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44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144)

1. 87.論鼠疫之原因及治法

【闢穢驅毒飲】

西牛黃(八分研沖),人中黃(三錢),九節菖蒲(五分),靛葉(錢半),忍冬蕊(五錢鮮者蒸露亦可),野鬱金(一錢)

水煎服。如見結核,或發斑,或生疔,加藏紅花八分、桃仁三錢、熊膽四分(送服)。大渴引飲,汗多,加犀角、金汁。神昏譫語,宜用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,開水和服,先開內竅。此證初起,不可即下,審其口燥,神昏,熱熾,有下證者,先闢穢解毒,然後議下,每獲效。下法用大黃煮湯,泡紫雪丹五分良。

忌早用大苦大寒,以致冰閉。若脈道阻滯,形容慘淡,神氣模糊,惡核痛甚者,宜用解毒活血湯。

連翹(三錢),柴胡(二錢),葛根(二錢),生地(五錢),赤芍(三錢),紅花(五錢),桃仁(八錢),川樸(一錢後下),當歸(錢半),甘草(二錢),蘇木(二兩)

輕證初起,每三點鐘服一次。危證初起,兩點鐘服一次,或合數劑熬膏,連連服之。或熱,或渴,或出汗,或吐血,加生石膏一兩,蘆根汁一杯,和藥膏服,並多服羚羊角及犀角所磨之汁。孕婦加桑寄生一兩、黃芩一兩,略減桃仁、紅花。

熱甚口燥無津,脈象洪數,唇焦大渴者,用清瘟敗毒飲。項腫者,俗名蝦蟆瘟,用普濟消毒飲(二方俱見《溫熱經緯》),多服必效。吐紅涎者,鮮蘆根取汁和服。便秘者,加大黃三錢。

《千金方》曰:「惡核病者,肉中忽有核,累大如李核,小如豆粒,皮肉瘮痛,壯熱𤺢索,惡寒是也。與諸瘡根瘰癧結筋相似。其瘡根瘰癧因瘡而生,似緩無毒。惡核病猝然而起,有毒,若不治,入腹煩悶殺人。皆由冬受溫風,至春夏有暴寒相搏氣結成此毒也。」觀此論所謂惡核,似即系鼠疫之惡核。

觀其所謂冬受溫風,至春夏又感寒而發,又似愚所謂伏氣化熱下陷少陰,由寒溫而變鼠疫也。蓋伏氣化熱之後,恆有因薄受外感而後發者。由斯知鼠疫之證,自唐時已有,特無鼠疫之名耳。

漢皋友人冉雪峰《鼠疫問題解決》,謂水不濟火則為陽燥,火不蒸水則又為陰燥,火衰不交於水固為陰燥,水凝自不與火交亦為陰燥。鼠疫之病,陰凝成燥,燥甚化毒之為病也。又謂:他證以脈洪數為熱進,微弱為熱退,此證則以微弱為熱進,洪數為熱退,皆與愚所論少陰證可變鼠疫,其病情脈狀莫不吻合。

至冉雪峰所著之書,詳悉精微,無理不徹,無法不備,洵可為治鼠疫者之金科玉律,而拙論中未採用其方者,正以全書之方皆宜遵用,非僅可採用其一二也。欲研究鼠疫之治法者,取冉雪峰之書與拙論參觀可也。

香山友人劉蔚楚,治鼠疫結核之劇者,曾重用麝香六分,作十餘次,用解毒活血清火之藥煮湯,連連送下而愈。冉雪峰治鼠疫方中,亦有用所煮湯藥送服麝香,以通絡透毒者,又可補吳錫璜方中所未備也。

白話文:

[87. 論鼠疫之原因及治法]

[辟穢驅毒飲]

