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27)
一、醫方 (27)
1. 1.升陷湯
或問:龍骨、牡蠣為收澀之品,大氣陷者宜升提,不宜收澀。今方中重用二藥,皆至六錢,獨不慮其收澀之性,有礙大氣之升乎?答曰:龍骨、牡蠣最能攝血之本源。此證若但知升其大氣,恐血隨升氣之藥復妄動,於升陷湯中,加此二藥,所以兼顧其血也。且大氣下陷後,慮其耗散,有龍骨、牡蠣以收斂之,轉能輔升陷湯之所不逮。
況龍骨善化瘀血(《神農本草經》主癥瘕),牡蠣善消堅結(觀其治瘰癧可知)。二藥並用,能使血之未離經者,永安其宅,血之已離經者,盡化其滯。加於升陷湯中,以治氣陷兼吐血之證,非至穩善之妙藥乎。
按:,吐血證最忌升麻。此證兼吐血,服升陷湯時,未將升麻減去者,因所加之龍骨、牡蠣原可監製之,而服藥之時,吐血之證,猶未反復也。若恐升麻有礙血證時,亦可減去之,多加柴胡一錢。
一人,年四十餘。小便不利,周身漫腫,自腰以下,其腫尤甚。上焦痰涎杜塞,劇時幾不能息。咳嗽痰中帶血,小便亦有血色。遷延半載,屢次延醫服藥,病轉增劇。其脈滑而有力,疑是濕熱壅滯,詢之果心中發熱。遂重用滑石、白芍以滲濕清熱,佐以柴胡、乳香、沒藥以宣通氣化。
為其病久,不任疏通,每劑藥加生山藥兩許,以固氣滋陰。又用藥汁,送服三七末二錢,以清其血分。數劑熱退血減,痰涎亦少,而小便仍不利。偶於診脈時,見其由臥起坐,因稍費力,連連喘息十餘口,呼吸始順。且其脈從前雖然滑實,究在沉分。此時因火退,滑實既減,且有濡象。
恍悟此證確係大氣下陷。遂投以升陷湯,知母改用六錢,又加玄參五錢,木通二錢,一劑小便即利。又服數劑,諸病全愈。
一人,年四十七。咳嗽短氣,大汗如洗,晝夜不止,心中怔忡,病勢危急。遣人詢方,俾先用山萸肉(去淨核)二兩煎服,以止其汗。翌日迎愚診視,其脈微弱欲無,呼吸略似迫促。自言大汗雖止,而仍有出汗之時,怔忡見輕,仍覺短氣。知其確係大氣下陷,遂投以升陷湯,為其有汗,加龍骨、牡蠣(皆不用煅)各五錢,三劑而愈。
一婦人,年二十餘。資稟素羸弱,因院中失火,驚恐過甚,遂覺呼吸短氣,心中怔忡,食後更覺氣不上達,常作太息。其脈近和平,而右部較沉。知其胸中大氣,因驚恐下陷,《內經》所謂恐則氣陷也。遂投以升陷湯,為心中怔忡,加龍眼肉五錢,連服四劑而愈。
一婦人,年二十餘。因境多拂鬱,常作惱怒,遂覺呼吸短氣,咽乾作渴,劇時,覺氣息將停,努力始能呼吸。其脈左部如常,右部來緩去急,分毫不能鼓指。《內經》謂宗氣貫心脈,宗氣即大氣也。此證蓋因常常惱怒,致大氣下陷,故不能鼓脈外出,以成波瀾也。遂投以升陷湯,為其作渴,將方中知母改用六錢,連服三劑,病愈強半,右脈亦較前有力,遂去升麻,又服數劑全愈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「龍骨、牡蠣是收斂固澀的藥物,大氣下陷的人應該用升提的藥物,不應該用收斂固澀的藥物。現在這個方子裡大量使用這兩種藥,都用到六錢,難道不擔心它們的收斂特性,會妨礙大氣的升提嗎?」
回答說:「龍骨、牡蠣最能攝住血液的本源。這種病如果只知道升提大氣,恐怕血液會跟著升提的藥物一起妄動,所以在升陷湯中加入這兩種藥,就是要兼顧到血液。而且大氣下陷後,擔心它會耗散,有龍骨、牡蠣來收斂它,反而能輔助升陷湯的不足。
何況龍骨擅長化解瘀血(《神農本草經》說它可以治療癥瘕),牡蠣擅長消除堅硬的結塊(看它治療瘰癧就知道)。這兩種藥一起使用,能使還沒離開經脈的血安穩待在它應該在的地方,已經離開經脈的血也能盡快化解掉滯留的狀況。把它們加入升陷湯中,來治療氣陷兼有吐血的症狀,豈不是非常穩妥又有效的妙藥嗎?
