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28)
一、醫方 (28)
1. 1.升陷湯
或問:《內經》謂恐則氣陷,前案中已發明之。然《內經》又謂怒則氣逆也,何以與此案中之理,相矛盾乎?答曰:《內經》所謂怒則氣逆者,指肝膽之氣而言,非謂胸中大氣也。然肝膽之氣上逆,上衝大氣亦上逆者,故人當怒急之時,恆有頭目眩暈,其氣呼出不能吸入,移時始能呼吸,此因大氣上逆也。有肝膽之氣上逆,排擠大氣轉下陷者,拙擬參赭鎮氣湯下,有治驗之案可考也。
況大氣原賴穀氣養之,其人既常惱怒,納穀必少,大氣即暗受其傷,而易下陷也。
一婦人,因臨盆努力過甚,產後數日,脅下作疼,又十餘日,更發寒熱。其翁知醫,投以生化湯兩劑,病大見愈。遲數日,寒熱又作。遂延他醫調治,以為產後瘀血為恙,又兼受寒,於活血化瘀藥中,重加乾薑。數劑後,寒熱益甚,連連飲水,不能解渴。時當仲夏,身熱如炙,又復嚴裹厚被,略以展動,即覺冷氣侵膚。
後愚診視,左脈沉細欲無,右脈沉緊,皆有數象。知其大氣下陷,又為熱藥所傷也。其從前服生化湯覺輕者,全得芎藭升提之力也。治以升陷湯,將方中知母改用八錢,又加玄參六錢,一劑而寒熱已,亦不作渴。從前兩日不食,至此遂能飲食。惟脅下微疼,繼服拙擬理郁升陷湯,二劑全愈。
按:,產後雖有實熱,若非寒溫外感之熱,忌用知母,而不忌用玄參,以玄參原為治產乳之藥,《神農本草經》有明文也。此證雖得之產後,時已逾月,故敢放膽重用知母。
或問:緊為受寒之脈,故傷寒麻黃湯證,其脈必緊。此證既為熱藥所傷,何以其右脈沉緊?答曰:脈沉緊者,其脈沉而有力也。夫有力當作洪象,此證因大氣下陷,雖內有實熱,不能鼓脈作起伏之勢,故不為洪而為緊,且為沉緊也。其獨見於右部者,以所服乾薑之熱,胃先受之也。
按:,脈無起伏為弦,弦而有力,即緊脈也。若但弦,則為寒矣。仲景平脈篇謂「雙弦者寒,偏弦者飲。」究之飲為稀涎,亦多系因寒而成也。
一婦人,年三十餘。得下痿證,兩腿痿廢,不能屈伸,上半身常常自汗,胸中短氣,少腹下墜,小便不利,寢不能寐。延醫治療數月,病勢轉增。診其脈細如絲,右手尤甚。知其系胸中大氣下陷,欲為疏方。病家疑而問曰:「大氣下陷之說,從前醫者,皆未言及。然病之本源,既為大氣下陷,何以有種種諸證乎?」答曰:人之大氣雖在胸中,實能統攝全身,今因大氣下陷,全身無所統攝,肢體遂有廢而不舉之處,此兩腿之所以痿廢也。其自汗者,大氣既陷,外衛之氣亦虛也。
其不寐者,大氣既陷,神魂無所依附也。小便不利者,三焦之氣化,不升則不降,上焦不能如霧,下焦即不能如瀆也。至於胸中短氣,少腹下墜,又為大氣下陷之明徵也。遂治以升陷湯,因其自汗,加龍骨、牡蠣(皆不用煅)各五錢,兩劑汗止,腿稍能屈伸,諸病亦見愈。繼服拙擬理郁升陷湯數劑,兩腿漸能著力。
白話文:
1.升陷湯
有人問:《內經》說「恐懼會導致氣下陷」,這點在之前的案例中已經解釋過了。但是《內經》又說「發怒會導致氣上逆」,這與這個案例中的道理似乎矛盾,這是為什麼呢?回答說:《內經》所說的發怒導致氣上逆,指的是肝膽之氣,而不是指胸中的大氣。然而,肝膽之氣上逆,會衝擊胸中的大氣,使得大氣也跟著上逆,所以人在極度憤怒的時候,常常會頭暈目眩,感覺氣呼出卻吸不進來,過一會才能正常呼吸,這都是因為大氣上逆的緣故。但也有肝膽之氣上逆,反而將大氣擠壓下陷的情況,我開的參赭鎮氣湯就可以治療這種情況,之前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參考。
