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03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103)

1. 68.論痢證治法

(附:開胃資生丹)

唐容川曰:「《內經》云:『諸嘔吐酸,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。』下迫與吐酸同言,則知其屬於肝熱也。仲景於下利後重便膿血者,亦詳於厥陰篇中,皆以痢屬肝經也。蓋痢多發於秋,乃肺金不清,肝木遏郁。肝主疏泄,其疏泄之力太過,則暴注裡急,有不能待之勢。然或大腸開通,則直瀉下矣。

乃大腸為肺金之腑,金性收澀,秋日當令,而不使瀉出,則滯塞不得快利,遂為後重。是以治痢者,開其肺氣,清其肝火,則下痢自愈。」,此論甚超妙,其推詳痢之原因及治痢之法,皆確當。愚今特引伸其說,復為詳悉言之。蓋木雖旺於春,而其發榮滋長實在於夏。故季夏六月為未月,未者,木重葉也,言木至此旺之極也。

而肝臟屬木,故於六月亦極旺。肝木過旺而侮克脾土,是以季夏多暴注下瀉之證,而痢證甚少,因肺金猶未當令,其收澀之力甚微也。即其時偶有患痢者,亦多系濕熱釀成,但利濕清熱,病即可愈。是以六一散為治暑痢之定方,而非所論於秋日之痢也。迨至已交秋令,金氣漸伸,木氣漸斂,人之臟腑原可安於時序之常,不必發生痢證也。

惟其人先有蘊熱,則肝木乘熱恣肆,當斂而不斂,又於飲食起居之間感受寒涼,肺金乘寒涼之氣,愈施其肅降收澀之權,則金木相犯,交迫於腸中,而痢作矣。是知痢之成也,固由於金木相犯,而金木之相犯,實又因寒火交爭之力以激動之也。若唐氏所謂開肺清肝,原為正治之法。

然止可施於病之初起,非所論於痢病之已深也。且統觀古今治痢之方,大抵皆用之於初期則效,用之於末期則不效。今特將痢證分為數期,詳陳其病之情狀及治法於下。

痢之初得也,時時下利膿血,後重,腸疼,而所下膿則甚稠,血則甚鮮,腹疼亦不甚劇,脈之滑實者,可用小承氣湯加生杭芍四錢,甘草二錢下之。蓋方中樸、實原可開肺;大黃、芍藥又善清肝;且厚朴溫而黃、芍涼,更可交平其寒熱,以成滌腸蕩滯之功;加甘草者,取其能調胃兼能緩肝,即以緩承氣下降之力也。

其脈按之不實者,可治以拙擬化滯湯。若當此期不治,或治以前方而仍不愈,或遷延數旬或至累月,其腹疼浸劇,所下者雖未甚改色,而間雜以脂膜,其脈或略數或微虛,宜治以拙擬燮理湯。愚生平用此方治愈之人甚多,無論新痢、久痢皆可用。

用上方雖新痢、久痢皆可奏效,而其腸中大抵未至腐爛也。乃有腹中時時切疼後重,所下者多如爛炙,雜以脂膜,是其腸中已腐爛矣,當治以拙擬通變白頭翁湯。方中之意:用白頭翁、秦皮、芍藥、生地榆以清熱;三七、鴉膽子以化瘀生新,治腸中腐爛,而又重用生山藥以滋其久耗之津液,固其已虛之氣化,所以奏效甚捷也。愚在奉時,有王××下痢甚劇,曾以此方治愈,其詳案載此方之後可考也。

白話文:

唐容川說:「《內經》提到:『各種嘔吐酸水、突然腹瀉不止、以及裡急後重等症狀,都屬於熱症。』裡急後重和吐酸一同被提及,可見是屬於肝熱。張仲景在厥陰篇中也詳細論述了下痢、裡急後重、便膿血等症狀,都把痢疾歸於肝經。痢疾多發於秋季,是因為肺金清肅之氣不足,肝木受到壓制。肝主疏泄,當其疏泄之力過強時,就會導致突然腹瀉、裡急後重,有無法忍耐的感覺。然而如果大腸通暢,就會直接腹瀉而出。

