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四、醫話 (13)
四、醫話 (13)
1. 6.目疾由於伏氣化熱者治法
目疾有實熱之證,其熱屢服涼藥不解,其目疾亦因之久不愈者,大抵皆因伏氣化熱之後,而移熱於目也。丙寅季春,李××,紡紗廠學徒,病目久不愈。眼瞼紅腫,胬肉遮睛,覺目睛脹疼甚劇,又兼耳聾鼻塞,見聞俱廢,跬步須人扶持。其脈洪長甚實,左右皆然。其心中甚覺發熱,舌有白苔,中心已黃,其從前大便原燥,因屢服西藥大便日行一次。
知系冬有伏寒,感春陽而化熱,其熱上攻,目與耳鼻皆當其衝也。擬用大劑白虎湯以清陽明之熱,更加白芍、龍膽草兼清少陽之熱。病人謂廠中原有西醫,不令服外人藥,今因屢服其藥不愈,偷來求治於先生,或服丸散猶可,斷乎不能在廠中煎服湯藥。愚曰:「此易耳。我有自制治眼妙藥,送汝一包,服之眼可立愈。
」遂將預軋生石膏細末兩半與之,囑其分作六次服,日服三次,開水送下,服後又宜多喝開水,令微見汗方好。持藥去後,隔三日復來,眼疾已愈十之八九,耳聾鼻塞皆愈,心中已不覺熱,脈已和平。復與以生石膏細末一兩,俾仍作六次服。將藥服盡全愈。至與以生石膏細末而不明言者,恐其知之即不敢服也。
後屢遇因伏氣化熱病目者,治以此方皆效。
白話文:
[6.對於由潛藏氣化熱導致的眼疾的治療方法]
有些人的眼疾是由真正的熱症引起,即使他們長期服用涼性藥物,熱症還是無法解決,因此眼疾也久久不能痊癒。通常這種情況是因為潛藏在體內的氣轉化為熱,然後這股熱氣轉移到眼睛所致。在丙寅年的春季,有一個名叫李某某的紡織廠學徒,他的眼疾久久不能痊癒。他的眼皮紅腫,胬肉遮蓋了眼睛,感到眼睛非常脹痛,同時還伴有耳聾和鼻塞,視聽功能都受到了影響,甚至行走都需要人扶持。他的脈搏洪大且有力,雙手都是如此。他感到心臟部位非常熱,舌頭上有白色的舌苔,舌苔的中央已經轉為黃色,他過去的大便原本就偏乾,因為長期服用西藥,現在每天大便一次。
我們知道這是因為冬天時他體內積存了寒氣,在春天陽氣上升時轉化為熱氣,這股熱氣上衝,眼睛、耳朵和鼻子都受到影響。於是,我打算使用大量的白虎湯來清除陽明經絡的熱氣,再加入白芍和龍膽草來清除少陽經絡的熱氣。但是,患者告訴我,工廠裡原本就有西醫,不允許他服用外面的人開的藥,現在因為長期服用西醫的藥物卻沒有好轉,所以偷偷來找我看病,他可以接受丸藥或散藥,但是在工廠裡煎煮湯藥是不可能的。我說:「這很容易。我自己製作了治療眼睛的良藥,送你一包,服用後眼睛可以立即好轉。」
於是,我給了他事先研磨好的生石膏細末,約半兩的量,並告訴他要分成六次服用,每天服用三次,用開水送服,服藥後應該多喝開水,直到微微出汗纔好。他拿著藥離開後,三天後再次來看診,他的眼疾已經好了八九成,耳聾和鼻塞也都痊癒,心裡已經不再感到熱,脈搏也恢復了平穩。我又給了他一兩的生石膏細末,讓他同樣分成六次服用。服用完藥後,他完全康復了。之所以給他生石膏細末但不直接說明,是怕他知道後就不敢服用。
後來,我多次遇到因為潛藏氣化熱導致眼疾的患者,使用這個處方進行治療都非常有效。
2. 7.天水散治中暑宜於南方北方用之宜稍變通
河間天水散(即六一散),為清暑之妙藥。究之南方用之最為適宜;若北方用之,原宜稍為變通。蓋南方之暑多挾濕,故宜重用滑石,利濕即以瀉熱。若在北方,病暑者多不挾濕,或更挾有燥氣,若亦重用滑石以利其濕,將濕去而燥愈甚,暑熱轉不易消也。愚因是擬得一方,用滑石四兩,生石膏四兩,粉甘草二兩,硃砂一兩,薄荷冰一錢,共為細末,每服二錢,名之曰加味天水散。以治北方之暑病固效,以治南方之暑病,亦無不效也。
方中之義:用滑石、生石膏以解暑病之熱;而石膏解熱兼能透表,有薄荷冰以助之,熱可自肌膚散出,滑石解熱兼能利水,有甘草以和之(生甘草為末服之最善利水,且水利而不傷陰),熱可自小便瀉出,又恐暑氣內侵,心經為熱所傷,故仿益元散之義加硃砂(天水散加硃砂名益元散)以涼心血,即以鎮安神明,使不至怔忡瞀亂也。