而且,大氣原本是靠穀物之氣滋養的,如果一個人經常發怒,食慾必然不好,大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傷,而容易下陷。
有一個婦人,因為生產時用力過度,產後幾天,脅肋下方開始疼痛,過了十幾天,又發起了寒熱。她的公公懂醫術,給她開了兩劑生化湯,病情明顯好轉。但過了幾天,寒熱又發作了。於是請其他醫生診治,認為是產後瘀血和受寒導致的,在活血化瘀的藥中,加重了乾薑的用量。吃了幾劑藥後,寒熱反而更加嚴重,不停地喝水也解不了渴。當時正值盛夏,身體發熱像被火烤一樣,卻又裹著厚厚的被子,稍微動一下就覺得冷氣侵襲皮膚。
後來我診斷,左脈沉細無力,右脈沉緊,都有數脈的徵象。我判斷這是大氣下陷,又被熱藥所傷。她之前服用生化湯覺得病情有所減輕,完全是靠芎藭的升提作用。我用升陷湯治療她,將方中的知母改用八錢,又加了玄參六錢,一劑藥下去,寒熱就退了,也不再口渴。之前兩天吃不下飯,這時也能正常飲食了。只是脅肋下方還有點疼,接著又服用了我開的理郁升陷湯,兩劑藥就痊癒了。
*注意事項:*產後即使有實熱,如果不是外感引起的寒熱,忌用知母,但不忌用玄參,因為玄參原本就是治療產後乳疾的藥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有明確記載。這個病雖然是產後得的,但時間已經超過一個月,所以我才敢放膽重用知母。
有人問:脈象緊是受寒的表現,所以傷寒麻黃湯證的脈象必然是緊的。這個案例是因為熱藥所傷,為什麼右脈卻是沉緊的呢?回答說:脈沉緊,是指脈沉而有力。有力本應是洪脈的表現,但這個案例因為大氣下陷,即使體內有實熱,也無法使脈搏鼓動起來,所以脈搏不是洪脈,而是緊脈,而且是沉緊。這個情況只在右脈出現,是因為她服用的乾薑是熱性的,胃首先受到了影響。
*注意事項:*脈搏沒有起伏是弦脈的表現,弦脈且有力,就是緊脈。如果只是弦脈,那就是寒象了。張仲景在《平脈篇》中說「兩手都弦的脈象是寒,偏弦的脈象是飲。」仔細研究飲是稀薄的痰液,也大多是因為寒邪造成的。
有一位婦人,三十多歲,患了下肢痿軟症,兩條腿軟弱無力,無法彎曲伸直,上半身常常自汗,胸悶氣短,小腹下墜,小便不暢,晚上睡不著覺。看過醫生治療了幾個月,病情反而加重。診斷她的脈象細如絲線,右手尤其明顯。我認為這是胸中大氣下陷導致的,準備開藥方。病人家屬很疑惑,問說:「大氣下陷的說法,之前的醫生從來沒提過。如果病根是大氣下陷,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症狀呢?」回答說:人體的大氣雖然在胸中,卻能統攝全身,現在因為大氣下陷,全身失去了統攝,肢體就出現了軟弱無力的情況,這就是兩腿痿軟的原因。自汗是因為大氣下陷,體表衛氣也虛了。
睡不著覺是因為大氣下陷,神魂失去了依附。小便不暢是因為三焦之氣的運行,不能上升就不能下降,上焦不能像霧一樣散發,下焦就不能像水溝一樣通暢。至於胸悶氣短,小腹下墜,都是大氣下陷的明顯徵兆。於是我就用升陷湯治療,因為她自汗,加了龍骨、牡蠣(都沒煅燒)各五錢,吃了兩劑藥,汗就止住了,腿也稍微能彎曲伸直了,其他症狀也有所好轉。接著又服用了我開的理郁升陷湯幾劑,兩腿就漸漸能使上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