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45)
一、醫方 (45)
1. 1.麻黃加知母湯
治傷寒無汗。
麻黃(四錢),桂枝尖(二錢),甘草(一錢),杏仁(二錢,去皮炒),知母(三錢)
先煮麻黃五六沸,去上沫,納諸藥煮取一茶盅。溫服覆被,取微似汗,不須啜粥,余如桂枝法將息。
白話文:
麻黃(12 公克) 桂枝尖(6 公克) 甘草(3 公克) 杏仁(6 公克,去皮炒熟) 知母(9 公克)
麻黃原方,桂枝下有去皮二字,非去枝上之皮也。古人用桂枝,惟取梢尖嫩枝折視之,內外如一,皮骨不分。若見有皮骨可分辨者,去之不用,故曰去皮。陳修園之侄鳴岐曾詳論之。
白話文:
麻黃的原方,寫在桂枝下方的「去皮」兩個字,並不是指去除樹枝上的樹皮。古人使用桂枝,只取枝梢上嫩軟的枝條,將其折斷檢查,裡面和外面看起來一樣,沒有皮和骨的區別。如果能夠看到明顯的皮和骨,就把這部分去除不用,所以才稱為「去皮」。陳修園的侄子鳴岐曾對此有詳細的論述。
《傷寒論》太陽篇中麻黃湯,原在桂枝後。而麻黃證多,桂枝證不過十中之一二,且病名傷寒,麻黃湯為治傷寒初得之主方,故先錄之。
白話文:
《傷寒論》的太陽篇中,原本麻黃湯的記載在桂枝湯之後。但是麻黃湯適應的證狀比較多,而桂枝湯適應的證狀十次中只有一兩次。而且,這部醫書的名稱是《傷寒論》,而麻黃湯是治療傷寒初期的主要藥方,所以先把它記載下來。
傷寒之證,先自背受之,背者足太陽所轄之部位也。是以其證初得,周身雖皆惡寒,而背之惡寒尤甚,周身雖皆覺疼,而背下連腿之疼痛尤甚。其脈陰陽俱緊者,誠以太陽為周身外衛之陽,陡為風寒所襲,逼其陽氣內陷,與脈相併,其脈當有力,而作起伏迭湧之勢。而寒氣之縮力(凡物之體熱則漲,寒則縮),又將外衛之氣縮緊,逼壓脈道,使不得起伏成波瀾,而惟現弦直有力之象。甚或因不能起伏,而至左右彈動。
白話文:
傷寒症狀的開始,都是從背部受寒引起。因為背部屬於足太陽經的範圍。所以,發病初期,雖然全身都怕冷,但背部怕冷最嚴重;雖然全身都感覺疼痛,但背下連接腿部的疼痛最厲害。脈象上,陰脈和陽脈都緊繃。這是因為足太陽經是人體外層的陽氣防衛,突然受到風寒侵襲,導致陽氣向內收縮,與脈搏交織在一起。脈象理應有力,並且呈現起伏波動的狀態。而寒氣的收縮力(所有物體,熱則膨脹,冷則收縮),又將外層防衛的氣血收緊,壓迫脈道,使得它無法起伏成波浪,只能呈現緊繃有力、如弦一般的樣子。甚至有的情況下,脈搏因為不能起伏,而呈現左右彈動的異常現象。
凡脈之緊者必有力。夫脈之跳動,心臟主之。而其跳動之有力,不但心主之也;諸臟腑有熱皆可助脈之跳動有力,營衛中有熱亦可助脈之跳動有力。特是脈之有力者,恆若水之有浪,大有起伏之勢。而緊脈雖有力,轉若無所起伏,誠以嚴寒束其外表,其收縮之力能逼營衛之熱內陷與脈相併,以助其有力;而其收縮之力又能遏抑脈之跳動,使無起伏。是緊脈之真相,原於平行中見其有力也。
至於緊脈或左右彈者,亦蓄極而旁溢之象也。仲師治以麻黃湯,所以解外表所束之寒也。
白話文:
凡是脈搏緊繃的,一定有力氣。脈搏跳動,是由心臟所主宰。不過脈搏有力的原因,不只是因為心臟作用,如果臟腑有熱氣,也能夠幫助脈搏有力的跳動,營衛之氣中有熱氣,也能夠讓脈搏有力。特別是脈搏有力的人,通常像水中的波浪,有明顯的起伏。但是脈搏緊繃雖然有力,卻往往沒有起伏,這是因為嚴寒收縮了體表的血管,收縮的力量能夠逼迫營衛之氣的熱氣向內縮,並與脈搏結合,從而幫助脈搏有力;而收縮的力量也能夠抑制脈搏的跳動,使它沒有起伏。因此,脈搏緊繃的真相,其實是在平穩的狀態中,展現出其有力。
