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65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65)

1. 51.溫病遺方

即此之前後分服,或出汗或不出汗,可不深悟此藥發汗之理乎?況石膏原具有發表之力也。

有其人身體痠懶,且甚覺沉重,頭重懶抬,足重懶舉,或周身肌膚重按移時,微似有痕,或小便不利,其舌苔白而發膩,微帶灰色,其脈浮而濡,至數如常者,此濕溫也。其人或久居潮濕之地,臟腑為濕氣所侵,或值陰雨連旬,空氣之中含水分過度,或因飲食不慎,傷其脾胃,濕鬱中焦,又復感受風邪,遂成斯證,宜用藥外解其表,內利其濕則病愈矣。

【處方】,薄荷葉三錢,連翹三錢,小蒼朮三錢,黃芩三錢,木通二錢。

上藥五味,先將後四味水煎十餘沸,再入薄荷煎七、八沸,取清湯一大盅,溫服之。若小便不利者,於用藥之外,用鮮白茅根六兩,去皮切碎,水煎四、五沸,取其清湯以之當茶,渴則飲之。

若其人肌膚髮熱,心中亦微覺熱者,宜去蒼朮加滑石八錢。

有溫病初得作喘者,其肌膚不惡寒而發熱,心中亦微覺發熱,脈象浮而長者,此乃肺中先有痰火,又為風邪所襲也。宜用《傷寒論》麻杏甘石湯,而更定其分量之輕重。

【更定麻杏甘石湯方】,生石膏一兩搗細,麻黃一錢,杏仁二錢去皮,甘草錢半。

上四味,共煎湯一大盅(不先煎麻黃吹去浮沫者,因所用只一錢,而又重用生石膏以監製之也)溫服。

若服後過點半鐘,汗不出者,宜服西藥阿斯匹林一瓦。若不出汗,仍宜再服,以服至出汗為度。蓋風邪由皮毛而入,仍使之由皮毛而出也。

有溫病旬日不解,其舌苔仍白,脈仍浮者,此邪入太陽之府也,其小便必發黃。宜於發表清熱藥中,加清膀胱之藥,此分解法也。今擬二方於下,以便用者相熱之輕重而自斟酌用之。

【處方】,滑石一兩,連翹三錢,蟬蛻去土足三錢,地膚子三錢,甘草二錢。

上藥五味,共煎一大盅,溫服。

【又方】,生石膏搗細一兩,滑石八錢,連翹三錢,蟬蛻去土足三錢,地膚子三錢,甘草二錢。

上藥六味,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
有溫病至七、八日,六經已周,其脈忽然浮起,至數不數,且有大意者,宜用辛涼之劑助之達表而汗解。

【處方】,玄參一兩,寸麥冬帶心五錢,連翹二錢,菊花二錢,蟬蛻去土足二錢。

上藥五味,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用玄參者,恐溫病日久傷陰分也。

有溫病多日,六經已周,脈象浮數而細,關前之浮尤甚,其頭目昏沉,恆作讝語,四肢且有擾動不安之意,此乃外感重還太陽欲作汗也。其所欲汗而不汗者,因陰分太虧,不能上濟以應陽也。此證若因脈浮而強發其汗,必凶危立見,宜用大滋真陰之品,連服數劑,俾脈之數者漸緩,脈之細者漸大,迨陰氣充長,能上升以應其陽,則汗自出矣。

白話文:

[51.溫病遺方]

如果用藥後,無論是否出汗,都應該深入理解這個藥物發汗的原理。更何況石膏本身就具有發散的力量。

有些人身體痠軟無力,感覺非常沉重,頭也昏沉難抬,腿腳也沉重不想舉起,或者全身皮膚按壓後,過一會兒才稍稍出現印痕,或者小便不順暢,舌苔白膩且略帶灰色,脈象浮而且濡軟,但跳動次數正常,這就是濕溫。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長期居住在潮濕的地方,臟腑被濕氣侵擾;或是連續陰雨,空氣中水分過多;也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,傷了脾胃,濕氣鬱積在中焦,又感受了風邪,於是就形成了這種病症。應該用藥物從體表解散風邪,同時在體內利濕,這樣病就會好轉。

[處方] 薄荷葉三錢,連翹三錢,蒼朮三錢,黃芩三錢,木通二錢。

以上五味藥,先將後四味加水煎煮十多滾,再加入薄荷煎煮七八滾,取出清澈的湯汁,溫熱服用。如果小便不順暢,除了用藥之外,可以用新鮮的白茅根六兩,去皮切碎,加水煎煮四五滾,取其清湯當茶喝,口渴就喝。

如果患者皮膚發熱,心中也稍微覺得熱,應該去掉蒼朮,加入滑石八錢。

有些溫病初期就出現喘息的症狀,皮膚不惡寒反而發熱,心中也稍微覺得熱,脈象浮而且長,這是因為肺部原本就有痰火,又受到風邪侵襲。應該使用《傷寒論》中的麻杏甘石湯,但要調整藥物的劑量。

[更定麻杏甘石湯方] 生石膏一兩(搗碎),麻黃一錢,杏仁二錢(去皮),甘草一錢半。

以上四味藥,一起煎煮成一碗湯(不用先煎麻黃並撇去浮沫,是因為麻黃只用一錢,而且還重用生石膏來監製它的作用),溫熱服用。

如果服用後過了半個小時沒有出汗,應該服用西藥阿斯匹林一片。如果還是不出汗,應該繼續服用,直到出汗為止。因為風邪是從皮膚毛孔進入的,所以也要讓它從皮膚毛孔出去。

有些溫病過了十天還沒好,舌苔仍然是白的,脈象仍然是浮的,這是邪氣進入太陽的腑了,小便一定會變黃。應該在解表清熱的藥物中,加入清膀胱的藥物,這是一種分解病邪的方法。現在提供兩個方子,以便使用者根據病情輕重自行斟酌使用。

[處方] 滑石一兩,連翹三錢,蟬蛻(去除泥土和足)三錢,地膚子三錢,甘草二錢。

以上五味藥,一起煎煮成一碗,溫熱服用。

[又方] 生石膏(搗碎)一兩,滑石八錢,連翹三錢,蟬蛻(去除泥土和足)三錢,地膚子三錢,甘草二錢。

以上六味藥,一起煎煮成一碗,溫熱服用。

有些溫病到了七八天,六經都已經傳遍,脈象突然浮起,跳動次數不規則,而且呈現較大的脈象,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來幫助發散體表,使汗液排出,以解除病情。

[處方] 玄參一兩,寸麥冬(帶心)五錢,連翹二錢,菊花二錢,蟬蛻(去除泥土和足)二錢。

以上五味藥,一起煎煮成一碗,溫熱服用。使用玄參,是為了防止溫病日久損傷陰液。

有些溫病持續多天,六經都已經傳遍,脈象浮而且細數,寸關前的脈象尤其浮,患者頭昏眼花,經常說胡話,四肢也躁動不安,這屬於外感病再次回到太陽經,想要發汗卻又發不出來。之所以想出汗卻不能出汗,是因為陰液過於虧虛,不能上升來配合陽氣。這種情況如果因為脈象浮就強行發汗,必定會出現危險。應該使用大補真陰的藥物,連續服用幾劑,使脈象跳動過快的逐漸緩和,脈象細小的逐漸變大,等到陰氣充足,能夠上升來配合陽氣,自然就會出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