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80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80)

1. 59.論腦充血證可預防及其證誤名中風之由

(附:建瓴湯)

腦充血證即《內經》之所謂厥證,亦即後世之誤稱中風證,前論已詳辯之矣。而論此證者謂其猝發於一旦,似難為之預防。不知凡病之來皆預有朕兆,至腦充血證,其朕兆之發現實較他證為尤顯著。且有在數月之前,或數年之前,而其朕兆即發露者。今試將其發現之朕兆詳列於下:

(一)其脈必弦硬而長,或寸盛尺虛,或大於常脈數倍,而毫無緩和之意。

(二)其頭目時常眩暈,或覺腦中昏憒,多健忘,或常覺疼,或耳聾目脹。

(三)胃中時覺有氣上衝,阻塞飲食不能下行,或有氣起自下焦,上行作呃逆。

(四)心中常覺煩躁不寧,或心中時發熱,或睡夢中神魂飄蕩。

(五)或舌脹、言語不利,或口眼歪斜,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,或行動腳踏不穩、時欲眩僕,或自覺頭重足輕,腳底如蹅棉絮。

上所列之證,偶有一二發現,再參以脈象之呈露,即可斷為腦充血之朕兆也。愚十餘年來治愈此證頗多,曾酌定建瓴湯一方,服後能使腦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,腦充血之證自愈。爰將其方詳列於下,以備醫界採用。

【建瓴湯】

生懷山藥(一兩),懷牛膝(一兩),生赭石(八錢軋細),生龍骨(六錢搗細),生牡蠣(六錢搗細),生懷地黃(六錢),生杭芍(四錢),柏子仁(四錢)

磨取鐵鏽濃水以之煎藥。

方中赭石必一面點點有凸,一面點點有凹,生軋細用之方效。若大便不實者去赭石,加建蓮子(去心)三錢。若畏涼者,以熟地易生地。

在津曾治遲××之母,年七旬有四,時覺頭目眩暈,腦中作疼,心中煩躁,恆覺發熱,兩臂覺撐脹不舒,脈象弦硬而大,知係為腦充血之朕兆,治以建瓴湯。連服數劑,諸病皆愈,惟脈象雖不若從前之大,而仍然弦硬。因苦於吃藥,遂停服。後月餘,病驟反復。又用建瓴湯加減,連服數劑,諸病又愈。

脈象仍未和平,又將藥停服。後月餘,病又反復,亦仍用建瓴湯加減,連服三十餘劑,脈象和平如常,遂停藥勿服,病亦不再反復矣。

天津王姓叟,年過五旬,因頭疼、口眼歪斜,求治於西人醫院,西人以表測其脈,言其脈搏之力已達百六十毫米汞柱,斷為腦充血證,服其藥多日無效,繼求治於愚。其脈象弦硬而大,知其果系腦部充血,治以建瓴湯,將赭石改用一兩,連服十餘劑,覺頭部清爽,口眼之歪斜亦愈,惟脈象仍未復常。復至西人醫院以表測脈,西醫謂較前低二十餘毫米汞柱,然仍非無病之脈也。

後晤面向愚述之,勸其仍須多多服藥,必服至脈象平和,方可停服。彼覺病愈,不以介意。後四閱月未嘗服藥。繼因有事出門,勞碌數旬,甫歸後又連次勞累,一旦忽眩僕於地而亡。觀此二案,知用此方以治腦充血者,必服至脈象平和,毫無弦硬之意,而後始可停止也。

白話文:

腦充血,也就是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厥證,也是後世誤稱的「中風」。之前已經詳細討論過了。有人認為這種病發病突然,好像很難預防。其實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有徵兆,腦充血的徵兆比其他疾病更明顯。有的在幾個月前,甚至幾年前就已經有徵兆出現了。現在把這些徵兆詳細列出來:

(一)脈搏一定呈現弦硬而且長的樣子,有時是寸脈強盛而尺脈虛弱,有時脈搏比正常脈搏大好幾倍,而且沒有緩和的跡象。

(二)常常感到頭暈眼花,或者覺得腦袋昏昏沉沉的,容易健忘,或者常常頭痛,或者耳鳴、眼睛脹痛。

(三)胃裡時常覺得有氣往上衝,阻塞了食物的下行,或者有氣從下腹部升上來,導致打嗝。

(四)心中常常覺得煩躁不安,或者心中時常發熱,或者睡夢中感覺神魂飄蕩。

(五)或者舌頭腫脹、說話不利索,或者嘴巴眼睛歪斜,或者半邊身體感覺麻木、無力,或者走路腳步不穩、隨時要跌倒,或者感覺頭重腳輕,腳底像踩在棉花上。

以上列出的這些徵兆,如果出現一兩個,再結合把脈發現的脈象,就可以判斷是腦充血的徵兆。我十多年來治癒了很多這種病,曾經擬定了一個「建瓴湯」的方子,服用後能使腦中的血液像屋簷上的水一樣向下流,腦充血的症狀自然就會好轉。現在把這個方子詳細列在下面,供醫界參考使用。

【建瓴湯】

生淮山藥(30克),懷牛膝(30克),生赭石(24克,研碎),生龍骨(18克,搗碎),生牡蠣(18克,搗碎),生地黃(18克),生杭芍(12克),柏子仁(12克)

用磨取的鐵鏽濃水來煎藥。

方子中的赭石,必須是一面有凸起的點點,一面有凹下去的點點,生用並研碎才有效。如果大便稀軟,就去掉赭石,加入去心的蓮子(9克)。如果怕冷,就用熟地代替生地。

在天津,我曾經治療過遲先生的母親,她七十四歲,時常感到頭暈眼花,腦袋疼痛,心中煩躁,常常覺得發熱,兩隻手臂感覺撐脹不舒服,脈象呈現弦硬而大的樣子,知道是腦充血的徵兆,就用建瓴湯治療。連續服用幾劑,各種病症都好了,只是脈象雖然不像之前那麼大,但仍然弦硬。因為嫌吃藥麻煩,就停止服藥了。一個多月後,病情突然復發。又用建瓴湯加減,連續服用幾劑,各種病症又好了。

脈象仍然沒有平和,又停止服藥。一個多月後,病情又復發,還是用建瓴湯加減,連續服用三十多劑,脈象才平和如常,於是停止服藥,病也再沒有復發。

天津有一位王姓老先生,五十多歲,因為頭痛、嘴巴眼睛歪斜,到西醫醫院求診,西醫用儀器測量他的脈搏,說他的脈壓已經達到一百六十毫米汞柱,判斷是腦充血,服藥多日沒有效果,接著就來找我治療。他的脈象也是弦硬而大,知道確實是腦部充血,用建瓴湯治療,把赭石的用量改為30克,連續服用十幾劑,感覺頭部清爽,嘴巴眼睛的歪斜也好了,只是脈象仍然沒有恢復正常。再次到西醫醫院測量脈搏,西醫說比之前低了二十多毫米汞柱,但仍然不是沒有病的脈象。

後來他面對面向我講述病情,我勸他還是要多服藥,一定要服用到脈象平和,才可以停止服藥。他覺得病好了,就沒有放在心上。後來四個月沒有服藥。接著因為有事出門,勞累了幾旬,剛回來後又連續勞累,結果有一天突然暈倒在地就去世了。從這兩個案例來看,就知道用這個方子治療腦充血,一定要服用到脈象平和,沒有弦硬的感覺,才可以停止服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