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95)
一、醫方 (95)
1. 6.三寶粥
治痢久,膿血腥臭,腸中欲腐,兼下焦虛憊,氣虛滑脫者。
生山藥(一兩,軋細),三七(二錢,軋細),鴨蛋子(五十粒,去皮)
上藥三味,先用水四盅,調和山藥末煮作粥。煮時,不住以箸攪之,一兩沸即熟,約得粥一大碗。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、鴨蛋子。
己巳之歲,愚客居德州,有盧姓婦,年五十六。於季夏下痢赤白,遷延至仲冬不愈。延醫十餘人,服藥百劑,皆無效驗,亦以為無藥可醫矣。後求愚診治,脈象微弱,至數略數,飲食減少,頭目時或眩暈,心中微覺煩熱,便時下墜作疼,然不甚劇。詢其平素,下焦畏涼。是以從前服藥,略加溫補,上即煩熱,略為清理,下又腹疼泄瀉也。
為擬此方,一日連服兩次,其病遂愈。後旬余,因登樓受涼,舊證陡然反復,日下十餘次,腹疼覺劇。其脈象微弱如前,至數不數。俾仍用山藥粥,送服生硫黃末三分,亦一日服兩次,病愈強半。翌日又服一次,心微覺熱。繼又改用前方,兩劑全愈。
戊午秋日,愚初至奉天,有李××,年二十八。下痢四十餘日,膿血雜以脂膜,屢次服藥,病益增劇,羸弱已甚。診其脈,數而細弱,兩尺尤甚。亦治以此方。服後兩點鐘腹疼一陣,下膿血若干。病家言:從前腹疼不若是之劇,所下者亦不若是之多,似疑藥不對證。愚曰:腹中瘀滯下盡即愈矣。
伸再用白蔗糖化水,送服去皮鴨蛋子五十粒。此時已屆晚九點鐘,一夜安睡,至明晨,大便不見膿血矣。後間日大便,又少帶紫血,俾仍用山藥粥送服鴨蛋子二十粒,數次全愈。
又:斯秋中元節後,有劉××者,下痢兩月不愈,求為診治。其脈近和平,按之無力,日便五六次,血液腐敗,便時不甚覺疼,後重亦不劇。亦治以此方,一劑病愈強半。翌日將行,囑以再接原方服兩劑當愈。後至奉,接其來函言:服第二劑,效驗不如從前;至三劑,病轉似增重。
因恍悟,此證下痢兩月,其脈毫無數象,且按之無力,其下焦當系寒涼。俾仍用山藥粥送服炒熟小茴香末一錢,連服數劑全愈。
或問:西人謂痢為腸中生炎。所謂炎者,紅熱腫疼,甚則腐爛也。觀此案與治盧姓之案,皆用熱藥成功,亦可謂之腸炎乎?既非腸炎,何以其腸亦欲腐爛乎?答曰:痢證,原有寒有熱。熱證不愈,其腸可至腐爛。寒證久不愈,其腸亦可腐爛。譬如瘡瘍,紅腫者陽而熱,白硬者陰而寒,其究竟皆可變為膿血。
賞觀《弢園隨筆錄》,言其曾患牙疳,醫者治以三黃犀角純寒之品,滿口肉爛盡,而色白不知疼。後醫者,改用肉桂、附子等品,一服知疼,連服十餘劑而愈。夫人口中之肌肉,猶腸中之肌肉也。口中之肌肉,可因寒而腐爛,腸中之肌肉,獨不可因寒而腐爛乎?曾治一人,因久居潮濕之地,致下痢,三月不愈。所下者紫血雜以脂膜,腹疼後重。
白話文:
[6.三寶粥]
這帖藥膳適用於長期腹瀉,排出物帶有膿血且有惡臭,腸道似乎要腐爛,同時下身疲憊虛弱,氣力不足且易脫肛的情況。
所需材料:新鮮山藥(約30克,磨碎),田七(約6克,磨碎),鴨蛋(50個,去殼)
做法如下:首先,取四杯水,加入磨碎的山藥煮成粥。在煮的過程中,要不斷地攪拌,煮沸一兩次即可,大概能煮出一碗粥。然後,利用這碗粥來吞服田七粉和鴨蛋。
己巳那一年,我居住在德州,有一位姓盧的女士,年齡56歲。在夏季尾聲時她開始出現血痢和黏液痢,直到冬季中期病情仍未好轉。她找了十多位醫生,服用了上百種藥物,都沒有任何效果,甚至認為已經無法救治了。後來,她請求我進行診治,脈象微弱,心跳頻率稍微偏快,飲食量減少了,偶爾會感到頭暈目眩,心中微微感到煩躁熱燥,排便時下腹部會感到疼痛,但不是非常嚴重。她平時下身怕冷。因此,過去服用的藥物,只要稍加溫補,上身就會感到煩躁熱燥,如果清理身體,下身又會腹痛和腹瀉。
