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68)
三、醫論 (68)
1. 53.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治法
嘗讀《內經》有「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」之語,此中原有深義,非淺學者所易窺測也。乃篤信西說者,據病菌潛伏各有定期之說,謂病菌傳於人身,未有至一月而始發動者,況數月乎?因此一倡百和,遂謂《內經》皆荒渺之談,分毫不足憑信。不知毒氣之傳染有菌,而冬令嚴寒之氣,為寒水司天之正氣,特其氣嚴寒過甚,或人之居處衣服欠暖,或冒霜雪而出外營生,即不能御此氣耳。是以寒氣之中人也,其重者即時成病,即冬令之傷寒也。
其輕者,微受寒侵,不能即病,由皮膚內侵,潛伏於三焦脂膜之中,阻塞氣化之升降流通,即能暗生內熱。迨至內熱積而益深,又兼春回陽生觸發其熱,或更薄受外感以激發其熱,是以其熱自內暴發而成溫病,即後世方書所謂伏氣成溫也。
至於治之之法,有清一代名醫多有謂此證不宜發汗者。然仍宜即脈證之現象而詳為區別。若其脈象雖有實熱,而仍在浮分,且頭疼、舌苔猶白者,仍當投以汗解之劑。然宜以辛涼發汗,若薄荷葉、連翹、蟬蛻諸藥,且更以清熱之藥佐之。若拙擬之清解湯。涼解湯、寒解湯三方,斟酌病之輕重,皆可選用也。此乃先有伏氣又薄受外感之溫病也。
若其病初得即表裡壯熱,脈象洪實,其舌苔或白而欲黃者,宜投以白虎湯,再加宣散之品若連翹、茅根諸藥。如此治法,非取汗解,然恆服藥後竟自汗而解。即或服藥後不見汗,其病亦解。因大隊寒涼之品與清輕宣散之品相併,自能排逐內蘊之熱,息息自腠理達於皮毛以透出也(此乃伏氣暴發自內達外之溫病春夏之交多有之)。
蓋此等證皆以先有伏氣,至春深萌動欲發,而又或因暴怒,或因勞心勞力過度,或因作苦於烈日之中,或因酣眠於暖室內,是以一發表裡即壯熱。治之者,只可宣散清解,而不宜發汗也。此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大略治法也。
《內經》又謂: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。」此二語不但為西醫所指摘,即中醫對此節經文亦恆有疑意。謂冬不藏精之人,若因腎虛而寒入腎中,當即成少陰傷寒,為直中真陰之劇證,何能遲至春令而始成溫病?不知此二句經文原有兩解,其所成之溫病亦有兩種,至其治法又皆與尋常治法不同。今試析言之,並詳其治法。
冬不藏精之人,其所患之溫病,有因猝然感冒而成者。大凡病溫之人,多系內有蘊熱,至春陽萌動之時,又薄受外感拘束,其熱即陡發而成溫。冬不藏精之人,必有陰虛,所生之熱積於臟腑,而其為外感所拘束而發動,與內蘊實熱者同也。
其發動之後,脈象多數,息多微喘,舌上微有白苔,津液短少,後或干黃,或舌苔漸黑,狀如斑點(為舌苔甚薄若有若無故見舌皮變黑),或頻飲水不能解渴,或時入陰分益加潮熱。此證初得其舌苔白時,亦可汗解,然須以大滋真陰之藥輔之。愚治此證,恆用連翹、薄荷葉各三錢,玄參、生地黃各一兩,煎湯服之,得汗即愈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裡說「冬天受寒,春天一定會得溫病」,這句話其實有很深的道理,不是見識淺薄的人容易理解的。那些完全相信西醫的人,根據細菌潛伏都有一定時間的說法,認為細菌傳染到人體,不可能過了一個月才發病,更何況是幾個月?因此就大肆宣揚,《內經》說的都是荒謬之談,完全不足採信。他們不知道毒氣傳染是因為細菌,而冬天的嚴寒之氣是寒水主事的正常氣候,只是因為天氣太冷,或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和穿的衣服不夠暖和,或是冒著風霜雪雨外出工作,才沒辦法抵禦寒氣。所以寒氣侵入人體,嚴重的會立刻發病,就是冬天得的傷寒。
比較輕微的,只是微微受寒,不會馬上發病,寒氣從皮膚侵入,潛藏在三焦的脂肪膜中,阻礙了氣機的升降流通,就會暗地產生內熱。等到內熱積聚越來越深,加上春天陽氣上升,觸發了內熱,或者又稍微受到外感刺激,內熱就會突然爆發成為溫病,也就是後世醫書所說的伏氣成溫。
至於治療方法,清朝很多名醫都認為這種病不適合用發汗的方式治療。但還是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仔細區分。如果脈象雖然有實熱,但還在表層,而且頭痛、舌苔仍然是白的,還是應該用發汗的藥。不過要用辛涼發汗的方法,例如薄荷葉、連翹、蟬蛻等藥,還要搭配清熱的藥。我擬定了清解湯、涼解湯、寒解湯這三個方子,可以根據病情輕重選擇使用。這是先有伏氣,又稍微受到外感而引起的溫病。
如果剛得病就出現表裡都有高熱,脈象洪大有力,舌苔可能是白的但快要變黃了,應該用白虎湯,再加一些宣散的藥,例如連翹、茅根等。這種治療方法不是要發汗,但是服藥後往往會自己出汗而痊癒。即使服藥後沒有出汗,病也會好。因為大量寒涼的藥和清輕宣散的藥一起用,自然能排除體內蘊藏的熱,讓熱從皮膚毛孔透出(這是伏氣爆發,從內向外發的溫病,春夏交替時比較常見)。
這些病都是因為先有伏氣,到了春天陽氣萌動的時候想發作,又因為突然大怒、過度勞心勞力、在烈日下勞作、或是睡在溫暖的房間裡,所以一旦發病,表裡就會有高熱。治療這種病,只能用宣散清解的方法,不適合用發汗的方法。這是冬天受寒,春天一定會得溫病的治療大原則。
《內經》又說:「冬天不藏精,春天一定會得溫病。」這句話不僅被西醫批評,連中醫對這句話也常常有疑問,認為冬天不藏精的人,如果是因為腎虛導致寒氣侵入腎臟,應該馬上變成少陰傷寒,是非常嚴重的病症,怎麼會拖到春天才變成溫病?不知道這兩句話其實有兩種解釋,所造成的溫病也有兩種,而且治療方法都和一般的治療方法不同。我來試著分析一下,並詳細說明治療方法。
冬天不藏精的人,得的溫病,有的是因為突然感冒造成的。一般來說,得溫病的人,大多是體內有蘊熱,到了春天陽氣萌動的時候,又稍微受到外感束縛,熱就突然爆發成為溫病。冬天不藏精的人,一定會有陰虛,產生的熱積聚在臟腑裡,因為受到外感的束縛而發作,和體內有實熱的人一樣。
發病之後,脈象大多是數脈,呼吸急促,有點喘,舌苔上稍微有點白,津液不足,後來可能會變乾黃,或是舌苔漸漸變黑,像斑點一樣(因為舌苔很薄,若有若無,所以看到的是舌頭表面變黑),或是頻繁喝水也無法解渴,或是時常在陰分加重發燒。這種病剛開始舌苔還是白的時候,也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,但必須要用滋養真陰的藥輔助。我治療這種病,常常用連翹、薄荷葉各三錢,玄參、生地黃各一兩,煎湯服用,出了汗就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