方中用麻黃之性熱中空者,直走太陽之經,外達皮毛,借汗解以祛外感之寒。桂枝之辛溫微甘者,偕同甘草以溫肌肉、實腠理,助麻黃托寒外出。杏仁之苦降者,入胸中以降逆定喘。原方止此四味,而愚為加知母者,誠以服此湯後,間有汗出不解者,非因汗出未透,實因餘熱未清也。佐以知母於發表之中,兼寓清熱之意,自無汗後不解之虞。
此乃屢經試驗,而確知其然,非敢於經方輕為加減也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中用麻黃,因為麻黃的性質是溫熱中空,能直接通過太陽經,抵達體表皮毛,通過發汗來排出外來的寒邪。桂枝性溫微甘,與甘草一起可溫暖肌肉、充實腠理,幫助麻黃驅除體表的寒邪。杏仁性苦降,能進入胸部,化解逆氣,平息喘息。原配方只有這四味藥,但我額外添加了知母,因為服用此湯後,有些人會出現汗出不解的情況,這並不是因為汗液沒有排出體外,而是因為體內餘熱未清。在發汗的同時加入知母,可以起到清熱的作用,自然就能避免汗後不解的問題。
或問:喘為肺臟之病,太陽經於肺無涉,而其證多兼微喘者何也?答曰:胸中亦太陽部位,其中所積之大氣,原與周身衛氣,息息相通。衛氣既為寒氣所束,則大氣內郁,必膨脹而上逆沖肺,此喘之所由來也。又風寒襲於皮毛,必兼入手太陰肺經,挾痰涎凝郁肺竅,此又喘之所由來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喘是肺臟的疾病,而太陽經與肺無關,為什麼很多喘的症狀都同時伴有輕微的喘呢?
回答說:胸中也是太陽經的部位,其中積聚的大氣,原本與周身的衛氣息息相關。衛氣被寒氣束縛,大氣就會內鬱,必定會膨脹而向上逆沖到肺部,這就是喘的由來。
另外,風寒侵襲皮毛,必定會同時影響手太陰肺經,挾帶痰涎凝鬱在肺竅中,這也是喘的由來。
麻黃能兼入手太陰經,散其在經之風寒,更能直入肺中,以瀉其鬱滿。所以能發太陽之汗者不僅麻黃,而仲景獨取麻黃,為治足經之藥,而手經亦兼顧無遺,此仲景制方之妙也。
白話文:
麻黃還能兼顧肺經,祛除肺經內的風寒,更能直接進入肺部,緩解肺部的鬱結和滿悶。所以能發表治療太陽經風寒的不僅是麻黃,而張仲景獨取麻黃,作為治療足經疾病的藥物,同時也顧及了手經的治療,這正是張仲景配製藥方的精妙之處。
凡利小便之藥,其中空者,多兼能發汗,萹蓄、木通之類是也。發汗之藥,其中空者,多兼能利小便,麻黃、柴胡之類是也。太陽經病,往往兼及於膀胱,以其為太陽之腑也。麻黃湯治太陽在經之邪,而在腑者亦兼能治之。蓋在經之邪,由汗而解,而在腑之邪,亦可由小便而解。彼後世自作聰明,恆用他藥以代麻黃湯者,於此義蓋未之審也。
白話文:
所有具有利尿作用的藥物中,如果藥材是中空的,通常也具有發汗的作用,例如萹蓄和木通。具有發汗作用的藥物中,如果藥材是中空的,通常也具有利尿的作用,例如麻黃和柴胡。
太陽經絡上的疾病,常常會影響到膀胱,這是因為膀胱是太陽經的腑臟。麻黃湯可以治療太陽經絡上的熱邪,也可以同時治療膀胱中的熱邪。這是因為太陽經絡上的熱邪可以通過發汗排出,而膀胱中的熱邪也可以通過利尿排出。後世有些人自作聰明,經常使用其他藥物代替麻黃湯,這其實是不理解麻黃湯的原理。
大青龍湯,治傷寒無汗煩躁。是胸中先有內熱,無所發泄,遂鬱而作煩躁,故於解表藥中,加石膏以清內熱。然麻黃與石膏並用,間有不汗之時。若用此方,將知母加重數錢,其寒潤之性,能入胸中化合而為汁,隨麻、桂以達於外,而煩躁自除矣。
白話文:
大青龍湯,用於治療傷寒發燒、沒有汗但煩躁的症狀。因為胸中有鬱熱,無法發散,所以產生煩躁。因此,在解表藥中加入石膏,清除體內的鬱熱。然而麻黃和石膏一起使用時,有時會出現出汗不足的情況。若使用此方,可以多加幾錢知母,其寒涼滋潤的性質,能進入胸中與津液結合,隨著麻黃、桂枝散發到體外,煩躁自然就會消除。
