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59)
一、醫方 (59)
1. 1.玉燭湯
治婦女寒熱往來或先寒後熱,汗出熱解,或月事不調,經水短少。
生黃耆(五錢),生地黃(六錢),玄參(四錢),知母(四錢),當歸(三錢),香附(三錢,醋炒),柴胡(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五分)
白話文:
生黃耆(25 公克),生地黃(30 公克),玄參(20 公克),知母(20 公克),當歸(15 公克),香附(15 公克,醋炒),柴胡(7.5 公克),甘草(7.5 公克)
汗多者,以茵陳易柴胡,再加萸肉數錢。熱多者,加生杭芍數錢。寒多者,加生薑數錢。
白話文:
出汗較多的病人,在方劑中用茵陳代替柴胡,再額外加入幾克萸肉。 發熱較多的病人,額外加入幾克生杭芍。 發冷較多的病人,額外加入幾克生薑。
婦女多寒熱往來之證,而方書論者不一說。有謂陽分虛則頭午寒,陰分虛則過午熱者。夫午前陽盛,午後陽衰而陰又浸盛。當其盛時,虛者可以暫實。何以其時所現之病狀,轉與時成反比例也?有謂病在少陽則寒熱往來,猶少陽外感之邪,與太陽並則寒,與陽明並則熱者。而內傷之病,原無外邪。
白話文:
許多女性會有寒熱交替的症狀,但醫書上的說法不盡相同。有些說法是陽氣不足就會在上午感到寒冷,陰氣不足就會在下午發熱。但實際上,上午陽氣旺盛,下午陽氣衰弱,陰氣逐漸旺盛。當陽氣或陰氣旺盛時,虛弱的一方會暫時得到補強。為何實際出現的症狀卻與時間的變化成相反趨勢?還有些人說,寒熱交替是因為病邪在少陽經,就像少陽經的外感之邪,與太陽經一起出現時就會發寒,與陽明經一起出現時就會發熱。但內傷疾病原本就不涉及外來的邪氣。
又何者與太陽、陽明並作寒熱也?有謂肝虛則乍熱乍寒者。斯說也,愚曾驗過。遵《神農本草經》山茱萸主寒熱之旨,單重用山萸肉(去淨核)二兩煎湯,服之立愈(驗案在來復湯下)。然此乃肝木虛極,內風將動之候,又不可以蓋尋常寒熱也。蓋人身之氣化,原與時序之氣化,息息相通。
白話文:
除了太陽、陽明經證狀同時出現寒熱之外,還有其他什麼證狀?
有人認為肝氣虛弱的人會忽冷忽熱。我親自驗證過這個說法。
根據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山茱萸可以治療寒熱。我曾經只用山茱萸肉(去掉籽)二兩,煎湯服用,病就好了(具體驗方請參考「來復湯」)。
不過,這只適用於肝氣極度虛弱,有內風作動的時機,不能用來治療一般的寒熱。
因為人體的氣化運作,本來就與四季氣候變化息息相關。
一日之午前,猶一歲之有春夏。而人身之陽氣,即感之發動,以敷布於周身。婦女性多憂思,以致臟腑、經絡多有鬱結閉塞之處,阻遏陽氣不能外達,或轉因發動而內陷,或發動不遂,其發動排擠經絡愈加閉塞。於是周身之寒作矣。迨陽氣蓄極,終當憤發。而其憤發之機與抑遏之力,相激相蕩於臟腑、經絡之間,熱又由茲而生。
白話文:
一天的上午,就像一年中的春天和夏天。此時人的陽氣開始感受到陽光的激發,在全身擴散。女性經常憂思,導致臟腑和經絡有很多鬱結堵塞的地方,阻擋陽氣向外運行,或者轉為因為激發而向內收縮,或者激發不順暢,導致激發推擠經絡更加閉塞。於是全身開始發冷。等到陽氣積累到極點,終究會憤怒地發作。而這種發作的機制和壓抑的力量,在臟腑和經絡之間相互激盪,由此產生熱。
此前午之寒,所以變後午之熱也。黃耆為氣分之主藥,能補氣更能升氣。輔以柴胡之軒舉,香附之宣通,陽氣之抑遏者,皆暢發矣。然血隨氣行,氣鬱則血必瘀,故寒熱往來者,其月事恆多不調,經血恆多虛損。用當歸以調之,地黃以補之,知母、元參與甘草甘苦化陰以助之,則經血得其養矣。
白話文:
先前的寒證,所以轉變為後來的熱證。黃耆是補氣的主要藥物,它既能補氣還能升氣。再輔以柴胡的舒展舉揚,香附的宣通氣滯,就能暢發那些受壓抑的陽氣。然而,血跟著氣運行,氣鬱結的話血就會瘀滯,所以寒熱往來的人,月經常常不調,經血往往虛損。要用當歸來調理,地黃來補益,知母、元參和甘草以甘苦之性化解陰氣來相助,這樣經血就能得到滋養。
況地黃、知母諸涼藥與黃耆溫熱之性相濟,又為燮理陰陽、調和寒熱之妙品乎。至方書有所謂日晡發熱者,日晡者,申時也,足少陰腎經主令之候也。其人或腎經陰虛,至此而腎經之火乘時而動,亦可治以此湯。將黃耆減半,地黃改用一兩。有經閉結為癥瘕,阻塞氣化作寒熱者,可用後理沖湯。
白話文:
而且生地黃、知母等涼性藥物能中和黃耆的溫熱性質,因此也是調和陰陽、平衡寒熱的良藥。
經典藥方中提到,在下午申時發熱的人,可能是腎經陰虛,導致腎火在這個時段活躍,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把黃耆減半,生地黃改用一兩。
對於經期不順、氣血結塊化成腫瘤、阻塞氣血導致寒熱交替的人,可以用後理沖湯來治療。
有胸中大氣下陷作寒熱者,其人常覺呼吸短氣,宜用拙擬升陷湯,方後治驗之案,可以參觀。
白話文:
出現胸腔中氣下陷,導致寒熱症狀時,患者會經常感覺呼吸短促。這種情況適合使用「拙擬升陷湯」來治療。以下是一些使用該方劑後獲得療效的案例,可以作為參考。
【附方】,西人鐵鏽雞納丸,治婦女經血不調,身體羸弱咳喘,或時作寒熱甚效。方用鐵鏽、沒藥(忌火)各一錢,金雞納霜、花椒各五分,共為細末,煉蜜為丸六十粒。每服三粒至五粒。
白話文:
附方:
西方有一種「鐵鏽金雞納丸」,對婦科經期不調、身體虛弱、咳嗽喘鳴,或偶爾發燒寒戰,有很好的效果。
配方:
- 鐵鏽:1錢
- 沒藥(忌諱用火):1錢
- 金雞納霜:5分
- 花椒:5分
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加入蜂蜜製成丸劑,共有60粒。每次服用3~5粒。
鐵鏽乃鐵與養氣化合而成。人身之血得養氣而赤。鐵鏽中含養氣,而又色赤似血,且嗅之兼有血腥之氣,故能榮養血分,流通經脈。且人之血中,實有鐵鏽,以鐵鏽補血更有以鐵補鐵之妙也。金雞納霜有治瘧之功用。此方中亦用之者,為其善治貧血,且又能入手、足少陽之經,以調和寒熱也。
又佐以花椒者,恐金雞納霜之性,偏於寒涼,而以辛熱濟之,使歸於和平也。
白話文:
