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(二十)治消渴方

2. 1.玉液湯

治消渴。消渴,即西醫所謂糖尿病,忌食甜物。

生山藥(一兩),生黃耆(五錢),知母(六錢),生雞內金(二錢,搗細),葛根(錢半),五味子(三錢),天花粉(三錢)

消渴之證,多由於元氣不升,此方乃升元氣以止渴者也。方中以黃耆為主,得葛根能升元氣。而又佐以山藥、知母、花粉以大滋真陰。使之陽升而陰應,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。用雞內金者,因此證尿中皆含有糖質,用之以助脾胃強健,化飲食中糖質,為津液也。用五味者,取其酸收之性,大能封固腎關,不使水飲急於下趨也。

方書消證,分上消、中消、下消。謂上消口乾舌燥,飲水不能解渴,繫心移熱於肺,或肺金本體自熱不能生水,當用人參白虎湯;中消多食猶飢,系脾胃蘊有實熱,當用調胃承氣湯下之;下消謂飲一斗溲亦一斗,系相火虛衰,腎關不固,宜用八味腎氣丸。

白虎加人參湯,乃《傷寒論》治外感之熱,傳入陽明胃腑,以致作渴之方。方書謂上消者宜用之,此借用也。愚曾試驗多次,然必胃腑兼有實熱者,用之方的。中消用調胃承氣湯,此須細為斟酌,若其右部之脈滑而且實,用之猶可,若其人飲食甚勤,一時不食,即心中怔忡,且脈象微弱者,系胸中大氣下陷,中氣亦隨之下陷,宜用升補氣分之藥,而佐以收澀之品與健補脾胃之品,拙擬升陷湯後有治驗之案可參觀。若誤用承氣下之,則危不旋踵。

至下消用八味腎氣丸,其方《金匱》治男子消渴,飲一斗溲亦一斗。而愚嘗試驗其方,不惟治男子甚效,即治女子亦甚效。曾治一室女得此證,用八味丸變作湯劑,按後世法,地黃用熟地、桂用肉桂,丸中用幾兩者改用幾錢,惟茯苓、澤瀉各用一錢,兩劑而愈。後又治一少婦得此證,投以原方不效,改遵古法,地黃用乾地黃(即今生地),桂用桂枝,分量一如前方,四劑而愈。此中有宜古宜今之不同者,因其證之涼熱,與其資稟之虛實不同耳。

消渴證,若其肺體有熱,當治以清熱潤肺之品。若因心火熱而鑠肺者,更當用清心之藥。若肺體非熱,因腹中氣化不升,輕氣即不能上達於肺,與吸進之養氣相合而生水者,當用升補之藥,補其氣化,而導之上升,此拙擬玉液湯之義也。然消渴之證,恆有因脾胃濕寒、真火衰微者,此腎氣丸所以用桂、附。

而後世治消渴,亦有用乾薑、白朮者。嘗治一少年,咽喉常常發乾,飲水連連,不能解渴。診其脈微弱遲濡。投以四君子湯,加乾薑、桂枝尖,一劑而渴止矣。又有濕熱鬱於中焦作渴者,蒼柏二妙散、丹溪越鞠丸,皆可酌用。

邑人某,年二十餘,貿易津門,得消渴證。求津門醫者,調治三閱月,更醫十餘人不效,歸家就醫於愚。診其脈甚微細,旋飲水旋即小便,須臾數次。投以玉液湯,加野臺參四錢,數劑渴見止,而小便仍數,又加萸肉五錢,連服十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【玉液湯】

主治:糖尿病,俗稱消渴病,需避免食用甜食。

藥材:生山藥(30克)、生黃耆(15克)、知母(18克)、生雞內金(6克,研磨成細末)、葛根(4.5克)、五味子(9克)、天花粉(9克)。

糖尿病,通常由元氣無法正常提升所致,此方旨在提升元氣以緩解口渴。方中主要使用黃耆,配合葛根以提升元氣。另輔以山藥、知母、天花粉來滋養陰液。讓陽氣提升,陰液隨之反應,達到如雲行雨施般的奇妙效果。使用雞內金的原因是,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糖分,雞內金能幫助脾胃變得強壯,將食物中的糖分轉化為身體所需的津液。使用五味子,是因為它具有收斂作用,能有效封閉腎臟,防止水分過快流失。