傷寒與溫病,始異而終同。為其始異也,故傷寒發表,可用溫熱,溫病發表必須辛涼。為其終同也,故病傳陽明之後,無論寒溫,皆宜治以寒涼,而大忌溫熱。茲編於解表類中,略取《傷寒論》太陽篇數方,少加疏解,俾初學知傷寒初得治法,原異於溫病,因益知溫病初得治法,不同於傷寒。至於傷寒三陰治法,雖亦與溫病多不同,然其證甚少。
白話文:
傷寒和溫病,開始時症狀不同,但最終都會演變成同一種疾病。正因為開始時症狀不同,所以傷寒需要發散表邪,可用溫熱藥物;而溫病發散表邪則必須使用辛涼藥物。正因為最終都會演變成同一種疾病,所以當疾病傳到陽明經之後,無論是傷寒還是溫病,都應該使用寒涼藥物治療,而切忌使用溫熱藥物。本編在解表類中,簡要地選取了《傷寒論》太陽篇的幾種方劑,並稍微進行了解釋,以便初學者瞭解傷寒初起時的治療方法,與溫病有不同的特徵。因此,可以瞭解到溫病初起時的治療方法,與傷寒也不同。至於傷寒三陰經的治療方法,雖然也與溫病的多數不同,但此類證型較為少見。
若擴充言之,則凡因寒而得之霍亂、痧證,又似皆包括其中。精微浩繁,萬言莫罄,欲精其業者,取原書細觀可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要更深入地說明,凡是因寒冷引起的霍亂、痧症,似乎都包含在其中。這些理論精深廣泛,即使說上萬字也無法盡述,想要精通此道的人,就必須細讀原書了。
2. 2.加味桂枝代粥湯
治傷寒有汗。
桂枝尖(三錢),生杭芍(三錢),甘草(錢半),生薑(三錢),大棗(三枚,掰開),生黃耆(三錢),知母(三錢),防風(二錢)
白話文:
桂枝尖(15克),杭芍(15克),甘草(7.5克),生薑(15克),大棗(3枚,掰開),生黃耆(15克),知母(15克),防風(10克)
煎湯一茶盅,溫服覆被,令一時許,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。不可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。禁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及臭惡等物。
白話文:
煎成一茶杯藥湯,趁溫熱時服下,蓋上被子休息大約一個小時。全身微微出汗最好,但不要像水流一樣大汗淋漓,否則病不會痊癒。忌食生冷、黏滑、油膩、辛辣、酒類、乳製品和有異味的物品。
桂枝為治傷風有汗之方。釋者謂風傷營則有汗,又或謂營分虛損,即與外邪相感召。斯說也,愚嘗疑之。人之營衛,皆為周身之外廓。衛譬則郭也,營譬則城也,有衛以為營之外圍,外感之邪,何能越衛而傷營乎?蓋人之胸中大氣,息息與衛氣相關,大氣充滿於胸中,則饒有吸力,將衛氣吸緊,以密護於周身,捍禦外感,使不得著體,即或著體,亦止中於衛,而不中於營,此理固顯然也。
白話文:
桂枝這個藥方,是用來治療有汗的風寒症的。有人認為,風寒會傷營氣,就會出汗。也有人說,營氣虛弱,就會受到外邪的影響。這兩種說法,我都曾經懷疑過。人的營氣和衛氣,都是周身的外圍防護。衛氣就像城牆的外廓,營氣就像城牆本身。有衛氣保護著營氣的外圍,外來的病邪怎麼能越過衛氣去傷到營氣呢?其實,人胸中的元氣,時刻與衛氣相聯繫。元氣充盈胸中,就會產生很大的吸力,把衛氣吸緊,讓衛氣嚴密地守護在周身,抵禦外邪,不讓外邪侵犯到身體。就算外邪真的侵犯到身體,也只會停留在衛氣層,不會傷到營氣。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。