鐵鏽是鐵與氧氣結合形成的物質。人體血液因吸收氧氣而呈紅色。鐵鏽含有氧氣,而且顏色像血一樣紅,聞起來還有血腥味,因此可以滋養血液,促進經絡流通。而且,人體血液中本來就有鐵鏽,用鐵鏽補血就像用鐵補鐵一樣有效。金雞納霜具備治療瘧疾的效果。這個方子也使用了金雞納霜,因為它能改善貧血,還能作用於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,調和寒熱。
東亞人有中將湯,以調婦女經脈,恆有效驗。門人高××曾開其方相寄,藥品下未有分量。愚為酌定其分量,用之甚有功效。今將其方開列於下,以備選用。
白話文:
在東方國家,有中將湯這個方劑,專門治療女性經絡問題,效果顯著。我的學生高××曾經把這個方劑的成分寄給我,但沒有註明用量。我根據自己的經驗,仔細斟酌了用量,使用後效果非常好。現在我將這個方劑公開,供大家參考使用。
延胡索醋炒三錢、當歸六錢、官桂二錢、甘草二錢、丁香二錢、山楂核醋炒三錢、鬱金醋炒二錢、沙參四錢、續斷酒炒三錢、肉蔻赤石脂炒三錢(去石脂不用)、苦參三錢、懷牛膝三錢,共十二味,軋作粗渣,分三劑。每用一劑,開水浸蓋碗中約半點鐘,將其湯飲下。如此浸服二次至第三次用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延胡索醋炒3錢、當歸6錢、官桂2錢、甘草2錢、丁香2錢、山楂核醋炒3錢、鬱金醋炒2錢、沙參4錢、續斷酒炒3錢、肉蔻赤石脂炒3錢(去除赤石脂)、苦參3錢、懷牛膝3錢,共12味藥材,搗碎成粗顆粒,分為三包。
每次取一包藥材,用開水浸泡在蓋碗中約半小時,將藥湯喝掉。如此浸泡兩次後,第三次將藥材用清水煎服。
日用一劑,數劑經脈自調。此方中涼熱、補破、澀滑之藥皆有,愚所酌分量,俾其力亦適相當,故凡婦女經脈不調證,皆可服之,而以治白帶證尤效。
白話文:
每天服用一劑,幾劑藥後,經脈就會自動調整。這個方子中包含了寒涼、溫熱、補虛、止血、收斂和滋潤等各種藥物。我經過精心調配劑量,讓它們的功效恰到好處。所以,凡是女性月經不調的症狀,都可以服用這個方子,尤其是治療白帶症,效果尤為顯著。
2. 2.理沖湯
治婦女經閉不行或產後惡露不盡,結為癥瘕,以致陰虛作熱,陽虛作冷,食少勞嗽,虛證沓來。服此湯十餘劑後,虛證自退,三十劑後,瘀血可盡消。亦治室女月閉血枯。並治男子勞瘵,一切臟腑癥瘕、積聚、氣鬱、脾弱、滿悶、痞脹、不能飲食。
白話文:
治療女性經期不來或產後惡露排出不完全,導致氣血瘀結形成腫塊,進而出現陰虛發熱,陽虛發冷,食慾不振,咳嗽,虛證接踵而至。服用此湯十幾劑後,虛證會自行消退,三十劑後,瘀血可完全消散。也能治療未婚女性月經不來,血氣不足。同時治療男性勞累所致的虛勞病,以及所有臟腑腫塊、積聚、氣鬱、脾虛、脹滿、腹脹,導致進食困難的症狀。
生黃耆(三錢),黨參(二錢),於術(二錢),生山藥(五錢),天花粉(四錢),知母(四錢),三稜(三錢),莪朮(三錢),生雞內金(三錢,黃者)
用水三盅,煎至將成,加好醋少許,滾數沸服。
白話文:
黨參 (2 錢)、生山藥 (5 錢)、天花粉 (4 錢)、知母 (4 錢) 三稜 (3 錢)、莪朮 (3 錢)、生雞內金 (3 錢,黃色)
