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64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64)

1. 2.通變黑錫丹

治癇風。

鉛灰(二兩,研細),硫化鉛(一兩,研細),麥曲(兩半,炒熟)

上三味,水和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六丸,多至十丸。用淨芒硝四五分沖水送服。若服藥後,大便不利者(鉛灰硫化鉛皆能澀大便),芒硝又宜多用。

古方有黑錫丹,用硫黃與鉛化合,以治上熱下涼,上盛下虛之證,洵為良方。而猶未盡善者,因其雜以草木諸熱藥,其性易升浮,即不能專於下達。向曾變通其方,專用硫化鉛,和熟麥曲為丸,以治癇風數日一發者,甚有效驗。乃服至月餘,因覺熱停服,旬余病仍反復。遂又通變其方,多用鉛灰,少用硫化鉛,俾其久服不致生熱,加以累月之功,癇風自能除根。更佐以健脾,利痰、通絡、清火之湯劑,治法尤為完善。

取鉛灰法,用黑鉛數斤,熔化後,其面上必有浮灰。屢次熔化,即可屢次取之。

制硫化鉛法,用黑鉛四兩,鐵鍋內熔化。再用硫黃細末四兩,撒於鉛上。硫黃皆著,急用鐵鏟拌炒。鉛經硫黃燒煉,結成砂子,取出晾冷,碾軋成餅者(系未化透之鉛)去之,余者,再用乳缽研極細。

白話文:

[2.通變黑錫丹]

這方子用來治療癇風。

所需材料有:鉛灰(約60公克,需磨成細粉)、硫化鉛(約30公克,需磨成細粉)、熟麥曲(約75公克,需炒熟)。

以上三種材料,加水搓揉成小丸,大小如梧桐籽。每次服用五到六顆,最多可增加至十顆。服用時,用淨化的芒硝4-5公克沖水送服。如果服藥後,發現排便不順暢(因為鉛灰和硫化鉛都具有收斂作用,可能影響排便),則可以增加芒硝的使用量。

古代的黑錫丹方,是將硫磺和鉛結合,用來治療上熱下寒,上盛下虛的症狀,確實是一個好方子。但還有些許不足,因為它混合了各種草藥,這些藥材容易上升,無法專心向下調理。曾經修改這個方子,只使用硫化鉛和熟麥曲製成藥丸,治療每隔幾天就發作的癇風,效果非常顯著。但服用一個月後,因為感覺身體過熱而停止服藥,結果十幾天後病情又再度反覆。於是再次改良方子,增加鉛灰的比例,減少硫化鉛的比例,這樣即使長期服用也不會產生過熱的情況,加上幾個月的持續治療,癇風就能從根本去除。同時輔以健脾、化痰、通絡、清火的湯劑,使治療方法更加完善。

取得鉛灰的方法是:將幾公斤的黑鉛融化,融化過程中,鉛的表面會浮出灰層,可以多次融化,多次收集鉛灰。

製作硫化鉛的方法是:將黑鉛120公克放入鐵鍋中融化,然後撒上等量的硫磺細粉在鉛上,待硫磺附著在鉛上後,快速地用鐵鏟拌炒。鉛經過硫磺燒煉後,會結成像砂子的形態,取出放涼後,將未完全融化的鉛壓成餅狀並剔除,剩下的部分再進一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