有時胸中大氣虛損,不能吸攝衛氣,衛氣散漫,不能捍禦外邪,則外邪之來,直可透衛而入營矣。且愚臨證實驗以來,凡胸中大氣虛損,或更下陷者,其人恆大汗淋漓,拙擬升陷湯下,載有數案,可參觀也。是知凡桂枝湯證,皆因大氣虛損,其汗先有外越之機,而外邪之來,又乘衛氣之虛,直透營分,擾其營中津液,外泄而為汗也。究之,風寒原不相離,即系傷風,其中原挾有寒氣,若但中於衛則亦能閉汗矣。
故所用桂枝湯中,不但以祛風為務,而兼有散寒之功也。
白話文:
有時胸中的主要氣血虛弱受損,無法吸收保護身體的外在正氣,外在正氣散漫無力,無法抵禦外來的病邪,那麼外來的病邪就會直接穿透外在正氣而深入到內部組織。此外,我根據臨牀上觀察證實,凡是胸中主要氣血虛弱受損,或進一步下陷的,這類人通常會大汗淋漓。我試著給予升陷湯來治療,相關案例記載在卷冊中,可以作為參考。由此可知,凡是桂枝湯證,都是因為主要氣血虛弱受損,才會導致出汗一開始就有向外發散的趨勢,而外來的病邪又趁著外在正氣虛弱的時機,直接穿透到內部組織,擾亂體內津液,向外發散而成汗。究其原因,其實風寒本來就是一體兩面,儘管是得了風邪,其中也夾雜著寒氣,如果只傷及外在正氣,也能阻閉汗液的排出。
陳古愚曰:「桂枝辛溫,陽也。芍藥苦平,陰也。桂枝又得生薑之辛,同氣相求,可恃之調周身之陽氣。芍藥而得大棗、甘草之甘苦化合,可恃之以滋周身之陰液。既取大補陰陽之品,養其汗源,為勝邪之本,又啜粥以助之,取水穀之津以為汗,汗後毫不受傷,所謂立身於不敗之地,以圖萬全也。」,按:,此解甚超妙,而於啜粥之精義,猶欠發揮。
白話文:
古人陳古愚說:「桂枝辛溫,屬陽。芍藥苦平,屬陰。桂枝再配上生薑之辛,同氣相吸,可以依靠它來調節全身的陽氣。芍藥再配上大棗、甘草之甘苦相合,可以依靠它來滋養全身的陰液。既取大補陰陽之藥,滋養汗源,作為祛邪的根本,又喝粥輔助,取水穀之津液以為汗,出汗後毫不傷身,所謂立足於不敗之地,以保全萬全。」
按:這段解釋非常精闢,但對於喝粥的精髓還欠缺闡述。
如謂取水穀之津,以為汗,而人無傷損,他發汗藥,何以皆不啜粥?蓋桂枝湯所主之證,乃外感兼虛之證,所虛者何?胸中大氣是也。《內經》曰:「谷始入於胃,其精微者,先出於胃之兩焦,以溉五臟,別出兩行營衛之道,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,積於胸中,命曰氣海。」由斯觀之,大氣雖本於先天,實賴後天水穀之氣培養而成。
白話文:
如果說服用桂枝湯後,會把身體的水穀精華排成汗液,而人卻不會受傷,那麼其他發汗藥為什麼都不建議在服用期間喝粥呢?
桂枝湯主要針對的是外感兼虛的疾病,而虛弱的部分是什麼呢?就是胸中的大氣。《內經》上說:「食物進入胃後,其精微的部分會首先從胃部的兩焦外出,滋潤五臟,再分出兩股營衛之氣。其中大氣的一部分凝聚在胸中,不會散開,稱為氣海。」由此可見,雖然大氣是與生俱來的,但實際上是由後天水穀之氣所滋養而成的。
桂枝湯證,既因大氣虛損,致衛氣漫散,邪得越衛而侵營,故於服藥之後,即啜熱粥,能補助胸中大氣以勝邪,兼能宣通薑、桂以逐邪,此誠戰則必勝之良方也。乃後世醫者忽不加察,雖用其方,多不啜粥,致令服後無效,病轉深陷,故王清任《醫林改錯》深詆桂枝湯無用,非無用也,不啜粥故也。
白話文:
桂枝湯的適應症,是因為人體陽氣虛弱,導致衛氣疏散,致使邪氣突破衛氣防線侵犯營氣。所以服用藥物後,立即喝熱粥,可以幫助增強胸中的陽氣,以戰勝邪氣。同時還能幫助薑和桂枝發揮作用,驅散邪氣。這是一個戰勝疾病的有效良方。但後世的醫生卻疏忽了這一點,雖然使用了這個方劑,但很多人沒有喝熱粥,導致服用後無效,病情反而加重。因此,王清任在《醫林改錯》中嚴厲批評桂枝湯無用,並不是桂枝湯無用,而是沒有喝熱粥所致。
