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29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29)

1. 1.升陷湯

然痿廢既久,病在筋脈,非旦夕所能脫然。俾用舒筋通脈之品,製作丸藥,久久服之,庶能全愈。

一婦人,年三十許。胸中滿悶,不能飲食。醫者純用開破之藥數劑,忽然寒熱,脈變為遲。醫者見脈遲,又兼寒熱,方中加黃耆、桂枝、乾薑各數錢,而仍多用破氣之藥。購藥未服,愚應其鄰家延請,適至其村,病家求為診視,其脈遲而且弱,問其呼吸覺短氣乎?答曰:今於服藥數劑後,新添此證。知其胸中大氣因服破氣之藥下陷。

時醫者在座,不便另為疏方,遂謂醫曰:子方中所加之藥,極為對證,然此時其胸中大氣下陷,破氣藥分毫不可再用。遂單將所加之黃耆、桂枝、乾薑煎服。寒熱頓已,呼吸亦覺暢舒。後醫者即方略為加減,又服數劑全愈。

門人高××曾治一人,年三十餘。因枵腹勞力過度,致大氣下陷。寒熱往來,常常短氣,大汗淋漓,頭疼咽乾,畏涼嗜睡,遷延日久,不能起床。醫者誤認為肝氣鬱結,投以鱉甲、枳實、麥芽諸藥,病益劇。診其脈,左寸關尺皆不見,右部脈雖見,而微弱欲無。知其為大氣下陷,投以升陷湯,加人參三錢,一劑左脈即見,又將知母改用五錢,連服數劑全愈。

高××又治一婦人,年三十許。胸中短氣,常常出汗,劇時覺氣不上達,即昏不知人,移時始蘇,睡時恆自驚寤。診其脈,微弱異常,知其胸中大氣下陷甚劇。遂投以升陷湯,知母改用五錢,又加人參、萸肉(去淨核)各三錢,連服數劑全愈。

大氣下陷之證,不必皆內傷也,外感證亦有之。一人年四十許,於季春得溫證,延醫調治不愈,留連兩旬,病益沉重。後愚診視,其兩目清白無火,竟昏憒不省人事,舌乾如磋,卻無舌苔。問之亦不能言語,周身皆涼,其五六呼吸之頃,必長出氣一口。其脈左右皆微弱,至數稍遲,此亦胸中大氣下陷也。

蓋大氣不達於腦中則神昏,大氣不潮於舌本則舌乾,神昏舌乾,故問之不能言也。其周身皆涼者,大氣陷後,不能宣布於營衛也。其五六呼吸之頃,必長出氣者,大氣陷後,胸中必覺短氣,故太息以舒其氣也。遂用野臺參一兩、柴胡二錢,煎湯灌之,一劑見輕,兩劑全愈。

按:,此證從前原有大熱,屢經醫者調治,大熱已退,精神愈憊。醫者諉為不治,病家亦以為氣息奄奄,待時而已。乃遲十餘日,而病狀如故,始轉念或可挽回,而迎愚診視。幸投藥不瘥,隨手奏效,是知藥果對證,誠有活人之功也。

又按:,此證若不知為大氣下陷,見其舌乾如斯,但知用熟地、阿膠、枸杞之類滋其津液,其滯泥之性,填塞膺胸,既陷之大氣將何由上達乎?愚願業醫者,凡遇氣分不舒之證,宜先存一大氣下陷理想,以細心體察,倘遇此等證,庶可挽回人命於頃刻也。

白話文:

[1.升陷湯]