服之覺悶者,減去於術。覺氣弱者,減三稜、莪朮各一錢。瀉者,以白芍代知母,於術改用四錢。熱者,加生地、天冬各數錢。涼者,知母、花粉各減半,或皆不用。涼甚者,加肉桂(搗細沖服)、烏附子各二錢。瘀血堅甚者,加生水蛭(不用炙)二錢。若其人堅壯無他病,惟用以消癥瘕積聚者,宜去山藥。
白話文:
服藥後感到胸悶的,減少使用於術。感到氣虛的,減少三稜和莪朮各一錢。腹瀉的,用白芍代替知母,於術增加到四錢。發熱的,增加生地和天冬各幾錢。畏寒的,知母和花粉各減半,或都不用。特別畏寒的,增加肉桂(研碎沖服)和烏附子各二錢。瘀血嚴重,結塊堅硬的,增加生水蛭(不用炒製)二錢。如果病人身體強壯,沒有其他疾病,只用藥物消除癥瘕積聚,宜去掉山藥。
室女與婦人未產育者,若用此方,三稜、莪朮宜斟酌少用,減知母之半,加生地黃數錢,以濡血分之枯。若其人血分雖瘀,而未見癥瘕或月信猶未閉者,雖在已產育之婦人,亦少用三稜、莪朮。若病人身體羸弱,脈象虛數者,去三稜、莪朮,將雞內金改用四錢,因此藥能化瘀血,又不傷氣分也。迨氣血漸壯,瘀血未盡消者,再用三稜、莪朮未晚。
白話文:
對於未曾生育的女子和婦人,若使用此方,三稜和莪朮應適當減少,知母減半,加生地黃數錢,以滋潤乾枯的血脈。若此人血脈雖有瘀滯,但沒有發現腫塊或月經仍未停止者,即使是已經生育的婦人,三稜和莪朮也宜少用。若病人身體虛弱,脈象虛數,去掉三稜和莪朮,將雞內金改用四錢,因為此藥既能化瘀血,又不損傷氣血。等到氣血逐漸充沛,瘀血仍未消散,再用三稜和莪朮也不遲。
若男子勞瘵,三稜、莪朮亦宜少用或用雞內金代之亦可。初擬此方時,原專治產後瘀血成癥瘕,後以治室女月閉血枯亦效,又間用以治男子勞瘵亦效驗,大有開胃進食,扶羸起衰之功。《內經》有四烏鰂魚骨一茹蘆丸,原是男女並治,為調血補虛之良方。此方竊師《內經》之意也。
白話文:
對於男性勞損虛弱者,三稜和莪朮也應該少用或改用雞內金。最初設定這個方劑時,主要是治療產後血瘀導致的癥瘕,後來用於治療室女月經閉塞、血虛枯竭也有效,偶爾也用於治療男性勞損虛弱,也有顯著的效果,能大大提升食慾,幫助虛弱的人恢復元氣。《內經》中記載的四烏鰂魚骨一茹蘆丸,原本就是男女通治的,是調血補虛的良方。這個方劑也借鑑了《內經》中的思想。
從來醫者調氣行血,習用香附,而不習用三稜、莪朮。蓋以其能破癥瘕,遂疑其過於猛烈。而不知能破癥瘕者,三稜、莪朮之良能,非二藥之性烈於香附也。愚精心考驗多年,凡習用之藥,皆確知其性情能力。若論耗散氣血,香附猶甚於三稜、莪朮。若論消磨癥瘕,十倍香附亦不及三稜、莪朮也。
白話文:
傳統醫學中,醫生在調理氣血時,通常使用香附,而不常使用三稜和莪朮。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三稜和莪朮可以破除癥瘕,而質疑它們太過猛烈。但他們並不知道,三稜和莪朮能破除癥瘕正是它們的優點,並非因為它們的藥性比香附猛烈。
我經過多年的仔細研究和驗證,對於所用藥物的藥性與用途,都有確切的認識。如果說到消耗氣血,香附的效力甚至比三稜和莪朮還強。而如果說到消除癥瘕,十倍的香附也比不上三稜和莪朮的功效。
