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47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47)

1. 2.清金益氣湯

治尪羸少氣,勞熱咳嗽,肺痿失音,頻吐痰涎,一切肺金虛損之病。

生黃耆(三錢),生地黃(五錢),知母(三錢),粉甘草(三錢),玄參(三錢),沙參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去心),牛蒡子(三錢炒搗)

一婦人,年四十,上焦發熱,咳吐失音,所吐之痰自覺腥臭,漸漸羸瘦,其脈弦而有力。投以清火潤肺之藥,數劑不效。為制此湯,於大隊清火潤肺藥中,加生黃耆一味以助元氣,數劑見輕,十餘劑後,病遂全愈。

或問:脈既有力矣,何以復用補氣之藥?答曰:脈之有力,有真有假。凡脈之真有力者,當於敦厚和緩中見之,此脾胃之氣壯旺,能包括諸臟也(脾胃屬土能包括金木水火諸臟腑)。其餘若脈象洪而有力,多系外感之實熱。若滑而有力,多系中焦之熱痰。若弦而有力,多系肝經之偏盛,尤為有病之脈,此證之脈是也。

蓋肺屬金、肝屬木,金病不能鎮木,故脈現弦而有力之象。此肝木橫恣,轉欲侮金之象也。凡肺痿、肺癰之病,多有脅下疼者,亦系肝木偏勝所致。

一人,年三十餘,肺中素郁痰火,又為外感拘束,頻頻咳嗽,吐痰腥臭。恐成肺癰,求為診治。其脈浮而有力,關前兼滑。遂先用越婢湯,解其外感,咳嗽見輕,而吐痰腥臭如故。次用葶藶(生者三錢紗袋裝之)大棗(七枚擘開)湯,瀉其肺中壅滯之痰,間日一服。又用三七、川貝、粉甘草、金銀花為散,鮮地骨皮煎湯,少少送服,日三次。

即用葶藶大棗湯之日,亦服一次。如此調治數日,葶藶大棗湯用過三次,痰涎頓少,亦不腥臭。繼用清金益氣湯、貝母、牛蒡子各加一錢,連服十餘劑,以善其後。

白話文:

【清金益氣湯】

用於治療體弱乏力、勞累後發熱咳嗽,肺部萎縮導致聲音嘶啞,頻繁吐痰,以及所有因肺部功能虛弱所引起的疾病。

藥方成分包括:生黃耆(9克)、生地黃(15克)、知母(9克)、粉甘草(9克)、玄參(9克)、沙參(9克)、川貝母(6克去心)、牛蒡子(9克炒搗)。

有一名四十歲的婦女,上半身經常感到發熱,咳嗽到失去聲音,她吐出的痰自己都能聞到腥臭味,身體也逐漸消瘦,她的脈搏緊繃且強勁有力。原本使用清火潤肺的藥物多次但未見效。於是為她調製這款湯藥,在大量清火潤肺的藥物中,添加生黃耆來增強體內的元氣,服用幾次後病情減輕,十多劑後,病狀完全康復。

有人可能會問:既然脈搏強勁有力,為什麼還要使用補氣的藥物呢?回答是:脈搏有力,有真有假。真正有力的脈搏,應在平穩和緩中體現,這是脾胃功能旺盛,能夠涵蓋其他臟器的表現(脾胃屬土,可以涵蓋金木水火等臟腑)。除了這些,如果脈搏洪大有力,多是由於外感的實質性熱症。如果脈搏滑順有力,多是由於中焦的熱痰。如果脈搏緊繃有力,多是由於肝經的過度活躍,特別是病態的脈象,這就是這個病例的脈象。

肺屬金,肝屬木,肺部生病時無法抑制肝氣,所以脈搏呈現緊繃且有力的現象。這正是肝木肆意,轉而侵擾肺金的表現。通常肺萎縮、肺膿腫等疾病,常伴有肋側疼痛,這也是由於肝氣過剩所致。

另一個例子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,他的肺部長期鬱積痰火,又被外感所束縛,頻繁咳嗽,吐出的痰腥臭難聞。擔心會發展成肺膿腫,請求診治。他的脈搏浮淺而有力,腕部脈搏還伴隨滑順。於是先用越婢湯,解除外感,咳嗽減輕,但吐出的痰仍然腥臭。接著使用葶藶(生的3錢用紗布包好)、大棗(7個掰開)湯,清除肺中積聚的痰,每隔一天服用一次。再用三七、川貝、粉甘草、金銀花研磨成粉,用地骨皮煎湯,少量送服,每天三次。

即使在使用葶藶大棗湯的日子,也會服用一次。這樣調理了幾天,葶藶大棗湯使用了三次,痰量減少,也不再腥臭。接下來使用清金益氣湯,川貝母和牛蒡子各增加一錢,連續服用十多劑,以鞏固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