大腸是屬於肺金的腑,金的特性是收斂澀止,秋季當令時,本應能阻止瀉泄,但若不能順利排出,就會滯塞不通,導致裡急後重。因此,治療痢疾的方法是,宣發肺氣,清除肝火,這樣下痢就能自然痊癒。」這個觀點非常高明,他詳細分析了痢疾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,都非常準確。我現在進一步闡述他的觀點,更加詳細地說明。木雖然在春季旺盛,但它真正的繁榮生長是在夏季。所以季夏六月是未月,未的意思是樹木枝葉繁茂,代表樹木在這個時候達到最旺盛的狀態。

肝臟屬木,所以在六月也最旺盛。肝木過於旺盛會反過來剋制脾土,因此季夏多見突然腹瀉的症狀,而痢疾則很少發生,因為此時肺金尚未當令,收澀之力很弱。即使偶爾有人患痢疾,也多半是濕熱引起的,只要利濕清熱,病就能痊癒。所以六一散是治療暑痢的常用方劑,而不是用來治療秋季的痢疾。等到進入秋季,金氣逐漸伸張,木氣逐漸收斂,人的臟腑本應順應時令,不必發生痢疾。

但如果人體內先有蘊熱,肝木就會趁熱恣意妄為,不肯收斂,再加上飲食起居之間感受寒涼,肺金乘著寒涼之氣,更加發揮其肅降收澀的功能,這樣金木相剋,在腸中相互衝撞,痢疾就產生了。由此可知,痢疾的形成,固然是因為金木相剋,而金木的相剋,實際上又是因為寒熱交爭的力量激發引起的。如果像唐容川所說的宣發肺氣、清除肝火,這本來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

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疾病初期,不適用於痢疾病情已經很深的時候。而且縱觀古今治療痢疾的方劑,大多用於初期有效,用於後期則無效。我現在將痢疾分為幾個階段,詳細說明各階段的病情和治療方法如下。

痢疾剛開始時,會時時下痢膿血,裡急後重,腸子疼痛,而且排出的膿液非常稠,血色鮮紅,腹痛也不算很劇烈,脈象滑實的,可以用小承氣湯加生杭芍四錢、甘草二錢來治療。因為方中的厚朴和枳實本來就可以宣發肺氣;大黃和芍藥又善於清除肝火;而且厚朴性溫,大黃和芍藥性涼,更可以調和寒熱,達到滌蕩腸中積滯的功效;加入甘草,是取其能調理脾胃,又能緩解肝氣,也就是緩和承氣湯下降的力量。

如果脈象按下去不實的,可以用我擬定的化滯湯來治療。如果在這個階段不治療,或者用了前面的方法仍然沒有治好,或是拖延數旬甚至數月,腹痛越來越劇烈,排出的東西雖然顏色沒有太大變化,但會夾雜著油脂狀的物質,脈象可能略微快數或虛弱,應該用我擬定的燮理湯來治療。我平時用這個方子治癒了很多病人,無論是新發的痢疾還是久病不癒的痢疾都可以用。

用上面的方子,雖然新發的痢疾和久病不癒的痢疾都能見效,但這時腸道內部大多還沒到腐爛的程度。如果腹中時時疼痛,裡急後重,排出的東西像腐爛的肉一樣,夾雜著油脂狀的物質,說明腸道已經腐爛了,應該用我擬定的通變白頭翁湯來治療。方中的意思:用白頭翁、秦皮、芍藥、生地榆來清熱;三七、鴉膽子來化瘀生新,治療腸道腐爛,同時又重用生山藥來滋養久耗的津液,鞏固虛弱的氣化功能,所以見效非常快。我在奉天的時候,有個王姓患者痢疾非常嚴重,我用這個方子治好了他,詳細的病例記載在這個方子的後面,可以查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