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四、醫話 (12)
四、醫話 (12)
1. 5.鱉甲、龜板不可用於虛弱之證
《神農本草經》論鱉甲主心腹癥瘕堅積。《金匱》鱉甲煎丸用之以消瘧母(脅下硬塊)。藥房又皆以醋炙,其開破肝經之力尤勝。向曾單用鱉甲末三錢,水送服,以治久瘧不愈,服後病者覺怔忡異常,移時始愈,由斯知肝虛弱者,鱉甲誠為禁用之品也。又龜板《神農本草經》亦主癥瘕,兼開濕痹。
後世佛手散用之,以催生下胎。嘗試驗此藥,若用生者,原能滋陰潛陽,引熱下行,且能利小便(是開濕痹之效)。而藥房中亦皆用醋炙之,若服至一兩,必令人泄瀉,其開破之力雖遜於鱉甲,而與鱉甲同用以誤治虛弱之證,實能相助為虐也。
乃後世方書用此二藥以治虛勞之證者甚多,即名醫如吳鞠通,其治溫邪深入下焦,熱深厥深,脈細促,心中憺憺大動,此邪實正虛,肝風煽動將脫,當用白虎加人參湯,再加龍骨、牡蠣,庶可挽回,而吳氏竟治以三甲復脈湯,方中鱉甲、龜板並用,雖有牡蠣之收澀,亦將何補?此乃名醫之偶失檢點也。
愚曾治一媼年近五旬,患溫病半月不愈。其左脈弦硬有真氣不斂之象,右脈近洪而不任重按,此邪實證虛也,為擬補正祛邪之劑。病者將藥飲一口,嫌其味苦不服。再延他醫,為開三甲復脈湯方,略有加減,服後煩躁異常,此心腎不交,陰陽將離也。醫者猶不省悟,竟於原方中加大黃二錢,服後汗出不止。
此時若重用山萸肉二兩,汗猶可止,汗止後,病仍可治,惜該醫見不及此,竟至誤人性命也。
白話文:
[5.鱉甲、龜板不適合用於體質虛弱的情況]
根據《神農本草經》,鱉甲主要用於治療心腹部位的結塊堅硬。在《金匱》裡,鱉甲煎丸用於消除脅下硬塊(即瘧疾後遺症)。藥房通常會用醋炙處理,這樣可以更強化其對肝經的作用。我曾經單獨使用三錢的鱉甲粉末,用水送服,來治療長期未愈的瘧疾,但病人在服用後感到心跳加速異常,過了一段時間才恢復正常,由此可知,對於肝臟虛弱的人來說,鱉甲確實應該避免使用。
另外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提到龜板也能用於治療結塊,還能改善濕痹。後世的佛手散使用龜板來幫助分娩。我曾試驗這藥物,如果使用生龜板,它能夠滋養陰氣,潛藏陽氣,引導熱氣下行,同時還能利尿(這就是它能改善濕痹的效果)。然而,藥房中也是用醋炙處理,若一次服用一兩,必定會導致腹瀉,雖然其開破的力量比鱉甲稍弱,但如果和鱉甲一起用來錯誤地治療體質虛弱的患者,實際上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然而,在後世的醫學書籍中,使用這兩種藥物來治療虛損勞累的病症非常普遍,即使是像吳鞠通這樣的名醫也不例外。吳鞠通在治療溫病深入下焦,熱度高,脈搏細微急促,心中劇烈跳動的情況,這是邪實正虛,肝風煽動將要脫離的徵兆,應當使用白虎加人參湯,再加上龍骨和牡蠣,才能挽回病情,但吳鞠通卻使用了三甲復脈湯,方中同時使用了鱉甲和龜板,即使有牡蠣的收澀作用,又有什麼好處呢?這是名醫偶爾的疏忽。
我曾經治療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婦女,她患有溫病半個月未能痊癒。她的左手脈象呈現弦硬,顯示真氣不收斂的現象,右手脈象接近洪大但不能承受重壓,這是邪實證虛的表現,我打算用補正祛邪的藥方。病人喝了一口藥,因為味道苦而不願服用。後來她又找了其他醫生,開出了三甲復脈湯的藥方,略有調整,但服用後出現了極度的煩躁,這是心腎不交,陰陽將要分離的徵兆。醫生仍然沒有醒悟,竟然在原方中添加了二錢的大黃,服用後汗流不止。
此時如果大量使用二兩的山茱萸,或許還能止汗,止汗後,病情仍有可能得到控制,可惜那位醫生沒有想到這一層,最終誤人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