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二、藥物 (21)
二、藥物 (21)
1. 54.連翹解
連翹:味淡微苦,性涼。具升浮宣散之力,流通氣血,治十二經血凝氣聚,為瘡家要藥。能透表解肌,清熱逐風,又為治風熱要藥。且性能托毒外出,又為發表疹癮要藥。為其性涼而升浮,故又善治頭目之疾,凡頭疼、目疼、齒疼、鼻淵或流濁涕成腦漏證,皆能主之。為其味淡能利小便,故又善治淋證,溺管生炎。
仲景方中所用之連招,乃連翹之根,即《神農本草經》之連根也。其性與連翹相近,其發表之力不及連翹,而其利水之力則勝於連翹,故仲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用之,以治瘀熱在裡,身將發黃,取其能導引濕熱下行也。
連翹諸家皆未言其發汗,而以治外感風熱,用至一兩必能出汗,且其發汗之力甚柔和,又甚綿長。曾治一少年風溫初得,俾單用連翹一兩煎湯服,徹夜微汗,翌晨病若失。
連翹善理肝氣,既能舒肝氣之郁,又能平肝氣之盛。曾治一媼,年過七旬,其手連臂腫疼數年不愈,其脈弦而有力,遂於清熱消腫藥中,每劑加連翹四錢,旬日腫消疼愈,其家人謂媼從前最易憤怒,自服此藥後不但病愈,而憤怒全無,何藥若是之靈妙也!由是觀之,連翹可為理肝氣要藥矣。
白話文:
[54.連翹的作用]
連翹的口感略帶淡苦,屬性偏涼。它具有提升和散發的能力,能促進氣血循環,治療因血液凝滯和氣聚導致的問題,特別適用於處理各種皮膚病變。連翹能穿透肌膚解除熱毒,清除熱邪,驅除風邪,是治療風熱病的重要藥物。此外,連翹能幫助排除體內毒素,對處理疹子和癢癥有很好的效果。由於其性質偏涼且有上升和擴散的特性,連翹非常適合治療頭部和眼睛的疾病,對於頭痛、眼痛、牙痛、鼻竇炎或是鼻涕混濁、腦漏等症狀,都有很好的療效。因為連翹的口感淡,有利尿作用,所以它對處理泌尿系統感染也很有效,對於尿道發炎有良好療效。
在張仲景的方劑中使用的連招,實際上是連翹的根部,這在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被稱為連根。它的性質與連翹相似,但發汗的效果不如連翹,利尿的效果卻更強,因此在張仲景的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中使用它,用來治療瘀熱在體內積聚,身體可能出現黃疸的情況,就是利用它能引導濕熱向下排泄的功能。
雖然各家醫學著作都沒有提到連翹的發汗效果,但在治療外感風熱時,使用到一兩的量就能讓人出汗,而且它的發汗效果非常溫和,持久。曾經治療過一個年輕人,他剛剛得了風溫,讓他單獨服用一兩的連翹煎湯,整個晚上微微出汗,第二天早上病情就好轉了。
連翹還能調理肝氣,既能夠疏解肝氣鬱結,也能平衡肝氣旺盛的情況。曾經治療過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婦人,她的手臂和手腫痛多年,她的脈象弦硬有力,於是,在清熱消腫的藥物中,每一劑都加入四錢的連翹,十天後,她的腫痛完全消失,她的家人說她以前很容易生氣,但服用了這種藥後,不僅病好了,而且完全不再生氣,這是多麼靈驗神奇的藥啊!由此看來,連翹可以作為調理肝氣的重要藥物。
2. 55.川楝子解
川楝子:大如慄者是川楝子,他處楝子小而味苦,去核名金鈴子。味微酸、微苦,性涼。酸者入肝,苦者善降,能引肝膽之熱下行自小便出,故治肝氣橫恣,膽火熾盛,致脅下掀疼。並治胃脘氣鬱作疼,木能疏土也。其性雖涼,治疝氣者恆以之為嚮導藥,因其下行之力能引諸藥至患處也。至他處之苦楝子,因其味苦有小毒,除蟲者恆用之。
白話文:
川楝子:形狀大小如同栗子的,就是我們所說的川楝子。其他地方產的楝子,比較小且味道更苦,去掉核後被稱為金鈴子。它的味道稍微帶點酸和苦,性質偏涼。酸的特性會進入肝臟,苦的特性則能幫助下降,可以引導肝臟和膽囊的熱度向下,通過小便排出,因此它能治療因肝氣過旺,膽火旺盛導致的脅下疼痛。同時也能治療胃部氣滯引起的疼痛,因為木性可以疏理土性(在五行學說中,脾胃屬土,肝屬木)。雖然它性質偏涼,但在治療疝氣時,常被用作引導藥,因為它具有向下引導的能力,能幫助其他藥物到達病竈。至於其他地方的小而苦的楝子,由於它帶有小量毒素,通常用來驅蟲。
3. 56.薄荷解
薄荷:味辛,氣清郁香竄,性平,少用則涼,多用則熱(如以鮮薄荷汁外擦皮膚少用殊覺清涼,多用即覺灼熱)。其力能內透筋骨,外達肌表,宣通臟腑,貫串經絡,服之能透發涼汗,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。若少用之,亦善調和內傷,治肝氣膽火鬱結作疼,或肝風內動,忽然癇痙瘛瘲,頭疼目疼,鼻淵鼻塞,齒疼咽喉腫疼,肢體拘攣作疼,一切風火鬱熱之疾,皆能治之。痢疾初起挾有外感者,亦宜用之,散外感之邪,即以清腸中之熱,則其痢易愈。
又善消毒菌(薄荷冰善消霍亂毒菌薄荷亦善消毒菌可知),逐除惡氣,一切霍亂痧證,亦為要藥。為其味辛而涼,又善表疹癮,愈皮膚瘙癢,為兒科常用之品。
溫病發汗用薄荷,猶傷寒發汗用麻黃也。麻黃服後出熱汗,熱汗能解寒,是以宜於傷寒;薄荷服後出涼汗,涼汗能清溫,是以宜於溫病。若以麻黃髮溫病之汗,薄荷發傷寒之汗,大抵皆不能出汗,即出汗亦必不能愈病也。
薄荷古原名苛,以之作蔬,不以之作藥,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名醫別錄》皆未載之,至唐時始列於藥品,是以《傷寒論》諸方未有用薄荷者。然細審《傷寒論》之方,確有方中當用薄荷,因當時猶未列入藥品,即當用薄荷之方,不得不轉用他藥者。試取傷寒之方論之,如麻杏甘石湯中之麻黃,宜用薄荷代之,蓋麻杏甘石湯,原治汗出而喘無大熱,既云無大熱,其仍有熱可知,有熱而猶用麻黃者,取其瀉肺定喘也。
然麻黃能瀉肺定喘,薄荷亦能瀉肺定喘(薄荷之辛能抑肺氣之盛,又善搜肺風),用麻黃以熱治熱,何如用薄荷以涼治熱乎?又如凡有葛根諸湯中之葛根,亦可以薄荷代之,蓋葛根原所以發表陽明在經之熱,葛根之涼不如薄荷,而其發表之力又遠不如薄荷,則用葛根又何如用薄荷乎?斯非背古訓也,古人當藥物未備之時,所制之方原有不能盡善盡美之處,無他,時勢限之也。吾人當藥物既備之時,而不能隨時化裁與古為新,是仍未會古人制方之意也。
醫界之研究傷寒者,尚其深思愚言哉。
白話文:
[56.薄荷的作用]
薄荷的味道辛辣,氣息清新帶有濃鬱的香氣,性質平和。少量使用時,會感覺到涼爽,但過量使用就會產生熱感(例如,將新鮮的薄荷汁擦在皮膚上,少許會讓人感到清涼,但過多則會感到灼熱)。薄荷的功效能深入肌膚骨骼,外達皮表,能疏通臟腑,貫穿經絡。服用後,能促進身體排汗,對溫熱疾病需通過發汗治療的情況特別有效。即使少量使用,也能調理內傷,治療肝氣和膽火鬱結導致的疼痛,或是肝風內動引起的突然癲癇、抽搐、頭痛、眼痛、鼻炎、鼻塞、牙痛、咽喉腫痛,以及肢體抽搐疼痛等,所有由風火鬱熱引發的疾病,都能得到緩解。對於初期伴有外感的痢疾,使用薄荷也是合適的,它能驅散外感邪氣,同時清熱腸胃,這樣痢疾就能更快痊癒。
薄荷還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(薄荷腦對霍亂病毒有消滅作用,可推知薄荷本身也有消毒功效),能去除惡臭,對於霍亂和痧症等疾病,也是必要的藥物。因為其味道辛辣且帶有涼意,能幫助皮膚疹子癢癥的癒合,改善皮膚瘙癢,因此常被用在兒科治療中。
溫熱病發汗時使用薄荷,就像感冒發汗時使用麻黃一樣。服用麻黃後會排出熱汗,熱汗能消除寒氣,因此適合用於感冒;而服用薄荷後會排出涼汗,涼汗能清熱,因此適合用於溫熱病。如果把麻黃用於治療溫熱病,或者把薄荷用於治療感冒,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出汗,即使出汗了,病也不一定會好。
