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12)
五、醫案 (12)
1. 6.沖氣上衝兼奔豚
天津張××,年四十五歲,得沖氣上衝兼奔豚證。
病因,初秋之時,患赤白痢證,醫者兩次用大黃下之,其痢愈而變為此證。
證候,每夜間當醜寅之交,有氣起自下焦挾熱上衝,行至中焦覺悶而且熱,心中煩亂,遲十數分鐘其氣上出為呃,熱即隨之消矣。其脈大致近和平,惟兩尺稍浮,按之不實。
診斷,此因病痢時,連服大黃下之,傷其下焦氣化,而下焦之沖遂挾腎中之相火上衝也。其在醜寅之交者,陽氣上升之時也。宜用仲師桂枝加桂湯加減治之。
處方,桂枝尖(四錢)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芡實(六錢搗碎),清半夏(四錢水洗三次),生杭芍(四錢),生龍骨(四錢搗碎),生牡蠣(四錢搗碎),生麥芽(三錢),生雞內金(二錢黃色的搗),黃柏(二錢),甘草(二錢)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效果,將藥煎服兩劑,病愈強半,遂即原方將桂枝改用三錢,又加淨萸肉、甘枸杞各四錢,連服三劑全愈。
說明,凡氣之逆者可降,郁者可升,惟此證沖氣挾相火上衝,則升降皆無所施。桂枝一藥而升降之性皆備,凡氣之當升者遇之則升,氣之當降者遇之則降,此誠天生使獨而為不可思議之妙藥也。山藥、芡實,皆能補腎,又皆能斂戢下焦氣化;龍骨、牡蠣,亦收斂之品,然斂正氣而不斂邪氣,用於此證初無收斂過甚之虞,此四藥並用,誠能於下焦之氣化培養而鎮安之也。用芍藥、黃柏者,一瀉腎中之相火,一瀉肝中之相火,且桂枝性熱,二藥性涼,涼熱相濟,方能奏效。用麥芽、雞內金者,所以運化諸藥之力也。用甘草者,欲以緩肝之急,不使肝木助氣衝相火上升也。至於服藥後病愈強半,遂減輕桂枝加萸肉、枸杞者,俾肝腎壯旺自能掃除病根。
白話文:
[6.衝氣上衝兼奔豚]
天津的張姓患者,年齡四十五歲,罹患衝氣上衝兼有奔豚的症狀。
病因,初秋時節,他患了赤白痢疾,醫生兩次使用大黃進行下瀉治療,痢疾雖愈,卻轉變成了這個病症。
症狀,每晚在凌晨一兩點鐘時,有一股熱氣從下腹部升起,帶着熱力向上衝擊,到達胸腹時感覺悶熱,心中煩躁,大約十多分鐘後這股氣會以上呃的方式排出,隨之熱感消失。他的脈象大致平和,只是兩尺脈略顯浮象,但按壓下去並不實。
診斷,這是因爲在治療痢疾時連續服用大黃進行下瀉,傷害到了下腹部的氣血功能,導致下腹部的衝氣挾帶腎中的相火向上衝擊。在凌晨一兩點鐘發作,是因爲那是陽氣開始上升的時候。應使用仲師桂枝加桂湯加減來治療。
處方,桂枝尖4錢,生懷山藥1兩,生芡實6錢搗碎,清半夏4錢水洗三次,生杭芍4錢,生龍骨4錢搗碎,生牡蠣4錢搗碎,生麥芽3錢,生雞內金2錢黃色的搗,黃柏2錢,甘草2錢
共同煎煮一大碗湯藥,溫服。
效果,服用了兩劑藥後,病情明顯好轉,於是將桂枝用量改爲3錢,並加入淨萸肉、甘枸杞各4錢,連服三劑後完全康復。
說明,對於逆氣可以降,對於鬱結可以升,唯有這個病症,衝氣挾帶相火上衝,升或降都無法解決。桂枝這味藥同時具備升和降的特性,該升的氣遇到它就升,該降的氣遇到它就降,這真是天生獨到,不可思議的妙藥。山藥和芡實,既能補腎,又能收斂下腹部的氣血功能;龍骨和牡蠣,也是收斂的藥材,但它們只收斂正氣而不收斂邪氣,在這個病症中使用無需擔心收斂過度,這四種藥材合用,確實能在下腹部的氣血功能上培養並穩定它。使用芍藥和黃柏,一個是爲了瀉腎中的相火,另一個是爲了瀉肝中的相火,而且桂枝性質偏熱,這兩味藥性質偏涼,寒熱調和,才能產生療效。使用麥芽和雞內金,是爲了幫助消化藥物的力量。使用甘草,是想緩和肝的緊張狀態,不讓肝木助力氣衝相火上升。至於服藥後病情明顯好轉,於是減少桂枝用量並加入萸肉和枸杞,讓肝腎強壯,自然能根除病源。]