醫書將糖尿病分為上消、中消、下消。上消指的是口乾舌燥,喝水無法解渴,可能是心臟移熱到肺部,或肺部自身過熱導致無法生成足夠的體液,建議使用人參白虎湯。中消指的是雖大量進食但依然飢餓,通常是脾胃存在實熱,可用調胃承氣湯治療。下消指的是飲水量和排尿量相同,可能由腎臟虛弱,關閉功能不佳引起,宜用八味腎氣丸。

人參白虎湯原本是《傷寒論》中治療外感熱症,熱邪進入陽明胃腑導致口渴的方子,被用於上消的治療是借用了其功效。經過多次實驗,只有當胃腑同時存在實熱時,此方纔會有效。對於中消使用調胃承氣湯,需要謹慎判斷,如果患者右側脈象滑實,可以使用;但如果患者頻繁進食,短暫不吃就會心悸,且脈象微弱,這是胸中大氣下陷,中氣也隨之下沉,應使用提升補氣的藥物,並輔以收澀和健脾補胃的藥物,拙劣的升陷湯後有治療案例可供參考。若誤用承氣湯,病情可能迅速惡化。

至於下消使用八味腎氣丸,根據《金匱》記載,用於治療男性糖尿病,飲水量和排尿量相同。實際應用發現,不僅對男性有效,對女性同樣有效。曾治療一名未婚女子,使用八味丸作為湯劑,按照後世方法,地黃用熟地、肉桂代替,藥材用量從幾兩改成幾錢,只有茯苓和澤瀉各用3克,兩劑後痊癒。後來治療另一名年輕婦女,使用原始方子無效,改用古法,地黃用生地,肉桂用桂枝,藥材用量與前相同,四劑後痊癒。這表明,古法和今法的選擇,取決於病情的冷熱以及患者的體質。

對於糖尿病,如果肺部過熱,應使用清熱潤肺的藥物。如果因心火過旺損傷肺部,應使用清心藥物。如果肺部並未過熱,而是因為腹部氣化功能下降,導致輕氣無法上達肺部,與吸入的氧氣結合生成足夠的體液,此時應使用提升補氣的藥物,以促進氣化功能向上發展,這正是玉液湯的核心意義。然而,糖尿病也可能由脾胃濕寒,真火衰弱引起,這就是為什麼八味腎氣丸中會使用肉桂和附子。

後世治療糖尿病,也有使用乾薑和白朮的案例。曾經治療一名年輕人,經常感到喉嚨乾燥,大量喝水卻無法解渴。診察其脈象微弱遲緩。使用四君子湯,加入乾薑和桂枝尖,一劑後口渴得到緩解。對於中焦濕熱引起的口渴,蒼柏二妙散和丹溪越鞠丸都是可以考慮使用的。

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商人,在天津做生意時得了糖尿病。在天津尋找醫生治療三個月,更換了十多位醫生都沒有好轉,回家後向我求診。診察其脈象極細,剛喝完水就馬上排尿,且頻率高達數次。使用玉液湯,加入野臺參12克,數劑後口渴症狀得到控制,但排尿頻繁仍然存在,再加入萸肉15克,連續服用十劑後痊癒。

3. 2.滋膵飲

治消渴。

生箭耆(五錢),大生地(一兩),生懷山藥(一兩),淨萸肉(五錢),生豬胰子(三錢,切碎)

上五味,將前四味煎湯,送服豬胰子一半,至煎渣時,再送服餘一半。若遇中、上二焦積有實熱,脈象洪實者,可先服白虎加人參湯數劑,將實熱消去強半,再服此湯,亦能奏效。

消渴一證,古有上中下之分,謂其證皆起於中焦而極於上下。究之無論上消、中消、下消,約皆渴而多飲多尿,其尿有甜味。是以《聖濟總錄》論消渴謂:「渴而飲水多,小便中有脂,似麩而甘。」至謂其證起於中焦,是誠有理,因中焦膵病,而累及於脾也。蓋膵為脾之副臟,在中醫書中,名為散膏,即扁鵲《難經》所謂脾有散膏半斤也(膵尾銜接於脾門,其全體之動脈又自脾脈分支而來,故與脾有密切之關係)。有時膵髒髮酵,多釀甜味,由水道下陷,其人小便遂含有糖質。