按:吐血的病症最忌諱使用升麻。這個病症兼有吐血,服用升陷湯時,沒有把升麻減去,是因為所加的龍骨、牡蠣原本就可以監製它,而且服藥的時候,吐血的症狀也沒有反覆發作。如果擔心升麻會影響到血證時,也可以把它減去,多加柴胡一錢。
有一個人,四十多歲。小便不順暢,全身都腫脹,腰部以下尤其腫得厲害。上焦有痰涎堵塞,嚴重時幾乎喘不上氣。咳嗽痰中有血,小便也有血色。拖延了半年,多次請醫生看病吃藥,病情反而更加嚴重。他的脈象滑而有力,懷疑是濕熱壅塞,問了他,果然是心中發熱。於是大量使用滑石、白芍來滲濕清熱,佐以柴胡、乳香、沒藥來宣通氣機。
因為他病了很久,身體承受不住疏通的藥力,每劑藥都加入一些生山藥,來固氣滋陰。又用藥汁,送服三七末二錢,來清理他的血分。幾劑藥後,熱退血減,痰涎也減少了,但是小便仍然不順暢。有一次診脈時,看到他由躺著到坐起來,因為稍微費力,連續喘息了十幾口氣,呼吸才順暢。而且他之前的脈象雖然滑實,但其實是在沉部。這時因為火退了,滑實的現象已經減弱,而且有濡脈的跡象。
這時才恍然大悟,這個病確實是大氣下陷。於是給他服用升陷湯,把知母改用六錢,又加入玄參五錢、木通二錢,一劑藥下去小便就順暢了。又服用了幾劑,所有病都痊癒了。
有一個人,四十七歲。咳嗽氣短,大汗像洗過一樣,白天晚上都流不停,心中驚悸,病情危急。派人來詢問藥方,讓他先用山萸肉(去掉核)二兩煎服,來止住他的汗。第二天我去看他,他的脈象微弱到幾乎摸不到,呼吸稍微急促。他說大汗雖然止住了,但還是會有出汗的時候,心悸減輕了,但仍然覺得氣短。知道他確實是大氣下陷,於是給他服用升陷湯,因為他有出汗,加入了龍骨、牡蠣(都不用煅製)各五錢,三劑藥就好了。
有一個婦人,二十多歲。體質本來就虛弱,因為院子裡失火,過於驚恐,就覺得呼吸氣短,心中驚悸,吃完飯後更覺得氣上不去,常常嘆氣。她的脈象接近平和,但是右邊比較沉。知道她胸中的大氣,因為驚恐下陷,《內經》說的「恐則氣下」就是這樣。於是給她服用升陷湯,因為她心中驚悸,加入了龍眼肉五錢,連續服用四劑就好了。
有一個婦人,二十多歲。因為生活多有不順,常常感到煩惱憤怒,就覺得呼吸氣短,咽喉乾燥想喝水,嚴重時,覺得呼吸好像要停止,要努力才能呼吸。她的脈象左邊像平常一樣,右邊來得慢去得快,一點脈力都沒有。《內經》說宗氣貫通心脈,宗氣就是大氣。這個病大概是因為常常煩惱憤怒,導致大氣下陷,所以不能鼓動脈搏往外,形成脈波。於是給她服用升陷湯,因為她口渴,把方中的知母改用六錢,連續服用三劑,病就好了一大半,右邊脈象也比之前有力了,於是去掉升麻,又服用幾劑就完全康復了。