在古代,薄荷原本被稱為「苛」,通常作為蔬菜食用,並非藥材,《神農本草經》和《名醫別錄》都沒有記載。直到唐朝,才開始將薄荷列為藥品,因此《傷寒論》中的各種處方都沒有使用薄荷。然而,仔細審視《傷寒論》的處方,確實有些處方應該使用薄荷,只是當時薄荷尚未被列入藥品,所以即使應該使用薄荷的處方,也不得不轉而使用其他藥物。以《傷寒論》中的麻杏甘石湯為例,其中的麻黃應該用薄荷替代。麻杏甘石湯原本是用來治療出汗且呼吸困難,但無大熱的情況。既然說無大熱,那就表示仍有熱度存在,而之所以使用麻黃,是因為它能瀉肺止喘。
然而,麻黃能瀉肺止喘,薄荷同樣能做到(薄荷的辛辣能抑制旺盛的肺氣,並且能搜尋肺部的風邪)。使用麻黃以熱治熱,何不使用薄荷以涼治熱呢?再比如,葛根湯中的葛根,也可以用薄荷代替。葛根原本是用來散發太陽經絡的熱度,但它的涼性不如薄荷,散熱能力也遠不如薄荷,那麼使用葛根又如何比得上使用薄荷呢?這並不是違背古訓,而是古人面對藥物尚未完善的時代,所製定的處方自然存在無法達到完美之處,這是受到時代條件的限制。我們現在面對藥物齊全的時代,如果不能根據情況調整,與古人的智慧相結合,那我們就還未能真正理解古人制訂處方的意圖。
醫學界中研究傷寒的人士,請深入思考我的觀點吧。
4. 57.茯苓、茯神解
茯苓:氣味俱淡,性平。善理脾胃,因脾胃屬土,土之味原淡(土味淡之理,徐靈胎曾詳論之),是以《內經》謂淡氣歸胃,而《慎柔五書》上述《內經》之旨,亦謂味淡能養脾陰。蓋其性能化胃中痰飲為水液,引之輸於脾而達於肺,復下循三焦水道以歸膀胱,為滲濕利痰之主藥。然其性純良,瀉中有補,雖為滲利之品,實能培土生金,有益於脾胃及肺。
且以其得松根有餘之氣,伏藏地中不外透生苗,故又善斂心氣之浮越以安魂定魄,兼能瀉心下之水飲以除驚悸,又為心經要藥。且其伏藏之性,又能斂抑外越之水氣轉而下注,不使作汗透出,兼為止汗之要藥也。其抱根而生者為茯神,養心之力,較勝於茯苓。茯苓若入煎劑,其切作塊者,終日煎之不透,必須切薄片,或搗為末,方能煎透。
【附錄】,友人竹××曰:「嵊縣吳氏一家,以種苓為業。春間吳氏之媳病,蓋產後月餘,壯熱口渴不引飲,汗出不止,心悸不寐,延余往治。病人面現紅色,脈有滑象,急用甘草、麥冬、竹葉、柏子仁、浮小麥、大棗煎飲不效;繼用酸棗仁湯,減川芎加浮小麥、大棗,亦不效;又用歸脾湯加龍骨、牡蠣、萸肉則仍然如故。當此之時,余束手無策,忽一人進而言曰:『何不用補藥以緩之』,余思此無稽之談,所云補藥者,心無見識也,姑漫應之。時已屆晚寢之時,至次日早起,其翁奔告曰:『予媳之病昨夜用補藥醫痊矣。』余將信將疑,不識補藥究系何物。乃翁持渣來見,缽中有茯苓四五兩,噫!茯苓焉,胡為云補藥哉?余半晌不能言。危坐思之,凡病有一線生機,皆可醫治。茯苓固治心悸之要藥,亦治汗出之主藥。仲景治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,不渴者茯苓甘草湯。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,當服茯苓甘草湯。可知心悸者汗出過多,心液內涸,腎水上救入心則悸,余藥不能治水,故用茯苓以鎮之。是證心悸不寐,其不寐由心悸而來,即心悸亦從汗出而來,其壯熱口渴不引飲、脈滑,皆有水氣之象,今幸遇種苓家,否則汗出不止,終當亡陽,水氣凌心,必當滅火,是誰之過歟?余引咎而退。」觀竹××此論,不惜暴一己之失,以為醫界說法,其疏解經文之處,能將仲景用茯苓之深意,彰彰表出,固其析理之精,亦見其居心之厚也。
湖北天門縣崔××來函云:一九三○年,李姓婦,頭目眩暈、心中怔忡、嘔吐涎沫,有時覺氣上衝,昏憒不省人事。他醫治以安神之藥無效,繼又延醫十餘人皆服藥無效,危險已至極點。生診其脈,浮而無力,視其形狀無可下藥。恍悟《衷中參西錄》茯苓解中,所論重用茯苓之法,當可挽回此證。
遂俾單用茯苓一兩煎湯服之,服後甫五分鐘,病即輕減,旋即煎渣再服,益神清氣爽,連服數劑,病即全愈。後每遇類此證者,投此方皆可奏效。
白話文:
[57.茯苓、茯神解]
