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02)
三、醫論 (102)
1. 67.論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
至葛可久之十灰散,經陳修園為之疏解,治吐衄者亦多用之。夫以藥炭止血,原為吐衄者所甚忌,猶幸其雜有大黃炭(方下注灰存性即是炭),其降胃開瘀之力猶存,為差強人意耳。其方遇吐衄之輕者,或亦能奏效,而愚於其方,實未嘗一用也。
至於治吐衄便方,有用其吐衄之血煆作炭服者,有用發髲(即剃下之短髮)煅作炭服者,此二種炭皆有化瘀生新之力,而善止血,勝於諸藥之炭但能止血而不能化瘀血以生新血者遠矣。
方書有謂血脫者,當先益其氣,宜治以獨參湯。然血脫須有分別,若其血自二便下脫,其脈且微弱無力者,獨參湯原可用。若血因吐衄而脫者,縱脈象微弱,亦不宜用。夫人身之陰陽原相維繫,即人身之氣血相維繫也。吐衄血者因陰血虧損,維繫無力,原有孤陽浮越之虞,而復用獨參湯以助其浮越,不但其氣易上奔(喻嘉言謂氣虛欲脫者但服人參轉令氣高不返),血亦將隨之上奔而復吐衄矣。是拙擬治吐衄方中,凡用參者,必重用赭石輔之,使其力下達也。
尋常服食之物,亦有善止血者,鮮藕汁、鮮萊菔汁是也。曾見有吐衄不止者,用鮮藕自然汁一大盅溫飲之(勿令熟),或鮮萊菔自然汁一大盅溫飲之,或二汁並飲之,皆可奏效。
有堂兄××,年五旬,得吐血證,延醫治不效,脈象滑動,按之不實。時愚年少,不敢輕於疏方,遂用鮮藕、鮮白茅根各四兩,切碎,煎湯兩大碗,徐徐當茶飲之,數日全愈。自言未飲此湯時,心若虛懸無著,既飲之後,若以手按心還其本位,何其神妙如是哉!隔數日,又有鄰村劉姓少年患吐血證,其脈象有力,心中發熱,遂用前方,又加鮮小薊根四兩,如前煮湯飲之,亦愈。因名前方為二鮮飲,後方為三鮮飲。
至於咳血之證,上所錄醫案中間或連帶論及,實非專為咳血發也。因咳血原出於肺,其詳細治法皆載於治肺病方中,茲不贅。
白話文:
關於吐血和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療方法:
葛可久的十灰散,經過陳修園的解釋後,很多人用來治療吐血和流鼻血。用藥炭止血,本來是治療吐血和流鼻血的大忌,幸好十灰散中混有大黃炭(方子下面註解說灰存性就是炭),它具有降胃氣、疏通瘀血的作用,還算勉強可以接受。這個方子對於輕微的吐血和流鼻血或許有效,但我個人從來沒有使用過。
至於治療吐血和流鼻血的簡便方法,有人用吐出來或流出來的血燒成炭服用,也有人用頭髮(剃下來的短髮)燒成炭服用,這兩種炭都具有化解瘀血、促進新血生成的作用,而且止血效果很好,遠勝於其他只能止血而不能化瘀血生新血的藥炭。
醫書上說,血脫的人應該先補氣,適合用獨參湯治療。但血脫需要區分情況,如果是從大小便流血導致血脫,並且脈象微弱無力,那用獨參湯是可以的。但如果是因為吐血或流鼻血導致血脫,即使脈象微弱,也不適合用獨參湯。因為人體的陰陽是相互維繫的,氣血也是相互維繫的。吐血流鼻血是因為陰血虧損,導致維繫無力,會有虛陽上浮的危險,如果再用獨參湯來助長陽氣上浮,不僅氣容易上衝(喻嘉言說氣虛欲脫的人服用人參反而會導致氣上揚不回),血也會跟著上衝,導致再次吐血流鼻血。所以我在擬定的治療吐血流鼻血的方子中,凡是用到人參的,一定會重用赭石來輔助,使其藥力向下運行。
平常吃的食物中,也有一些可以止血的,比如新鮮的藕汁、新鮮的蘿蔔汁。我曾經看過有吐血流鼻血不止的人,用一大盅溫熱的新鮮藕汁(不要煮熟)喝下去,或者用一大盅溫熱的新鮮蘿蔔汁喝下去,或者兩種汁一起喝下去,都能夠見效。
我有一個堂兄,五十歲時得了吐血的病,請醫生治療沒效果,脈象滑動,按下去感覺不實在。當時我還年輕,不敢隨便開藥方,就用新鮮的藕和新鮮的白茅根各四兩,切碎,煎成兩大碗湯,慢慢當茶喝,幾天就好了。他說沒喝這個湯之前,心裡空蕩蕩的,沒有著落,喝了之後,感覺像是有人把心按回了原位,真是神奇啊!過了幾天,又有鄰村一個姓劉的年輕人患了吐血的病,他的脈象有力,心中發熱,我就用之前的方子,又加了四兩新鮮的小薊根,像之前那樣煮湯喝,也好了。我把之前的方子叫做「二鮮飲」,後面的方子叫做「三鮮飲」。
至於咳嗽帶血的病症,上面所記載的醫案中間或有提到,但並不是專門針對咳嗽帶血而說的。因為咳嗽帶血的原因在於肺,詳細的治療方法都記載在治療肺病的方子裡,這裡就不再多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