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72)
一、醫方 (72)
1. 3.加味黃耆五物湯
治歷節風證,周身關節皆疼,或但四肢作疼,足不能行步,手不能持物。
生箭耆(一兩),於術(五錢),當歸(五錢),桂枝尖(三錢),秦艽(三錢),廣陳皮(三錢),生杭芍(五錢),生薑(五片)
熱者加知母,涼者加附子,脈滑有痰者加半夏。
《金匱》桂枝芍藥知母湯,治歷節風之善方也。而氣體虛者用之,仍有不效之時,以其不勝麻黃、防風之發也。今取《金匱》治風痹之黃耆五物湯,加白朮以健脾補氣,而即以逐痹(《神農本草經》逐寒濕痹)。當歸以生其血,血活自能散風(方書謂血活風自去)。秦艽為散風之潤藥,性甚和平,祛風而不傷血。
陳皮為黃耆之佐使,又能引肌肉經絡之風達皮膚由毛孔而出也。廣橘紅其大者皆柚也,非橘也。《神農本草經》原橘、柚並稱,故用於藥中,橘、柚似無須分別(他處柚皮不可入藥)。且名為橘紅,其實皆不去白,誠以原不宜去也。
附錄:
直隸青縣張××來函:
湖北張某,患歷節風證,西醫名僂麻質斯,服其藥年餘無效。步履艱難,天未涼即著皮褲。診其脈,浮數有力,知為經絡虛而有熱之象。遂用加味黃耆五物湯,遵注熱者加知母,又加生薏米、鮮桑枝、牛膝、木通。服一劑覺輕減,三劑離杖,五劑痊愈。近年用此方治痛風、歷節證,愈者甚多。若無熱者,即用書中原方,亦甚效驗。
江蘇平臺王××來函:
顧××,患肢體痿廢,時當溽暑,遍延中西醫診治無效。用加味黃耆五物湯治之,連服數劑全愈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介紹的是「加味黃耆五物湯」,主要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,症狀包括全身關節疼痛,或只有四肢疼痛,嚴重到腳無法走路,手無法拿東西。
藥方包含:生箭耆(一兩),於術(五錢),當歸(五錢),桂枝尖(三錢),秦艽(三錢),廣陳皮(三錢),生杭芍(五錢),生薑(五片)。如果患者感到身體熱,可加入知母;如果感覺冷,則可以加入附子;若脈象滑,顯示可能有痰,可加入半夏。
《金匱》中的桂枝芍藥知母湯,是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好方子,然而對於體質虛弱的患者,使用此方未必有效,因為他們可能無法承受麻黃、防風等藥材的強烈作用。因此,我們改用《金匱》中治療風濕的黃耆五物湯,加入白朮以健脾補氣,同時也有助於祛除風濕。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,血液流動順暢自然有助於散風。秦艽是一種滋潤的祛風藥材,性質溫和,既能祛風又不會傷害血液。
陳皮是黃耆的輔助藥材,能夠幫助把肌肉和經絡中的風邪排出皮膚表面,經由毛孔散出。廣橘紅,實際上都是柚子,不是橘子。在《神農本草經》中,橘和柚都被提及,所以在藥材使用上,橘和柚似乎不必區分。
接下來是兩個案例分享: 第一個案例是湖北的張某,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,西醫診斷為「僂麻質斯」,服用西藥一年多都沒有改善。走路困難,天氣還沒轉涼就已經穿上皮褲。經過診脈,發現脈象浮數有力,顯示經絡虛弱且有熱象。於是採用了加味黃耆五物湯,根據說明加入知母,再加入生薏米、鮮桑枝、牛膝、木通。服用一劑後症狀有所緩解,服了三劑後已能離杖行走,到了第五劑便完全康復。近年來,使用這個方子治療痛風和類風溼性關節炎,成功治療的人數很多。如果患者沒有熱象,直接使用書中的原方,效果也非常顯著。
第二個案例是江蘇平臺的顧某,患有肢體萎縮無力,在炎熱的夏季,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診治無效。使用加味黃耆五物湯進行治療,連續服用幾劑後,病情完全恢復。
2. 4.加味玉屏風散
治破傷後預防中風,或已中風而瘛瘲,或因傷後房事不戒以致中風。
生箭耆(一兩),白朮(八錢),當歸(六錢),桂枝尖(錢半),防風(錢半),黃蠟(三錢),生白礬(一錢),作湯服。
此方原為預防中風之藥,故用黃耆以固皮毛,白朮以實肌肉,黃蠟、白礬以護膜原。猶恐破傷時微有感冒,故又用當歸、防風、桂枝以活血散風。其防風、桂枝之分量特輕者,誠以此方原為預防中風而設,故不欲重用發汗之藥以開腠理也。
蓋《神農本草經》原謂黃耆主大風,方中重用黃耆一兩,又有他藥以為之佐使,宜其風證皆可治也。若已中風抽掣者,宜加全蜈蚣兩條。若更因房事不戒以致中風抽風者,宜再加真鹿角膠三錢(另煎兌服),獨活一錢半。若脈象有熱者,用此湯時,知母、天冬皆可酌加。
自擬此方以來,凡破傷後恐中風者,俾服藥一劑,永無意外之變,用之數十年矣。
表侄高××之族人,被人用槍彈擊透手心,中風抽掣,牙關緊閉。自牙縫連灌藥無效,勢已垂危。從前,其莊有因破傷預防中風,服此方者,高××見而錄之。至此,高××將此方授族人,一劑而愈。
又一人,被傷後,因房事不戒,中風抽掣,服藥不效。友人毛××治之,亦投以此湯而愈。夫愚擬此方,原但為預防中風,而竟如此多效,此愚所不及料者也。
白話文:
[4.加味玉屏風散]
這張處方用於受傷後預防中風,或是已經中風出現抽搐的情況,或是因受傷後未能節制性生活導致中風。
使用生箭耆(一兩)、白朮(八錢)、當歸(六錢)、桂枝尖(錢半)、防風(錢半)、黃蠟(三錢)、生白礬(一錢)煎煮成藥湯服用。
這方子原本是為了預防中風而設計的,所以使用黃耆來鞏固肌膚,白朮來強健肌肉,黃蠟和白礬來保護體內的組織。同時,考慮到受傷時可能有些許感冒,所以加入了當歸、防風、桂枝來活血及散風。防風和桂枝的份量較少,因為這方子主要目的是預防中風,不希望過度使用會導致出汗的藥物來打開毛孔。
根據《神農本草經》,黃耆主要可以治療大風病,這方子裡大量使用了一兩的黃耆,加上其他輔助藥物,因此能有效治療各種風病。如果已經中風出現抽搐,應加入兩條全蜈蚣。若因未能節制性生活導致中風抽搐,應再加入三錢的真鹿角膠(單獨煎煮後混合服用),以及一錢半的獨活。如果脈象顯示有熱症,使用這方子時,可以酌情添加知母和天冬。
自從我創立這方子以來,所有受傷後害怕中風的人,只要服用一次,就永遠不會發生意外的變化,我使用了幾十年了。
我的表侄高某的族人,被槍彈穿透手掌,中風抽搐,牙關緊閉。從牙縫灌藥都沒有效果,情況已經非常危急。之前,他們村莊有人因受傷後預防中風服用過這個方子,高某看到後記了下來。到了這裡,高某把這個方子告訴了他的族人,只服用了一劑就痊癒了。
另一個人,受傷後因未能節制性生活,中風抽搐,服用藥物無效。他的朋友毛某治療他,也是用這個湯藥,結果也痊癒了。我設計這個方子,最初只是為了預防中風,但效果竟然如此的好,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