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16)
三、醫論 (116)
1. 72.論肝病治法
【新擬和肝丸】,治肝體木硬,肝氣鬱結,肝中血管閉塞,及肝木橫恣侮克脾土。其現病或脅下脹疼,或肢體串疼,或飲食減少,嘔噦,吞酸,或噫氣不除,或呃逆連連,或頭疼目脹、眩暈、痙癇,種種諸證。
粉甘草(五兩細末),生杭芍(三兩細末),青連翹(三兩細末),廣肉桂(兩半去粗皮細末),冰片(三錢細末),薄荷冰(四錢細末),片硃砂(三兩細末)
上藥七味,將前六味和勻,水泛為丸,梧桐子大,晾乾(不宜曬),用硃砂為衣,勿餘剩。務令堅實光滑始不走味。每於飯後一點鐘服二十粒至三十粒,日再服。病急劇者,宜空心服;或於服兩次之後,臨睡時又服一次更佳。若無病者,但以為健胃消食藥,則每飯後一點鐘服十粒即可。
數年來肝之為病頗多,而在女子為尤甚。醫者習用香附、青皮、枳殼、延胡開氣之品,及柴胡、川芎升氣之品。連連服之,恆有肝病未除,元氣已弱,不能支持,後遇良醫,亦殊難為之挽救,若斯者良可慨也。此方用甘草之甘以緩肝;芍藥之潤以柔肝;連翹以散其氣分之結(嘗單用以治肝氣鬱結有殊效);冰片、薄荷冰以通其血管之閉;肉桂以抑肝木之橫恣;硃砂以制肝中之相火妄行。且合之為丸,其味辛香甘美,能醒脾健胃,使飲食加增。
又其藥性平和,在上能清,在下能溫(此藥初服下覺涼及行至下焦則又變為溫性)。故凡一切肝之為病,服他藥不愈者,徐服此藥,自能奏效。
白話文:
【新擬和肝丸】
這個藥方是針對肝臟功能失調,像是肝臟本身太過僵硬、肝氣鬱結不順、肝臟血管阻塞,以及肝木過盛反過來壓制脾土所設計的。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的症狀包括:脅肋脹痛、身體各處遊走性疼痛、食慾不振、噁心嘔吐、胃酸過多、打嗝不止、呃逆連連、頭痛眼睛脹痛、頭暈目眩、抽搐等各種狀況。
藥方組成:
- 甘草粉(五兩,磨成細粉)
- 生杭白芍粉(三兩,磨成細粉)
- 青連翹粉(三兩,磨成細粉)
- 廣肉桂粉(兩半,去除粗皮磨成細粉)
- 冰片粉(三錢,磨成細粉)
- 薄荷冰粉(四錢,磨成細粉)
- 片狀硃砂粉(三兩,磨成細粉)
製作方法:
將前六種藥粉混合均勻,用水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陰乾(不要曬太陽),然後用硃砂粉均勻包裹藥丸外層,硃砂粉不能有剩餘。藥丸必須堅硬光滑,這樣藥效才不會散失。
服用方法:
每次飯後一小時服用20到30粒,一天服用兩次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空腹服用;或是服用兩次後,睡前再加服一次效果更好。如果沒有疾病,只是想當作健胃消食的藥,每次飯後一小時服用10粒即可。
近年來,肝病非常普遍,尤其在女性身上更常見。醫生們習慣使用香附、青皮、枳殼、延胡索這些疏肝理氣的藥,以及柴胡、川芎這些升提陽氣的藥。但長期服用這些藥物,往往肝病沒有治好,反而導致身體虛弱,元氣大傷,即使後來遇到好醫生,也很難將身體狀況挽救回來,這真是令人感嘆。
這個藥方利用甘草的甘味來緩和肝臟的急躁,白芍的滋潤來柔和肝臟;連翹來疏散肝氣的鬱結(單獨使用連翹來治療肝氣鬱結,效果非常好);冰片和薄荷冰來疏通肝臟的血管阻塞;肉桂來抑制肝木過盛的情況;硃砂來抑制肝火妄動。綜合這些藥材製成藥丸,味道辛香甘甜,能幫助醒脾健胃,增加食慾。
而且此藥藥性平和,在上焦能清熱,在下焦能溫補(剛服下時感覺涼,但藥效到達下焦後又轉為溫性)。所以,凡是各種肝病,服用其他藥物都沒效果的,可以慢慢服用此藥,自然就能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