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87)

回本書目錄

五、醫案 (87)

1. (十八)婦女科

2. 1.懷妊受溫病

何姓婦,年三十二歲,受妊五月,於孟秋感受溫病。

病因,懷妊畏熱,夜眠當窗,未上窗幔,自窗紗透風,感冒成溫。

證候,初病時調治失宜,溫熱傳裡,陽明府實,延醫數人皆言病原當用大涼之藥,因懷妊實不敢輕用,繼延愚為診視,見其面紅氣粗,舌苔白厚,中心已黃,大便乾燥,小便短赤。診其脈左右皆洪滑而實,一息五至強。

診斷,據此證狀脈象觀之,不但陽明胃府之熱甚實,即肝膽之熱亦甚盛。想其未病之前必曾怒動肝火,若不急清其熱,勢將迫血妄行,危險即在目前。治以白虎加人參湯,以白虎湯解其熱,加參以保其胎,遂為疏方俾急服之。

處方,生石膏(三兩搗細),野黨參(四錢),生懷地黃(一兩)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杭芍(五錢),甘草(三錢)

共煎湯三盅,分三次溫服下。

方解,按此方雖非白虎加人參湯原方,而實以生地黃代知母,以生山藥代粳米,而外加芍藥也。蓋知母、地黃同能滋陰退熱,而知母性滑,地黃則饒有補腎之力,粳米與山藥皆有濃汁能和胃,而粳米汁濃而不黏,山藥之汁濃而且黏,大有固腎之力。如此通變原方,自於胎妊大有益也。外加芍藥者,欲借之以清肝膽之熱也。

復診,將藥分三次服完,翌日午前大便通下一次,熱已退十之七八,脈象已非洪實,仍然有力,心中仍覺發熱,擬再用涼潤滋陰之品清之。

處方,玄參(一兩),生懷地黃(一兩),天花粉(五錢),生杭芍(五錢),鮮茅根(四錢),甘草(二錢)

共煎湯兩盅,分兩次溫服下。

效果,將藥煎服兩劑,病遂霍然全愈。

說明,凡外感有熱之證,皆右部之脈盛於左部之脈,至陽明府實之證,尤必顯然於右部見之。因胃府之脈原候於右關也。今此證為陽明府實,其右部之脈洪滑而實宜矣。而左部之脈亦現此象,是以知其未病之先肝中先有鬱熱,繼為外感之熱所激,則勃然發動而亦現洪滑而實之脈象也。

白話文:

[1.懷孕期間感染溫病]

有一位何姓婦女,年齡三十二歲,在懷孕五個月時,在初秋季節感染了溫病。

病因,因為懷孕期間畏懼炎熱,晚上睡覺時面向窗戶,但未拉上窗簾,從窗戶的紗網吹進的風讓她著涼,進而發展成溫病。

症狀,一開始治療方式不恰當,導致溫熱深入體內,陽明腑實,請了好幾位醫生都建議使用極冷的藥物來對抗熱源,但考慮到懷孕的緣故,不敢輕易使用。後來找我進行診治,發現她臉色紅潤、呼吸粗重,舌頭上的舌苔厚且白,舌心已轉黃,大便乾燥,小便短且顏色深紅。把脈後,發現她的脈搏左右手都呈現洪滑且有力的特徵,每分鐘跳動超過五次。

診斷,根據這些症狀和脈象,不僅是陽明胃腑的熱度非常高,肝臟和膽囊的熱度也很高。我猜測她在生病前一定曾經生氣導致肝火旺盛,如果不立即清除體內的熱度,可能會引發血液異常流動,危險就在眼前。我開立白虎加人參湯,以白虎湯來降溫,加入人參以保護胎兒,並立即開立處方讓她服用。

處方,生石膏(90克搗碎),野生黨參(12克),生懷地黃(30克),生懷山藥(30克),生杭芍(15克),甘草(9克)。

煎煮三杯湯,分三次溫熱服用。

方解,雖然這個處方不是白虎加人參湯的原始配方,但是實際上以生地黃取代知母,以生山藥取代粳米,並額外添加了芍藥。知母和地黃都能滋陰退熱,但知母的性質較滑,地黃則具有補腎的功效,粳米和山藥都有濃厚的汁液可以調和胃部,但粳米的汁液濃稠而不黏,山藥的汁液既濃且黏,具有強大的固腎作用。這種靈活變化原方的方式,對於懷孕婦女來說非常有益。額外添加芍藥,是為了清除肝膽的熱度。

複診,將藥物分成三次服用完畢後,第二天上午大便排出一次,熱度已經消退了七八成,脈象不再洪大且有力,但仍有些許力度,心中依然感到發熱,我打算再次使用涼潤滋陰的藥物來進一步清除熱度。

