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79)
一、醫方 (79)
1. 2.振頹丸
前證之劇者,可兼服此丸,或單服此丸亦可。並治偏枯、痹木諸證。
人參(二兩),於術(二兩炒),當歸(一兩),馬錢子(一兩,法制),乳香(一兩),沒藥(一兩),全蜈蚣(大者五條,不用炙),穿山甲(一兩,蛤粉炒)
共軋細過羅,煉蜜為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錢,無灰溫酒送下,日再服。
馬錢子,即番本鱉,其毒甚烈,而其毛與皮尤毒。然治之有法,則有毒者,可至無毒。而其開通經絡,透達關節之力,實遠勝於他藥也。今將制馬錢子法,詳載於下。
法:將馬錢子先去淨毛,水煮兩三沸即撈出。用刀將外皮皆刮淨,浸熱湯中,旦、暮各換湯一次,浸足三晝夜取出。再用香油煎至純黑色,擘開視其中心微有黃意,火候即到。將馬錢子撈出,用溫水洗數次,將油洗淨。再用沙土,同入鍋內炒之,土有油氣,換土再炒,以油氣盡淨為度。
馬錢子為健胃妙藥。馬錢子性雖有毒,若制至無毒,服之可使全身瞤動,以治肢體麻痹(此興奮神經之作用);若少少服之,但令胃腑瞤動有力,則胃中之食必速消。此非但憑理想,實有所見而云然也。滄州朱媼,年過六旬,素有癇風證,醫治數十年,先服中藥無效,繼服西藥麻醉腦筋之品,雖見效,然必日日服之始能強制不發。因諸藥性皆鹹寒,久服傷胃,浸至食量減少,身體羸弱。
後有人授以王勳臣龍馬自來丹方,其方原以馬錢子為主藥,如法制好,服之數日,食量頓增,旬余身體漸壯,癇病雖未即除根,而已大輕減矣。由斯知馬錢子健胃之功效迥異乎他藥也。
特是龍馬自來丹,馬錢子伍以地龍,為治癇風設也。若用以健胃,宜去地龍,加炒白朮細末,其健胃之效益著。爰擬定其方於下:
炒白朮(四兩,細末),制好馬錢子(一兩,細末)
二藥調勺,水和為丸一分重(乾透足一分),飯後服五丸,一日再服,旬余自見功效。
白話文:
對於嚴重的前述症狀,可以同時服用這款振頽丸,或者單獨服用此丸也是可以的。此丸同樣適用於治療半身不遂、肢體麻木等相關病症。
藥材包括:人參(二兩)、白朮(二兩,炒過)、當歸(一兩)、馬錢子(一兩,經過特殊處理)、乳香(一兩)、沒藥(一兩)、大蜈蚣(五條,不需要烤炙)、穿山甲(一兩,與蛤蜊粉一起炒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細碎,過篩後,加入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熱無灰的酒送下,每日服用兩次。
馬錢子,也就是番木鱉,其毒性極強,尤其是它的毛和皮更毒。然而,只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,就能將其毒性去除。其疏通經絡,穿透關節的能力,遠勝過其他藥物。以下詳細介紹馬錢子的處理方法:
首先,去除馬錢子上的毛,然後用水煮沸兩三回即撈出。用刀將外皮刮淨,放入熱水中浸泡,早晚各換水一次,連續浸泡三天三夜後取出。再用香油煎至純黑,切開查看,中心稍有黃色,即表示火候恰當。將馬錢子撈出,用溫水洗淨油脂,再與沙土一同放入鍋中炒,直到沙土吸收了油氣,再換新的沙土繼續炒,直至完全去除油氣。