且此方中,用三稜、莪朮以消沖中瘀血,而即用參、耆諸藥,以保護氣血,則瘀血去而氣血不至傷損。且參、耆能補氣,得三稜、莪朮以流通之,則補而不滯,而元氣愈旺。元氣既旺,愈能鼓舞三稜、莪朮之力以消癥瘕,此其所以效也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中,使用三棱和莪朮來化解身體受到撞擊後產生的淤血。同時,使用人參、黃耆等藥材來保護氣血,這樣一來,淤血可以去除,而氣血也不會受到損傷。
此外,人參和黃耆可以補氣,再配上三棱和莪朮的流通作用,就能做到補益而不停滯,讓元氣更加旺盛。元氣旺盛後,就能更加激勵三棱和莪朮的作用,進而消除身體裡的腫塊和積聚,這就是這個藥方發揮作用的原因。
人之臟腑,一氣貫通,若營壘連絡,互為犄角。一處受攻,則他處可為之救應。故用藥攻病,宜確審病根結聚之處,用對證之藥一二味,專攻其處。即其處氣血偶有傷損,他臟腑氣血猶可為之輸將貫注,亦猶相連營壘之相救應也。又加補藥以為之佐使,是以邪去正氣無傷損。
白話文:
人體的臟腑器官,氣血相通,就像軍營之間相互聯繫,互相支援。如果一個部位受到攻擊,其他部位可以支援救援。因此,用藥治療疾病時,應該準確確定病根聚集的地方,使用針對性藥物一兩味,集中治療該部位。即使治療過程中該部位氣血偶有損傷,其他臟腑的氣血仍然可以輸送到受損部位,就像相鄰營壘之間相互救援一樣。此外,再加上補藥作為幫助,可以去除邪氣而不損傷正氣。
世俗醫者,不知此理,見有專確攻病之方,若拙擬理沖湯者,初不審方中用意何如,但見方中有三稜、莪朮,即望而生畏,不敢試用。自流俗觀之,亦似慎重,及觀其臨證調方,漫不知病根結於何處,惟是混開混破。恆集若香附、木香、陳皮、砂仁、枳殼、厚朴、延胡、靈脂諸藥,或十餘味或數十味為一方。服之令人臟腑之氣皆亂,常有病本可治,服此等藥數十劑而竟至不治者。
白話文:
一般的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,看到專門針對某種疾病的藥方,就像王清任的拙擬理沖湯,他們沒有仔細研究藥方的原理,只看到藥方中含有三稜和莪朮,就感到害怕,不敢使用。從外行人的角度來看,這似乎很慎重,但實際上在他們診病和開藥方時,完全不知道病情所在,只是胡亂開藥。經常會用香附、木香、陳皮、砂仁、枳殼、厚朴、延胡索、靈脂等藥物,隨意搭配成一個方劑,可能會有十幾種或幾十種藥物。服用這些藥物會擾亂臟腑之氣,原本可以治癒的疾病,服用這些藥物幾十劑後,反而導致無法醫治。
更或見有浮火虛熱,而加芩、梔、蔞實之屬,則開破與寒涼並用,雖脾胃堅壯者,亦斷不能久服,此其貽害尤甚也。
白話文:
可能還會出現浮火虛熱,進而加入黃芩、梔子、蔞實等中藥材,這種開破法與寒涼藥同時使用,即使脾胃強健的人,也絕對無法長期服用,它帶來的害處尤其嚴重。
一婦人,年三十餘。癥瘕起於少腹,漸長而上。其當年長者稍軟,隔年即硬如石。七年之間,上至心口,旁塞兩肋,飲食減少,時覺昏憒,劇時昏睡一晝夜,不飲不食,屢次服藥竟分毫無效。後愚為診視,脈雖虛弱,至數不數,許為治愈,授以此方。病人自揣其病,斷無可治之理,竟置不服。
白話文:
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,下腹部逐漸長出腫塊並向上蔓延。頭一年的腫塊比較軟,隔年就硬得像石頭一樣。七年過去了,腫塊已經蔓延到心口,兩側肋骨也受到壓迫,導致飲食減少,時常感到頭暈腦脹。嚴重的時候昏睡一整天,不喝水也不吃東西。她多次服藥都沒有效果。後來我為她診脈,脈象虛弱,但是跳動次數不快。我說她的病能治好,於是給了她一個藥方。病人自己估計自己的病治不好的,就把藥方放著沒有吃。
次年病益進,昏睡四日不醒。愚用藥救醒之,遂懇切告之曰:去歲若用愚方,病愈已久,何至危困若斯。然此病尚可為,甚勿再遲延也,仍為開前方。病人喜,信愚言,連服三十餘劑,磊塊皆消。惟最初所結之病根,大如核桃之巨者尚在。又加生水蛭(不宜炙)一錢,服數劑全愈。
白話文:
第二年,病情越來越嚴重,昏迷了四天沒有清醒。我用了藥才救醒他,於是誠懇地告訴他:「去年如果你使用了我的藥方,病情早就好了,何至於陷入如此危重的地步。不過,這個病還有救,千萬不要再拖延了。」我仍然寫了藥方給他。病人很開心,相信了我的話,連續服用了三十多劑藥,體內的結塊物都消失了。只有最初形成的病根,像核桃那麼大,還存在著。我又加入了一錢生水蛭(不要烤炙),服用幾劑後就全部痊癒了。
一婦人,年二十餘。癥瘕結於上脘,其大如橘,按之甚硬,時時上攻作疼,妨礙飲食。醫者皆以為不可消。後愚診視,治以此湯,連服四十餘劑,消無芥蒂。
白話文:
一位二十多歲的女性患有上脘癥瘕,腫塊大如橘子,按壓時質地堅硬,經常會上攻作痛,影響飲食。其他醫生都認為無法消散。後來我診視她的病情,用以下藥方治療,她連續服用了四十多劑藥物,腫塊完全消散,不留一絲痕跡。
一媼,年六旬。氣弱而且郁,心腹滿悶,不能飲食,一日所進穀食,不過兩許,如此已月餘矣。愚診視之,其脈甚微細,猶喜至數調勻,知其可治。遂用此湯,將三稜、莪朮各減一錢,連服數劑,即能進飲食。又服數劑,病遂全愈。
白話文:
一位六十歲的老婦,身體虛弱且氣機不順暢,導致心腹脹滿不適,連飲食都無法進食,每天只能吃兩口穀物,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。
我診視了她的脈象,發現脈象很弱小細微,但慶幸的是脈率尚算規律,這說明她的病情還有救。於是我開了一副藥方,將三稜和莪朮的劑量各減少一錢,讓她連續服用數劑,結果她就能進食了。繼續服用幾劑後,她的病情就完全康復了。
奉天孫姓婦,年四十許。自幼時有癥瘕結於下脘,歷二十餘年。癥瘕之積,竟至滿腹,常常作疼,心中怔忡,不能飲食,求為診治。因思此證,久而且劇,非輕劑所能療。幸脈有根柢,猶可調治。遂投以理沖湯,加水蛭三錢。恐開破之力太過,參、耆又各加一錢,又加天冬三錢,以解參、耆之熱。
白話文:
一位姓孫的天津婦女,年約四十歲。從小下腹就有一個癥瘕,持續了二十多年。癥瘕積聚,導致整個腹部都滿滿的,經常疼痛,心中焦慮不安,無法飲食,請求診治。
考慮到這個癥狀已經持續很久且很嚴重,不是用輕微的藥物就能治癒的。幸好患者脈象還算穩固,還可以調理。於是給她開了理沖湯,並加了三錢水蛭。擔心通便瀉下的力道太大,又各加了一錢黨參和黃芪,再加三錢天冬,以緩解黨參和黃芪的熱性。
