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89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89)

1. 63.論肺病治法

(附:清金二妙丹、清肺三妙丹、治肺病便方)

肺病之因,有內傷外感之殊。然無論內傷外感,大抵皆有發熱之證,而後釀成肺病。誠以肺為嬌臟,且屬金,最畏火刑故也。有如肺主皮毛,外感風邪,有時自皮毛襲入肺臟,阻塞氣化,即暗生內熱。而皮毛為風邪所束,不能由皮毛排出炭氣,則肺中不但生熱,而且釀毒,肺病即由此起點。

其初起之時,或時時咳嗽,吐痰多有水泡,或周身多有疼處,舌有白苔,或時覺心中發熱,其脈象恆浮而有力。可先用西藥阿斯匹林一瓦,白糖沖水送下,俾周身得汗;繼用玄參、天花粉各五錢,金銀花、川貝母各三錢,硼砂八分(研細分兩次送服),粉甘草細末三錢(分兩次送服),煎湯服。

再每日用阿斯匹林一瓦,分三次服,白糖水送下,勿令出汗,此三次中或一次微有汗者亦佳。如此服數日,熱不退者,可於湯藥中加生石膏七八錢。若不用石膏,或用湯藥送服西藥安知歇貌林半瓦亦可。

若此時不治,病浸加劇,吐痰色白而黏,或帶腥臭,此時亦可先用阿斯匹林汗之。然恐其身體虛弱,不堪發汗,宜用生懷山藥一兩或七八錢煮作茶湯,送服阿斯匹林半瓦,俾服後微似有汗即可。仍用前湯藥送服粉甘草細末、三七細末各一錢,煎渣時再送服二藥如前。仍兼用阿斯匹林三分之一瓦,白糖沖水送下,或生懷山藥細末四五錢煮茶湯送下,日兩次。

其嗽不止者,可用山藥所煮茶湯送服川貝細末三錢。山藥煮作茶湯,其味微酸,欲其適口可少調以白糖或柿霜皆可。若不欲吃茶湯者,可用生山藥片,將其分量加倍,煮取清湯,以代茶湯飲之。

若當此時不治,以後病又加劇,時時咳吐膿血,此肺病已至三期,非尋常藥餌所能療矣。必用中藥極貴重之品,若徐靈胎所謂用清涼之藥以清其火,滋潤之藥以養其血,滑降之藥以祛其痰,芳香之藥以通其氣,更以珠黃之藥解其毒,金石之藥填其空,兼數法而行之,屢試必效。

又邑中曾××,精醫術,嘗告愚曰:「治肺癰惟林屋山人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中犀黃丸最效,余用之數十年,治愈肺癰甚多。」後愚至奉天,遇肺癰咳吐膿血服他藥不愈者,俾於服湯藥之外兼服犀黃丸,果如曾××所言,效驗異常。清涼華蓋飲後有案,可參觀。至所服湯藥,宜用前方加牛蒡子、栝蔞仁各數錢以瀉其膿,再送服三七細末二錢以止其血。

至於犀黃丸配製及服法,皆按原書,茲不贅。

有外感伏邪伏膈膜之下,久而入胃,其熱上熏肺臟,以致成肺病者,其咳嗽吐痰始則稠黏,繼則腥臭,其舌苔或白而微黃,其心中燥熱,頭目昏眩,脈象滑實,多右勝於左。宜用生石膏一兩,玄參、花粉、生懷山藥各六錢,知母、牛蒡子各三錢,煎湯,送服甘草、三七細末如前。再用阿斯匹林三分之一瓦,白糖水送服,日兩次。

白話文:

肺病的起因,有內在損傷和外感風邪的區別。但無論是哪種原因,大多都會有發熱的症狀,然後才會發展成肺病。這是因為肺臟是很嬌嫩的器官,而且屬性是金,最怕火的侵襲。像是肺主管皮膚毛髮,外感風邪時,有時會從皮膚毛髮侵入肺臟,阻塞氣的運行,就會暗地產生內熱。而皮膚毛髮被風邪束縛住,無法將體內的廢氣排出,肺中不僅會產生熱,還會形成毒素,肺病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
剛開始的時候,可能會時常咳嗽,吐出的痰裡有很多水泡,或者全身多處疼痛,舌頭上有白色的苔,或者時常感覺心裡發熱,脈象通常是浮而且有力。可以先服用西藥阿斯匹靈一瓦(單位,約為0.3克),用白糖水沖服,幫助全身發汗;接著服用玄參、天花粉各五錢(約15克),金銀花、川貝母各三錢(約9克),硼砂八分(約2.4克,磨成細粉分兩次吞服),粉甘草細末三錢(約9克,分兩次吞服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再每天服用阿斯匹靈一瓦(約0.3克),分三次服用,用白糖水送服,不要讓身體出汗,這三次中如果一次稍微出汗也是可以的。這樣服用幾天,如果發熱沒有退,可以在湯藥中加入生石膏七八錢(約21-24克)。如果不用石膏,也可以用湯藥送服西藥安知歇貌林半瓦(約0.15克)。

如果這時不治療,病情會加重,吐出的痰顏色變白而且黏稠,或者帶有腥臭味,這時也可以先用阿斯匹靈發汗。但恐怕身體虛弱,無法承受發汗,可以用生懷山藥一兩(約30克)或七八錢(約21-24克)煮成茶湯,送服阿斯匹靈半瓦(約0.15克),讓服用後身體微微出汗即可。繼續用之前的湯藥,送服粉甘草細末、三七細末各一錢(約3克),煎煮藥渣時再將這兩種藥粉像之前一樣送服。同時服用阿斯匹靈三分之一瓦(約0.1克),用白糖水沖服,或者用生懷山藥細末四五錢(約12-15克)煮成茶湯送服,每天兩次。

如果咳嗽不止,可以用山藥煮的茶湯送服川貝細末三錢(約9克)。山藥煮成茶湯,味道稍微有點酸,想要味道好一點可以稍微加一點白糖或柿霜。如果不喜歡喝茶湯,可以用生山藥片,將用量加倍,煮出清湯來代替茶湯飲用。

如果這時候不治療,以後病情會更加嚴重,時常咳吐膿血,這時肺病已經到了第三期,不是一般的藥物可以治療的了。必須用中藥中極為珍貴的藥材,像是徐靈胎所說的,用清涼的藥物來清除體內的火氣,用滋潤的藥物來滋養血液,用滑利的藥物來祛除痰液,用芳香的藥物來疏通氣機,更要用珠黃的藥物來解毒,用金石的藥物來填補空虛,同時使用多種方法,多次嘗試一定有效。

另外,我鄉里的曾先生,醫術精湛,曾經告訴我說:「治療肺癰只有林屋山人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中的犀黃丸最有效,我用了幾十年,治好了很多肺癰。」後來我到了奉天,遇到肺癰咳嗽吐膿血,服用其他藥物沒有好轉的病人,讓他們在服用湯藥之外同時服用犀黃丸,果然像曾先生說的那樣,效果非常好。清涼華蓋飲後面有案例,可以參考。至於服用的湯藥,可以用之前的藥方,加上牛蒡子、栝蔞仁各幾錢(約3-9克)來排出膿液,再送服三七細末二錢(約6克)來止血。

至於犀黃丸的配製和服用方法,都按照原書上的記載,這裡就不再重複了。

有外感風邪潛伏在膈膜之下,時間久了侵入胃部,熱氣向上熏蒸肺臟,導致肺病的人,他們咳嗽吐出的痰開始是稠黏的,後來會變得腥臭,舌苔有時是白色,但會稍微發黃,心中燥熱,頭暈眼花,脈象滑實,通常右邊的脈比左邊的脈要強。應該用生石膏一兩(約30克),玄參、花粉、生懷山藥各六錢(約18克),知母、牛蒡子各三錢(約9克),用水煎煮後,送服甘草、三七細末如前述。再服用阿斯匹靈三分之一瓦(約0.1克),用白糖水送服,每天兩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