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32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32)

1. 1.升陷湯

即王氏注《內經》,亦但注《素問》而不注《靈樞》。後人為其不易索解,則更廢而不讀。至仲景《傷寒》、《金匱》兩書,惟《金匱》水氣門,有「大氣一轉,其氣乃散」之語。他如《難經》、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諸書,並未言及大氣。是以東垣於大氣下陷證,亦多誤認為中氣下陷,故方中用白朮以健補脾胃,而後來之調補脾胃者,皆以東垣為法。夫中氣誠有下陷之時,然不若大氣下陷之尤屬危險也。

間有因中氣下陷,泄瀉日久,或轉致大氣下陷者,可仿補中益氣湯之意,於拙擬升陷湯中,去知母加白朮數錢。若但大氣下陷,而中氣不下陷者,白朮亦可不用,恐其氣分或有鬱結,而耆、術並用,易生脹滿也。

按:,補中益氣湯所治之喘證,即大氣下陷者之努力呼吸也。若果系真喘,桔梗尚不宜用,況升麻乎?愚少時觀東垣書,至此心嘗疑之,後明大氣下陷之理,始覺豁然,而究嫌其立言欠妥。設醫者,真以為補中益氣湯果能治喘,而於氣機上逆之真喘亦用之,豈不足僨事乎?此有關性命之處,臨證者當審辨之。

附錄:

直隸青縣張××來函:

湖北韓××妻,年六旬,素多肝鬱,浸至胸中大氣下陷。其氣短不足以息,因而努力呼吸,有似乎喘;喉干作渴;心中滿悶怔忡;其脈甚沉微。知其胸中大氣下陷過甚,肺中呼吸幾有將停之勢,非投以升陷湯,以升補其大氣不可。為錄出原方,遵注大氣;陷之甚者將升麻加倍服。

一劑後,吐出黏涎數碗,胸中頓覺舒暢。又於方中加半夏、陳皮,連服三劑,病遂霍然。蓋此證因大氣下陷,其胸肺胃脘無大氣以斡旋之,約皆積有痰涎,迨服藥後,大氣來復,故能運轉痰涎外出,此《金匱》水氣門所謂「大氣一轉,其氣(水氣即痰涎)乃散」也。後大氣下陷證數見不鮮,莫不用升陷湯加減治愈。

河北省淪縣張××來函:

族嬸母,年四十餘歲,身體素弱。因境遇不順,又多抑鬱。癸亥十月下旬,忽患頭疼甚劇,已三日矣,族叔來舍,俾生往診。及至,聞呻吟不已,臥床不起,言已針過百會及太陽兩處,均未見效。其左脈微細如絲,按之即無,右脈亦無力,自言氣息不接,胸悶不暢,不思飲食,自覺精神恍惚,似難支持,知其胸中之大氣下陷也。其頭疼者,因大氣陷後,有他經之逆氣乘虛上干也。

遵用升陷湯原方,升提其下陷之大氣,連服數劑全愈。

四川涇南周××來函:

程姓男孩,年五歲,乳哺不足,脫肛近四載,醫不能治。其面白神疲,身體孱弱;大腸墜出二寸許,用手塞入,旋又墜出;其脈濡弱無力;呼吸促短,狀若不能接續。知其胸中大氣下陷,下焦之氣化因之不能固攝也。仿用升陷湯方,用生箭耆四錢,知母二錢,桔梗、柴胡、升麻各一錢,潞參、淨萸肉各三錢煎湯一盅,分兩次溫飲下。連服二劑,肛即收縮。

白話文:

王氏註解《內經》時,只註解了《素問》,而沒有註解《靈樞》。後人因為難以理解,就更加不讀了。至於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兩本書,只有《金匱要略》水氣篇裡提到「大氣一轉,其氣乃散」這句話。其他如《難經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外臺秘要》等書,都沒有提及大氣。因此,李東垣對於大氣下陷的病症,也多誤認為是中氣下陷,所以在他的方劑中使用了白朮來健補脾胃,而後來的調補脾胃者,也都以李東垣的方法為準。中氣的確有下陷的時候,但遠不如大氣下陷那樣危險。

有時因為中氣下陷,長期腹瀉,可能會導致大氣下陷,這時可以仿照補中益氣湯的思路,在我們擬定的升陷湯中,去掉知母,加入幾錢白朮。如果只是大氣下陷,而中氣沒有下陷,白朮也可以不用,因為擔心氣分可能會鬱結,而黃耆和白朮一起使用,容易產生腹脹。

_按:_補中益氣湯治療的喘證,其實就是大氣下陷時努力呼吸的表現。如果真的是喘,連桔梗都不適合使用,更何況是升麻呢?我年輕時看李東垣的書,看到這裡就覺得很疑惑,後來明白了是大氣下陷的道理,才恍然大悟,但仍然覺得他的說法不夠妥當。如果醫生真的認為補中益氣湯可以治療喘,而對於氣機上逆的真喘也用這個方子,豈不是會壞事嗎?這關係到人的性命,臨床醫生應該仔細辨別。

附錄:

直隸青縣的張先生來信說:

湖北韓先生的妻子,六十歲,平時多有肝氣鬱結,漸漸發展到胸中大氣下陷。她呼吸短促,氣不夠用,因此努力呼吸,看起來像喘;喉嚨乾燥想喝水;心中鬱悶,心悸不安;脈象非常沉細。我知道她胸中的大氣下陷太嚴重了,肺部的呼吸幾乎要停止,必須使用升陷湯來升補她的大氣。我把原方抄給他,特別註明是大氣下陷的病症,下陷嚴重者要將升麻加倍服用。

服用一劑後,吐出幾碗黏稠的痰涎,胸中立刻覺得舒服多了。又在方中加入半夏、陳皮,連續服用三劑,病就完全好了。這個病是因為大氣下陷,胸肺胃脘沒有大氣來運轉,所以都積聚了痰涎,等到服藥後,大氣恢復,才能運轉痰涎排出體外,這就是《金匱要略》水氣篇所說的「大氣一轉,其氣(水氣就是痰涎)乃散」。後來大氣下陷的病症屢見不鮮,都用升陷湯加減治療痊癒。

河北省淪縣的張先生來信說:

我族嬸母,四十多歲,身體一直很虛弱。因為生活不順,又多憂鬱。癸亥年十月下旬,突然頭痛劇烈,已經三天了,我族叔來我家,讓我去診治。我到那裡,聽到她呻吟不止,臥床不起,說已經針灸過百會穴和太陽穴,都沒有效果。她左邊的脈象微細如絲,按下去就感覺不到,右邊的脈象也很無力,自己說氣息接不上來,胸悶不舒服,不想吃飯,感覺精神恍惚,好像快要撐不住了。我知道她是胸中的大氣下陷了。她頭痛,是因為大氣下陷後,其他經脈的逆氣乘虛上擾。

我按照升陷湯的原方,升提她下陷的大氣,連續服用幾劑就完全好了。

四川涇南的周先生來信說:

程姓男孩,五歲,因為吃母乳不足,脫肛將近四年,醫生都治不好。他面色蒼白,精神疲憊,身體虛弱;大腸脫出兩寸左右,用手塞進去,很快又會脫出來;脈象濡弱無力;呼吸急促短淺,好像接不上氣。我知道他是胸中大氣下陷,導致下焦的氣化功能無法固攝。我仿照升陷湯的方子,用了生黃耆四錢,知母二錢,桔梗、柴胡、升麻各一錢,潞參、淨萸肉各三錢,煎成一盅湯,分兩次溫服。連續服用兩劑,肛門就收縮回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