數劑後,遂能進食。服至四十餘劑,下瘀積若干,癥瘕消有強半。因有事還籍,藥遂停止。閱一載,腹中之積,又將復舊,復來院求為診治。仍照前方加減,俾其補破涼熱之間,與病體適宜。仍服四十餘劑,積下數塊。又繼服三十餘劑,瘀積大下。其中或片或塊且有膜甚厚,若胞形。
此時身體覺弱,而腹中甚松暢。恐瘀猶未淨,又調以補正活血之藥,以善其後。
白話文:
服用了好幾帖藥後,患者逐漸可以進食。服用了四十多帖藥之後,排出了許多瘀積,腫塊已經消除了大半。因為有事需要返鄉,所以停止服藥。過了一年,腹中的腫塊又開始復發,患者再次前來診治。醫生仍然按照之前的處方加減調整,使藥性介於滋補、清熱之間,適合患者的病情。患者再次服用了四十多帖藥,下排出幾塊瘀塊。又繼續服用了三十多帖藥,大量的瘀積排出。這些瘀積有的片狀,有的塊狀,還有一層厚厚的膜,就像一個囊腫。
王××妻,來院求為治癥瘕。自言瘀積十九年矣,滿腹皆系硬塊。亦治以理沖湯,為其平素氣虛,將方中參、耆加重,三稜、莪朮減半。服數劑,飲食增加,將三稜、莪朮漸增至原定分量。又服數劑,氣力較壯,又加水蛭二錢、樗雞(俗名紅娘)十枚。又服二十餘劑,屆行經之期,隨經下紫黑血塊若干,病愈其半。
又繼服三十劑,屆經期,瘀血遂大下,滿腹積塊皆消。又俾服生新化瘀之藥,以善其後。
白話文:
王姓太太來到診所,請求治療她的癥瘕。她說自己已經瘀積了 19 年,肚子裡都是硬塊。我也用理沖湯來治療她,因為她平日氣虛,所以我把方中的黨參和黃耆加重,三稜和莪朮減半。服用幾帖藥後,她的食慾增加了,於是我逐漸增加三稜和莪朮的分量,恢復到原本的劑量。再服用幾帖藥後,她的體力變好了,我又加入水蛭 2 錢和樗雞 10 枚。再服用二十幾帖藥後,到了她行經的時期,隨着經血排出一些紫黑色的血塊,她的病情已經好了一半。
一少年,因治吐血,服藥失宜,痃癖結於少腹(在女子為癥瘕在男子為痃癖)大如錦瓜。按之甚堅硬,其上相連有如瓜蔓一條,斜衝心口,飲食減少,形體羸弱。其脈微細稍數。治以此湯,服十餘劑痃癖全消。
附錄:
廣西柳州賓××來函:
白話文:
有一個少年,因為治療吐血,亂服藥物,結果導致腹中形成硬塊,堅硬如冬瓜,而且形狀像一條瓜藤纏繞在一起,壓迫到心口,導致他飲食減少、身體虛弱,脈搏細小而稍快。經過服用此湯藥調理,十幾劑後,腹中硬塊完全消失。
一婦人,十七歲,自二七出嫁,未見行經。先因腹、脅作疼求為診治,投以活絡效靈丹立愈。繼欲調其月事,投以理沖湯三劑,月經亦通,三日未止。猶恐瘀血未化,改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湯,亦三劑,其人從此月事調順,身體強壯矣。
白話文:
有一個17歲的女性,從二七之齡(14歲)出嫁後,一直沒有月經。之前因為肚子和肋骨疼痛而來求診,服用了「活絡效靈丹」後立刻痊癒。後來為了調理月經,又服用了三帖「理沖湯」,月經也來了,但連續三日不止。醫生擔心有瘀血未化,於是改用王清任的「少腹逐瘀湯」,也服了三帖。從此,這位女性的月經順暢,身體也強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