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二、藥物 (23)
二、藥物 (23)
1. 62.常山解
常山:性涼,味微苦。善消脾中之痰,為治瘧疾要藥(瘧疾皆系脾中多痰,凡久瘧脅下有硬塊名瘧母者,皆系脾脹兼有痰也)。少服,則痰可徐消,若多服即可將脾中之痰吐出,為其多服即作嘔吐,故諸家本草皆謂其有毒,醫者用之治瘧,亦因此不敢多用,遂至有效有不效。
若欲用之必效,當效古人一劑三服之法,用常山五六錢,煎湯一大盅,分五六次徐徐溫飲下,即可不作嘔吐,瘧疾亦有八九可愈。
【附案】,一九一七年,時當仲夏,愚因勞碌過度,兼受暑,遂至病瘧。乃於不發瘧之日清晨,用常山八錢,煎湯一大碗,徐徐溫飲之,一次止飲一大口,飲至日夕而劑盡,心中分毫未覺難受,而瘧亦遂愈。後遂變湯劑為丸劑,將常山軋細過羅,水泛為丸,桐子大,每服八分,一日之間自晨至暮服五次,共服藥四錢,瘧亦可愈。若病發時熱甚劇者,可用生石膏一兩煎湯,初兩次服藥時,可用此湯送服。西人謂病瘧者有瘧蟲,西藥金雞納霜,善除瘧蟲故善治瘧,常山想亦善除瘧蟲之藥品歟?
白話文:
[62.常山解釋]
常山:屬性偏涼,味道略帶苦澀。它擅長清除脾臟中的痰濕,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(因為瘧疾通常是由於脾臟痰濕過多所導致,對於長期患瘧疾,且在脅下出現硬塊,被稱為「瘧母」的情況,這都是脾臟腫大且伴有痰濕的症狀)。少量服用,可以慢慢消除痰濕;若大量服用,能將脾臟中的痰濕通過嘔吐的方式排出。正因為大量服用會引發嘔吐,所以歷代的本草典籍都指出它具有毒性。醫生在使用它來治療瘧疾時,也因此不敢大量使用,這導致了治療效果時好時壞。
如果想要確保治療效果,可以效仿古人的做法,每次分三次服用同一劑藥。使用五六錢的常山,煎煮成一大杯湯,然後分五六次緩慢地溫飲,這樣就不會引起嘔吐,瘧疾有八九成的機會可以痊癒。
附錄案例:1917年,正值盛夏,我因工作過度疲勞,加上天氣炎熱,不幸感染了瘧疾。於是在未發作的早晨,我用八錢的常山,煎煮成一大碗湯,緩慢地溫飲,每次只喝一口,直到傍晚才把整劑藥喝完,整個過程中並未感到任何不適,而瘧疾也隨之康復。後來,我將湯劑改為丸劑,將常山研磨細緻,用水製成大小如桐子的丸藥,每次服用八分,從清晨到黃昏,一天內分五次服用,總計服用四錢,瘧疾同樣可以治癒。如果病情發作時,熱度極高,可以用一兩的生石膏煎湯,在前兩次服藥時,可以用這湯送服。西方人認為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,西藥奎寧能夠有效殺滅瘧原蟲,因而對治療瘧疾有良好效果,由此推測,常山可能也是具有清除瘧原蟲功效的藥物吧?
2. 63.山楂解
山楂:味至酸微甘,性平。皮赤肉紅黃,故善入血分為化瘀血之要藥。能除痃癖癥瘕、女子月閉、產後瘀血作疼(俗名兒枕疼)。為其味酸而微甘,能補助胃中酸汁,故能消化飲食積聚,以治肉積尤效。其化瘀之力,更能蠲除腸中瘀滯,下痢膿血,且兼入氣分以開氣鬱痰結,療心腹疼痛。
若以甘藥佐之(甘草蔗糖之類,酸甘相合,有甲己化土之義),化瘀血而不傷新血,開鬱氣而不傷正氣,其性尤和平也。
女子至期,月信不來,用山楂兩許煎湯,沖化紅蔗糖七八錢服之即通,此方屢試屢效。若月信數月不通者,多服幾次亦通下。
痢疾初得者,用山楂一兩,紅白蔗糖各五錢,好毛尖茶葉錢半,將山楂煎湯,沖糖與茶葉在蓋碗中,浸片時,飲之即愈。
附:,《本草綱目》山楂後載有兩方:一方治腸風下血,若用
涼藥、熱藥、補脾藥俱不效者,獨用干山楂為末,艾葉煎湯調下,應手即愈;一方治痘疹乾黑危困者,用山楂為末,紫草煎酒調服一錢。,按:,此二方皆有效驗,故附載之。
白話文:
[63.山楂解]