處方,玄參(30克),生懷地黃(30克),天花粉(15克),生杭芍(15克),新鮮茅根(12克),甘草(6克)。

煎煮兩杯湯,分兩次溫熱服用。

療效,服用兩劑藥後,病情迅速完全康復。

說明,所有外感性疾病伴隨熱度的症狀,通常右側的脈搏會比左側更明顯,特別是在陽明腑實的情況下,這種差異更加顯著。這是因為胃腑的脈象主要出現在右手關節部位。在這個病例中,陽明腑實的症狀顯著,右側的脈象呈現洪滑且有力的特徵是正常的。然而,左側的脈象也呈現出同樣的特徵,這表明在她生病前,肝臟中已經存在潛在的鬱熱,之後受到外界感染的熱度刺激,導致鬱熱被激發,也出現了洪滑且有力的脈象。

3. 2.受妊嘔吐

天津王氏婦,年二十六歲,受妊後,嘔吐不止。

病因,素有肝氣病,偶有拂意,激動肝氣,恆作嘔吐。至受妊後,則嘔吐連連不止。

證候,受妊至四十日時,每日必吐,然猶可受飲食,後則吐浸加重,迨至兩月以後勺水不存。及愚診視時,不能食者已數日矣。困頓已極,不能起床。診其脈雖甚虛弱,仍現滑象,至數未改,惟左關微浮,稍似有力。

診斷,惡阻嘔吐,原妊婦之常,茲因左關獨浮而有力,知系肝氣膽火上衝,是以嘔吐特甚。有謂惡阻嘔吐雖甚劇無礙者,此未有閱歷之言。愚自行道以來,耳聞目睹,因此證僨事者已有多人,甚勿忽視。此宜急治以鎮肝降胃之品,不可因其受妊而不敢放膽用藥也。

處方,生赭石(兩半軋細),黨參(三錢)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懷地黃(八錢),生杭芍(六錢),大甘枸杞(五錢),淨萸肉(四錢),青黛(三錢),清半夏(六錢)

藥共九味,先將半夏用溫水淘三次,將礬味淘淨,用做飯小鍋煮取清湯一盅,調以麵粉煮作茶湯,和以白糖令其適口,服下其吐可止。再將余藥八味煎湯一大盅,分三次溫服。

復診,將藥連服兩劑,嘔吐即止。精神氣力稍振,可以起坐,其脈左關之浮已去,六部皆近和平。惟仍有噁心之時,懶於飲食,擬再治以開胃、理肝、滋陰、清熱之劑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杭芍(五錢),冬瓜仁(四錢搗碎),北沙參(四錢),碎竹茹(三錢),淨青黛(二錢),甘草(二錢)

共煎湯一大盅,分兩次溫服下。

效果,將藥連服三劑,病遂全愈,體漸復原,能起床矣。

白話文:

[2.孕吐問題]

天津有一位姓王的女士,年齡是二十六歲,在懷孕後,持續有嚴重的嘔吐問題。

病因,她原本就有肝氣不順的問題,偶爾心情不好或是受到刺激,就會引發肝氣上逆,造成嘔吐。自從懷孕後,這種嘔吐情況更加嚴重,一直無法停止。

症狀,懷孕到四十天左右,每天一定會嘔吐,但還能進食。但隨後嘔吐情況逐漸加重,到了兩個月後,連喝水都會吐。當我看診時,她已經好幾天完全無法進食了,非常虛弱,無法下牀。脈象雖然虛弱,但仍有滑脈的特徵,脈搏頻率沒有改變,只有左手關脈有些微浮現,感覺比較有力。

診斷,懷孕初期的嘔吐是常見的現象,但她因為左手關脈特別浮現且有力,判斷是肝氣和膽火上沖,導致嘔吐更為嚴重。有些人認為即使嘔吐很嚴重也不會有大礙,這說法並沒有經驗根據。從我行醫以來,親眼見過許多因為這個症狀而導致健康嚴重損壞的例子,千萬不要輕視。應該立刻使用鎮定肝臟、降低胃氣的藥物治療,不要因為懷孕就害怕使用藥物。

處方,赭石(研磨成細末)、黨參、懷山藥、懷地黃、杭芍、枸杞、萸肉、青黛、清半夏

先將半夏用溫水洗三次,去除其中的礬味,然後用小鍋煮一碗湯,加入麵粉做成稠湯,加糖調味,讓病人喝下可以緩解嘔吐。再將剩餘的八種藥材煎成一碗濃湯,分三次溫服。

複診,連續服用兩劑藥後,嘔吐症狀停止。精神和體力稍微恢復,可以坐起來,脈象的左手關脈的浮現現象也消失了,整體脈象趨於平穩。但偶爾還是會有噁心感,不想吃東西,打算再用開胃、調理肝臟、滋補陰液、清熱的藥物來治療。

處方,懷山藥、杭芍、冬瓜仁(搗碎)、北沙參、竹茹、青黛、甘草

煎成一碗濃湯,分兩次溫服。

療效,連續服用三劑藥後,病狀完全消失,身體狀況逐漸恢復,可以下牀活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