2. 7.胃氣不降
大城王××妻,年近四旬,時常嘔吐,大便遲下,數年不愈。
病因,其人稟性暴烈,處境又多不順,浸成此證。
證候,飯後每覺食停胃中,似有氣上衝阻其下行,因此大便恆至旬日始下。至大便多日不下時,則恆作嘔吐,即屢服止嘔通便之藥,下次仍然如故。求為診治,其脈左右皆弦,右脈弦而且長,重診頗實,至數照常。
診斷,弦為肝脈,弦而且長則衝脈也。弦長之脈,見於右部,尤按之頗實,此又為胃氣上逆之脈。肝胃沖三經之氣化皆有升無降,宜其下焦便秘而上焦嘔吐也。此當治以瀉肝、降胃、鎮沖之劑,其大便自順,嘔吐自止矣。
處方,生赭石(兩半軋細),生杭芍(六錢),柏子仁(六錢),生懷山藥(六錢),天冬(六錢),懷牛膝(五錢),當歸(四錢),生麥芽(三錢),茵陳(二錢),甘草(錢半)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效果,服藥一劑,大便即通下,即原方略為加減,又服數劑,大便每日一次,食後胃中已不覺停滯,從此病遂除根。
或問,麥芽生用能升肝氣,茵陳為青蒿之嫩者亦具有升發之力,此證即因臟腑之氣有升無降,何以方中復用此二藥乎?答曰:肝為將軍之官,中寄相火,其性最剛烈,若強制之,恆激發其反動之力;麥芽、茵陳,善舒肝氣而不至過於升提,是將順肝木之性使之柔和,不至起反動力也。
白話文:
[7.胃氣不下降]
大城王氏的妻子,年近四十,長期遭受嘔吐困擾,且排便困難,多年來病情未見好轉。
病因方面,她性格急躁,生活環境又多不如意,久而久之導致了這種症狀。
症狀上,飯後常感到食物停留在胃中,好像有股氣往上衝,阻礙食物下行,因此排便往往十天左右才一次。當排便多日不順時,就經常嘔吐,即使多次服用止嘔及助排便的藥物,下一次依然如此。尋求診治,診脈發現雙手脈象都呈弦狀,右手脈象不僅弦而且長,深度診斷更顯實象,脈搏次數正常。
診斷上,弦狀脈象反映肝脈,弦長表示衝脈問題。右側的弦長脈象,深度診斷實象,這正是胃氣逆流的脈象。肝、胃、衝三經的氣血運行只有上升沒有下降,難怪會有下腹部便祕和上腹部嘔吐的症狀。應當以疏肝、降胃、鎮衝的藥方治療,排便自然順暢,嘔吐也能停止。
開出的藥方包括:生赭石(研磨成細末,用量半兩)、生杭芍(六錢)、柏子仁(六錢)、生懷山藥(六錢)、天冬(六錢)、懷牛膝(五錢)、當歸(四錢)、生麥芽(三錢)、茵陳(二錢)、甘草(一錢半)。全部煎成一大杯湯,溫熱服用。
結果,服用一劑藥後,排便即刻順暢,稍作調整後再服幾劑,排便恢復到每天一次,飯後胃部不再感到食物停留,從此疾病根除。
有人問,生麥芽能提升肝氣,茵陳是青蒿的嫩葉,也有提升作用,這位患者的症狀就是因為臟腑氣血只有上升沒有下降,為什麼處方中還用了這兩種藥呢?回答是:肝臟就像軍隊的將領,內藏相火,性質最為剛烈,如果強制壓抑它,反而會激起反彈力量;生麥芽和茵陳可以舒緩肝氣,不會過度提升,這樣順應了肝臟的特性,使其變得柔和,避免產生反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