是以愚用此方時,加黃耆升補大氣,以代粥補益之力,防風宣通營衛,以代粥發表之力,服後啜粥固佳,即不啜粥,亦可奏效。而又恐黃耆溫補之性,服後易至生熱,故又加知母,以預為之防也。
白話文:
所以我使用這個方劑時,加入黃耆來提升大氣,以取代粥品的滋補作用;加入防風來宣通營衛,以取代粥品的發汗作用,服用後再喝粥固然很好,即使不喝粥,也能發揮效果。而且擔心黃耆溫補的性質,服用後容易生熱,所以又加入知母,以預先防範。
按:,凡服桂枝湯原方,欲其出汗者,非啜粥不效。趙晴初曰:族侄柏堂,二十一歲時,酒後寐中受風,遍身肌膚麻痹,搔之不知疼癢,飲食如常。時淮陰吳鞠通適寓伊家,投以桂枝湯,桂枝五錢、白芍四錢、甘草三錢、生薑三片、大棗兩枚,水三杯,煎二杯,先服一杯,得汗止後服,不汗再服。並囑弗夜膳,臨睡腹覺飢,服藥一杯,須臾啜熱稀粥一碗,覆被取汗。柏堂如其法,只一服,便由頭面至足,遍身漐漐得微汗,汗到處,一手搔之,輒知疼癢,次日病若失。觀此醫案,知欲用桂枝湯原方發汗者,必須啜粥,若不啜粥,即能發汗,恐亦無此功效。
白話文:
按照古籍記載,凡服用桂枝湯原方的,如果要達到發汗的效果,不喝稀粥是沒有用的。趙晴初說:我的族侄柏堂,在21歲那年,酒後睡覺受了風寒,全身皮膚麻痺,抓撓也沒有感覺,吃飯喝水一切正常。當時淮陰的醫生吳鞠通正好寄居在他家,給他開了一劑桂枝湯,其中包括桂枝5錢、白芍4錢、甘草3錢、生薑3片、大棗2枚,加水3杯,煎成2杯,先服1杯,出了汗就停止服用,沒出汗再繼續服。同時叮囑他晚上不要吃東西,睡前如果肚子餓了,可以再喝1杯藥,然後喝一碗滾燙的稀粥,蓋上被子發汗。柏堂按照這個方法,只服了一劑,就從頭到腳,渾身微微出汗,出汗的地方一經手抓,就有了知覺。第二天,他的病就像消失了一樣。從這個病例可以看出,如果想用桂枝湯原方發汗,就一定要喝粥,如果不喝粥,就算能發汗,恐怕效果也不會這麼好。
或問:桂枝湯證,其原因既為大氣虛損,宜其陽脈現微弱之象,何以其脈轉陽浮而陰弱乎?答曰:人之一身,皆氣之所撐懸也。此氣在下焦為元氣,在中焦為中氣,在上焦為大氣,區域雖分,而實一氣貫注。故一身之中,無論何處氣虛,脈之三部,皆現弱象。今其關前之脈,因風而浮,轉若不見其弱,而其關後之脈,仍然微弱,故曰陽浮而陰弱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桂枝湯證的病因是大氣虛損,應該脈象會出現陽脈微弱的現象,為什麼它的脈象卻是陽脈浮而陰脈弱呢?
回答:人體是由氣血支撐的。這個氣,在下焦叫元氣,在中焦叫中氣,在上焦叫大氣。雖然區域不同,但其實都是同一個氣。因此,人體的任何部位氣虛,脈象的三個部位都會出現微弱的現象。現在,這個人的關前脈(手腕關節前部的脈搏)因為風邪的影響而浮,好像看不到虛弱的現象;但是關後脈(手腕關節後部的脈搏)仍然微弱,所以說陽脈浮而陰脈弱。
如謂陰弱為下焦陰虛,則其脈宜兼數象。而愚生平所遇此等證,其脈多遲緩,不及四至,其為氣分虛損,而非陰分虛損可知。即所謂嗇嗇惡寒、淅淅惡風,翕翕發熱,亦皆氣分怯弱之形狀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說陰虛是下焦陰虛,那麼病人的脈象應該伴隨脈數。但是我平生所遇到的這類疾病,他們的脈象大多緩慢,甚至不到四次,這表明是氣分虛損,而不是陰分虛損。所謂「嗇嗇惡寒、淅淅惡風、翕翕發熱」,這些都是氣分怯弱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