將西牛黃(磨成粉八分沖服),人中黃(三錢),九節菖蒲(五分),靛葉(一錢半),忍冬花蕊(五錢,新鮮的可蒸餾取露),野鬱金(一錢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出現結核、發斑、或長疔,加入藏紅花八分、桃仁三錢、熊膽四分(一起送服)。如果口渴嚴重,且出汗多,加入犀角、金汁。如果神智不清、說胡話,適合使用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,用開水調服,先打開體內閉塞的通道。這個病初期不能馬上用瀉藥,要觀察病人是否口乾舌燥、神智不清、發熱嚴重,若有瀉下的情況,要先排除穢氣、解毒,然後再考慮使用瀉藥,通常能見效。瀉藥可用大黃煮湯,搭配紫雪丹五分,效果好。

要避免太早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,以免導致身體機能僵硬閉塞。如果脈象阻塞不暢,臉色蒼白慘淡,精神模糊,淋巴結腫痛劇烈,適合使用解毒活血湯。

解毒活血湯

連翹(三錢),柴胡(二錢),葛根(二錢),生地(五錢),赤芍(三錢),紅花(五錢),桃仁(八錢),川樸(一錢,後下),當歸(一錢半),甘草(二錢),蘇木(二兩)。

輕微的症狀初期,每三小時服用一次。嚴重的症狀初期,每兩小時服用一次,或者將數劑藥熬成膏狀,連續服用。如果發熱、口渴、出汗、或吐血,加入生石膏一兩、蘆根汁一杯,和藥膏一起服用,並多服用羚羊角及犀角磨成的汁。孕婦加入桑寄生一兩、黃芩一兩,稍微減少桃仁、紅花的用量。

發熱嚴重,口乾舌燥,沒有唾液,脈象洪大而數,嘴唇焦乾口渴嚴重者,使用清瘟敗毒飲。脖子腫大,俗稱蝦蟆瘟,使用普濟消毒飲(這兩個方子都可以在《溫熱經緯》找到),多服一定有效。如果吐出紅色唾液,用新鮮蘆根取汁調服。便秘者,加大黃三錢。

《千金方》說:「惡核病,肉中突然有硬塊,大的像李子核,小的像豆子,皮膚肌肉疼痛,高熱不退,怕冷。和一般瘡瘍、瘰癧、筋結相似。但瘡瘍、瘰癧是由於瘡而產生,病程較慢,毒性不大。而惡核病是突然發生的,有毒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入腹引起煩悶,甚至死亡。這些都是因為冬天感受了溫熱的風邪,到了春夏又受到寒邪侵襲,導致氣血鬱結而形成毒邪。」由此看來,所說的「惡核」,應該就是現在說的鼠疫中的淋巴結腫大。

從他所說的「冬天感受溫風,到春夏又受寒而發」,又很像我所說的潛伏的熱邪下陷到少陰經,由寒邪轉變為鼠疫。大概是潛伏的熱邪化熱之後,常常因為輕微的外感而發病。由此可知鼠疫這種病,早在唐代就有了,只是沒有「鼠疫」這個名稱而已。

漢皋的朋友冉雪峰在《鼠疫問題解決》中說,水不能制約火,就會形成陽燥;火不能蒸騰水,就會形成陰燥;火衰弱不能與水相交,固然是陰燥;水凝結不與火相交,也是陰燥。鼠疫的病因是陰邪凝結成燥,燥邪嚴重就會轉化為毒邪。又說:其他疾病以脈象洪大而數為熱勢進展,微弱為熱勢消退,但鼠疫卻是脈象微弱為熱勢進展,洪大而數為熱勢消退。這都與我所說的少陰證可以轉化為鼠疫,在病情脈象上都十分吻合。

冉雪峰所寫的書,詳細精微,道理透徹,方法齊全,的確可以作為治療鼠疫的準則。我沒有採用他書中的藥方,是因為他書中的所有藥方都應該遵照使用,而不僅僅是採用其中一兩個而已。想要研究鼠疫的治療方法,可以參考冉雪峰的書和我所寫的內容。

香山的朋友劉蔚楚,治療鼠疫引起的嚴重淋巴結腫大,曾經大量使用麝香六分,用了十幾次,再用解毒活血清熱的藥煮湯,連續送服而治癒。冉雪峰治療鼠疫的方子中,也有用煮好的湯藥送服麝香,來疏通經絡,透散毒邪的方法,可以補充吳錫璜方子中沒有提及的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