我開出了這個處方,她一天內連續服用了兩次,疾病就痊癒了。十多天後,因為上樓受涼,舊疾突然復發,每天排便十多次,腹痛感更強烈。她的脈象和之前一樣微弱,心跳頻率正常。我讓她再次使用山藥粥,吞服三分的生硫磺粉,同樣一天服用兩次,病情改善了一大半。第二天再次服用,她感覺到心臟微微發熱。之後,我改回原先的處方,她服用兩劑後完全康復。
在戊午秋季,我剛到奉天,有一位名叫李XX的男子,年齡28歲。他腹瀉了四十多天,排出物是膿血和脂肪膜,多次服藥後病情反而加重,身體極度虛弱。我診斷他的脈象,心跳頻率快速且細弱,尤其在兩側手腕下方的脈搏更是如此。我也用這個處方治療他。服藥後兩個小時,他感到一陣腹痛,排出了一些膿血。病人說:過去他從未感到這麼劇烈的腹痛,排出的物質也沒有那麼多,他懷疑藥物不適合他的病情。我回答說:等到腸中的淤積物全部排出,他就會康復了。
接著,我讓他用白蔗糖水吞服去殼的鴨蛋50個。當時已是晚上9點,他一夜安睡,到了第二天早晨,大便已不再有膿血。之後,每隔一天的大便,還是少許帶有紫色血液,我讓他再次使用山藥粥吞服鴨蛋20個,數次後完全康復。
另外,在那年的中秋節後,有一位名叫劉XX的人,腹瀉兩個月未好,請求我為他診治。他的脈象接近正常,但按壓時感到無力,每天排便五到六次,排出物是腐敗的血液,排便時不會感到太疼痛,下腹部的沉重感也不劇烈。我用這個處方治療他,一劑後病情改善了一大半。第二天離開時,我囑咐他再次服用兩劑就能康復。後來,我到奉天,收到他寄來的信件,說服用第二劑後,效果不如以前;到了第三劑,病情似乎更嚴重了。
我恍然大悟,他腹瀉兩個月,脈象毫無異常,而且按壓時感到無力,他的下身應該是寒冷的。我讓他再次使用山藥粥吞服炒熟的小茴香粉一錢,連續服用數劑後完全康復。
有人問:西方人認為腹瀉是腸道發生炎症。所謂的炎症,指的是紅腫熱痛,嚴重時會腐爛。看這個病例和盧姓女士的病例,都是使用熱性藥物成功的,也可以稱之為腸炎嗎?如果不是腸炎,為什麼他們的腸道也會腐爛呢?我的回答是:腹瀉的病情,本就有寒性和熱性之分。熱性病情如果不康復,腸道可能會腐爛。寒性病情如果久久不康復,腸道也會腐爛。就像瘡瘍,紅腫的是陽性且熱,白色堅硬的是陰性且寒,但最終都可能變成膿血。
我讀過《弢園隨筆錄》,其中提到作者曾經患有牙周病,醫生使用三黃犀角等極寒的藥物治療,導致他口腔內的肉全部腐爛,顏色變白卻不感到疼痛。後來,醫生改用肉桂、附子等藥物,他服用一次後就感到疼痛,連續服用十多次後康復。人口腔中的肌肉,就像腸道中的肌肉一樣。口腔中的肌肉,可以因為寒冷而腐爛,腸道中的肌肉,難道就不會因為寒冷而腐爛嗎?我曾經治療一個人,因為長期住在潮濕的地方,導致腹瀉,三個月未好。他排出的是紫色血液和脂肪膜,伴有腹痛和下腹部沉重感。
有人建議他使用龍眼肉包裹鴨蛋的處方,但他服用後,腹瀉和腹痛更加嚴重。後來,我診斷他,他的脈象微弱且深,左手部位幾乎摸不到。我讓他使用生硫磺研磨成粉末,摻入少量熟麵粉,製成藥丸。另外,我讓他大量使用新鮮山藥、熟地、龍眼肉煎成濃湯吞服。他連續服用了十多劑,總共服用了大約30克的生硫磺,腹瀉才康復。由此可見,即使完全是血痢,確實也有寒性的,但只佔所有案例的百分之二到三。
而且,我實際上試驗過腹瀉的病情,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的,即使久久不康復,仍然可以支撐。而且,下腹部沉重感和腹痛,相比因為熱性導致的病情也要輕一些。而且,《傷寒論》中有桃花湯,用於治療少陰病的腹瀉和排出膿血,原本就應該同時使用赤石脂和乾薑,這是使用熱性藥物治療寒性腹瀉的初步方法。註釋家不明白,認為這是因為少陰病的火傷害了陰絡導致的,使用桃花湯原本就是從根本上治療的方法。還有一些人錯誤地解釋藥性,認為赤石脂性質寒涼,大量使用達到一斤,乾薑雖然性熱,但只使用一兩,所以這個處方仍然被視為寒涼的。
現在,我們試著取這些藥物的十分之一,煎湯服用,到底涼還是熱呢?這些都是因為不明白《傷寒論》這一節的意義,而勉強進行註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