人受暑熱未必即病,亦恆如冬令伏氣伏於膜原,至秋深感涼氣激薄而陡然暴發,腹疼作瀉。其瀉也,暴注下迫,恆一點鐘瀉十餘次。亦有吐瀉交作者。其甚者,或兩腿轉筋。然身不涼,脈不閉,心中惟覺熱甚,急欲飲涼食冰者,此仍系暑熱為病,實與霍亂不同。丁卯季夏,暑熱異常,中秋節後發現此等證甚多,重用生石膏煎湯送服益元散,其病即愈。
腹中疼甚者,可用白芍、甘草(益元散中甘草甚少故加之)與石膏同煎湯,送服益元散。若瀉甚者,可用生山藥、甘草與石膏同煎湯,送服益元散;或用拙擬滋陰清燥湯加生石膏兩餘或二兩,同煎服,病亦可愈。其欲食冰者,可即與之以冰,欲飲井泉涼水者,可即與之以井泉水,聽其儘量食之飲之無礙也。且凡吐不止者,若欲食冰,聽其儘量食之,其吐即可止,腹疼下瀉亦可並愈。
其間有不並愈者,而其吐既止,亦易用藥為之調治也。
白話文:
[7.天水散治療中暑,適用於南方及北方,但使用時需稍作調整]
河間的天水散(也就是六一散),被視為清解暑熱的良藥。實際上,這藥在南方使用最為合適;但如果在北方使用,則應稍作調整。因為南方的暑熱多夾帶濕氣,所以應該大量使用滑石,以利尿來幫助排熱。然而,在北方,中暑的人大多並不夾濕,甚至可能夾雜乾燥的氣候因素,如果同樣大量使用滑石來利尿,可能會導致身體更乾燥,暑熱反而更難消除。
因此,我設計了一個配方,使用四兩的滑石,四兩的生石膏,二兩的粉甘草,一兩的硃砂,一錢的薄荷冰,全部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我稱之為加味天水散。這個配方用來治療北方的暑熱疾病效果顯著,用來治療南方的暑熱疾病,也同樣有效。
在這個配方中,滑石和生石膏可以解除暑熱;而生石膏不僅能解熱,還能穿透表皮,有助於熱氣從肌膚散發出來,加上薄荷冰的輔助,可以使熱氣從肌膚排出。滑石除了解熱,還能利尿,加上甘草的調和(生甘草特別適合利尿,而且利尿而不傷陰),熱氣可以透過小便排出。此外,為了防止暑氣入侵心臟,造成心臟受熱,所以參考了益元散的配方,加入硃砂(天水散加上硃砂就變成了益元散)來冷卻心臟的血,同時安撫神經,避免出現心悸或混亂的狀態。
人們受到暑熱影響未必立刻發病,也可能像冬天的寒氣潛藏在體內,等到秋天涼爽時被刺激,突然爆發,引起腹痛和腹瀉。這種腹瀉往往非常急促,可能一小時內就要拉十多次。也有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的情況。嚴重的患者,甚至會出現雙腿抽筋。然而,他們的身體並不會感到涼爽,脈搏也不會停頓,只會覺得心中非常熱,迫切地想要喝冷飲或吃冰。這種情況仍然屬於暑熱引起的疾病,與霍亂不同。在丁卯年的夏天,暑熱異常,中秋節後,這種症狀的患者非常多,我用大量的生石膏煎湯,配合益元散一起服用,病人很快就康復了。
對於腹痛嚴重的患者,可以在煎煮生石膏的湯中加入白芍和甘草(益元散中的甘草用量較少,因此需要額外添加),然後服用益元散。如果腹瀉非常嚴重,可以將生山藥、甘草和生石膏一起煎湯,再服用益元散;或者用我設計的滋陰清燥湯,加上二兩的生石膏,一同煎煮服用,疾病也可以得到治癒。對於那些想吃冰的患者,可以直接讓他們吃冰,想喝涼水的患者,可以直接給他們喝涼水,讓他們盡情享用,這樣並不會有問題。而且,對於不停嘔吐的患者,如果他們想吃冰,可以讓他們盡量吃,這樣嘔吐就可以停止,腹痛和腹瀉也會一同痊癒。
當然,也有部分患者嘔吐停止後,其他症狀並未完全消失,但至少嘔吐已經停止,接下來用藥調理就會比較容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