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66)
一、醫方 (66)
1. 1.蒲公英湯
治眼疾腫疼,或胬肉遮睛,或赤脈絡目,或目睛脹疼,或目疼連腦,或羞明多淚,一切虛火實熱之證。
鮮蒲公英(四兩,根葉莖花皆用,花開殘者去之,如無鮮者可用乾者二兩代之。)
白話文:
新鮮蒲公英(四兩,使用根、葉、莖、花。開花殘敗的要去除。如果沒有新鮮的蒲公英,可以用兩兩的乾蒲公英代替。)
上一味煎湯兩大碗,溫服一碗。餘一碗乘熱熏洗(按目疼連腦者,宜用鮮蒲公英二兩,加懷牛膝一兩煎湯飲之)。
白話文:
把第一帖藥材煎成兩大碗湯,溫熱喝一碗。剩下的那一碗趁熱用來燻洗眼睛(注意:如果眼睛疼痛還連帶頭痛,建議使用新鮮蒲公英四兩,加上懷牛膝兩兩煎湯服用)。
此方得之於××,言其母嘗患眼疾,疼痛異常,經延醫調治,數月不愈,有高姓媼,告以此方,一次即愈。愚自得此方後,屢試皆效。夫蒲公英遍地皆有,仲春生苗,季春開花色正黃,至初冬其花猶有開者,狀類小菊,其葉似大薊,田家採取生啖,以當菜蔬。其功長於治瘡,能消散癰疔毒火,然不知其能治眼疾也。
使人皆知其治眼疾,如此神效,天下無瞽目之人矣。
白話文:
這個偏方是我從××那裡得到的。據他說,他的母親曾經患有眼疾,疼痛難忍,看過很多醫生,幾個月都沒有治好。後來一位姓高的老婆婆告訴了他們這個偏方,用了一次就痊癒了。我得到這個偏方後,試用過很多次,都非常有效。蒲公英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,春天發芽,春天末期開花,花色鮮黃,直到初冬還有花開,外形像小菊花,葉子像大薊草,農家人都把它採來生吃,當成蔬菜。它擅長治療瘡瘍,可以消散毒火,但是我之前不知道它還能治眼疾。
古服食方,有還少丹。蒲公英連根帶葉取一斤,洗淨,勿令見天日,晾乾,用斗子解鹽(即《神農本草經》大鹽曬於鬥之中者出山西解池)一兩,香附子五錢,二味為細末,入蒲公英,水內淹一宿,分為十二團,用皮紙三四層裹紮定,用六一泥(即蚯蚓泥)如法固濟,灶內焙乾,乃以武火煅通紅為度,冷定取出,去泥為末。早晚擦牙漱之,吐咽任便,久久方效。
白話文:
古代養生食譜裡,有一個叫做「還少丹」的方子。
取蒲公英帶根帶葉一斤,洗乾淨,不要曬太陽,晾乾後,用斗子盛放的曬乾鹽(就是《神農本草經》上記載的,在山西解池曬的大鹽)一兩,以及香附子五錢,這兩種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蒲公英中,用清水浸泡一晚。
然後將浸泡好的混合物分成十二團,用幾層皮紙包好,再用六一泥(就是蚯蚓泥)封固,放在竈裡烤乾。等到晾涼後取出,去掉泥封,研磨成細末。
早晚用細末刷牙漱口,吐掉或吞下去都可以,堅持使用一段時間才會見效。
年未及八十者,服之鬚髮反黑,齒落更生。年少服之,至老不衰。由是觀之,其清補腎經之功可知。且其味苦,又能清心經之熱,所以治眼疾甚效者,或以斯歟!
白話文:
對於未滿八十歲的人而言,服用後可以使白髮變黑,掉落的牙齒再生。年輕人服用後,可以延年益壽,永葆青春。由此看來,它具有清補腎經的功效。而且它的味道較苦,還能清熱降心經的火氣,因此,如果用它來治療眼疾,應該會很有效吧!