馬錢子是健胃良藥。雖然馬錢子本身有毒,但若處理得當使其無毒,服用後可讓全身肌肉震顫,用以治療肢體麻木(這是刺激神經的作用);若少量服用,則能使胃部肌肉有力,進而加速食物消化。這並非空想,而是根據實際經驗所得。例如,有位來自滄州的朱姓老婦,年逾六十,長期患有癲癇,經數十年治療,中藥無效,西藥雖有效,但需日日服用才能控制病情,且藥物性質鹹寒,長時間服用已影響胃部,導致食量減少,身體虛弱。
後來,她獲得了王勳臣的龍馬自來丹處方,此方以馬錢子為主要成分,按照方法妥善處理後,服用數日,食量立即增加,十餘天後身體逐漸強壯,癲癇雖未能根治,但已大幅減輕。由此可知,馬錢子在健胃方面具有卓越的功效。
然而,龍馬自來丹中的馬錢子搭配地龍,主要是用來治療癲癇。若要專門用來健胃,應去掉地龍,添加炒白朮細末,效果會更顯著。因此,我在此提供一個改良配方:
炒白朮(四兩,細末)和處理好的馬錢子(一兩,細末)。將兩種藥材混合,加水製成一分重的丸狀(乾燥後剛好一分),飯後服用五丸,一天服用兩次,十餘天後即可見到成效。
2. 3.姜膠膏
治肢體受涼疼痛,或有凝寒阻遏血脈,麻木不仁。
鮮姜自然汁(一斤),明亮水膠(四兩)
上二味同熬成稀膏,攤於布上,貼患處,旬日一換。凡因受寒肢體疼痛,或因受寒肌肉麻木不仁者,貼之皆可治愈。即因受風,而筋骨疼痛,或肌肉麻木者,貼之亦可治愈。惟有熱腫疼者,則斷不可用。
蓋此等證心中無病,原宜外治。鮮姜之辛辣開通,熱而能散,故能溫暖肌肉,深透筋骨,以除其凝寒痼冷,而渙然若冰釋也。用水膠者,借其黏滯之力,然後可熬之成膏也。若證因受風而得者,擬用細辛細末摻於膏藥之中,或用他祛風猛悍之藥,摻於其中,其奏效當更捷也。
有人因寢涼炕之上,其右腿外側時常覺涼,且有時疼痛。用多方治之不效。語以此方,貼至二十日全愈。
又有人常在寒水中捕魚,為寒水所傷。自膝下被水浸處皆麻木,抑搔不知疼癢,漸覺行動乏力。語以此方,俾用長條布攤藥膏纏於腿上,其足趺、足底皆貼以此膏,亦數換而愈。
白話文:
[3.薑膠膏]
這款藥膏適用於治療因受涼導致的肢體疼痛,或是因寒冷阻塞血液循環,使肢體麻木失去感覺的情況。
所需材料為新鮮薑榨出的汁一斤,以及清澈的水膠四兩。
將上述兩種材料一同熬製成稀狀的藥膏,然後塗抹在布上,貼在患處,每十天更換一次。無論是因為受涼引起的肢體疼痛,或是因為受涼導致的肌肉麻木無感,使用後都能得到療效。即使是由風邪侵襲導致的筋骨疼痛,或是肌肉麻木,貼上它也能治癒。但如果是因熱毒引起紅腫疼痛,則絕對不能使用。
這種病症通常內臟並無問題,因此適合以外敷的方式治療。薑汁的辛辣能促進血液循環,具有溫熱散寒的功效,因此能溫暖肌肉,深入筋骨,去除體內的寒氣,就像冰塊溶解一樣。使用水膠是利用它的黏性,才能熬製成藥膏。如果是由風邪引發的症狀,建議在藥膏中加入細辛粉,或是其他強力驅風的藥物,效果會更顯著。
有個人因為睡在涼冷的炕上,右腿外側經常感到冰冷,偶爾還會疼痛。嘗試了多種方法都未能改善,後來用了這個方子,貼了二十天後完全痊癒。
另外一個人常在冷水中抓魚,雙腿自膝蓋以下受到冷水侵害,變得麻木,連搔癢都沒有感覺,逐漸地走路也感到吃力。建議他使用這個方子,用長條布塗上藥膏纏繞在腿上,腳踝和腳底也都貼上這藥膏,經過多次更換後,終於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