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29)
三、醫論 (129)
1. 80.論肢體痿廢之原因及治法
然此等證非倉猝所能全愈,俾將湯劑作為丸劑,久久服之,自能脫然。此血瘀能成痿廢之明徵也。
族兄××,冬令兩腿作疼,其腿上若胡桃大疙瘩若干。自言其少時恃身體強壯,恆於冬令半冰半水之中捕魚。一日正在捕魚之際,朔風驟至,其寒徹骨,遂急還家歇息,片時兩腿疼痛不能任地,因臥熱炕上,復以厚被。數日後,覺其疼在骨,皮膚轉麻木不仁,浸至兩腿不能屈伸。
後經醫調治,兼外用熱燒酒糠熨之,其疼與木漸愈,亦能屈伸,惟兩腿皆不能伸直。有人教坐椅上,腳踏圓木棍來往,令木棍旋轉,久之腿可伸直。如法試演,迨至春氣融和,兩腿始恢復原狀。然至今已三十年,每屆嚴寒之時,腿仍覺疼,必服熱藥數劑始愈。至腿上之疙瘩,乃當時因凍凝結,至今未消者也。
愚曰:「此病猶可除根。然其寒在骨,非草木之品所能奏效,必須服礦質之藥,因人之骨中多函礦質也。」俾先用生硫黃細末五分,於食前服之,日兩次,品驗漸漸加多,以服後覺心中微溫為度。果用此方將腿疼之病除根。此風寒濕痹能成痿廢之明徵也。
至西人謂此證關乎腦髓神經者,愚亦確有經驗。原其神經之所以受傷,大抵因腦部充血所致。蓋腦部充血之極,可至腦中血管破裂。至破裂之甚者,管中之血溢出不止,其人即昏厥不復甦醒。
若其血管不至破裂,因被充血排擠隔管壁將血滲出,或其血管破裂少許,出血不多而自止,其所出之血若黏滯於左邊司運動之神經,其右邊手足即痿廢;若黏滯其右邊司運動之神經,其左邊之手足即痿廢。因人之神經原左右互相管攝也。此證皆臟腑氣血挾熱上衝,即《內經》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之大厥也。
其人必有劇烈之頭疼,其心中必覺發熱,其脈象必然洪大或弦長有力。《內經》又謂此證「氣反則生,不反則死」,蓋氣反則氣下行,血亦下行,血管之未破裂者,不再虞其破裂,其偶些些破裂者,亦可因氣血之下行而自愈;若其氣不反,血必隨之上升不已,將血管之未破裂者可至破裂,其已破裂者更血流如注矣。
愚因細參《內經》之旨,而悟得醫治此證之方,當重用懷牛膝兩許,以引腦中之血下行,而佐以清火降胃鎮肝之品,俾氣與火不復相併上衝。數劑之後,其劇烈之頭疼必愈,脈象亦必和平。再治以化瘀之品以化其腦中瘀血,而以宣通氣血、暢達經絡之藥佐之,肢體之痿廢者自能徐徐愈也。
特是因腦充血而痿廢者,本屬危險之證,所慮者辨證不清,當其初得之時若誤認為氣虛而重用補氣之品,若王勳臣之補陽還五湯,或誤認為中風而重用發表之品,若《千金》之續命湯,皆益助其氣血上行,而危不旋踵矣。至用藥將其腦充血治愈,而其肢體之痿廢或仍不愈,亦可少用參耆以助其氣分,然必須用鎮肝、降胃、清熱、通絡之藥輔之,方能有效。因擬兩方於下,以備採用。
白話文:
這種病不是短時間就能完全治好的,可以把湯藥做成藥丸,長期服用,自然能夠痊癒。這明顯是血瘀導致肢體痿廢的證明。
我族兄某某,冬天時兩腿疼痛,腿上長了幾個像胡桃大小的疙瘩。他說自己年輕時仗著身體強壯,常常在冬天半冰半水裡捕魚。有一次正在捕魚時,突然刮起寒冷的北風,冷到骨頭裡,於是趕緊回家休息。過了一會兒,兩腿疼痛到無法站立,只好躺在熱炕上,蓋上厚被子。幾天後,他覺得疼痛深入到骨頭裡,皮膚變得麻木沒有知覺,逐漸兩腿無法彎曲伸直。
後來經過醫生治療,加上外用熱燒酒糠敷熨,疼痛和麻木逐漸減輕,也能夠彎曲伸直,只是兩腿都不能完全伸直。有人教他坐在椅子上,腳踩圓木棍來回滾動,讓木棍轉動,久了腿就可以伸直。他照著做,等到春天氣候溫和時,兩腿才恢復原狀。但是至今已經三十年了,每到寒冷的時候,腿仍然會疼痛,必須服用幾劑熱藥才能好轉。至於腿上的疙瘩,是當時因為受凍凝結而成的,到現在都還沒消退。
我說:「這個病還是可以根治的。但是寒氣已經深入骨頭,不是一般草木藥材能夠見效的,必須服用礦物質的藥物,因為人的骨骼中含有許多礦物質。」我讓他先服用生硫磺細末五分,飯前服用,一天兩次,藥量慢慢增加,以服藥後感覺心中微微發熱為度。果然用這個方法把腿疼的病根治好了。這明顯是風寒濕痹導致肢體痿廢的證明。
至於西醫認為這種病與腦髓神經有關,我也確實有經驗。探究神經受損的原因,大多是因為腦部充血所導致的。腦部充血嚴重時,可能導致腦血管破裂。如果血管破裂嚴重,血管中的血液大量溢出不止,人就會昏厥不醒。
如果血管沒有破裂,是因為充血擠壓血管壁,使血液滲出,或者血管輕微破裂,出血不多而自行停止,滲出的血液如果黏在左邊主管運動的神經,右邊的手腳就會痿廢;如果黏在右邊主管運動的神經,左邊的手腳就會痿廢。因為人的神經本來是左右互相支配的。這種病都是因為臟腑氣血夾帶熱邪向上衝逆,也就是《內經》所說的「血與氣都往上跑」的嚴重厥逆現象。
這種人一定會有劇烈的頭痛,心中一定感覺發熱,脈象必然是洪大或弦長有力。《內經》又說這種病「氣反則生,不反則死」,意思是說,氣如果往下走,血也就會跟著下走,血管沒有破裂的就不會再有破裂的危險,而那些輕微破裂的血管,也會因為氣血下行而自癒;如果氣不往下走,血就會跟著一直往上衝,會把還沒破裂的血管衝破,已經破裂的血管更是會血流不止。
我仔細研究了《內經》的道理,領悟到治療這種病的方法,應該大量使用懷牛膝,引導腦中的血液下行,並輔以清火、降胃、鎮肝的藥物,使氣和火不再一起向上衝逆。服用幾劑藥後,劇烈的頭痛一定會好轉,脈象也會平和。再用化瘀的藥物來化解腦中的瘀血,並輔以宣通氣血、暢通經絡的藥物,肢體痿廢的狀況自然就能慢慢好轉。
特別是因為腦充血導致的痿廢,本來就是危險的病症,最怕的是辨證不清,在剛發病時如果誤認為是氣虛,而大量使用補氣的藥物,像是王勳臣的補陽還五湯;或是誤認為是中風,而大量使用發散的藥物,像是《千金》的續命湯,都會更加助長氣血上行,馬上就會有危險。等到用藥把腦充血治好後,肢體痿廢的狀況如果還是沒有好轉,可以少量使用人參和黃耆來幫助補氣,但是必須配合鎮肝、降胃、清熱、通絡的藥物,才能有效。我擬定了兩個藥方在下面,以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