山楂的味道極為酸中帶微甘,屬性溫和。因其外皮為紅色,果肉呈紅黃色,所以特別適合用於血液系統,是化解瘀血的重要藥材。它能治療肝脾腫大、癥瘕等症狀、女性月經不調、產後因瘀血導致的疼痛(俗稱為兒枕痛)。由於山楂味道酸中帶微甘,可以補充胃部所需的酸液,因此能幫助消化,尤其對肉類食物積滯的治療效果更佳。山楂的化瘀能力,更可清除腸道內的瘀滯,對於下痢伴有膿血的患者有幫助,同時還可以開導氣鬱、化解痰結,治療心腹疼痛。
如果輔以甘味藥物(如甘草、蔗糖等,酸甘相合,具有調和脾胃的功效),則山楂能化解瘀血而不傷新血,開導鬱氣而不損正氣,其性質更加溫和。
女性若月經遲遲未來,可使用約兩兩的山楂煎湯,加入七八錢的紅蔗糖服用,此方法屢試不爽。若月經數月未來,多次服用也能促使月經來潮。
初患痢疾的患者,可使用一兩的山楂,再加入五錢的紅白蔗糖以及好品質的毛尖茶葉一錢半,先將山楂煎湯,再沖入糖與茶葉在蓋碗中,稍待片刻後飲用,病情即可獲得改善。
附錄: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了兩個山楂的方子:一是治療腸風下血,如果使用涼藥、熱藥、補脾藥都無效,可單獨使用乾燥的山楂磨成粉,用艾葉煎湯調服,立即見效;二是治療痘疹乾黑的危急情況,使用山楂磨成粉,用紫草煎酒調服一錢。根據經驗,這兩個方子都十分有效,因此附載在此。
3. 64.石榴解
石榴:有酸、甜二種,以酸者為石榴之正味,故入藥必須酸者。其性微涼,能斂戢肝火,保合肺氣,為治氣虛不攝肺勞喘嗽之要藥。又為治肝虛風動相火浮越之要藥。若連皮搗爛煮湯飲之,又善治大便滑瀉、小便不禁、久痢不止、女子崩帶,以其皮中之液最澀,故有種種諸效也。
【附案】,門生高××之父,曾向愚問治泄瀉方,語以酸石榴連皮搗爛,煮服甚效。後歲值壬寅,霍亂盛行,有甫受其病泄瀉者,彼與以服酸石榴方,泄瀉止而病亦遂愈。蓋霍亂之上吐下瀉,原系肝木挾外感之毒克伐脾胃,乃當其病勢猶未橫恣,急以酸石榴斂戢肝木,使不至助邪為虐致吐瀉不已,則元氣不漓,自可以抗禦毒菌,況酸石榴之味至酸,原有消除毒菌之力乎(凡味之至酸者,皆善消)!古方治霍亂多用木瓜,取其酸能斂肝也,酸石榴之酸遠勝木瓜,是以有效也。
鄰村張氏婦,年過四旬,素息肺勞喘嗽,夜不安枕者已數年矣。無論服何藥皆無效驗。一晚偶食酸石榴,覺夜間喘嗽稍輕,從此每晚服之,其喘嗽日輕,一連服過三月,竟脫然無累矣。
白話文:
[64.石榴解]
石榴分為酸、甜兩種,酸味的纔是正宗的石榴,因此用於藥物時必須選擇酸味的。它的性質微涼,能夠抑制肝火,保護肺部功能,是治療氣虛導致的肺部勞損、喘息咳嗽的重要藥物。同時,它也是治療肝虛風動、相火上浮的重要藥物。如果連同果皮一起搗碎煮湯飲用,對於治療嚴重腹瀉、尿失禁、長期痢疾不止、女性崩漏帶下等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,因為石榴皮中的汁液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,所以才會有這些功效。
有一個案例,我的學生高某的父親曾經向我詢問治療腹瀉的方子,我告訴他可以用酸味的石榴連皮搗碎煮來服用,效果很好。後來在壬寅那一年,霍亂疾病肆虐,有人剛開始出現腹瀉症狀,他就用了這個酸石榴的方子,結果腹瀉停止,病情也隨之好轉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,主要是肝臟受到外來毒素的影響,對脾胃造成傷害。在疾病還沒有惡化之前,立即使用酸石榴抑制肝臟的活動,避免肝臟助長病邪,導致持續嘔吐和腹瀉,這樣就能保持元氣,抵抗毒素。此外,酸石榴的極度酸味本身就具有消除毒素的能力(通常極度酸的食物都具有這種能力)。古方中常用木瓜來治療霍亂,就是利用它的酸味能抑制肝臟的作用。酸石榴的酸度遠超木瓜,因此更有效。
隔壁村的張姓婦人,年過四十,多年來一直患有肺部勞損和喘息咳嗽,晚上無法安穩睡覺。無論她服用什麼藥物,都沒有明顯效果。一天晚上,她偶然吃了酸石榴,發現當晚的喘息咳嗽有所減輕。從此,她每天晚上都會吃酸石榴,她的喘息咳嗽逐日減輕,連續吃了三個月後,她的病症竟然完全消失,不再受困擾。]