茯苓:其味道與氣味都很淡,性質溫和。它特別擅長調理脾胃功能,因為在中醫理論中,脾胃屬土,土的本味就是淡的(這個道理,徐靈胎曾有詳細論述)。因此,《黃帝內經》認為,淡氣會歸向胃部,而《慎柔五書》沿襲《內經》的思想,也指出淡味能夠滋養脾臟的陰氣。茯苓的功效在於它能將胃中的痰飲轉化為水液,引導這些水分通過脾臟並到達肺部,然後循著三焦水道向下流動,最終歸入膀胱,是治療濕氣和痰飲的主要藥材。然而,它的性質純良,既具排濕效果,又有滋補作用,雖然屬於利尿的藥材,實際上卻能強化脾胃,滋潤肺部,對脾胃和肺部健康都有益處。
此外,由於茯苓生長在松樹根部,吸收了豐富的養分,並且深埋在地下,不向外生長,所以它還能收斂心臟飄浮不定的能量,安撫心靈,穩定情緒,同時也能排除心臟下方的水分,消除驚悸,是心臟疾病的要藥。其深藏的特性,還能使身體外洩的水分重新向下降落,防止汗液過度流失,因此也是止汗的重要藥材。而那些環繞松樹根部生長的,被稱為茯神,滋養心臟的效果比茯苓更佳。如果要用茯苓煎湯,切成大塊的茯苓不容易煎煮透徹,必須切片或磨成粉末,才能完全釋放其藥效。
附錄部分,我的朋友竹先生提到一個案例:嵊縣的吳家以種植茯苓為業。春天時,吳家媳婦生病,她剛生產一個月左右,出現高燒、口渴但不想喝水、汗流不止、心悸、失眠等症狀。我被請去診治。當時病人臉色紅潤,脈搏有滑象,我使用甘草、麥冬、竹葉、柏子仁、浮小麥、大棗煎湯飲用,但沒有顯著效果;接著使用酸棗仁湯,去掉川芎,加入浮小麥和大棗,也沒有效果;再試著用歸脾湯加上龍骨、牡蠣、山茱萸,依然沒有改善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感到束手無策,突然有人建議說:「為什麼不使用補藥來緩和病情?」我認為這是無稽之談,對方所謂的補藥,其實是缺乏醫學知識的隨口一說,我只是敷衍地回答。當時已經到了晚上休息的時間,第二天早上,吳家公公急忙跑來說:「我媳婦昨晚用了補藥,病情已經好轉了。」我半信半疑,不知道他所說的補藥到底是什麼。公公拿著煎藥的殘渣來給我看,容器裡有四五兩的茯苓,我驚訝地說:「這不就是茯苓嗎?為什麼說它是補藥?」我沉默了好一陣子。仔細思考後,我認為,只要疾病還有一線生機,都是可以治療的。茯苓確實是治療心悸的重要藥材,也是治療汗出不止的主要藥材。張仲景在治療感冒後出汗且口渴的情況下使用五苓散,不出汗的情況下使用茯苓甘草湯。對於感冒導致手足冰冷且心悸的情況,應該先治療水分問題,服用茯苓甘草湯。由此可知,心悸的原因可能是汗出過多,導致心臟的液體流失,腎臟的水分上行進入心臟,就會引起心悸,其他藥物無法解決水分問題,所以使用茯苓來控制。這個病例中,心悸和失眠都是汗出引起的,高燒、口渴但不想喝水、脈搏滑象,都顯示有水分問題。幸好我們遇到的是種植茯苓的人家,否則如果汗出不止,最終可能導致陽氣喪失,水分侵襲心臟,最終可能導致心火熄滅,那該怪誰呢?我承認自己的失誤,然後離開。
從竹先生的論述中,他毫不隱瞞自己的錯誤,以此為醫學界提供教訓,他在解釋經典文獻時,能夠清晰地展示張仲景使用茯苓的深層意義,不僅展現了他的精闢分析,也反映了他深厚的道德情操。
湖北天門縣的崔先生寫信告訴我:1930年,一位李姓婦女出現頭暈、心中不安、嘔吐、有時感覺氣息上沖、昏倒失去意識的症狀。其他醫生使用安神藥物治療,但沒有效果,接下來又找了十多位醫生,也都沒有改善,病情非常危急。我為她診脈,發現脈搏虛弱,觀察她的體態,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治療方法。我突然想起《衷中參西錄》中關於大量使用茯苓的描述,認為這個方法或許能挽救她的病情。
於是,我讓她單獨服用一兩的茯苓煎湯,服下後僅僅五分鐘,病情就有所緩解,隨後再次煎煮殘渣服用,她精神更加清醒,氣色也變得更好,連續服用幾次後,病情完全恢復。之後,每當遇到類似的病情,使用這個方子都能達到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