話說虛弱癱瘓的情況既然已經很久了,病根是在筋脈裡,不是短時間可以完全康復的。應該使用舒筋活絡的藥物,製成藥丸,長期服用,或許才能完全痊癒。

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婦人,覺得胸口悶脹,吃不下東西。醫生用了很多開散破氣的藥,吃了幾劑後,忽然發冷發熱,脈象也變得遲緩。醫生看到脈象遲緩,又加上發冷發熱,就在藥方中加入了黃耆、桂枝、乾薑各幾錢,但仍然用了許多破氣的藥。她買了藥還沒吃,我剛好被鄰居請去,路過她的村子,病家就請我幫忙看診,發現她的脈象遲緩而且虛弱。我問她呼吸時是否感覺氣短,她回答說:吃藥幾劑後,才出現這個新症狀。我認為她的胸中大氣是因為吃了破氣藥而下陷了。

當時那位醫生也在場,不方便另外開藥方,就對他說:你方子裡加的藥,非常對症,但是現在她的胸中大氣已經下陷,絕對不能再用破氣藥了。於是只把加的黃耆、桂枝、乾薑煎服,寒熱立刻停止,呼吸也覺得順暢了。後來那位醫生稍微加減藥方,又服用了幾劑就痊癒了。

我的學生高某某曾治療過一個人,也是三十多歲。因為空腹過度勞累,導致大氣下陷,出現寒熱交替、常常氣短、大汗淋漓、頭痛咽乾、怕冷嗜睡等症狀,拖延很久都不能下床。醫生誤以為是肝氣鬱結,用了鱉甲、枳實、麥芽等藥,病情更加嚴重。我診斷他的脈象,左手的寸關尺都摸不到,右手的脈雖然有,卻微弱得快要消失了。我知道這是大氣下陷的緣故,用了升陷湯,加人參三錢,吃了一劑,左手的脈就摸得到了。又把知母改用五錢,連續服用幾劑就痊癒了。

高某某又治療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婦人,覺得胸中氣短,常常出汗,嚴重時覺得氣提不上來,就會昏倒不省人事,過一陣子才甦醒,睡覺時也經常驚醒。診斷她的脈象,微弱得異常,知道她胸中的大氣下陷得很嚴重。於是使用升陷湯,把知母改用五錢,又加入人參、山茱萸肉(去除內核)各三錢,連續服用幾劑就痊癒了。

大氣下陷的病症,不一定都是內傷引起的,外感病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。有一個四十多歲的人,在晚春時得了溫病,找醫生治療很久都沒好,拖延了兩個多星期,病情更加嚴重。後來我為他看診,發現他兩眼清澈沒有火氣,竟然昏迷不省人事,舌頭乾燥像砂紙一樣,但是沒有舌苔。問他話也不能回答,全身都冰涼。每呼吸五六次,必定會長長地嘆一口氣。他的脈象左右兩邊都很微弱,次數也稍慢。這也是胸中大氣下陷的緣故。

因為大氣無法到達腦部,就會神智不清;大氣無法滋潤舌頭,就會舌頭乾燥。神智不清、舌頭乾燥,所以問話都無法回答。全身冰涼,是因為大氣下陷後,不能在身體表面運行。每呼吸五六次必定會長長地嘆一口氣,是因為大氣下陷後,胸中會感覺氣短,所以要嘆氣來舒緩氣息。於是用野台參一兩、柴胡二錢,煎湯灌服,一劑就見效,兩劑就痊癒了。

*按:*這個病之前有高熱,醫生們多次治療,高熱雖然退了,精神卻更加疲憊。醫生都認為無法醫治,病家也以為生命即將結束,等待最後時刻而已。拖了十幾天,病情依然如此,才轉念或許還可以挽回,請我來診治。幸好我用藥沒有錯,立即見效,這說明藥如果對症,真的有起死回生的功效。

*又按:*如果不知道這是大氣下陷的病症,看到舌頭如此乾燥,只知道用熟地、阿膠、枸杞等來滋潤津液,這些藥的黏膩性質,反而會阻塞胸腔,已經下陷的大氣又怎麼能上升呢?我希望從事醫療的人,凡是遇到氣機不順暢的病症,應該先有大氣下陷的觀念,仔細觀察,如果遇到這種病症,或許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救活人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