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11)

回本書目錄

五、醫案 (11)

1. 5.大氣陷兼疝氣

天津陳××,年三十八歲,得大氣下陷兼疝氣證。

病因,初因勞心過度,浸覺氣分不舒,後又因出外辦事勞碌過甚,遂覺呼吸短氣,猶不以為意也。繼又患疝氣下墜作疼,始來寓求為診治。

證候,呼吸之際,常覺氣短似難上達,勞動時則益甚。夜間臥睡一點鐘許,即覺氣分不舒,披衣起坐移時將氣調勻,然後能再睡。至其疝氣之墜疼,恆覺與氣分有關,每當呼吸不利時,則疝氣之墜疼必益甚。其脈關前沉而無力,右部尤甚,至數稍遲。

診斷,即此證脈參之,其呼吸之短氣,疝氣之下墜,實皆因胸中大氣下陷也。此氣一陷則肺臟之闟闢失其斡旋,是以呼吸短氣,三焦之氣化失其統攝,是以疝氣下墜。斯當升補其下陷之大氣,俾仍還其本位,則呼吸之短氣,疝氣之墜疼自皆不難愈矣。

處方,生箭耆(六錢),天花粉(六錢),當歸(三錢),荔枝核(三錢),生明沒藥(三錢),生五靈脂(三錢),柴胡(錢半),升麻(錢半),小茴香(一錢炒搗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飲下。

復診,將藥連服三劑,短氣之病已大見愈,惟與人談話多時,仍覺短氣。其疝氣已上升,有時下墜亦不作疼,脈象亦大有起色。此藥已對證,而服藥之功候未到也。爰即原方略為加減,俾再服之。

處方,生箭耆(六錢),天花粉(六錢),淨萸肉(四錢),當歸(三錢),荔枝核(三錢),生明沒藥(三錢),生五靈脂(三錢),柴胡(錢半),升麻(錢半),廣砂仁(一錢搗碎)

共煎一大盅溫服。

效果,將藥連服四劑,呼吸已不短氣,然仍自覺氣分不足,疝氣亦大輕減,猶未全消。遂即原方去萸肉,將柴胡、升麻皆改用一錢,又加黨參、天冬各三錢,俾多服數劑以善其後。

白話文:

[5.大氣下陷和疝氣的綜合病症]

天津的陳先生,現年三十八歲,同時患有大氣下陷和疝氣的問題。

病因方面,起初是因為過度勞心,漸漸感覺到身體的氣力不順暢。後來,他外出辦事時過度勞累,開始感到呼吸困難,當時他並沒有太在意。直到後來,他出現了疝氣下垂疼痛的症狀,這才讓他來找醫生診治。

症狀方面,他在呼吸的時候經常覺得氣短,好像氣力無法順利上達,特別是在勞動時情況更嚴重。晚上睡覺一個小時左右,就會感到氣力不舒暢,需要起身披衣,坐著調整一段時間才能再次入睡。至於他的疝氣下垂疼痛,他總覺得這和氣力不順暢有關。每當他呼吸不順時,疝氣的疼痛感就會更強烈。從脈象看,他的脈搏在關前部分呈現沉而無力的狀態,尤其是右側更為明顯,脈搏跳動的頻率也稍微偏慢。

診斷結果顯示,根據他的症狀和脈象,他呼吸的困難和疝氣下垂,其實都是因為胸中的大氣下陷造成的。一旦這種氣力下陷,肺臟的運作就會失去平衡,導致呼吸困難。同樣地,三焦的氣化功能也會失調,引發疝氣下垂。因此,我們需要提升和補充他下陷的大氣,使其恢復到原本的位置,這樣呼吸的困難和疝氣的疼痛自然就能得到改善。

處方方面,我們使用了生箭耆、天花粉、當歸、荔枝核、生明沒藥、生五靈脂、柴胡、升麻、小茴香等草藥煎煮成一大杯藥湯,讓患者溫熱服用。

經過三次連續服藥後,在複診時發現,患者的短氣症狀已經大大改善,但長時間說話還是會感到氣短。他的疝氣也有所上升,偶爾下垂時也不會感到疼痛,脈象也有很大的改善。這個處方已經很適合他的病情,但服藥的時間還不夠。因此,我們在原處方上做了些微調整,讓他繼續服藥。

第二次的處方中,我們使用了生箭耆、天花粉、淨萸肉、當歸、荔枝核、生明沒藥、生五靈脂、柴胡、升麻、廣砂仁等草藥煎煮成一大杯藥湯,讓患者溫熱服用。

最終效果方面,患者連服四劑後,呼吸已不再感到困難,但仍自覺氣力不足,疝氣的症狀也大幅減輕,但仍未完全消除。因此,我們在原處方上刪除了淨萸肉,並將柴胡和升麻的用量都改為一錢,另外加入了黨參和天冬各三錢,讓他多服幾劑以鞏固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