2. 2.磨翳水
治目翳遮睛。
生爐甘石(一兩),蓬砂(八錢),膽礬(二錢),薄荷葉(三錢),蟬蛻(三錢,帶全足去翅土)
白話文:
使用:
- 生爐甘石 1 兩
- 蓬砂 8 錢
- 膽礬 2 錢
- 薄荷葉 3 錢
- 蟬蛻 3 錢(去除翅膀、泥土,保留完整足部)
上藥五味,將前三味藥臼搗細,再將薄荷、蟬蛻煎水一大盅,用其水和所搗藥末,入藥缽內研至極細,將浮水者隨水飛出,連水別貯一器,待片時,將浮頭清水,仍入缽中,和所餘藥渣研細,仍隨水飛出,如此不計次數,以飛淨為度。若飛過者還不甚細,可再研再飛,以極細為度。
白話文:
藥材總共五種,先將前三種藥材搗成細粉末。接著將薄荷和蟬蛻煮一大鍋水,用這鍋水和藥末一起放入研缽研磨至極細。研磨過程中,浮到水面的雜質隨水飄出,用另一個容器盛裝起來。
過一會兒,將浮在上面的清水倒回研缽,繼續和剩下的藥渣研磨,浮起的雜質繼續隨水飄出。這樣反覆研磨和去除雜質,直到藥材完全研磨乾淨為止。如果研磨後藥材還是不夠細,可以繼續研磨和去除雜質,直到達到極細的程度。
制好連水貯瓶中,勿令透氣。用時將瓶中水藥調勻,點眼上,日五六次。若目翳甚厚,已成肉螺者,加真藏硇砂二分,另研調和藥水中。此方效力全在甘石生用,然生用則質甚硬,又恐與眼不宜,故必如此研細水飛,然後可以之點眼。
白話文:
把配好的藥粉放入裝有水的瓶子中,不要漏氣。使用時,將瓶中的藥粉水攪拌均勻,點在眼睛上,每天點五六次。如果眼翳特別厚,已經形成肉瘤的,再另外研磨二分真藏硇砂,調和在藥水中。這個方子的藥效完全在於甘石生藥粉,但生藥粉很硬,而且怕對眼睛不好,所以一定要像這樣研磨細緻過濾後,才能點在眼睛上。
3. 3.磨翳散
治目睛脹疼,或微生雲翳,或赤脈絡目,或目眥潰爛,或偶因有火視物不真。
生爐甘石(三錢),蓬砂(二錢),黃連(一錢),人指甲(五分,鍋焙脆無翳者不用)
白話文:
生甘石(3錢),硼砂(2錢),黃連(1錢),人的指甲(5分,如果鍋中烘烤後還脆的,不用)
上藥先將黃連搗碎,泡碗內,冷時兩三日,熱時一日,將泡黃連水過羅,約得清水半茶盅,再將餘三味搗細,和黃連水入藥缽中研之,如研前藥之法,以極細為度。研好連水帶藥,用大盤盛之。白日置陰處晾之,夜則露之,若冬日微曬亦可。若有風塵時,蓋以薄紙。俟干,貯瓶中,勿透氣。
白話文:
用於上藥時,首先將黃連搗碎,放入碗中。冷天時浸泡兩到三天,熱天時浸泡一天。將浸泡過的黃連水過濾,約能得到半茶盅清水。然後將剩餘的三種藥材搗碎成細末,與黃連水一起放入藥缽中研磨。研磨的細緻度與研磨前藥一樣,研磨得極細。研磨完畢,將研磨的水藥和藥材一起倒入大盤中。白天放在陰涼處晾乾,晚上放在露水處晾乾。如果是在冬天,也可以在陽光微弱時晾乾。如果天氣颳風多塵,可以用薄紙蓋住藥材。等到藥材晾乾後,收納在瓶中,封口密封,防止透氣。
用時涼水調和,點眼上,日三四次。若有目翳,人乳調和點之。若目翳大而厚者,不可用黃連水研藥,宜用蟬蛻(帶全足去翅土)一錢,煎水研之。蓋微茫之翳,得清火之藥即退。若其翳已遮晴,治以黃連成冰翳,而不能消矣。
白話文:
用涼水調和藥粉,點在眼睛上,一天點三四次。如果出現眼翳,可以用人乳調和藥粉點眼。如果眼翳大而厚,不要用黃連水研磨藥物,而應該用蟬蛻(帶全足,去掉翅膀和泥土)一錢,煎水後研磨藥粉。因為微微模糊的眼翳,用清熱的藥物就能消退。如果眼翳已經遮住了瞳孔,用黃連治療只會使眼翳變成白色的硬塊,無法消散。
4. 4.明目蓬硝水
治眼疾暴發紅腫疼痛。或眥多胬肉,或漸生雲翳,及因有火而眼即發乾昏花者。
蓬砂(五錢),芒硝(三錢,硝中若不明亮用水化開澄去其中泥土)
上藥和涼水多半盅,研至融化。用點眼上,一日約點三十次。若陳目病一日點十餘次。冬日須將藥碗置熱水中,候溫點之。
白話文:
將上等的藥材和涼水各取半碗,研磨至藥材溶解。點藥於眼睛上,每日點約 30 次。如果是陳年眼疾,每日點約 10 餘次。冬季點藥時,先將藥碗放在熱水中,待藥液變溫熱再點。
5. 5.清腦黃連膏
治眼疾由熱者。
黃連(二錢),為細末,香油調如薄糊,常常以鼻聞之,日約二三十次。勿論左右眼患證,應須兩鼻孔皆聞。
白話文:
將兩錢重的黃連研磨成細末,用香油調和成薄糊狀。經常用鼻子聞薄糊,一天大約聞二十到三十次。不論左眼或右眼患病,都應使用兩個鼻孔同時聞。
目系神經連於腦,腦部因熱生炎,病及神經,必生眼疾。彼服藥無捷效者,因所用之藥不能直達腦部故也。愚悟得此理,借鼻竅為捷徑,以直達於腦。凡眼目紅腫之疾,及一切目疾之因熱者,莫不隨手奏效。
白話文:
眼睛的神經系統與大腦相連,當大腦發炎或發熱時,就會影響神經系統,進而導致眼睛疾病。這種情況服藥治療往往沒有顯著效果,是因為藥物無法直接到達大腦。我領悟到這個道理,所以借用鼻孔作為捷徑,讓藥物直接送達大腦。對於任何因發熱而引起的眼睛紅腫或其他眼疾,這種方法往往都能立即見效。
6. 6.益瞳丸
治目瞳散大昏耗,或覺視物乏力。
萸肉(二兩,去淨核),野臺參(六錢),柏子仁(一兩,炒),玄參(一兩),菟絲子(一兩,炒),羊肝(一具,切片焙乾)
白話文:
山茱萸果肉(2兩,去除果核) 野山參(6錢) 炒柏子仁(1兩) 玄參(1兩) 炒菟絲子(1兩) 羊肝(1具,切片烘乾)
上藥共為細末,煉蜜為丸桐子大。每服三錢,開水送下,日兩次。
一婦人,年三旬。瞳子散大,視物不真,不能針黹。屢次服藥無效,其脈大而無力。為制此丸,服兩月全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