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86)
一、醫方 (86)
1. 3.急救回陽湯
凡吐瀉交作,心中撩亂者,刺之皆效。諸針灸之書,皆未言其能治霍亂。世之能針灸者,間有知刺其處者,而或刺鼻準之尖,或刺鼻柱中間,又多不能刺其正穴。兩鼻孔中間為鼻柱,《內經》王注,謂此穴在鼻柱之上端,則非鼻準之尖,及鼻柱中間可知。然刺未中其正穴者,猶恆有效驗,況刺中其正穴乎。
蓋此穴通督脈,而鼻通任脈,刺此一處,則督、任二脈,可互相貫通,而周身之血脈,亦因之可貫通矣。
又宜佐以刮痧之法。蓋此證病劇之時,周身冰冷,回血管之血液凝滯不行。當用細口茶碗,將碗邊一處少塗香油,兩手執定其無油之處,先刮其貼脊兩旁,脊椎上亦可輕刮,以刮處盡紅為度。蓋以臟腑之系皆連於脊,而諸臟腑腧穴,亦貼脊兩旁,故以刮此處為最要。而刮時,又宜自上而下挨次刮之,可使毒氣下行。
次刮其胸與脅,次刮其四肢曲處(尺澤委中)及腿內外胻,至頭額項肩,亦可用錢刮之。又當兼用放痧之法:將四肢回血管之血,用手趕至腿臂曲處,用帶上下紮緊,於尺澤、委中兩旁回血管,用扁針刺出其血,以助其血脈之流通,且又放出炭氣,俾霍亂之毒菌,從此輕減也。
又宜佐以溫體之法。用滾水煮新磚八個,以熨腋下及四肢曲處,及兩腳湧泉穴。或水煮粗厚之布,乘熱迭數層,復於轉筋之處。即不轉筋者,亦可復於少腹及腿肚之上,涼則易之。或以茶壺及水籠袋,滿貯熱水,以熨各處。或醋炒蔥白(切絲)、或醋炒乾艾葉(揉碎)熨之。
或用手醮火酒或燒酒,急速擦摩其周身及腿肚發硬之處。種種助暖之法不一,臨證者隨事制宜可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上吐下瀉,感到心神不寧,針灸這個穴位都會有效。許多針灸書籍都沒有提到它可以治療霍亂。世上會針灸的人,偶爾有知道這個穴位的,但有的刺在鼻尖,有的刺在鼻柱中間,大多沒辦法刺對正確的穴位。兩個鼻孔中間是鼻柱,《內經》王冰的註解說這個穴位在鼻柱的上端,這樣就不是鼻尖和鼻柱中間。但即使沒有刺中正確穴位,也還是有效果,更何況是刺中正確穴位呢?
這個穴位是通督脈的,而鼻子是通任脈的,刺這個穴位,可以使督脈和任脈互相貫通,全身的血脈也能因此貫通。
另外,也適合搭配刮痧的方法。因為霍亂病情嚴重的時候,全身會冰冷,血液循環會變慢。這時可以用小口茶碗,在碗邊塗一點香油,兩手拿著沒有油的地方,先刮脊椎兩側,脊椎上也可以輕輕刮,刮到皮膚變紅為止。因為臟腑的系統都連在脊椎,而臟腑的穴位也都在脊椎兩側,所以刮這裡最重要。刮的時候,要由上往下依序刮,這樣可以使毒氣往下走。
接著刮胸部和脅肋,然後刮四肢彎曲的地方(如手肘的尺澤穴和膝蓋後面的委中穴),以及腿內外側,甚至頭額、脖子、肩膀,都可以用錢幣刮。還要配合放痧的方法:將四肢的血液用手推到腿彎和手臂彎曲處,用帶子上下紮緊,在尺澤穴和委中穴兩旁血管,用扁針刺出血,幫助血液循環,並且放出體內的廢氣,讓霍亂的毒素減輕。
還要搭配溫暖身體的方法。用滾水煮八個新磚,用熱磚熨腋下、四肢彎曲處,和腳底的湧泉穴。或是用水煮粗厚的布,趁熱疊好幾層,敷在抽筋的地方。即使沒有抽筋,也可以敷在小腹和腿肚子上,涼了就換。也可以用茶壺或水籠袋裝滿熱水,熨各處。或者用醋炒蔥白(切絲),或用醋炒乾艾葉(揉碎)來熱敷。
也可以用手沾火酒或燒酒,快速擦拭全身和腿肚子發硬的地方。各種幫助身體溫暖的方法很多,醫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