迨至膵病累及於脾,致脾氣不能散精達肺(《內經》謂脾氣散精上達於肺)則津液少,不能通調水道(《內經》謂通調水道下歸膀胱)則小便無節,是以渴而多飲多溲也。嘗閱報,有患消渴,延中醫治療,服藥竟愈者。所用方中,以黃耆為主藥,為其能助脾氣上升,還其散精達肺之舊也。

《金匱》有腎氣丸,善治消渴。其方以乾地黃(即生地黃)為主,取其能助腎中之真陰,上潮以潤肺,又能協同山萸肉以封固腎關也。又向因治消渴,曾擬有玉液湯,方中以生懷山藥為主,屢試有效。近閱醫報且有單服山藥以治消渴而愈者。以其能補脾固腎,以止小便頻數,而所含之蛋白質,又能滋補膵臟,使其散膏充足,且又色白入肺,能潤肺生水,即以止渴也。又俗傳治消渴方,單服生豬胰子可愈。

蓋豬胰子即豬之膵,是人之膵病,而可補以物之膵也。此亦猶雞內金,諸家本草皆謂其能治消渴之理也。雞內金與豬胰子,同為化食之物也。愚因集諸藥,合為一方,以治消渴,屢次見效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介紹了一種名為「滋膵飲」的中醫方劑,用於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。方中的成分包括生箭耆(五錢)、大生地(一兩)、生懷山藥(一兩)、淨萸肉(五錢)、生豬胰子(三錢,切碎)。使用方法是先將前四味藥煎煮成湯,用此湯送服一半的豬胰子,待藥材煎過後,再服用剩下的另一半豬胰子。

如果患者上、中焦部位有實熱,脈象洪實,可以先服用白虎加人參湯幾劑,等到實熱減輕大半後,再服用滋膵飲,同樣可以取得療效。

消渴症在古籍中被區分為上消、中消、下消,但不論哪一種,共同特徵都是口渴、多飲、多尿,尿液有甜味。《聖濟總錄》提到消渴症的特徵是口渴、喝水多,小便中帶有脂肪,味道像麩皮一樣甜。之所以說這種病症起於中焦,是因為中焦的膵(胰腺)生病,進而影響到脾臟。膵是脾的輔助器官,在中醫學中稱為散膏,也就是扁鵲在《難經》中所說的脾有散膏半斤。膵和脾關係密切,有時候膵臟發酵產生甜味,通過水道排出,使得患者的尿液中含有糖份。

當膵病影響到脾臟,導致脾氣無法正常運作,無法將精華向上運送到肺部,於是體內津液減少,無法調節水分代謝,因此患者會感到口渴、多飲、多尿。曾經有報導指出,有人服用中醫開的藥方治癒了消渴症,其中黃耆是主要成分,因為它有助於提升脾氣,恢復脾臟運送精華到肺部的功能。

《金匱》中記載了腎氣丸,對於治療消渴症非常有效。該方以生地黃為主,能幫助腎臟的真陰上升,滋潤肺部,同時配合山萸肉封固腎臟。此外,作者自己也曾研製過玉液湯,其中生懷山藥是主要成分,經過多次試驗證明有效。最近有報導提到,單純服用懷山藥也能治療消渴症,因為它能補脾固腎,減少頻繁的小便,並且其所含的蛋白質能夠滋補膵臟,使散膏充足,同時因為顏色白色能入肺,滋潤肺部生成水分,從而止渴。民間傳說,單獨服用生豬胰子也能治療消渴症,因為豬胰子就是豬的膵臟,可以補充人體生病的膵臟。這和雞內金的原理相似,許多藥典都記載雞內金能治療消渴症,因為雞內金和豬胰子都能幫助消化食物。作者將這些成分集結在一起,形成一個方劑,用於治療消渴症,經過多次實踐證明效果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