4. 65.龍眼肉解
龍眼肉:味甘,氣香,性平。液濃而潤,為心脾要藥。能滋生心血(凡藥之色赤液濃而甘者,皆能生血),兼能保合心氣(甘而且香者皆能助氣),能滋補脾血(味甘歸脾),兼能強健脾胃(氣香能醒脾),故能治思慮過度,心脾兩傷(脾主思,過思則傷脾),或心虛怔忡、寢不成寐,或脾虛泄瀉,或脾虛不能統血,致二便下血。
為其味甘能培補脾土,即能有益肺金(土生金),故又治肺虛勞嗽、痰中帶血,食之甘香適口,以治小兒尤佳。
【附案】,一少年心中怔忡,夜不能寐,其脈弦硬微數,知其心脾血液短也,俾購龍眼肉,飯甑蒸熟,隨便當點心,食之至斤余,病遂除根。
一六七歲童子,大便下血,數月不愈,服藥亦無效。亦俾蒸熟龍眼肉服之,約日服兩許,服旬日全愈。
白話文:
[65.龍眼肉解析]
龍眼肉:味道甘甜,散發香氣,屬性溫和。汁液濃稠且滋潤,是養心和健脾的重要藥材。它能滋養心臟的血液(所有顏色紅、汁液濃厚且甘甜的藥物,都能促進血液生成),同時有助於調節心臟的功能(甘甜且帶有香味的藥物都能輔助氣力),能滋補脾臟的血液(甘甜的口感對脾臟有益),並且能強壯脾胃(香氣能醒脾),因此可用來治療因過度思考導致心脾受損(脾臟主管思考,過度思考會傷害脾臟)、或是心虛引起的驚悸不安、失眠,或是脾虛造成的腹瀉,或是脾虛無法控制血液,導致大小便出血。
因為龍眼肉甘甜的口感能培養並補充脾臟的功能,這也間接對肺臟有益(脾臟與肺臟相連),所以也能用來治療肺虛咳嗽、痰中帶血的情況,食用後甘甜香氣在口中留存,特別適合兒童食用。
【附錄案例】 一個年輕人晚上心悸不安,難以入眠,他的脈搏緊繃且稍微快速,推測他心脾的血液不足,建議他購買龍眼肉,飯後用蒸的方式烹調,作為點心隨意食用,食用超過一斤後,病情根除。
一個六十七歲的男孩,大便出血,幾個月都未見好轉,即使服用藥物也無效。同樣建議他蒸煮龍眼肉食用,每天約食用兩兩,連續十天後完全康復。
5. 66.柏子仁解
柏子仁:味微甘微辛,氣香性平,多含油質。能補助心氣,治心虛驚悸怔仲;能涵濡肝木,治肝氣橫恣脅疼;滋潤腎水,治腎虧虛熱上浮。雖含油質甚多,而性不濕膩,且氣香味甘實能有益脾胃,《神農本草經》謂其除風濕痹,胃之氣化壯旺,由中四達而痹者自開也。其味甘而兼辛,又得秋金肅降之氣,能入肺寧嗽定喘,導引肺氣下行。
統言之,和平純粹之品,於五臟皆有補益,故《神農本草經》謂安五臟也。宜去淨皮,炒香用之,不宜去油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謂柏實能安五臟,而實於肝臟尤宜也。曾治鄰村毛姓少年,其肝臟素有傷損,左關脈獨微弱,一日忽脅下作疼,俾單用柏子仁一兩,煎湯服之立愈。觀此,則柏子仁善於理肝可知矣。
白話文:
柏子仁的味道略帶甘甜與辛辣,散發著芳香,性質平和,含有豐富的油脂。它能增強心臟功能,治療心臟虛弱導致的驚恐、心悸;能滋養肝臟,治療肝氣過旺引起的脅痛;同時也能滋潤腎臟,治療腎虧導致的虛熱上升。儘管它含油量高,但其性質並非濕膩,而且其甘甜與芳香的特性對脾胃有益。根據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述,柏子仁能祛除風濕,當脾胃功能強健,風濕自然得以緩解。其甘甜中夾帶辛辣,吸收了秋天金屬肅降之氣,能進入肺部,平息咳嗽,定喘,引導肺氣下降。
總結來說,柏子仁是性質溫和純正的藥材,對五臟都有補益作用,這也是《神農本草經》說它能安定五臟的原因。使用時應去除外皮,炒香後食用,無需去除油脂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指出柏子能安定五臟,尤其對肝臟有特殊的好處。曾經治療過一個鄰村的毛姓少年,他的肝臟一直有損傷,左手脈象特別微弱,有一天突然感到脅痛,只用了一兩的柏子仁煎湯服用,疼痛立刻得到緩解。由此可見,柏子仁對於調理肝臟的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