中有阻隔,則燥糞不除,病將何由愈乎?

有奇恆痢者,張隱菴謂,其證三陽並至,三陰莫當,九竅皆塞,陽氣旁溢,咽乾喉塞痛,並於陰則上下無常,薄為腸澼。其脈緩小遲澀,血溫身熱者死,熱見七日者死。蓋因陽氣偏盛,陰氣受傷,是以脈小遲澀。此證急宜用大承氣湯瀉陽養陰,緩則不救。若不知奇恆之因,見脈氣平緩,而用平易之劑,必至誤事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,五十多歲,在夏天拉肚子,而且拉出來的痢疾和瀉出來的東西都帶有紅色,肚子下墜疼痛,嘴巴緊閉不吃東西。醫生治療了二十天,病情越來越嚴重,精神昏昏沉沉,呼吸微弱。把脈後,發現脈象細數無力,全身皮膚發熱。詢問後得知他覺得心裡也發熱,舌頭上有黃色的苔,判斷這是夾雜了暑濕溫熱的症狀。暑氣溫熱,瀰漫在胃口,又加上拉肚子和痢疾,虛熱往上逆,所以才吃不下東西。

於是,我用了生山藥二兩半、滑石一兩、生杭芍六錢、粉甘草三錢,吃了一劑藥,各種症狀都明顯好轉,可以開始吃東西了。又吃了一劑藥,就完全康復了。這個病症使用滑石而不是石膏,是因為他同時有拉肚子的症狀。因為沒有用石膏,所以不敢用人參,因此加倍使用山藥來增加補益的力量。這是針對特殊情況而改變的藥方,也是一種變通的方法。

痢疾這種病,有的是因為肝膽腸胃原本就有鬱熱,又在炎熱的夏天勞累奔波,突然間拉肚子,多半會帶有鮮血,脈象洪大而數。這完全是一團火氣。應該趕快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,像黃芩、黃連、知母、黃柏、龍膽草、苦參之類的,都可以選用。也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,方中的生石膏一定要用到二兩,再加生白芍一兩。如果脈象大而虛弱,應該再加人參三錢。如果脈象洪大而非常有力,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瀉下,並佐以白芍、知母。

有的痢疾是拉久了,導致清陽之氣下陷,這種人有時會發冷發熱,或是覺得胸悶氣短。應該在治療痢疾的藥中,加入生黃耆、柴胡來提升清陽之氣。脈象非常虛弱的,也可以酌情加入人參。還要佐以生山藥來鞏固下焦,但是用藥不能偏於溫熱。有的痢疾剛開始發作,又同時感染了外感,應該在治療痢疾的藥中,同時加入解表的藥物。這樣外邪就不會隨著痢疾而內陷,痢疾也比較容易治好。否則,就會變成可以用通變白虎加人參湯治療的症狀。

痢疾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雖然可以用瀉下的藥,但一定要確定沒有外感的表證,才能使用瀉下藥。如果身體比較虛弱,應該少用人參、黃耆來輔助。

痢疾忌諱使用停滯不前的藥物,但也不能一概而論。我的外祖母,九十歲的時候,在盛夏拉肚子,拉出來的紅血和白膿都很嚴重,脈象急促而且弦硬。我用大熟地、生杭芍各一兩煎湯,服下就痊癒了。又服了一劑,脈象也恢復了平和。

痢疾偶爾也會有屬於寒涼的,但百例中也不過一例而已,而且多半是純白色的痢疾。而且必須是脈象沉遲,吃涼的東西,坐在涼的地方就會覺得病情加重。要用乾薑、白芍、小茴香各三錢,山楂四錢,生山藥六錢來治療,一兩劑藥就痊癒了。使用白芍的原因,是因為痢疾必然會伴隨肚子下墜疼痛。即使是屬於寒涼的痢疾,它的寒涼是在腸胃,但是肝膽之間必然有潛伏的熱,也要預防吃了熱藥而生熱。

凡是病人特別喜歡吃的東西,不要硬性禁止。曾經看過拉肚子的人,有的人喝冰水反而好了,有的人吃飽西瓜反而好了。總之,人的體質不同,疾病的變化也很多,最重要的是在看病的時候,要用心仔細觀察。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年輕人,拉肚子,白天晚上不停地跑廁所,想排便卻排不出來。我用清火通利的藥物治療了幾次,痢疾已經減輕了一半,但是想排便卻排不出來的感覺一點也沒有消除。我懷疑他的腸子裡面有阻塞,就用了大承氣湯,排出了好幾寸的乾硬糞便,病就好了。

如果這個病,沒有懷疑是腸子有阻塞,那麼乾硬的糞便排不出來,病怎麼會好呢?

有一種奇特的痢疾,張隱庵說,這種病是三陽之氣一起到來,三陰之氣無法抵擋,九竅都被阻塞,陽氣向外散溢,咽喉乾燥疼痛,如果跑到陰分,就會時上時下,輕微的就變成腸道下痢。這種病的脈象是緩慢細小而遲澀,血溫身體發熱的會死,發熱超過七天的也會死。這是因為陽氣過盛,陰氣受傷,所以脈象才會細小而遲澀。這種病應該趕快用大承氣湯來瀉掉陽氣,滋養陰氣,如果拖延就沒救了。如果不了解這種奇特痢疾的原因,看到脈象平緩,而使用平淡的藥物,一定會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